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一夜的大雪,讓京津冀一帶華北人狂歡,朋友圈裡又被白雪和各種各樣的雪人造型刷屏。下雪是好事,淨化空氣省得流感,可於很少下雪的華北地區人來說,下雪造成的諸多不便,也挺讓人擔心。上次下了場不大不小的雪,學校為了孩子安全,還專門放了一天假,這於東北人來說,聽了會不會覺得是笑話?
下雪後路面不好走,容易摔跟頭,所以華北孩子關於雪的記憶,是每逢下雪,越想到外面玩雪,越被父母爺爺奶奶訓斥不準出去怕摔著。而於有車一族,最大的焦慮則是一到冬天車容易沒電,打不著火,雪天更是如此。由此,想到了神奇的東北人是怎麼生活的,想想零下幾十度,人家的車,咋就那麼無所畏懼地冰雪路上跑?
近年,曾於深冬走進過東三省、新疆,和內蒙古等地,親歷那裡人嚴寒中戰風雪的驚心動魄,更是對這些身處極寒地區的人懷著深深的崇敬。從而得出,論生存能力,論扛凍,你得服東北人,論爬冰臥雪,你得服東北老司機。
一、從哈爾濱前往雪鄉,室外-20℃。
這是深冬大雪季由哈爾濱前往雪鄉時乘坐的一輛大巴車,全程350公裡,歷時近7個小時爬冰臥雪走山路,安全抵達。於外地人來說,看全程雪路還爬坡,想想都害怕,更別說開車來了。
而50多歲的東北大叔卻稱,我們從小生活在這,開了20多年車,多大的雪都跑過,沒事。但一路聽到車輪碾壓冰雪的嘎嘎聲,到了上坡還要乘客們下車車才能上去,也是膽戰心驚。
更佩服東北人的,發現在前往雪鄉的路途,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車都在跑,其中還有麵包車。每天數萬人湧入雪鄉,大部分都是旅遊大巴車拉來的。
有同行的華北來小夥子遊客,他說他的汽車在冬天這麼冷打火都費勁,更不敢跑長途雪路,太佩服東北司機的膽兒了。
二、這裡是松花江面上,室外-23℃。
東北一大奇觀,人車冰面上跑。你能想像,這位爸爸拉著孩子的地兒,是松花江面嗎?外地人來此一想到腳下是湖面就很害怕,而當地東北人卻稱,怕啥,安全著呢。
汽車湖面上跑,你見過嗎,你敢開車跑嗎?不說,你肯定不會知道來來往往的人車,把松花江湖面當成了公路跑。這開車人無所畏懼的心理素質,也只有東北人才有。
三、這是從內蒙古海拉爾前往根河路途,室外-25℃。
冬天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被白雪所覆蓋,除了偶爾露出的車行路,放眼望去,幾乎全是白色。
不得不佩服,東北大八輪,也敢在冰雪路上跑。由於車速有點快,加上有風,車輪下捲起的全是飄舞的白雪。
行駛數小時,偶爾能見到有幾戶或幾十戶的村莊,算是看到了人家。見到真人向你走來的,是這種路邊的安檢站。為了安全,每個路過的車輛,都要接受安全上路檢查,包括車輛配置,是否超員等。由於幾乎每天雪都在下,看到有些安檢人員不斷在掃門前雪。
冬天的呼倫貝爾更加空曠,少見人煙。有時走著走著,看到路的盡頭全是雪,看不到路在哪,恍惚中像行駛在太空一般。
在幾乎6個小時荒無人煙的邊境線雪路上跑,而且開的是旅遊大巴車,來自於南方的遊客心裡特別慌。而司機師傅卻很淡定從容,下車那一刻,許多人佩服地對師傅道聲「辛苦」和「謝謝」。
四、這裡是內蒙古根河,室外-30℃。
這裡是有著「中國冷極」之稱的根河,為內蒙古呼倫貝爾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地處大興安嶺北段西坡,呼倫貝爾市北部。這裡位於北緯50°~52°之間,年平均氣溫-5.3℃,極端低溫-58℃,是中國緯度最高最冷城市之一。
許多人拍攝的潑水成冰的照片,大多大來自於這裡。殊不知,能拍出這樣的畫面,需要忍受寒冷的考驗。因為在零下20-30度間,皮膚露在外面,會有種針扎般疼痛。而一般手機和相機,只要拿出來瞬間會被凍沒電或關機。
根河的冬天長達7個月,道路下雪後由於溫度低不會化,所以越下雪越深。近年的根河,隨著知名度在外,已成為旅遊城市,越是冬天,來的遊客越多。但幾乎沒多少外地人趕自駕來這,只有東北和當地人的車才敢來。發現在東北,車輪下最多的是防滑鏈,老司機對這些鏈子使用方法特別熟練。
對冰雪嚴寒無所畏懼,來東北後,你才知道東北人和車有多厲害。
但作為一個來自於華北也會下雪的北方人,在去了東北後,一直納悶,為何身處極寒地區的東北車不怕冷,不熄火,不沒電?難道東北車,是特殊材料造的?聲明,我是個不懂車的女司機,問錯了別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