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軍隊建設軍事工業方面,自然受到了來自於國際的制約。但是,即便是被層層監視的情況下,從戰敗的頹廢中走出來的德國,有關於軍事武器的研究都已經秘密的展開,其中就包括這種誕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德國裝甲車Magirus M-ARW。
這種由德國Magirus公司製造的四軸裝甲車戰鬥重量約7.8噸,車長8.45米,寬2.28米,高2.14米,公路最大時速65千米每小時,最大行駛距離250千米,能攀越0.3米的垂直牆,跨越1.15米寬的壕溝。但是最特別的是,這種裝甲車還具備兩棲能力,只需要手動安裝螺旋槳,就可以下水航行。
按照結構這種M-ARW依次劃可以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一臺100馬力的戴姆勒-奔馳M36汽油發動機作為該車的動力之源。其變速箱擁有5前進擋和倒擋。行走裝置為4軸8輪全驅模式,中間兩對車輪靠得更近,轉彎時前後兩對車輪對向轉動提升了轉彎速度和降低轉彎半徑。
最初的時候,M-ARW一種半圓形的結構旋轉炮塔,安裝一門37毫米炮和一挺7.92毫米輔助機槍,武器的俯仰射角為-10°~70°,可以起到防空的作用,車內攜帶66發主炮炮彈以及規定基數的機槍子彈。而在後來的改進型號中,炮塔的正面兩側各安裝一座球形狀機槍座,各安裝一挺水冷機槍,射手可操控它們射擊不同的目標,單挺機槍備彈1050發。
改型之後,這種裝甲車的裝甲防護為13.5毫米厚的鋼製拼接裝甲,可以為車組成員提供足夠的防護力。由於是德國的秘密項目,為了避開國際的注意,這種M-ARW裝甲車的測試工作都在蘇聯境內進行,該車的測試結果表明,這種裝甲車在機動力、防護性能乃至火力配置方面都比較優秀,尤其是渡水能力更是該車的一大亮點。
但是這種裝甲車的可靠性方面受到了不少的質疑,主要是該車的8輪全驅的結構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不但成本高,在戰場上也不方便後勤維修保養。最終,出於種種原因,這種M-ARW裝甲車沒有被德軍採納,在蘇聯經過測試之後該車就被運回德國進行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