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尚方丈常常豪車出入,真的有把「佛祖」留在心中嗎?

2020-12-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佛教在幾千年前便已經從印度傳入我國,如今的佛教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本土的代表性宗教。

對於佛教,我們也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然而我們對於它的了解,主要來源於不同的影視作品中。影視作品中,我們時常看到和尚清心寡欲,青燈古佛常伴左右。不得不說,和尚們所呈現出來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都是普通人所不具備的。

然而,也有一個和尚比較特別,他就是濟公。作為宋朝高僧,濟公時常吃肉喝酒,與其他和尚展開鮮明的對比。對於這種行為,濟公自己也解釋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對於濟公而言,吃肉喝酒只是一種形式,但在他的心裡仍保留著對於佛祖和蒼生的敬畏。

但是,佛家發展到了今天,全然呈現出一種不同的狀態。如今的和尚方向常常開豪車出入,試問,在他們心裡還有「佛祖」嗎?

一、傳統的和尚

古代時期的傳統和尚,大多是人們走投無路時的無奈選擇。當時的人們,絕大多數是沒有飯吃,才無奈出家當和尚。有時候,就算出去要飯,也不願意出家。可以說,在古代時期,和尚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在不重視佛教的朝代,和尚只能作為世外之人生活在寺廟之中。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尚未起義之前,便在寺廟裡出家。當時元兵兇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朱元璋才選擇出家討口飯吃。由此可見,當時的和尚地位不高,也是人們最後的選擇。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會選擇出家。古人為了躲避戰亂,或者是仇人的追殺,大多都會躲在寺廟之中。進入寺廟出家當和尚,也就意味著清心寡欲、與世無爭。據悉,建文帝就是躲在寺廟裡當了和尚,而朱棣知情,但並沒有任何動作。所以說,和尚也是一種避禍的方法。

再者就是,古代的和尚會堅持做早課、晚課,其實這兩種課的意義也就跟早自習、晚自習差不多,主要以誦經打坐為主。在其他閒暇時間,和尚也會去後山砍柴練功,增強身體素質。可以說,古代和尚生活是非常充實的。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和尚是沒有收入的,他們出家僅僅是為了討口飯吃。寺廟的收入也是香客們捐贈和達官顯貴的賞賜。對於這些,古代和尚根本不看中。他們會把這些收入用作寺廟的修建,甚至是捐贈出去。

然而,正是因為收入這一點,也讓古代和尚和現在和尚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二、現在的和尚

不得不說,現在和尚所展現出來的,已經完全不像是一個和尚。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和尚出門豪車接送,帶著墨鏡出席各種活動,甚至還有一些和尚參加具有盈利性質的武術比賽,試圖踏足娛樂圈。

對於現在和尚自己寺廟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已經讓我們忘記原本和尚該有的樣子。現在的寺廟不像是宣揚佛教文化的地方,反而更像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

眾所周知,很多寺廟已經改造升級,成為旅遊景點,大肆建立旅遊景觀,把寺廟打造成A級景區。與此同時,也為寺廟換回來巨大的收入。對於這些收入,現在的和尚與古代和尚的處理方式也完全不同。

如今,和尚們拿著寺廟的收入,一方面用作建設寺廟,另一方面則成他們自己的收入。也就是說,他們是有工資的,而這些工資就是他們通過各種方式賺回來的錢。可以說,現代和尚已經不是一個出家人,而是一個職業人。

除此以外,原本宣揚佛法的寺廟,也被打造成一個公司。在寺廟之中,各個和尚是有明確分工的。他們一些人負責宣揚佛法,另一些人負責旅遊,還有一部分人負責管理。可以說,他們各司其職,將寺廟發揚光大,與此同時,他們也換回來了一筆又一筆巨額財富。

我們不難看到,一些和尚經常來豪車出現在公共場合,看到他們開豪車,總感覺有些彆扭,但這些畢竟都是現實,而那些開豪車的和尚也不是少數,甚至是絕大多數。

可以說,現在的和尚已經不是一種修行的方式,而是一種高薪職業。很多人以熱愛佛法為由加入寺廟,從而成為寺廟的一員。與此同時,每個月也能獲得一筆不少的報酬。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和尚已經逐漸成一個炙手可熱的高薪職業。

不得不說,和尚已經在社會發展中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尤其是對於物質追求的這個方面,他們甚至超過了普通人。試問,開著豪車出入公共場合的和尚,心中還有他們口口相傳的「佛祖」嗎?

三、和尚的處境

如今,對於和尚這個群體,我們都沒有太好的看法。在我們看來,他們已經變成一個斂財的集體,寺廟也變成一個斂財的單位。對此,我們也覺得,在現實社會發展中,和尚已經迷失自己,失去了和尚原本的樣子。

但是,並非所有的和尚都是這樣,在眾多和尚之中,也有一少部分仍然在堅守自己的本心。他們清心寡欲,不爭不搶,正是參禪悟道,常伴青燈古佛。可以說,他們是佛教的繼承人,是和尚的代表,和那些只知道盈利的和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得不說,對於和尚現在的處境也是非常尷尬。尤其是一些寺廟的門檻,弄得像公司招聘一樣,不是研究生碩士學歷的不要,這讓世人不得不多想,寺廟到底是參悟佛法?還是公司招聘?

除此之外,寺廟之中也存在一些非常矛盾的一面。對於有的人,寺廟提出極其嚴格的學歷要求,但對於極少一部分人,寺廟沒有任何門檻,而是任意放他們出入,並每月給予他們固定工資。不僅如此,寺廟還美其名曰,他們是佛教文化的傳播者。

不得不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嚴重破壞佛教的本質,讓世人對真正佛教和佛家文化有了錯誤的看法。尤其是現在和尚急切的追求物質生活,也讓世人大開了眼界,實在難以想像,一直都是淡泊名利的出家人會對物質產生這樣的要求。

毫不誇張的說,很多和尚已經在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產生了本質變化,他們不像是和尚,更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意人。

結語:

對於現在和尚的變化,也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不管走在哪裡,都會看到形形色色的和尚,他們有的開豪車、甚至是喝酒吃肉,做著嚴重違反戒律清規的事情。可以說,這樣的和尚已經嚴重違背出家人的本質。

對此,和尚常常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為藉口。但是他們不曾想過後邊還有一句「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毫不誇張的說,如今大多的和尚已經墮入「魔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不像出家人。

然而,並非所有的和尚都變成「生意人」,也有一些和尚仍在潛心修行,他們是真正的佛家弟子,佛教文化的繼承人。與此同時,他們也同那些墮落入俗世之中的「假和尚」形成鮮明。不管什麼時候,這些和尚都在堅守他們的本心,做著屬於他們該做的事情,他們才是真正值得敬重的人。

參考資料:《和尚的變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如今和尚方丈豪車出入,還談什麼「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啊?
    於是,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事情時有發生,貪汙腐敗、唯利是圖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和尚方丈更是豪車出入,跟古代清心寡欲的僧人相比,實在是天差地別的對比。那麼,古代僧人的生活狀況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從一些文獻資料來看,古代僧人的生活狀況可以用與世無爭和平凡充實來進行概括。
  • 少林寺每年門票收入上億,釋永信稱一個工資七百,出門卻開著豪車
    引言中國人大部分都信奉佛教,從古至今人們都有去寺廟裡面上香,然後向佛祖祈願的習慣。為了表達自己的誠心,人們上香的時候還要交一些香火錢,香火錢越多,就越能彰顯自己的誠意。1981年,釋永信遇見了當時的少林寺方丈,對方覺得他有佛緣,於是主動提出收他當自己的弟子。不過釋永信和一般的佛家弟子不一樣,即便是拜入少林寺,也沒有一直固定留在寺中,反而四處雲遊,直到三年後才回到少林寺,陪伴在師傅身邊。
  • 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什麼意思?精華全在下半句!
    關於戒律,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而且是這句俗語的精華所在。但是因為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所以人們常常會對這句俗語產生誤解,認為出家人破戒算不上什麼大事,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如何並不重要。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至於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我們繼續往下看。
  • 每日一笑:寺廟大多數和尚都還俗了,方丈就招了一批新的和尚
    小舅子真的信了,如今他真的不需要再藏錢了,發了工資一分不留,全部上交。【每日一笑】失業了,去一家公司面試銷售崗位,前面的都順利通過,最後一關,老闆給了我們一張報表,全英文的。我英文一竅不通,但是又很渴望這份工作,就瞎念。老闆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以為他也不會,就更自信地瞎念,還加入自己的理解。
  • 方丈釋永信:我月薪700!
    作為少林寺當今最著名的人物,釋永信說,自己的月薪只有700元,這是真的嗎? 天價袈裟與豪車 雖然我們其中大部分人都很少有機會跟和尚打交道,但我們在影視作品中也看到過,每一個和尚的胸前都有一串佛珠,他們在打坐念經的時候
  • 「寶藏和尚文」《你佛慈悲還酷》世人:佛祖,求您饒恕我——滾!
    明明是個狠厲暴虐尖酸刻薄狼心狗肺的大魔頭,卻偏偏奈何不得這大和尚的多管閒事……明明是個高傲霸氣令天下人聞風喪膽的魔教教主,卻偏偏懷身孕生孩子……明明是個自私敏感暴躁狡詐的陰險小人,卻偏偏受不得和尚受苦自己卻偷偷溜走……短評:沉默慈悲和尚×桀驁殘暴魔教教主
  • 網紅豪車大排名!方丈的車只排第三,網友:看到第一,覺得真有錢
    那麼今天我們來主觀總結總結網紅豪車前三的排名!方丈方丈算是某平臺的網紅前3了!排名這麼靠前,那麼肯定也是不差錢了!方丈有一輛限量版的道奇還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估計售價也超過幾百萬了!利哥利哥算是「網紅」中的一股清流了!從當年的一代主播到現在拍電影,可以說是相當勵志了!而利哥的座駕是去年買的,按利哥自己的話來說,買這勞斯萊斯主要還是為了面子。
  • 酒肉和尚李修緣是怎麼煉成活佛濟公的?
    遊本昌主演的電視劇《濟公》,相信70後,80後的我們都看過,劇中的活佛濟公穿的破破爛爛,手拿一把破扇子,腰間別著一個酒葫蘆,是一個愛喝酒吃肉的花和尚,專管天下不平事。很多人以為濟公的形象是虛構的,其實歷史上真的有一個濟公。
  • 方丈說了「8個字」,救了全寺人
    為了生計,朱元璋來到皇覺寺,想出家當和尚。方丈仔細的把朱元璋全身上下看了個遍,然後對朱元璋說一句石破天驚的話:「施主相貌奇特,以後必定是大富大貴之人,只是你跟佛祖有一定的緣分」。於是方丈就把朱元璋留了下來。 因為天災人禍,17歲的朱元璋在皇覺寺當和尚也不能維持生計了,於是只好隨眾師兄們離開寺廟,開始過了乞討的生活。
  • 印光大師熬夜研讀佛經,那種專注與執著的精神,令方丈刮目相看
    那些處在人生迷茫中的朋友,建議你們沉下心來,好好看完這兩本書,看看這兩個得道的高僧,是怎麼做人處事的,相信你們對人生會有一個真正的領悟。)上一節說到法善禪師對他的修行功底和謙虛很是欣賞,說這樣的年輕出家人,如今實在堪稱鳳毛麟角!聽他專修淨土法門,便慨然說道:「當今佛門,禪、淨兩家各有千秋。至於淨土宗,天下緇素一致公認『南有普陀,北有紅螺』。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有心便可以為所欲為?
    總會聽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修行的關鍵在於修心,只要一心向佛,便不必在意小節等諸如此類的話。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聽著很有道理,實則十分荒謬的理論。這些理論深深誤導世人,造成世人人心浮躁,好高騖遠,投機取巧等惡習,這種自以為是,以「真理」誤人的行為著實令人憤慨。
  • 真實的一休和尚:天皇的兒子,喝酒吃肉出入風月場所,77歲談戀愛
    這部動畫片總共有298集,足足播了八年,國內只播放了這部動畫片的前半部,後面的由於與前半部的風格不同,便沒有播放。歷史上的一休家室顯赫,是後小松天皇之子,母親藤原氏是日本世家大族藤原家族之後,一說其母是日野中納言的女兒伊予局。
  • 賣佛珠修寺廟方丈:非賣而為結緣 買車因工作需要
    一則「方丈為修寺廟賣3串佛珠,估值超過1個億」的消息,讓這個有800年歷史的寺廟成了網絡爭論焦點。同時有網友質疑稱方丈釋持忠「擁有別墅豪車」。  昨日,記者見到了釋持忠方丈,他解釋「1億元」並非自己定價,而是拍賣公司估值,「3串佛珠1串是黑檀,1串是紅瑪瑙,1串被認定是清代的朝珠,真實價格肯定不值這麼多」。
  • 釋永信方丈:我月薪700元
    而住持釋永信自稱月薪僅有700元,可是有網友指出,光是他脖子上戴的佛珠,估價就超過千萬,更別提他的袈裟和豪車了。因此,記者問釋永信:少林寺的香火錢都上哪兒去了呢?釋永信說:這些錢我們一分沒貪,全都拿來修寺廟,搞建設了。
  • (小和尚和小漁女的故事)
    他是自江湖流浪而來的小和尚,她是去往江湖直率不羈的小漁女,當禁慾的感情衝破佛門清規時,他們之間會留下什麼。時隔多年,辯真兒都會想起那個住在山腳下孤獨的女子。他為她吃過肉、近過女色、負過蒼生。他記得,多年前的浮生往事裡,她摸著他的小寸頭,說:小和尚,我永遠都不會離開你。故事的主人公是個小和尚,還有一一個生活在如意樓的柳姑娘。
  • 《金剛經》:和尚看人還分三六九等,是沒有領悟到佛祖的平等心
    和尚,一群仰慕佛道而遁入空門的人,如果他們看人還分三六九等,那就說明他們在浪費施主家的糧食,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開悟入道,沒有領悟到佛祖所說的廣大平等之心。披上袈裟,即為人天師表,可以代表佛祖去廣弘法音,度脫有情,有情眾生,廣瀚無垠,在佛祖眼裡,都是度脫的對象,可是如果和尚看人時將之分成了三六九等,又怎麼還能一視同仁的去平等對待呢?
  •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那麼歷史上真有濟公其人嗎?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確有濟公其人。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濟公其人其事。 濟公俗名李修緣,是浙江天台永寧村人,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李崇矩,事後漢、後周、北宋三朝,官至樞密使、鎮國軍節度使等職,李崇矩與宰相趙普還是兒女親家。
  • 敦煌的和尚與道士
    和尚見腳下崖壁陡峭,延綿數裡。巖壁堅挺,歷年不化。於是和尚在此開鑿了第一龕佛窟,以此侍佛誦經。多年後,和尚繼續雲遊四方。有個叫法良的和尚也在此開鑿了自己的佛窟。隨之又有當地的官紳士族也陸續來此開鑿佛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此風一起,逐漸盛行,竟遷延數百年而不止。不時有遠近的香客、信徒來此燒香祈佛,稱此為「千佛洞」。
  • 皇帝逼和尚吃肉,和尚吃肉時念叨的一句話,竟成千古名言流傳到今
    自古「和尚不吃肉」似乎成為了人們腦海中對和尚的一種根深蒂固的印象,然而,其實和尚不吃肉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很久之後,才出現的一種說法,因此,日本和印度的和尚並沒有這種規定。而不讓和尚吃肉的人便是梁武帝,然而,令所有和尚沒有想到的是,在未來的某一天,卻有一個皇帝衝進了寺廟逼迫他們吃肉。
  • 金光寺的和尚遭受不白之冤,原因是佛家對他們的懲罰,而非國王!
    第二次是在祭賽國的金光寺,因為萬聖老龍王和他女婿九頭蟲盜了金光寺的萬佛舍利,所以國王降罪下來,和尚被殘酷對待!第三次是在滅法國,因為國王做了一個糊塗的夢,在夢裡夢見他老婆和和尚有私情,一氣之下要殺一萬個和尚。全書這三次對和尚不利的情況,大家對比會發現,車遲國和滅法國是因為皇帝老兒昏庸無道,還可以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