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日從支付寶公益基金會了解到,截至 5 月 31日, 420名心理援助志願者已累計在支付寶「抗擊疫情心理援助行動」平臺提供心理諮詢服務7285 人次。
今年 1 月底,為緩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給民眾帶來的心理應激,支付寶公益基金會第一時間聯合中國心理學會、中科院心理所、中國社工聯合會、北大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北師大心理學部和北京橋愛基金會等權威機構,啟動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心理援助行動,依託支付寶平臺開展線上心理援助服務。
圖說:支付寶抗擊疫情心理援助行動數據(截至 5月 31 日)
該平臺在疫情期間,通過電話諮詢的形式,為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醫護人員、居家隔離人員、普通群眾等人群提供免費心理援助服務,並為特定人群提供心理危機的幹預並對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轉介工作。
420 名志願者來自社會各行各業,有專業心理諮詢機構諮詢師、慈善基金會的工組人員、科技公司項目經理以及高校教師等。平臺上線的 130 天中,心理援助志願者24 小時在線,隨時準備提供服務,其中一名志願者在平臺上已累計提供服務 79 次。
圖說:心理援助志願者疫情期間在家工作
「2008年汶川地震,我的家庭受到嚴重影響,我個人和家人也曾經是心理援助工作的受益者,之後我從一名心理學專業的大學生也成長為一位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在援助過程中我的最大體會就是首先照顧好自己,讓自己安定,然後通過電話把這份安定與支持傳遞給求助者,陪伴他們走過困難時期。」一名志願者從受助者變成幫助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安慰諮詢者。
談到這 130 天心理援助工作的經驗時,一位志願者說:「我總結的經驗就是六個詞:耐心守候、用心傾聽、全心陪伴、睿心幹預、虛心學習、關心放手。」
「我相信有千百個來電者在線上熱線的專業陪伴下熬過了最艱難的那一刻。熱線安全又隱密,專業又溫暖,幫助疫情之下的人們重織了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支持安全網,彼此扶持共渡時艱。」個人累計心理諮詢服務次數最多的志願者于洋說道。
除了線上心理諮詢服務,支付寶公益基金會還聯合中國心理學會與中科院心理所,聚焦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開展形式豐富的心理重建服務。目前已為 568 名醫護人員、458 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累計提供線上線下心理講座共 132 場,並針對試點社區進行心理健康課程的網絡直播和情緒手環的發放。
圖說:心理援助志願者為金銀灘醫院第一批隔離醫護開展團體輔導
圖說:心理援助志願者為新冠肺炎患者做心理輔導
圖說:心理援助志願者為武漢花城社區工作人員開展減壓活動
所有參與本次心理援助行動的志願者犧牲了春節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溫暖了電話另一邊的受傷心靈,更為愛心逆行,深入湖北,為醫護人員和社區群眾的心理重建默默奉獻,是真正溫暖人心的「心靈捕手」。
根據專家評估,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穩定,復工復產復學工作轉入正軌,疫情之後患者、家屬、醫護人員以及重點社區的群眾的心理重建工作非常重要,包括醫護人員的應激障礙、康復患者的社區融入等問題將會出現。據介紹,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重點群體的心理重建,支付寶「抗擊疫情心理援助行動」的各項服務將會至少延續至明年年初, 有需要的用戶可以在支付寶中搜索「心理援助」獲得相關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