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有些許陌生,就拿苗族來說很少有人真正的接觸過,橘子有幸去過貴州西江千戶苗寨,人們非常熱情,夜晚的苗寨燈火輝煌、極其壯觀,品嘗到了當地的特色美食,給橘子帶來不一樣的世界。
在橘子的印象中,苗族真的把香料用到極致,每道菜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在平日沒有嘗過的味道,吃過他們做的菜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味蕾體驗,今天橘子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酸湯魚、苗族糯米飯、棉菜粑,讓小夥伴了解不一樣的美食世界。
酸湯魚的特色就是辣中帶酸,細細嗅一下,馬上胃口大開。那麼怎麼做酸湯魚呢?跟著橘子一起吧!準備一條草魚、香菇、青筍,這樣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然後準備蔥姜蒜、仔姜、指天椒、番茄和最主要的紅酸湯等材料。仔姜一般是季節才能買得到,用老薑代替也可以,酸湯這個特別的佐料小夥伴可以上網買喲!
買來的草魚洗乾淨,切成幾份,酸湯魚不需要切成片,也不需要醃製。起鍋燒油,放入蔥姜蒜爆香,加入切好的番茄翻炒出汁,再加入熱水和酸湯喲!燒開了之後放入木姜子油和糖,把魚放進鍋裡,注意一定要撇去浮沫。
接著就開始調基本的味道了,最後放入準備的配菜煮熟就出鍋啦。是不是超簡單,有點像東北的一鍋燉,但是酸湯的加入完全讓你體會到了另一個味道。喜歡吃辣的還會備一碗辣椒蘸碟,魚肉被紅酸湯染成粉紅色,酸辣的魚蘸一點辣椒味道更加刺激口腔,魚肉鮮嫩軟滑、酸酸辣辣,可以連扒幾碗飯。
苗族糯米飯最特別之處就是糯米飯的顏色有五種,而且都是用天然的植物做成染料而成。準備紅藍草、黃花草、楓葉這三種葉子切碎放鍋中煮出顏色,煮出的水要記得過濾殘渣。將白糯米分成五份,四份分別放到盛著汁水的碗中寖泡,至少要寖泡一天喲,少了時間顏色上不去。最後看著染上了顏色,就把水瀝乾,在上蒸籠前,在糯米中放入些許的食用油,這樣會讓糯米看起來更飽滿。
在蒸布上依次擺放好就可以蓋上蓋子蒸大約40分鐘,記得檢查糯米的軟硬程度,因為每個人用的糯米都不太一樣,所以大家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只要記得看鍋就沒事啦!不同顏色的糯米飯各有各的清香,就是這不同的顏色給予了這道菜不一樣的寄寓,無論你想吃什麼口味,你可以將它進行加工,甜的蘸點糖吃,鹹的可以加點腊味一起,總之是不一樣的美味。
初春之時,正是小棉菜出生之日,這時很多少數民族就會做上一道棉菜粑。準備棉菜、糯米粉、水、肉糜等,棉菜可能有點難買得到,但是學會了有一天有這個機會做這道棉菜粑也不會失手喲!
棉菜要選用嫩的那部分,洗乾淨放一旁晾乾水分。準備包的餡料,有的地方可能不包餡,完全是根據大家的口味來。把肉糜放到鍋中翻炒,加入甜麵醬和一點點鹽看到肉熟了就可以撈出放入冰箱了,因為要把肉凍凝固了這樣才好包。
300克的水煮200克的棉菜,要記住棉菜有點難煮軟,所以煮久一點,留點煮棉菜的水來和面。撈出棉菜用刀切得細碎,嫌麻煩可以用破壁機,想多細就多細,還輕鬆。把剁碎的棉菜放到糯米粉中,邊攪拌邊加入煮棉菜的水,看到麵粉成絮狀就可以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了,棉菜切得越碎做出來的顏色越好看喲!
麵團醒15分鐘備用。正宗的棉菜粑會用一種叫遼葉的包起來,主要是防止沾粘,但是在自家做其實完全可以省略這一步,大家可以用烤蛋糕的油紙代替。拿出冷凍好的餡料,就像是包湯圓一樣的包就好了,什麼形狀無所謂,好吃就行啦!上鍋蒸個15分鐘就可以了,糯米粉中帶著棉菜的清香,肉餡還在流著汁。是一道大家值得品嘗的美食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可能分享的做法不是很正宗,小夥伴們可以評論告訴我你的做法喲!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