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德國秘密研製的裝甲車 時速六十五公裡 不止能防空還能渡水

2020-12-22 聊歷史的書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在軍隊建設軍事工業方面,自然受到了來自於國際的制約。但是,即便是被層層監視的情況下,從戰敗的頹廢中走出來的德國,有關於軍事武器的研究都已經秘密的展開,其中就包括這種誕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德國裝甲車Magirus M-ARW。

這種由德國Magirus公司製造的四軸裝甲車戰鬥重量約7.8噸,車長8.45米,寬2.28米,高2.14米,公路最大時速65千米每小時,最大行駛距離250千米,能攀越0.3米的垂直牆,跨越1.15米寬的壕溝。但是最特別的是,這種裝甲車還具備兩棲能力,只需要手動安裝螺旋槳,就可以下水航行。

按照結構這種M-ARW依次劃可以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一臺100馬力的戴姆勒-奔馳M36汽油發動機作為該車的動力之源。其變速箱擁有5前進擋和倒擋。行走裝置為4軸8輪全驅模式,中間兩對車輪靠得更近,轉彎時前後兩對車輪對向轉動提升了轉彎速度和降低轉彎半徑。

最初的時候,M-ARW一種半圓形的結構旋轉炮塔,安裝一門37毫米炮和一挺7.92毫米輔助機槍,武器的俯仰射角為-10°~70°,可以起到防空的作用,車內攜帶66發主炮炮彈以及規定基數的機槍子彈。而在後來的改進型號中,炮塔的正面兩側各安裝一座球形狀機槍座,各安裝一挺水冷機槍,射手可操控它們射擊不同的目標,單挺機槍備彈1050發。

改型之後,這種裝甲車的裝甲防護為13.5毫米厚的鋼製拼接裝甲,可以為車組成員提供足夠的防護力。由於是德國的秘密項目,為了避開國際的注意,這種M-ARW裝甲車的測試工作都在蘇聯境內進行,該車的測試結果表明,這種裝甲車在機動力、防護性能乃至火力配置方面都比較優秀,尤其是渡水能力更是該車的一大亮點。

但是這種裝甲車的可靠性方面受到了不少的質疑,主要是該車的8輪全驅的結構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不但成本高,在戰場上也不方便後勤維修保養。最終,出於種種原因,這種M-ARW裝甲車沒有被德軍採納,在蘇聯經過測試之後該車就被運回德國進行銷毀。

相關焦點

  • 二戰前的德國秘密輪式裝甲車,造型獨特的M-ARW
    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德國經濟已經從一戰後的頹廢中復甦,很多違背條約的秘密項目都在這個時期展開,其中就包括德國早期裝甲車的探索,其中最成功的型號就是Magirus M-ARW。在輪式裝甲車的理論探索中,德軍基本確定了將輕型輪式裝甲車用於偵察任務,將中型裝甲車用於火力支援任務,其中中型裝甲車要有優秀的機動性,能夠跨越崎嶇的地形以及穿越河流水域,車輛自身的裝甲防護要能給成員提供必要的防護。總共有3家公司參與了這項秘密的裝甲車研製,而Magirus公司的設計M-ARW最具有發展前途。
  • 一戰德國A7V坦克的變形車,德國早期的自行防空炮與裝甲運輸車
    一戰德國雖然在坦克研發上慢了一步,不過德國也能有機會吸取對手的經驗,將許多成熟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武器設計中去。 在1917年時,也就是A7V坦克從設計走向成熟的那年,德國設計師還在A7V底盤基礎上研製新的裝甲武器,其中包括全地形運輸車和自行防空炮。
  • 德國測試電動裝甲車,時速高達百公裡,35噸重行駛起來悄無聲息
    據外國媒體10月16日報導,德國的軍工企業FFG正在研製一款電動力裝甲車,這種新型裝甲車的噪聲非常小,在戰場上的隱蔽性極高。大家都知道,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安靜,不會產生轟轟轟的噪聲,使用電動力的裝甲車,當然也具備了這一特點。
  • 北非戰場的德意志駱駝,二戰德國Sd.Kfz.233重型裝甲車
    德國在二戰早期的閃電戰中能夠迅速擊敗眾多歐洲國家,除了那些作為攻堅主力的坦克部隊,也有那些輪式裝甲車輛的功勞。因為當時各國對於德國研製坦克裝甲車輛保持警惕之心,所以早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裝甲車輛的研製工作就已經開始秘密進行。並在希特勒上臺以後將這些車輛投入部隊使用,並收集相關的車輛使用信息,以利於進一步改進和升級換代。
  • 德軍裝甲步兵的「低空壁壘」: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發現在東線這樣空前廣大的戰場上,德國空軍根本無法為陸軍建立可靠的空中掩護,蘇聯空軍經常採用「奇襲」戰術,以小批量、多架次實施低空突襲,目標重點指向車輛眾多的德軍裝甲部隊,炸完就撤,等到德國空軍戰鬥機趕到後,蘇聯飛機早已經撤退了,德軍的牽引式高射炮的準備時間也太長了
  • 德國新型防空火炮——「天空遊騎兵」自行防空火炮
    好像好久都沒有講解過陸上裝備了,今天聊一下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開發的「天空遊騎兵」自行防空火炮。「天空遊騎兵」自行防空火炮是萊茵金屬在2018年推出的機動防空系統,其實就是在德國「拳師犬」輪式裝甲車的底盤上搭載了厄利孔Mk3型35毫米轉膛炮機炮,就成為了「天空遊騎兵」自行防空火炮。
  • 專家:輪式防空車不能行進間射擊,復仇者:這招我1987年就會了
    美國1987年服役的復仇者防空戰車,裝備8枚毒刺近程防空飛彈,能以25公裡的時速行進間發射。在當時性能指標世界領先。 而俄羅斯新研製的道爾-M2U防空飛彈車,也可以以25公裡/小時時速行進間射擊。
  • 這就是未來裝甲車?德國電動步戰亮相,悄無聲息時速高達100公裡
    ,德國開始測試這種無聲的殺手。  文章稱,德國軍工企業FFG正在開發一種帶有「靜音模式」的,混合動力驅動的八輪裝甲車。現代坦克雖然是致命的和高科技的產品,但它們也有一個主要缺點:你可以從很遠的地方就聽見它們的聲音。總部位於德國弗倫斯堡的軍工企業FFG公司(Flensburger Fahrzeugbau Gesellschaft)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 這就是未來科幻裝甲車?德國電動步戰亮相,悄無聲息時速高達100公裡
    據《亞洲時報》10月12日報導,電動步兵裝甲車正在崛起,德國開始測試這種無聲的殺手。 文章稱,德國軍工企業FFG正在開發一種帶有「靜音模式」的,混合動力驅動的八輪裝甲車。現代坦克雖然是致命的和高科技的產品,但它們也有一個主要缺點:你可以從很遠的地方就聽見它們的聲音。
  •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時政新聞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人事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華圖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將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德媒:德電動步戰時速高達100公裡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為加強自身的軍事力量開始研製高新技術武器。在這一方面中美俄等軍事強國尤為突出,依靠著自身強大的軍工產業也是頻頻亮出本國的高新武器裝備。同樣作為老牌工業強國的德國也是不甘示弱,這不近期德國又搞出了一款新型武器裝備?
  • 德國軍工實力強勁 運兵車秒變10種車型!此國裝甲車卻像廁所
    德國對外出口的武器雖然沒有太多種類,但在質量上是絕對沒的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豹2主戰坦克、「美洲獅」步兵戰車,不過今天要說的是一款裝甲車,雖然其光環被豹2和「美洲獅」掩蓋了一些,但這並不能掩蓋它的出色性能。
  • 盤點二戰德國8輪重型裝甲車的幾個變型:輪式步戰車的先驅
    1940年法國戰役結束後,德國軍方開始尋求開發一種新的8輪重型裝甲車,以便取代Sd.Kfz.231重型裝甲車8輪型。最終,德國兵器局挑中了布森廠的設計,兩輛原型車於1942年面世。該車基本達到了德軍方的要求,全重12噸,最高時速80-90千米,原型車安裝有20毫米機關炮和MG34/42機槍。被命名為Sd.Kfz.234重型裝甲車,後來在它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各種改裝,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變種。這些重型輪式裝甲車可以說是現代輪式戰車的先驅,影響極為深遠。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最快戰機時速:美國4100公裡,俄羅斯3980公裡,中國是多少?
    一戰時,軍用飛機第一次在戰爭中運用,主要是完成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戰鬥過程中,飛行員之間也經常撞上,彼此之間還會奮力攻擊,雖然用的武器都比較「特別」,手槍都算好一點的,還有用石頭的,人類史上最早的「空戰」,確實是有點寒酸。
  • 時速高達86公裡,同類技術已世界領先
    當然,相比油電混合的動力系統的常規汽車,電傳動的步兵裝甲車則更具吸引力。實際上,電動裝甲車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東西,它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的法國「聖莎蒙」,二戰時期的德國「費迪南」和「鼠」。在電力傳動系統早期,多採用直流發電機與直流電機的直聯形式。由直流電機驅動直流發動機發電,然後由直流電機使用電能驅動履帶。
  • 專門打坦克的機槍,一戰德國MG18超重機槍,就是一門速射炮
    一戰中後期,德國一直想辦法破解協約國的坦克大軍,對這種剛剛走上戰場的鋼鐵怪獸,德軍在搞清楚了它們的基本性能之後有針對性地研發了各種反擊武器,MG18大口徑重機槍就是其中一種,該槍被認為是一戰時期的坦克剋星,奈何出現得太晚,對戰局已經沒有什麼影響了。
  • 世界十大特殊軍事車:沙灘車、排雷車、裝甲車
    它每次可以運送2名士兵,最高時速可以達到80英裡(約130公裡)。而且,以此款車為基礎,軍方又衍生了許多新的沙灘車。全封閉乘員艙的前向、側向視野都很好,還裝配有一個後視攝影儀。車座也採用強化設計,對身體形成全面保護,還有專用腳凳。另外,這還是一款環保型的汽車,它搭載的160千瓦柴油機符合歐洲III號標準。德國是這種軍事汽車的最大訂購商,據說德國陸軍首批就訂購了52輛。
  • 二戰德國1號坦克,以拖拉機名義研製,最終橫掃歐洲
    不過,德國閃電戰的支柱——坦克,卻是從一款非常不起眼的「拖拉機」開始起步的。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當時的英法等國造成慘重傷亡,因此一戰結束以後的《凡爾賽和約》中,英法對於德國極盡所能的進行削弱,目的就是為了不讓德國能夠有機會再次崛起。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德國陸軍要撤銷其裝甲部隊和建制,並禁止德國研製和裝備新式的坦克,目的就是企圖遏制德國的進攻性武器。
  • 最快戰機時速對比:美國4100公裡,俄羅斯3900公裡,中國的如何?
    自這場戰爭結束以後,各國便開始加大了先進武器裝備研製的力度,尤其是在戰鬥機方面的研究。 而對於戰鬥機來說,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就是航速了,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國的防空力量也更加強大,如果戰機的速度不夠快,很容易就會被防空系統攔截,這對於作戰是相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