秀吉的養子緣何成為豐臣家的掘墓人?--記「關原戰神」小早川秀秋

2021-01-20 有知社

由於小早川秀秋在關原之戰的臨陣倒戈完全左右了整個戰局的走勢,直接導致了西軍的失敗,所以其被人戲稱為「關原戰神」。對小早川秀秋的倒戈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作為豐臣秀吉的養子,豐臣家的繼承人之一,一直深受豐臣秀吉的恩惠與照顧,理應維護與捍衛豐臣家的權益才對,卻為何做出臨陣倒戈之事呢?

在關原之戰對陣之初,東西兩軍已對陣多個小時, 難分難解。此時尚未投入戰爭的小早川秀秋成為左右戰局的關鍵所在。其雖名義上屬於西軍,私底下卻早已與東軍暗通款曲,但戰場上難分難解的局勢一直讓小早川秀秋為最終加入哪一方而猶豫不決。正當其猶豫不決之際,德川家康做了一件看起來極為大膽的舉措,命令手下向小早川秀秋戰陣進行威脅性射擊。

受到東軍攻擊的小早川秀秋,卻立即決定倒向東軍,下令向西軍大谷吉繼部發起攻擊,使得西軍右翼頃刻崩潰。隨後其他西軍各部的士氣大受打擊,西軍內部的其他騎牆派也紛紛改投東軍,轉而攻擊西軍,使得西軍迅速瓦解。小早川秀秋明明是受到東軍的攻擊,卻又為何會倒向東軍呢?看似讓人疑惑不解,有人因此認為其是愚蠢暗弱之輩。但我認為不然,是其充分權衡利弊做出的決定。

小早川秀秋雖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是豐臣家繼承人之一。但隨著豐臣秀賴的誕生,小早川秀秋已成為豐臣秀賴繼位的一個障礙。所以其才被送到毛利氏的分家小早川氏做養子。而豐臣家另一個繼承人,豐臣秀吉的外甥豐臣秀次卻被豐臣秀吉處死了,下場極為悲慘。所以小早川秀秋在豐臣秀賴誕生後實際上已與豐臣家沒了多大關係。

關原之戰雖是石田三成一派為討伐德川家康的不臣之心而起,但當時豐臣系武斷派大名整體對德川家康的野心認識不夠而與文吏的矛盾卻相當尖銳。決戰的雙方主力也是豐臣系大名的文吏派與武斷派間的對決,而德川家康的本家部隊的三萬多人馬並未能趕抵戰場。

西軍與東軍雖然雙方實力差不多,但西軍除了極少數大名立場堅定外,大部分大名雖在名義上已表明態度,但實際上騎牆派居多,在戰場上都持觀望態度。小早川秀秋的軍隊佔西軍的五分之一,如果幫助西軍,那與東軍的勝負概率也就是五比五。但是如果加入東軍,那麼東軍對西軍的勝率最起碼是六比四,而且一旦自己表明態度,那麼勝利就必定向東軍傾斜,就會不斷有持觀望態度的大名加入倒戈行列,那麼東軍對西軍的勝率就遠不止是六比四了,西軍也就必敗無疑。反之,如果加入西軍。德川家康必定痛恨自己的背信行為,傾全力以五倍於自己的力量來攻自己本陣的話,那時即便最終西軍慘勝,自己也早已人頭落地,那麼勝利又能與自己有何關?所以顯然加入東軍對自己更有利。

雖然西軍石田三成給自己的許諾更有誘惑力,但最後能兌現承諾的只能是屬於勝利的一方。所以即便石田三成 的承諾再好,如果戰場上不能獲勝的話那也是白搭。

領地的產出代表著實力與權威,西軍總大將小早川氏的本家毛利輝元並未親臨戰場,後來也因此被人戲稱為「關原宅神」。西軍的實際指揮,落在了石田三成的身上。而石田三成只有區區19萬石的土地,只相當於自己的一半,也就是石田三成的親屬兵力也只相當於自己的一半水平。而其背後又沒有豐臣家明確表態予以支持或授予其戰場指揮權。所以其沒有足夠的權威來領導整個西軍,對自己也只能是「利誘「加」哀求」。

而德川家康雖沒有帶本家部隊前來,但其卻領有關東八州250餘萬石的土地,已是日本第一大大名,實力遠超其它大名,是自己的六倍左右,有絕對的權威與震懾力。德川家康對自己不只有「利誘」,更有震懾力在。這種震懾力來自於德川家康本家軍隊的力量,那種力量是自己的六倍左右。而石田三成的力量只是自己的一半,顯然比起石田三成來,德川家康是得罪不起與不可戲弄的,所以小早川秀秋選擇倒戈也在情理之中。

德川家康正是看穿小早川秀秋會算明白這些帳,才敢向小早川秀秋戰陣射擊威脅逼其做出決定,潛臺詞就是告訴小早川秀秋,如果不早做決定,就拿你開刀。所以小早川秀秋選擇叛變加入東軍也就自然不過了。

相關焦點

  • 關原之戰,小早川秀秋為何背叛石田三成,投靠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對峙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當時其他的大名都在權衡搖擺,小早川秀秋也是如此,最終他選擇帶著自己的15000人馬投奔德川家康,這也被不少人視為是對豐臣秀吉的「背叛」。那麼小早川秀秋為何選擇投靠德川家康呢?
  • 豐臣秀吉留給兒子豐臣秀賴的「五大老」分別是誰 最終誰取得霸權
    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本能寺之變後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與豐臣秀吉對峙,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合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慶長八年(1603年)受封為徵夷大將軍,在江戶開創幕府。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而在和關東北條氏的決戰中,家康又表現出了絕對的忠誠,他不但把自己的次子於義丸送給了豐臣秀吉作養子,還興然接受秀吉把真田昌幸派到自己身邊做臥底,更重要的是,在秀吉討伐關東北條氏時,和北條有姻親關係的德川家康,其部下驍勇的三河武士作為先鋒也十分賣力,沒有糊弄了事,而家康也以長輩及姻親的關係,勸降了北條氏直,拿下了戰國第一堅城——小田原城。
  • 關原合戰 小早川秀秋若不倒戈 西軍勝算幾何?
    關原合戰是決定天下歸宿的之戰,故而在日語中有「最終決戰」的意思,因其對後世日本的深遠影響,而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而在這場決定天下歸宿的戰役中,由於西軍的小早川秀秋臨陣倒戈而完全左右了整個戰局的走勢,直接導致了西軍的最終失敗,故而其也被人戲稱為「關原戰神」。
  • 豐臣家的傻兒子:即使失敗也要報答養父,關西忠臣宇喜多秀家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豐臣秀吉是沒有血緣孩子的,而當時恰逢亂世的,大名們過繼孩子當養子也是時有發生。因此豐臣秀吉也認了很多養子。比如一直被當成的接班人培養,但性格暴躁的豐臣秀次(殺生關白)、性格乖張、優柔寡斷的小早川秀秋。當然還有就豐臣秀吉的名義養子——宇喜多秀家。
  • 他被豐臣秀吉一手託起,成為秀吉繼承人,卻因不是親生而釀成悲劇
    摘要:他被豐臣秀吉一手託起,成為秀吉繼承人,卻因不是親生而釀成悲劇豐臣秀吉確立自己日本統治者的身份後,開始家天下的統治。不過讓秀吉尷尬的是,豐臣家直系血脈稀少,除了他外就剩幼子。其餘成員均是旁系,其中還有成為小早川養子的秀秋,還有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備受秀吉寵愛的養子宇喜多秀家。豐臣秀吉想要家天下,但結果極為尷尬。
  • 兩個女人的戰爭:斷送豐臣家250年基業,讓德川家康坐收漁利
    本身豐臣家的本家木下或者羽柴家就是一個末等的小武士家庭,人丁不旺,再加上豐臣秀吉的兩個兒子又先後早夭,讓本就血脈薄弱的豐臣家更加雪上加霜,無奈之下豐臣秀吉只能選擇將自己的外甥——能力平庸的豐臣秀次選為候選人,同時還收養了小早川秀秋、宇喜多秀家等一眾養子。
  • 豐臣秀吉(9)——金鑾後的導火索
    北條氏已定,豐臣秀吉,這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成為了日本的實際之主。 在兒子豐臣秀賴出生後,由於秀賴年齡尚小,不能管理政事,秀吉設立了「五大老」和「五奉行」來輔佐秀賴,並在自己去世後代理國政。 這裡講講「五大老」和「五奉行」。
  • 他是豐臣秀吉的養子,萬曆朝鮮戰爭任統帥,慘被德川家康軟禁50年
    後來織田信長在公元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中被殺,豐臣秀吉繼承了織田信長生前的一切,他很喜愛宇喜多直家的小兒子宇喜多秀家,把宇喜多秀家收為養子,連自己南徵北戰都帶在身邊,這一年他只是9歲的少年。在封賞方面,豐臣秀吉把備前國、美作國作為封地封給宇喜多秀家,並賞賜57萬石,還加封五位戰功最顯赫的家臣,包括德川家康、宇喜多秀家、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合稱「五大老」,宇喜多秀家最為年輕,年僅14歲。
  • 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本能寺之變造成織田信長及繼承人身亡,織田家迎來巨大變化,在這期間有一人身份特殊,他即是織田信長的四子,也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按理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被歷史大書特書,但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作者丨秋楓 公元1600年1月,決定日本歷史走向及豐臣家前途命運的關原之戰打響。而這部分大名如小早川秀秋,毛利秀元等基本首鼠兩端,搖擺不定。結果,不到半天,西軍遭到慘敗。 此戰,德川家康基本打垮了幕府內部的主要反對派,實質上取代豐臣氏掌控了政權。而豐臣家從此則日益衰弱,直至滅亡。 在這場命運之戰中,為何豐臣家主要將領會支持敵方?為何部分大名會倒戈?為何豐臣家會眾叛親離,不堪一擊?
  • 誰才是關原合戰正義的一方:德川家康東軍雖得勝,卻輸掉日本民心
    關原合戰是發生在豐臣秀吉去世之後,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家臣派和德川家康為首的外戚和武斷派開始了對峙和作戰,這就相當於原本都是同屬豐臣家一方,德川家康等大將欺負別人孤兒寡母(豐臣秀賴),想要霸佔之前豐臣家的基業,這種奪權就好比三國時候的司馬懿,忘恩負義,根本就符合當時和現在的價值觀。
  • 關原之戰——決定天下的戰役
    他暗中聯絡「西軍」中與自己私交非常好的小早川秀秋、吉川廣家,使他們成為內應。德川家康與小早川秀秋約定,倘若投靠「東軍」,事成後其領地面積可以翻一番。毛利家的重臣吉川廣家則始終認為「西軍」不可能獲勝,他與德川家康私下締結「阻止毛利家參加戰鬥」的約定,以換取戰後毛利家的利益不受損害。
  • 豐臣秀吉真的沒有後代嗎,豐臣家的血脈解說
    豐臣秀吉的子孫根絕了嗎?豐臣家的血脈徹底解說!大阪城的豐臣秀賴和澱殿的自害地,按照歷史上的一般說法,豐臣秀吉沒有得天獨厚的子孫秀賴在大阪戰敗後在大阪城自殺。據說秀賴的親生國松逃出了大阪城,不過,由於德川方面的搜索被逮捕被處刑了。也就是說,秀吉直系的子孫已經絕跡了。
  • 石田三成是豐臣秀吉的有力家臣,是豐臣政權下的五奉行之一
    石田三成是豐臣秀吉的有力家臣,是豐臣政權下的五奉行之一。秀吉死後,以專橫的德川家康為對手舉兵,挑戰了關原之戰(1600歲),但最終還是敗北被處死。靈機一動就被秀吉中意的青年時期石田三成說永祿3年(1560年)作為淺井家族的石田正繼的次子,誕生於現在的滋賀縣的近江國坂田郡石田村。幼名叫佐吉。
  • 決定日本走向的關原之地和悲慘壯烈的西軍的戰鬥
    導語:豐臣秀吉統一天下後為了治理天下,組成了兩個組織,其中一個組織以石田三成為首,作為五奉行一起管理天下的政務,另一個組織以德川家康為首,作為五大老共同輔佐幼子豐臣秀賴。原本秀吉安排五大老的初衷是為了讓其他幾位權臣一起制約德川家康,防止其壯大。但是事與願違,德川家康對於人心的掌控遠超過豐臣秀吉的預計。
  • 淺井茶茶——一場幽夢有誰憐,夢醒深處不是家(四)
    豐臣秀次真有這麼邪惡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所謂「殺生關白」這個謠言的傳播者正是豐臣秀吉。豐臣秀吉自編自導自演,逼死了他的外甥!為自己的兒子繼承大業鋪平道路!猴子果然狠毒!豐臣秀吉再怎麼精明,也無法阻止年華的老去…曾經的一代嫋雄垂垂老矣…病中的豐臣秀次氣息微弱,他最放心不下就是自己那只有六歲的兒子豐臣秀賴。
  • 關原之戰:一場由三個男人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中)
    毛利勢以毛利秀元部隊15000人為中心,吉川廣家部隊3000人、安國寺惠瓊部隊1800人、長束正家部隊1500人,和長宗我部盛親部隊6600人接近30000人駐守於南宮山腳。小早川秀秋部隊15000人布陣於松尾山中;島津義弘1500人(島津義弘,島津豐久各750)緊隨其後進入陣地,駐守於北國街道,位於三成附近的小池村。
  • 毛利輝元:在兩位叔父的扶持下成為家督,卻保不住家族的龐大領地
    毛利輝元是西國第一智將毛利元就的孫子,在毛利元就死後他在兩位叔父的輔佐下將毛利家的領地擴張到最大,並且在豐臣秀吉時代一躍成為了豐臣五大老之一,可惜最後卻沒有保住家族曾經龐大的領地。而當毛利輝元請教如何解決問題時,毛利元就卻只是告訴他要多依靠兩個叔父,也就是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以這兩人構成的毛利兩川體系是毛利家強大的基礎,但也為毛利家留下了隱患。
  • 大谷吉繼在關原之戰中,為何明知必敗,依然堅持討伐德川家康
    豐臣秀吉於慶長3年死後,由於死前委託之監護人前田利家病重離世,使五大老之一德川家康成為實力最強的諸侯,後來家康以討伐留在國內不肯上京輪值的五大老之一上杉景勝為號召,向全日本大名發出動員令,出兵會津。大谷吉繼原本起兵是要響應家康的動員令,途中拜訪失勢的好友石田三成,三成卻邀請吉繼一同對德川舉兵,大谷連說三次三成啊,沒有勝機。雖然明知沒有勝算,但吉繼仍然不忍背叛好友三成,加入西軍。實際上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幾年裡,吉繼罹患麻風病,早就雙眼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