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藤梯到樓梯,快手老鐵陪「懸崖村」一路變遷

2020-12-18 站長之家

回望「懸崖村」的下山路

懸崖村主播的短視頻和直播像是一個個像素點,在5年間豐盈了懸崖村的面貌,每一個像素點下湧動著的真實生活,聚合成時代的光影,見證著古老村落的變遷。

5月13日,是四川涼山「懸崖村」村民的喬遷之日。一大早,數十家媒體湧入,話筒和攝像機再次聚焦這個彝族村落,多路記者跟隨村民下山進程,全程直播著脫貧攻堅路上成功「繡」出的蜀繡。

同一時刻,在記者聚集的幾裡地外,懸崖村村民吳達打開快手,和往常一樣,為關注他的119W粉絲直播,懸崖村對面的村民楊日布也正在直播間,向老鐵介紹自己的早餐。

「你們家搬不搬呀?」「你分到的房咋樣?」「我看新聞別人都在搬家,現在是啥情況啊?」……除了日常問題,最近老鐵們都很關心搬家的大事小情。彼此間像是從未中斷過聯繫的遠房親戚,通過評論和私信的方式表達著牽掛。

懸崖村邁出的每一步,老鐵都在關注。

樓梯時代,大步邁入新生活

搬家的喜悅,從一個多月前就開始在快手醞釀。

4月9日,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安置點,進入最後的收尾工作。卡車司機「自由飛翔」(快手ID:751326495)運貨路過,記錄下了這一幕。夜色中,安置點仍有燈火,四五個工人還未休息,正在從貨車上卸下建材,黃牆灰瓦的樓棟式建築已初成型,離搬家的日子越來越近。

遠處人頭攢動,跟隨「懸崖村楊布者」(快手ID:abcd3105696920)的鏡頭,從體育場的跑道邊望向綠茵場,幾百名村民聚集在一起,期待著某項盛事。「懸崖村吉克拉裡」(快手ID:1086732373)則置身人群中,村民們以村為單位有序坐好,或好奇張望,或興奮交談。體育場前方看臺上,紅色橫幅醒目寫著: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住房分配大會。在四月底的豔陽天,村民們等待著抽籤分房。

一周後,家住縣城的「走出懸崖村阿紅」(快手ID:1584007774)路過安置點,遠遠地拍下了新房子的全貌,給即將搬遷的村民來了個「劇透」,視頻中他感嘆:「農民小區好漂亮啊。」

阿紅所拍攝的「農民小區」,是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四個安置點共建有4057套房屋,可安置居民3914戶,解決18914居民的入住問題。此次搬遷的村民來自28個鄉鎮,92個邊遠鄉村,計劃5天內全部搬遷入住,其中就包括82戶「懸崖村」的居民。

「明天早上懸崖村搬家,我在快手上直播,歡迎大家觀看。」搬家前夜,擁有1.1萬粉絲的「懸崖村阿服」(快手ID:msz1418995721)發了條預告。「恭喜兄弟搬新家」「我去幫你搬東西」......評論區老鐵紛紛恭賀喬遷之喜。

5月10日,「曲比克的446」(快手ID:1622334624)和他的家人作為首批搬遷的村民,得以先飽覽新家的全貌:前有河流,後臨群山,樓棟式建造的小區在山環水繞中保留了彝族傳統元素——木雕牛角,顯得古樸又現代。

同時搬遷的「阿西瓦期」(快手ID:1310227934)則在這一天在快手連發了5個視頻表達喜悅。從新家陽臺下俯看小區全貌,廣場上還來往著忙碌搬家的村民,新家臥室潔白牆壁前適合和兒子來一張自拍……

「懸崖村」本名阿土勒爾村,共有4個農牧服務社,除牛覺社在山下外,其餘都在半山腰。從山腳到位置最高的勒爾社,垂直高度相差800米。此次搬遷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包括「曲比克」、「阿西瓦期」、「阿服」在內的牛覺社12戶居民先動身,成為走出懸崖村的第一批原住民。

5月12日,懸崖村的搬遷正式拉開帷幕。這一天,快手上也熱鬧非凡。凡是搬遷的用戶,幾乎都分享了新家的視頻:房子100多平米,通透敞亮;廚房大理石桌面搭配實木儲物櫃,實用大氣;衛生間配備自動熱水器和洗手臺,方便整潔;房間裡的家具都已組裝完畢,裝飾配色多為彝族最愛的黑紅黃三色......

搬家第二天,「勒五阿紅」(快手ID:1580394730)就和家人吃上了搬家後的第一頓飯:紅色實木餐桌上,是一盆彝家特色水煮魚,魚骨散落在桌上,一旁的兒子坐在新沙發上,菜不多,但一家人圍坐,其樂融融。

「懸崖村陳東」(快手ID:818920368)安頓後的第一件事,是去看看孩子們的新學校:遠遠看去,紅黃牆漆的五層小樓嶄新且現代,門口站了很多和他一樣關心新學校的村民。

在視頻下方,與#學校是孩子的新家#標籤並列的,還有#爬懸猴娃#。點開這個標籤,懸崖村孩子們冒著生命危險的上學路,又展現在眼前。和邁向新生活一起被記錄著的,是懸崖村曾經的落後和閉塞,短視頻不僅僅見證了村民邁向新生活的喜悅,更是幸福的開端。

藤梯時代,短視頻鑿開絕壁孤嶺

懸崖村被更多人看見,正是因為短視頻。

用背包繩繞過孩子的胸口,在背後打上結,以確保安全,十幾個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排成串兒,互相牽著背包繩,攀爬與地面近乎垂直的藤梯,踏上從學校回家的路。這是懸崖村村民某色拉博(ID:lb879854),在快手上傳的第一條視頻,播放量48.3萬,而另外一條名為「懸崖村一年前的老路」的視頻,播放量則達110萬。

包括某色拉博在內,懸崖村共76戶358人都住在山上。上山勉強稱作路的有三條,其中兩條是沿著公路邊的山體,需要垂直爬上這800米的懸崖,第三條則是走河谷,這條路比較平緩,可以多攜帶一些東西,但是比爬懸崖要多繞行幾公裡山路。

繞遠還不是問題,對於當地人而言,幾公裡山路也就多走一兩個小時,但問題是河谷只能在枯水期走三個月。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上山只能選擇兩條爬懸崖的路。

貼著懸崖壁有17條用藤條和木樁做成的藤梯,其中接近村莊幾乎垂直的兩條相連的藤梯長度約100米。因為路不好走,這裡的孩子上十天課,放五天假,上學放學都要由家長接送。沿著崖壁攀爬,轉到山體的另一側。風越來越大,人也越來越不穩,懸崖上能下腳的地方不到手掌大。

據拉博介紹,村裡的小孩基本都要到9歲左右才上一年級,因為太小的孩子,即使在家長的幫助下,也無法下山。

在拉博的另一條視頻中,約二十米寬的湍急河流上,架設著由幾根繩子和木柴搭成的「橋」,繩子因為腐朽斷開打了很多結,木柴也並不能完全鋪滿橋面。就在這簡陋的橋上,拉博雙手張開保持平衡,為大家表演絕技「過橋」,這門因從小走習慣而練就的絕技,讓不少老鐵直呼「心酸」。

除了難走的路,還有難住的房。拉博家的房子,是在他出生前就修建的土坯房,低矮的地方養殖雞羊,高的地方住人。房子老化後,幾乎喪失了擋風遮雨的功能,「每次外面下大雨,屋裡就下小雨。」

這些艱難,通過短視頻傳到了屏幕另一端老鐵們的心裡,短時間內,拉博的粉絲破十萬。每天固定時間直播,拉博想向老鐵展現懸崖村的更多面。

和拉博一樣用快手拍視頻、開直播的,還有楊陽(快手ID:yh20161006)。「我看快手上有很多人就是單純想展示自己,有的拍段子,有的就是做飯。我也想試試,拍拍我們大山,因為這裡很美」。

最初在村裡四處拍拍、記錄下務農的日常生活,每條視頻平均有50多萬的播放量,這讓楊陽備受鼓舞,後來將更多的時間傾注到直播上。從早上八點到十一點,每天固定三個小時,幾乎從未間斷的直播,讓楊陽的粉絲數很快攀升至16萬。

漸漸地,對楊陽熟悉和信賴的老鐵們,開始通過楊陽購買懸崖村純天然的蜂蜜等土特產。雖然發貨速度仍是個問題,但比起從前每個月100多塊錢的收入,這筆「意外資金」,讓楊陽看見了更多希望。

對於村裡的老一輩來說,年輕人整天對著手機自言自語就能有收入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但對於像拉博和楊陽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在快手似乎看見了致富的道路。

鋼梯時代,野蠻生長的初代網紅村

2016底到2017年間,為改善懸崖村的出行路,政府組織在陡峭的地方架設鋼管,修建由2556級鋼梯組成的上山路。

招標最初,因為施工難度大,從四川到雲南,沒有施工隊敢承接,最後政府決定採取村民自建的方式,由村民將重1200噸的6000根鋼管,一步步背上山。

彝族小夥吳達參與了這次修路。6根1米長的鋼管綁成一捆,吳達身背鋼管,在狹窄的懸崖小路上艱難行走。「大家好,我們今天背這些鋼管來替換藤梯路,路太難走了。」

視頻上傳後,獲得了622萬播放量。「為你點讚,好樣的兄弟」「辛苦了,千萬要注意安全啊」「感謝你推廣家鄉,讓更多人看見」......老鐵的鼓勵和關心讓初為主播的吳達有些欣喜。從那之後,在懸崖村給大家拍短視頻和直播,成了吳達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拉開貧窮的簾,美和自由才是懸崖村的真實面貌。春季冰消雪融,融冰潺潺從石間流過,水小則成泉,大則成瀑。花隨花季自然開放,在遠處山霧的映襯下格外嬌豔。冬天下雪的時候,吳達就赤腳在雪間奔跑,大口吃雪,在山間自由奔跑。

自由的生活,並未被大山阻隔住。結婚時走鋼梯背新娘上山,宴請賓客後行潑水禮……在吳達的分享下,壯美景色和彝族風俗成了懸崖村除貧窮外的新標籤,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體驗上山之路。不到兩年半時間,吳達收穫了118萬粉絲。

2020年5月12日,懸崖村搬家的這一天,吳達像往常一樣打開直播,陪伴網友吃早飯。為了照顧因為疫情滯銷的雞羊,吳達一家選擇暫時留在村莊。

對於吳達來說,直播就是他的生活。選擇主播連麥PK,自若地接受懲罰,各種熟練的操作儼然達到了「職業主播」的技能標準。

當吳達在低矮的土坯房中直播時,一旁的小侄女總會好奇地湊過來,「你想不想吃棒棒糖?」吳達問侄女。直播間的老鐵聽了,默契地在直播間刷起「棒棒糖」,雖然不會說普通話,但4歲的小女孩開心地重複著「棒棒糖」。

從懸崖村初代網紅拉博、楊陽,到突破百萬粉絲的吳達、楊日布,這些彝族小夥子在鏡頭前熟練地說著:「謝謝老鐵,進來的點個關注。」很難想像,三年前,他們還是連普通話都不太會說的山裡人。

在快手上搜索「懸崖村」,有超過100個帳號,以各式各樣的內容出現在大家視野裡。有的剛擁有幾百粉絲,有的粉絲超過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因為快手,在遙遠大山裡年輕人,也能成為網際網路的弄潮兒,在他們的「一畝三分地」,耕種著走出大山的夢想。

通過快手,村裡年輕人的職業選擇變寬了。

未來,老鐵仍在

播種的夢想終於迎來收穫的時節,懸崖村搬家了。

對於村裡的人來說,這次下山可能是最後一次。搬家這天,保持「全村最快徒手下山速度」記錄的拉博,和家裡人走了近三個小時。和曾經熟悉的鄰居說再見,和住了近一輩子的土坯房說再見,和過去的生活說再見。慢下來回望,是告別,也是重新出發。

村民不再,但懸崖村仍在,它的未來將不再是絕壁孤嶺。修建索道、纜車、度假村等旅遊服務設施,開發成古裡拉達大峽谷旅遊風景區,村中的鋼管天梯將成為旅遊景區遊客觀光攀登項目。

當鋼梯和網絡不再是唯一的出路,懸崖村的年輕人們走到了更廣闊的路口。

初代「網紅」拉博再一次走到了前面。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懸崖村頂大平臺,已有旅遊企業開發並修建了貨櫃式住房,通過直達山頂的盤山公路,每年陸續會有遊客自駕前來。拉博就在這家酒店當嚮導,比起從前放羊務農,這份工作為拉博帶來了更穩定的收入。

楊陽也從事起旅遊接待的工作。從拍攝自己背著山貨攀登鋼梯,到記錄外地背包客來此體驗,曾在直播間許諾「老鐵來我們村,一定帶你們玩」的楊陽,如今正兌現著當初的諾言。

因短視頻和直播被看見,懸崖村的網紅主播們逆流而行,開始當起了導遊、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甚至有人開小店做起了老闆……他們正在用鮮明的職業標籤裝備自己,一步步地匯入現代化的洪流。

有前輩領路,吳達對於自己的去路也更加明確。在5月18日早上的日常直播中,吳達接待了快手旅行主播「咖啡走遍中國」(快手ID:kafei888),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接待從快手「來」的朋友了。在懸崖村當嚮導,經營農家樂,與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老鐵把酒言歡,未來的樣子在吳達心中已經有了形狀。

無論未來何去何從,老鐵都在。在楊陽的一條快手視頻下,有人留言:你是我關注的第一個懸崖村主播,很久沒見你更新視頻了,希望你們一切都好。

相關焦點

  • 「懸崖村」居民即將搬遷,危險藤梯換鋼梯,如今變樓梯集中安置
    支爾莫鄉的阿土列爾村,就是著名的「懸崖村」,一個處於涼山深處的懸崖上,極度危險的村子。這個需要藤梯攀爬懸崖絕壁的村子,有的老人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山,後來,藤梯改成了鋼梯,如今,村民們終於要告別懸崖,走出大山了。
  • 借勢快手老鐵 服裝主播試水奢侈品
    從實體批發轉戰快手電商直播,ViVi歐韓原創服飾入局兩年間曾憑藉33W的低粉絲量級創造出千萬月GMV。而今,專注於高品質、高客單價商品,深入分析粉絲畫像及消費需求,借勢快手老鐵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和奢侈品類目的巨大潛力,ViVi歐韓原創服飾在短期內實現了從服飾到奢侈品的重大跨越。
  • 快手老鐵要給京東雙擊666
    而京東和快手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6月,彼時快手電商宣布接入京東,用戶可以在快手跳轉京東購買商品,但必須是京東註冊用戶。當然這次合作達成後,用戶也可以繼續之前操作方式,跳轉到京東平臺完成交易。而在直播帶貨的江湖裡,「全網最低價」的價格刺激一直是完成最終交易的本質,在快手一路起家的辛巴(目前已經離開快手),也是憑藉所謂的供應鏈優勢,能夠拿到其他帶貨主播拿不到的最低價,可以說沒有C端受眾對價格不敏感。但價格之外,情況正在慢慢發生改變,快手電商正在向品牌領域不斷擴張邊界。
  • 快手老鐵兄弟多
    除此以外,對於京東來說,同快手的這一場深度合作,還將有利於新消費市場整體的布局,並在直播電商新場景上獲得增益。 從電商角度來看,快手擁有著龐大的用戶基數,據披露的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初,快手的日活已經突破3億,且主要分布在新消費市場,2019年,有2.5億人在快手平臺發布作品,平臺累計點讚超過3500億次。
  • 快手老鐵接力尋親 失散母女30年後抱頭痛哭
    直到7月7日她開始求助快手上的老鐵,一場愛心接力在快手社區自發展開,一個又一個驚喜也陸續傳來……一棒接力手——「尋找女兒師珂」(快手號:sk20010415)「尋女過程中能幫到他人,我很欣慰」師春鑫是河南鶴壁的一個丟失了女兒的爸爸,為了更好地尋找女兒下落,他2020年4月開通了快手號
  • 老鐵們,開播了,歡迎大家來到「懸崖村」直播間~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處坐落著一個實實在在的「直播村」村民之間互稱「老鐵」暗號是「666」其中,人氣最旺的網絡主播叫楊陽點擊視頻帶你進入「『懸崖村』的直播間」「」「天梯」上的巨變大涼山阿土列爾村海拔1400多米位於懸崖之上,雲朵之間是名副其實的「懸崖村」此前,村裡通往外界依賴一架用藤條和木棍編成的17段「天梯」即便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上下一趟也要近4個小時住在「懸崖村」的人幾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孩子上學背包翻山去縣城都是奢侈的事情
  • CBA全明星第一個草根扣籃冠軍,是一位快手籃球老鐵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快手籃球老鐵」 過去的2019年可以說是網紅經濟的元年,號稱「帶貨一哥」的李佳琦年入近2億元,網紅李子柒更是火遍國內外各大社交平臺
  • 寧波天池,天下第一梯,冰雪勝地
    青雲梯和旁邊的天門二瀑,被開發為青雲梯景區,隨著鄉村旅遊的興起,收費景區難以為繼,現已廢棄多年,無人管理,遊客可以免費欣賞。 青雲梯景區上方是觀頂湖水庫所在的觀頂村,山腳是龍谷村,景區就位於兩村之間的山谷中。
  • 流量開閘,UGC引爆,快手老鐵如何製造爆款歌曲?
    從短視頻平臺到音樂平臺再到社交媒體,跨平臺數據都很亮眼。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首從快手走出的金曲。3月初,由音樂人程響重新填詞和演唱的改編版本《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也在快手得到了老鐵們的熱捧,使用的作品數量超過390萬。
  • 快手IPO,老鐵文化下的造富經
    目前,快手電商中,女裝和服飾箱包為主要類目,約佔七成比例;約有43%的產品定價在100元以下。 主播通過快手帶貨的商品可以來自快手小店和或三方平臺,快手對此收取不同程度的佣金。 根據光大證券的調研:如果主播已經擁有貨源,快手只收取5%服務費。如果貨源來自第三方平臺如淘寶、京東,第三方平臺還要收取一定的場景服務費。
  • 3億快手老鐵,能打贏6億抖音槓精嗎?
    還推出了禮物功能,喜歡的老鐵就能刷一支「穿雲箭」支持,直播打賞模式就這麼火了起來。 為了撕下刻板印象中的「土味」標籤,快手也對品牌進行升級,在短時間內實現「華麗變身」。 找明星站臺,冠名節目一樣不落。 2019年7月,謝娜、黃渤在快手開啟直播首秀,同年年底,快手又籤約張杰為代言人。到了今年,快手更是深入綁定明星,先是鄭爽入職快手,隨後張雨綺又成為快手電商代言人。
  • 《中餐廳4》:搬箱暴走百步梯,爬樓梯到底有哪些好處?
    前段時間剛剛開播的《中餐廳》第四季,到現在仍然熱度不減。回想起第一期中,店長曉明被百步梯支配的慘兮兮的模樣,讓人又心疼又好笑。來之前特意精心打扮的酷蓋,來來回回搬了十幾趟行李後,汗流浹背,累到脫妝。大家都在調侃「原來這才是曉明歷險記」的同時,有人注意到百步梯背後的含義嗎?
  • 線上聆聽國家大劇院「春天在線」音樂會,和快手老鐵共享「愛的祝福」
    到了打擊樂收納區,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樂務管理組主管蔚強為老鐵展示打擊樂的開箱,並介紹了幾件不同尋常的樂器。每一次完美的演出都離不開幕後工作人員的保駕護航,這場開箱也讓快手老鐵從樂器的角度感受經典藝術的精緻魅力。
  • 玩快手的「牧羊女」
    但也枯燥。「一路上都不怎麼見人影,連個互相打招呼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說話嘮嗑了。」儘管如此,天生就喜歡動物的曉雨從未想過放棄,用了快手之後,更是堅定了放羊的道路。「有老鐵們的關心和陪伴,現在甜了不少。」從一開始直播間幾十人到如今每場最高達到上萬人,曉雨在放羊的同時也忙著回復老鐵們各種各樣的問題。
  • 跟騰訊遊戲乘風破浪的快手老鐵,百萬人直播間雙擊666
    當然,成功讓核核子(競核藝名)跟快手老鐵們嗨起來,還得是《代號:SYN》。在發布會尾聲,騰訊遊戲以彩蛋的方式向玩家們展示了旗下首款主機射擊遊戲大作,幾乎要溢出屏幕外的賽博朋克風,讓老鐵們接連雙擊666。遊戲產品確實足夠精彩,福利也不能落後。
  • 武漢大學初櫻綻放 700萬快手老鐵「在珈」賞花
    在快手,武大2017級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肖俏,在櫻花盛開的日子裡回到校園,帶領全國觀眾足不出戶「雲賞櫻」。「武漢大學「(ID:792347603)快手直播間裡,近30萬觀眾同時在線跟隨小姐姐的鏡頭,從校門到櫻花大道,從鯤鵬廣場到老齋舍,走遍了武大校園的每一處美景,讓觀眾們一飽眼福。
  • 踏梯村踏上小康路
    吳明斌所在的保靖縣遷陵鎮踏梯村,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處。因為臨近年底一算帳,吳明斌發現今年家裡收入又增加了。最近,他新養了一批雞鴨,大女兒吳夢依中考考上了縣裡的好學校,老婆到廣州鞋廠打工也有了穩定收入。「現在可不會和以前一樣了!」提起過去的事,吳明斌有些不好意思,撓撓頭說:「多虧了精準扶貧,日子好了,生活有盼頭啦!」
  • 中國最「驚險」的樓梯,聳立在萬丈懸崖之上,搖搖欲墜如臨深淵
    中國最「驚險」的樓梯,聳立在萬丈懸崖之上,搖搖欲墜如臨深淵,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的國家,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很多名山大川,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非常喜歡遊山玩水, 爬山是許多中國人旅行的必要項目, 為了讓人們能登上高山,看到更雄偉壯麗的風景,很多景點也沿著山修建了棧道和樓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