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問孩子「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孩子的好脾氣被你「挾持」了

2021-01-20 月兒媽媽育兒經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不只孩子出生後先叫爸爸還是先叫媽媽的事情會被父母們計較,就連孩子會走路會說話之後都不能避免被各種人詢問到底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更有許多人在聽到孩子說「都喜歡」的時候也非要讓孩子選出一個更喜歡的人。

隔壁張奶奶每天給兒子媳婦打電話催促著兩口子帶孩子來家裡,可是兒媳婦總是百般推脫,不是說自己工作忙就是說天氣太冷了不願意折騰孩子,張奶奶一直納悶兒,這媳婦兒以前不這樣啊,又賢惠又能幹,尤其對張奶奶的要求那是有求必應。怎麼最近就是不願意帶孫子來看看奶奶呢?

原來自從小孫子會說話之後,每次見到孫子,張奶奶邊逗孩子玩兒邊要問上一句:「寶寶,你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其實是無心的詢問,可是每次孩子都會因為這句話而呆滯好半天,時間長了,孩子怕聽見這句話,孩子的爸爸媽媽也怕聽見這句話。

逼著孩子做選擇,孩子的好脾氣都是被你「挾持」的。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母親對孩子的陪伴,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母親能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父親能教給孩子堅韌勇敢的性格品質。從親情層面上來說,每個孩子出生以來對父親母親都具有同等的喜歡和熱愛。

但是由於父母一方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更長,孩子下意識會更加依賴其中一人,而這時經常有人詢問到底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孩子必然會產生矛盾心理,潛意識被引導成不經常陪伴自己的人不值得被喜歡。

但在血緣促使下,孩子也希望親近另一方,兩種矛盾心理經常在詢問中被強化,孩子的脾氣就會日益變差,從而逐漸導致叛逆。

讓孩子修煉出「好脾氣」,父母需要努努力!

①父母雙方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父母之間的爭吵會直接讓孩子失去安全感,逐漸暴躁、沒有耐心。

②即便是一家人也要說禮貌用語。比如請、謝謝、麻煩你了等語句。孩子的行為習慣多半來源於原生家庭的潛移默化,見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地學會了。

③學會放慢語速說話。在溝通中影響人情緒的必要手段之一就是語速,比如暴躁的人語速常常比較快,而大家通常在感官上認為語速慢的人比較溫柔。

④尊重孩子的意見。父母的「勒令」是很嚴重孩子獨立性的存在,只有當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逐步向一個完整獨立的人格去發展。

⑤當和孩子出現溝通分歧時,學會擱置問題。當父母和孩子情緒都不好的時候,減少溝通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等相互都冷靜下來,溝通會更加順暢,也能夠通過換位思考去體諒對方。

在每個孩子漫長的人生中,需要父母帶給他人生的「財富」,父母雙方的和諧相處,三觀一致,育兒理念相當,才能夠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養成「好脾氣」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長期以來的配合和努力,各位寶爸寶媽們,加油吧!

每日一問:你周圍有喜歡問孩子「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的人嗎?你們又是如何解決的呢?歡迎評論區分享討論!

相關焦點

  • 「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問孩子這話的人可以閉嘴了!
    就拿「逗孩子」這件事來說,大人們問孩子的一些問題簡直是自帶「坑娃」屬性。相信沒幾個人童年沒被人問過「爸爸媽媽你更喜歡誰?」這個問題吧?這可謂是繼「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來,給叔叔阿姨表演一個」之後深刻毀童年的問題之一。雖然問這個問題的人,不一定是藏著什麼私心,但卻一定是抱著一種取樂的態度。
  • 一組漫畫告訴你,孩子喜歡哪樣的爸爸媽媽
    ,也知道父母想讓孩子不要走彎路,所以總是說「這是為你好」去讓孩子聽話,但我們自己心裡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卻一次又一次妥協沒有實現,那種無力感失落感都在崩潰邊緣,緊繃著的神經就差一點就要斷了,但也如片段最後所說,我們明白父母的愛,我們同樣也愛著他們,但崩潰的小瞬間也存在著,無法忽視,說說:父母讓你崩潰的瞬間吧[抱抱]。
  • 「我媽兇我後又對我好!」媽媽的好脾氣,是孩子自信的底氣
    看來大家對自己的脾氣還是沒有底氣呀!但其實我的女兒會回復同學「我的媽媽才不會這樣呢」,事後我想起來自己其實也有點愧不敢當。男孩或許大大咧咧的不在乎這些細節,但女孩的情感通常是非常細膩的,所以那個小女孩才會疑惑「為什麼我的媽媽兇完我以後又對我很好呢?為什麼要在這樣的怪圈裡打轉呢?」您是一個好脾氣的媽媽嗎?
  • 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誰?千古難題孩子該怎麼回答才好
    表弟向來喜歡逗弄我家大寶,雖然經常給他買禮物,但同時也把他惹哭過好幾回。因為疫情的關係,表弟這回隔了一陣子沒見我家大寶,馬上就走過來把大寶抱起來,和大寶沒說到兩句話,又問了一個讓大寶著急的問題,「爸爸和媽媽你更喜歡誰?」
  • 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爸爸,越沒什麼本事,也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文/蕾媽育兒經爸爸在一個家庭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孩子的教育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就算很多家庭平時都是媽媽帶孩子的時間多一些,但是,爸爸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可雖然瀟瀟的家庭條件不錯,但是瀟瀟卻有一對兒對自己十分苛刻的父母,特別是瀟瀟的爸爸,平時對瀟瀟更是十分嚴厲,而且他還是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在家裡有著極高的地位,瀟瀟和媽媽都要聽爸爸的。稍有不順心,瀟瀟的爸爸就會打罵瀟瀟。而瀟瀟的媽媽,從來都是敢怒不敢言。
  • 老師們說|孩子喜歡的東西就想拿走?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近日,爸爸媽媽們應該都關注到了這條引起爭議的新聞:7歲女童商場偷拿玩具親媽報警。有些網友覺得這位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也能給其他孩子一個預警的作用;也有網友覺得這樣的做法太過,可能會引起孩子的應激反應...
  • 孩子的顏值,是由媽媽決定?還是爸爸決定?這篇文章統統告訴你
    很多寶爸寶媽對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十分期待,不僅好奇孩子的性別,更加好奇的是孩子的長相。希望孩子能遺傳到自己的外貌上的優點,避免外貌的各種"硬傷",那麼孩子的顏值是由爸爸決定,還是媽媽決定呢?所以萱萱夫婦就很納悶了,孩子的長相到底隨誰?是受媽媽的影還是爸爸的影響呢?孩子的顏值跟爸爸媽媽都有關係1. 膚色膚色可以說是爸爸媽媽比較重視的,因為俗話說"一白遮三醜",膚色白的孩子顏值一般都會高一些。
  • 爸爸的性格影響孩子,也決定著孩子的未來,這些性格爸爸有嗎
    而有些父親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就亂發脾氣,這樣孩子內心常常處於一種恐懼的狀態,很容易出現膽怯懦弱的性格,甚至會有極端現象。特別是一些爸爸,不僅喜歡發脾氣,還有家暴傾向,這樣的爸爸在教育中絕對是不合格的。
  • 給爸爸媽媽出差的孩子一些慰藉,給愛搭高塔的孩子一次狂想
    最愛的爸爸媽媽出差,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難熬的時光,可是他們能做什麼呢?他們可不會幹等待、干著急,那麼他們到底會做些什麼來緩解思念呢?《爸爸回來了》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孩子因為思念出差的爸爸而進行的天馬行空的狂想。每個孩子都喜歡和爸爸在一起,小田也不例外。
  • 星太奇被機器人挾持,爸爸媽媽出面保護,親情的力量是無價的
    星太奇想著通過計費機器人,能得到一些錢來買新的遊戲機,後來發現機器人給他的錢是爸爸的工資。爸爸的工資不見了家裡正一團亂,於是星太奇想讓機器人將爸爸的工資還回去。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沒想到在慌亂之中不小心將它摔壞了,機器人出現故障。隨後機器人讓星太奇將這些年欠家裡的錢都給還回來。
  • 陳喬恩哭訴:「媽媽的腳步聲像是魔鬼」,你的脾氣,就是孩子的命
    「你養十年了,你管不了這孩子,這孩子在我這呆三個月,我也管不了」。放下電話後的爸爸越想越氣,於是就衝到了孩子身邊。「上課不聽講,打!打!」他一邊打罵孩子,一邊拍了視頻,發到了班級的微信群中。01.父母的壞情緒,吞噬孩子的愛你知道「魔鬼的聲音」是一種怎麼樣的聲音嗎?在演員陳喬恩的世界裡,那就是媽媽的腳步聲。陳喬恩曾經和媽媽一同參加一檔節目,端坐在沙發的兩人各自幹各自的事情,毫無交談、互不打擾。
  • 孩子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安全隱患可不少,媽媽爸爸一定要注意了
    好閨蜜小趙的兒子壯壯,最喜歡的就是自己的一隻企鵝的毛絨玩具,不管撞到了哪裡,手裡總會拿著自己心愛的企鵝毛絨玩具。小張和我們說,他的兒子一點都不像男孩子的樣子,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和毛絨玩具玩過家家。很多孩子都喜歡毛絨玩具很多孩子喜歡毛絨玩具,因為毛絨玩具會給他們一種安全感。
  • 爸爸:你沒有筆還是沒有本子?孩子:我沒有一個好爸爸
    爸爸:你沒有筆還是沒有本子?孩子:我沒有一個好爸爸你為什麼學習成績不好?這或許是很多家長都問過自己的孩子的問題,那麼,當你這樣問的時候,孩子給你的答案是什麼呢?前幾日,看到這樣一段視頻,故事真實的發生在山東煙臺的一個家庭,一位爸爸在輔導女兒寫作業的時候,突然大聲的斥責孩子:「你是沒有筆還是沒有本子?為什麼你就是學不好?」
  • 家裡是媽媽當家還是爸爸當家,孩子長大後,這幾點差別很大
    文|文兒孩子在上學以前,成長發育受家庭的影響最大。即便是上學以後也有一半的時間,是和家庭聯繫在一起的。在一個家庭裡,是媽媽當家還是爸爸當家,家庭環境是不一樣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家庭環境初步幫孩子建立了對男女關係的認知。
  • 孩子喜歡亂扔玩具,心理學家勸告媽媽不要阻止
    平時任由孩子玩耍,一小段時間過後你總會大吃一驚,孩子所喜歡的場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孩子做不到的亂。很多媽媽看到這種又亂又髒的場景,不是頭疼就是惱怒,而此時孩子卻是享受其中。在孩子亂扔玩具或者是其他東西的時候,不是為了給媽媽製造麻煩,而是這種場景滿足了孩子的安全感。
  • 高中的孩子不好好學習,需要爸爸媽媽科學管理
    楊永龍:那現在是爸爸管理孩子的學習與活動,還是媽媽在管理呢?悠淑:現在我孩子誰都不願意讓管。我們問些與學習無關的事,他也不願意搭理。我不明白這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每次在學校晚自習回來,我們都沒問他關於學習方面及在校的情況,只是簡單的問兩句在校吃得飽嗎?作業完成了嗎?
  • 我聽過最大的謊言,就是「你吃,媽媽(爸爸)不喜歡吃」
    有什麼好吃的,家長總是會把它讓給孩子。「多吃點」「爸爸媽媽不喜歡吃」這些更是他們經常說的話。他們真的不喜歡吃嗎?他們也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他們也有自己的鐘愛,他們不過是長大了的小孩子,他們做了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我們無法估量的。
  • 暴脾氣會「傳染」給孩子?你屬於「易怒型父母」嗎?
    也難怪有網友吐槽說,芒果臺你讓我看的到底是《爸爸去哪兒》還是《教官去哪兒》? 在稻城,海拔平均3700米。她很不喜歡父親,可是長大以後,卻發現自己活成了自己不願成為的模樣。 每次遇到不順心的事,她也知道發脾氣不對,卻控制不住自己的憤怒,把怒氣發洩到最親近的人身上。 她經常對男友無緣無故的發火,試圖用暴力的方式偽裝自己,保護自己。 幸好男朋友脾氣好,能包容她。每次都會安慰她,然後等她氣消了,再慢慢講道理。
  • 明明是媽媽照顧寶寶,爸爸啥都不管,為啥寶寶喜歡爸爸?原因扎心
    等到孩子的媽媽看到孩子房間裡寫的「壞媽媽,殺」的時候,這位媽媽再也忍不住了,然後哭了出來。自己明明是想要對孩子好,但是最後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相信每個媽媽看到這些刺眼的字,都會非常難受吧!02 孩子為什麼會喜歡啥都不管的爸爸呢?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最偉大的就是母愛了,媽媽對於孩子的愛,也真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 孩子吃飯老喜歡「東奔西跑」?媽媽這樣做讓他快速安靜下來
    很多媽媽們在孩子開始吃主食後會長舒一口氣,覺得自己終於不用再每天辛苦餵奶了。但是很快媽媽們就會面臨一個更讓人頭疼的事情:孩子吃飯一點都不安靜。每天吃飯時都要追著孩子跑,從餐廳到客廳,從客廳到臥室,可把媽媽們給忙壞了。怎麼樣讓孩子能安靜坐下來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