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華麗的外表,只有最淳樸的內心,酸湯魚、五色糯米飯、棉菜粑

2020-12-16 不一樣的家常

少數民族,有些許陌生,就拿苗族來說很少有人真正的接觸過,橘子有幸去過貴州西江千戶苗寨,人們非常熱情,夜晚的苗寨燈火輝煌、極其壯觀,品嘗到了當地的特色美食,給橘子帶來不一樣的世界。

在橘子的印象中,苗族真的把香料用到極致,每道菜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在平日沒有嘗過的味道,吃過他們做的菜都會帶來不一樣的味蕾體驗,今天橘子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酸湯魚、苗族糯米飯、棉菜粑,讓小夥伴了解不一樣的美食世界。

酸湯魚的特色就是辣中帶酸,細細嗅一下,馬上胃口大開。那麼怎麼做酸湯魚呢?跟著橘子一起吧!準備一條草魚、香菇、青筍,這樣的配菜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然後準備蔥姜蒜、仔姜、指天椒、番茄和最主要的紅酸湯等材料。仔姜一般是季節才能買得到,用老薑代替也可以,酸湯這個特別的佐料小夥伴可以上網買喲!

買來的草魚洗乾淨,切成幾份,酸湯魚不需要切成片,也不需要醃製。起鍋燒油,放入蔥姜蒜爆香,加入切好的番茄翻炒出汁,再加入熱水和酸湯喲!燒開了之後放入木姜子油和糖,把魚放進鍋裡,注意一定要撇去浮沫。

接著就開始調基本的味道了,最後放入準備的配菜煮熟就出鍋啦。是不是超簡單,有點像東北的一鍋燉,但是酸湯的加入完全讓你體會到了另一個味道。喜歡吃辣的還會備一碗辣椒蘸碟,魚肉被紅酸湯染成粉紅色,酸辣的魚蘸一點辣椒味道更加刺激口腔,魚肉鮮嫩軟滑、酸酸辣辣,可以連扒幾碗飯。

苗族糯米飯最特別之處就是糯米飯的顏色有五種,而且都是用天然的植物做成染料而成。準備紅藍草、黃花草、楓葉這三種葉子切碎放鍋中煮出顏色,煮出的水要記得過濾殘渣。將白糯米分成五份,四份分別放到盛著汁水的碗中寖泡,至少要寖泡一天喲,少了時間顏色上不去。最後看著染上了顏色,就把水瀝乾,在上蒸籠前,在糯米中放入些許的食用油,這樣會讓糯米看起來更飽滿。

在蒸布上依次擺放好就可以蓋上蓋子蒸大約40分鐘,記得檢查糯米的軟硬程度,因為每個人用的糯米都不太一樣,所以大家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只要記得看鍋就沒事啦!不同顏色的糯米飯各有各的清香,就是這不同的顏色給予了這道菜不一樣的寄寓,無論你想吃什麼口味,你可以將它進行加工,甜的蘸點糖吃,鹹的可以加點腊味一起,總之是不一樣的美味。

初春之時,正是小棉菜出生之日,這時很多少數民族就會做上一道棉菜粑。準備棉菜、糯米粉、水、肉糜等,棉菜可能有點難買得到,但是學會了有一天有這個機會做這道棉菜粑也不會失手喲!

棉菜要選用嫩的那部分,洗乾淨放一旁晾乾水分。準備包的餡料,有的地方可能不包餡,完全是根據大家的口味來。把肉糜放到鍋中翻炒,加入甜麵醬和一點點鹽看到肉熟了就可以撈出放入冰箱了,因為要把肉凍凝固了這樣才好包。

300克的水煮200克的棉菜,要記住棉菜有點難煮軟,所以煮久一點,留點煮棉菜的水來和面。撈出棉菜用刀切得細碎,嫌麻煩可以用破壁機,想多細就多細,還輕鬆。把剁碎的棉菜放到糯米粉中,邊攪拌邊加入煮棉菜的水,看到麵粉成絮狀就可以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了,棉菜切得越碎做出來的顏色越好看喲!

麵團醒15分鐘備用。正宗的棉菜粑會用一種叫遼葉的包起來,主要是防止沾粘,但是在自家做其實完全可以省略這一步,大家可以用烤蛋糕的油紙代替。拿出冷凍好的餡料,就像是包湯圓一樣的包就好了,什麼形狀無所謂,好吃就行啦!上鍋蒸個15分鐘就可以了,糯米粉中帶著棉菜的清香,肉餡還在流著汁。是一道大家值得品嘗的美食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可能分享的做法不是很正宗,小夥伴們可以評論告訴我你的做法喲!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今天農曆三月三了,你吃五色糯米飯了沒?
    今天農曆三月三,我沒有吃到五色糯米飯。我們的習俗是早蒸五色糯米飯,紅色,黑色,黃色,紫色,白色。看著顏色鮮豔的冒著熱氣的糯米飯,會忍不住咽口水。小時候,在農曆二月份上旬時我和姐姐和奶奶會到山裡去摘綠色的楓葉,二月下旬去的話摘晚了楓葉上會有毛毛蟲,摘一袋子,拿回家之後再一片一片摘下來,用刀切成幾塊,曬乾,到了三月初二,晚上吃完飯,奶奶就會開始準備做五色糯米飯,大鍋裡放水和楓葉煮開,慢慢的水就會變色,變成黑色,煮開一小會就停火,繼續放鍋裡泡著,楓葉水邊溫之後過濾,然後把糯米放到楓葉水裡泡,一直泡到楓葉的水顏色變淺
  • 食味涼山|會理尋味記:豆米兒粑,春天的音符
    春天,正是會理人食蠶豆的季節,煮、燴、燜、煎、炸,做法五花八門,這一季,蠶豆風頭十足,豆米兒粑尤其被人們喜愛,誰家若是沒有做幾次、吃幾回,那肯定會覺得這個春天是浪費了。豆米兒粑,是會理人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也許是因為家家戶戶都會做,所以街上買不到。想要吃,只有自己做。
  • 「五色糯米飯、青糰子、竹筒槍……」清明節一波波回憶殺!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慎終追遠、祭奠逝者、緬懷先烈的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如今,清明被國家確定為法定節日,更賦予這個傳統節日以新意。大家發現沒有,除了傳統的春節以外,清明節算是家族人員聚在一起最集的節日了,除了回家踏青、掃墓緬懷先祖外,還因為清明節有這些「寶物」,使得大家非常神往。
  • 竹筒雞、雲片糕、五色糯米飯……來到來賓,這些美食一定要吃!
    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是來賓市的特色食品代表之一,因有黑、紅、黃、白、紫五色而聞名。五色糯米是布依族和壯族地區的傳統小吃,最著名的五色糯米來自合山。每年農曆三月初三,也就是清明節,廣西各族人民都會製作五色糯米。壯族非常喜歡糯米的顏色,它作為吉祥、豐饒的象徵。五色糯米五顏六色,鮮亮誘人;天然色素對人體有益無害,各有香味,有獨特的風味。五色糯米色、香、味均佳,有滋補、健身、醫療、美容功效。
  • 美味可口的五色麻薯,吃一口就愛上!
    用抹茶、紅薯、芝麻、椰子、大豆粉做了五色紅薯糰子。 裡面有材料,可愛的外表下特別有內涵,胖糰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無鹽黃油15剋薄奶油三勺大豆粉適量黑芝麻麻薯黑芝麻粉適量芝麻適量椰蓉麻芋椰蓉粉適量【五色紅薯
  • 潘兵華‖五伯的一塊麩子粑
    麩子粑現在很少有年輕人知道麩子是什麼,就更別提麩子粑了。我們把圓形的麵食油炸,或發酵後蒸,都叫粑。麩子是小麥的皮,麩子粑是麵粉混合麩子做成的麵食。早晨,家裡蒸殼子粑(鍋裡蒸粑,挨著鍋的一面烙成焦黃的殼,叫做殼子粑。),再攪一鍋麵糊。我多數拿殼子粑換了爺爺家的米飯吃。那時,我家餵著一頭母豬,麩子主要給母豬催奶,家裡從沒有做過麩子粑。我倒是看到幾家做過,我家巷子前的五伯家時不時做麩子粑,看著金黃金黃的。夏天,我們都在有瓦的巷子裡乘涼,中午飯,大家都是手擀麵加火炕粑。火炕粑比較厚實,吃了耐餓,我比較喜歡。
  • 鄂東山野風味「米萩粑」好吃,有錢買不到
    說起「米萩粑」,鄂東山鄉的人無人不曉。可以說,過去在鄂東地區的山村,家家都做過,人人都吃過,天然風味,清香純正,香味獨特,非常好吃。人常說,米萩粑好吃,有錢買不到。只是「米萩粑」從哪個朝代傳下來卻無從考證。「米萩粑」做法很簡單。
  • 三紅糯米飯,軟糯香甜
    三紅糯米飯By 楊麗的家常菜譜原料:紅糖、糯米、紅豆、紅棗。做法步驟:第1步、紅豆和糯米泡一晚上。第2步、紅豆用高壓鍋壓5-6分鐘。第3步、糯米等水開煮10分鐘左右。第4步、紅豆糯米加入紅棗攪拌。第5步、裝進小碗中。
  • 廣式糯米雞和武漢糯米雞
    提到糯米雞,通常人們想到的是廣東小吃--荷葉糯米雞。在糯米裡面放入雞肉粒、叉燒肉粒、鹹蛋黃粒、冬菇粒等餡料,以荷葉包裹成長方體,大小如上圖,上鍋蒸熟。糯米雞有荷葉的清香,入口的糯米粘軟,又混合著雞肉香。廣式糯米雞的是怎麼來的?
  • 武漢小吃系列一~五合集,重油燒麥、豆皮、糯米雞、米粑粑、面窩
    系列一:重油燒麥重油燒麥顧名思義油重,最有特點的是胡椒味重,我家孩子不愛吃很重的胡椒味。所以今天做的還是沒有給太多胡椒,只是比平時多給了一些,已經有很重的胡椒味,如果愛吃胡椒的可以再多加點,嚴氏燒麥的胡椒量至少要再加一倍的量。
  • 小城新寧的菜市場年貨戰爭:在湘西南找到最野的味道
    這是正宗炭火烘乾,太陽晾曬出來的,煮飯的時候直接放飯上蒸最好吃。" 豬血丸子是新寧的特色美食,我對它毫無抵抗力,被他這麼一說,只好繼續掏錢買了。這個月牙形的年粑,李姨每天只做 170  個,有時候還沒挑到菜市場就賣完了。這是當地即將失傳的手藝,用糯米製成,這種麻煩的食物一出場就勾起了大家的回憶。李姨剛放下擔子,買年粑的就圍過去,一人買一個先解饞。她的擔子是鐵絲扭的,一邊放著炭爐,一邊放著年粑。炭爐上蓋了一塊鋁皮製成的光滑面板,在上面抹點油就能烤出兩面金黃的年粑。
  • 一碗糯米飯、一根老油條,就能做出一款好吃的早餐,甜鹹你說了算
    餈飯糰 ,香港稱為秶飯,是上海地區傳統特色小吃,將蒸得熱騰騰的糯米飯撒上一層白砂糖,再將肉鬆、芝麻、白糖等均勻地撒上一層,再轉裹上酥脆的油條,咬上一口,香甜無比。要吃鹹味的,也很簡單,放入榨菜絲、火腿腸、滷蛋等等,還有放牛肉粒的都可以。我認為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油條是必須有的,正像我的一位廚友說的一句話:「沒有油條的餈飯糰那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