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作權法》「拍了拍」洗稿者,掏出一張重罰罰單

2020-12-24 新京報

對網絡平臺上以「搬運」「洗稿」等方式大規模侵犯新聞作品著作權的亂象,就該這樣嚴懲。

資料圖

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實施。這是《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訂。前兩次修訂時間分別在2001年和2010年。

《著作權法》雖未列入《民法典》中,但這部法律在保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促進知識積累與交流,豐富人們精神生活,提升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以及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上的重要作用,已廣為人知。

「十年一修」與中國法治建設的推進和信息技術對著作權保護帶來的法律挑戰大致同步。

本次修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從本次修訂的具體內容來看,聚焦的多是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

如修訂將作品類型從電影作品、「類電作品」統一為「視聽作品」,既符合「視頻時代」的作品呈現方式的現狀,與民事訴訟法中的「視聽資料」在表述上也保持了銜接,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新媒體小編創作的H5、Flash等作品,再也不用擔心不是「按照傳統的電影攝製方法創作」而被排斥在保護範圍之外了。

「視聽作品」等概念上的開放性,在傳播形式與傳播渠道的大變革中,能有效保持法律的相對穩定。這是從制度基礎架構上的必要修訂。

新《著作權法》還有不少亮點,源於司法實踐中已被廣為接受的解釋或慣例。如很多機構媒體和優秀的自媒體人苦於被一些無良媒體以「搬運」、「洗稿」的方式大肆侵權已久。

有的還使用了人工智慧「洗稿」模式,如監測機構媒體所上線的新聞報導,以「標題黨」等改頭換面的方式迅速「洗」上「熱搜」牟利。一旦被揭露,就以「時事新聞不適用於《著作權法》為抗辯理由」。本次修訂將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時事新聞」改為「單純事實消息」,措辭明確精準,也更符合司法實踐的需要。

《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最本質的特徵是具有「獨創性」。單純的事實消息,如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的基本交待,不具有獨創性。法律不予保護單純的事實消息,價值還在於可促進事實消息的傳播和流通,滿足公民的知情權。但「時事新聞」不等於「事實消息」,更不能等同於「不受保護」。

大量的新聞報導在基本的事實消息之外,均有獨到的敘述和分析評論,很多優秀記者也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和敘述方式,記者的採訪也需要經過記錄整理取捨並置入對新聞事實的描述中,體現了個人獨創性的新聞作品當然應歸入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範疇。

事實上,早在2013年,《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就明確了「時事新聞」的含義,即「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報導的單純事實消息」。

本次修訂將這一經過了多年司法實踐考驗的「適法條例」上升為法律條文,本在意料之中,同時也彰顯出立法者對新聞作品著作權保護的高度重視。

希望執法部門能以此為契機,加大對網絡平臺上以「搬運」「洗稿」等方式大規模侵犯新聞作品著作權的亂象的懲治力度。

「懲罰」功能真正凸顯了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著作權法》修訂還摒棄了填平原則,新增了500元的最低賠償額,同時將最高賠償額從50萬元提高到了500萬元。在確定侵權損害賠償額部分,新《著作權法》將權利許可使用費明確作為確定賠償額的標準,並明確了一至五倍的懲罰性賠償加倍標準。這讓懲罰性賠償的「懲罰」功能真正凸顯出來。

可以說,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實踐中,已就降低維權成本,提升侵權成本,加大對侵權行為懲治力度達成了多數共識。

在《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已紛紛引入懲罰性賠償,並都已將最高賠償限額提升至500萬元之後,《著作權法》此番在懲罰性賠償方面的修訂可謂水到渠成。

本次《著作權法》修訂中的亮點,大多對應著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和司法實踐中的一些痛點、堵點、難點,「搬運」「洗稿」只是眾多侵權亂象中的冰山一角。灰色產業之所以能夠在黑白之間運行,多數時候並不在立法不明確,而在執法不嚴格。

《著作權法》修訂讓執法的依據日趨科學兼具可操作性,新法也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進一步遏制智慧財產權侵權行為,在全社會(包括線上線下)營造不敢侵權、不願侵權的法律氛圍,還需要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的合力護航。

□王琳(法律學者)

編輯:陳靜 實習生:施可兒 校對:趙琳

相關焦點

  • 兩個黑洞被拍了照片,為啥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給銀河系中心黑洞「洗照片」存在更多技術上的困難。正因地球在銀盤裡面,觀測中心黑洞需要透過許多恆星、塵埃和氣體,造成較強的散射效應,成像更難。參與EHT項目理論組工作的袁峰表示,現實拍到的黑洞照片和理論計算的幾乎完全一致,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次勝利。
  • 新著作權法增加「視聽作品」分類
    此次《草案》修改了部分作品類型更適應網絡時代新需求,並加大了對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懲處力度。    實踐中知名的如「抖音短視頻」訴「夥拍小視頻」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騰訊」起訴「西瓜視頻」直播《王者榮耀》、不正當競爭案,「火貓」起訴「鬥魚TV」賽事轉播權侵權案等,涉案作品大多被認定為「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9-04-11 00:12 來源:澎湃新聞
  • CBA最吸粉罰單!重罰鬧事球迷+輕罰貝帥 感謝洋帥夫人太暖心
    重罰鬧事球迷、輕罰貝西諾維奇,同時對貝帥夫人的感謝和邀請,更是讓人看到了CBA聯賽官方的人文關懷。可以說這份處罰條例,是CBA歷史上最「吸粉」的處罰公告了。
  • 拍一張不會過時的照片要比拍一張好看的照片更有價值
    文:讀閱評說「拍一張不會過時的照片,可能比拍一張好看的照片有價值多了。」比如,在拍照時畫面中的水平面要放在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或者三分之二處,不要放在中間位置,這樣拍下來的畫面有一分為二之感,非常影響視覺效果;再比如,拍攝一片花海的時候,要將突顯畫面的花朵放在左下九分格交叉點處或右下九分格交叉點處,這樣既可以不使花海顯得過於凌亂,又可以將鮮花盛開的景象展現出來,等等。
  • 新著作權法為創作者撐腰
    中國人民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劉春田表示,現行著作權法基本上是一部典型的計劃經濟產物,「老舊設備」難以應對中國社會自1990年以來發生的巨大改變——發展市場經濟、建立世界上最完整的製造業體系、成為國際社會重要的一員。  專家表示,此次新修改著作權法,是對數字經濟時代版權保護的積極回應。
  • 捐款卻被重罰3673萬!借著公益做生意,達利食品收到史上最嚴罰單
    都說一字千金,達利集團估計怎麼也沒想到,因為印刷工的一個小失誤,會被重罰3673萬元。這件事情要從2017年12月說起,當時達利集團為了開展公益捐贈活動,在可比克活動裝薯片罐體上印了「快樂助非遺,紅包搶不停」這10個字。
  • 其實科學家們給兩個黑洞拍了照片,但只有一張「洗」出來了
    據澎湃新聞報導,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副臺長袁峰參與了EHT項目理論組工作,他表示現實拍到的黑洞照片和理論計算的幾乎完全一致,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又一次勝利。也正因如此,黑洞照片和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形象相當接近,都是中間一個暗影,外面有一圈發亮的光環。黑洞的本體藏匿在陰影中,發光的部分則是黑洞周圍吸積的氣體。畢竟,《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
  • 瑞幸在美被重罰12億 大量投資者集體訴訟將接踵而至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瑞幸在美被重罰12億!大量投資者集體訴訟將接踵而至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麻曉超陳鋒 北京報導就財務造假一事,瑞幸咖啡已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下稱SEC)達成和解。
  • 著作權法的修改權如何理解與適用?
    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從2011年7月啟動至今已逾九年,從2012年3月31日修改草案至2020年8月17日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歷經五稿,每一稿發布都引發智慧財產權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筆者發現,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形成的前三稿修改草案均刪除了修改權(即將修改權併入保護作品完整權),而2020年4月30日發布的第四稿修正案(草案)和2020年8月17日的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卻將修改權重新保留為一項獨立的著作權權利。修改權在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中的去留,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國內學術界對修改權的理解上的分歧。
  • 怎麼拍好一張人像照片
    怎麼樣拍出一張美美的照片?關於風景照,其實入門比較容易,好一點的構圖,加上好一點的時機就可以。時機就是早餐和傍晚,這時候的光是最美的。至於構圖,網上教程太多了,如果長方形的照片一開始找不到感覺,可以先嘗試拍正方形。難的其實是人像照,人是富含情緒的,他不是出現在構圖裡對的位置就行,他還得呈現那個位置的正確情緒。所以一個好的人像攝影師,還得是半個導演。
  • 日本新《著作權法》擴大適用範圍
    近日,日本對《著作權法》進行了修改,擴大了適用範圍。此間輿論普遍認為,日本此次修改《著作權法》主要為適應網際網路和數位技術發展對著作權保護提出的新要求,但為了不過度影響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獲取知識,法律條文在強化對網際網路上盜版行為打擊力度的同時,又兼顧了對著作物的廣泛合法使用。
  • 離婚後王櫟鑫首次現身,怒斥跟拍者:你拍什麼拍,拍我賣不了錢
    視頻中王櫟鑫乘坐保姆車下車,身穿藍色衛衣,頭戴白色鴨舌帽,手裡還拿著白色塑膠袋,看上去非常帥氣,但是王櫟鑫看到跟拍者拍他時似乎有點不耐煩便於跟拍者發生口舌之戰,王櫟鑫直接怒斥道:「你拍什麼拍,拍我賣不了錢」,原本打算繼續與跟拍者說下去,被隨行的女助理給攔住了,直接拉走,才避免後續的發生。
  • 她給長江拍肖像,每隔100公裡拍一張,後來成了攝影博士
    她的拍攝方式是每隔100公裡拍一張照片攝影師的拍攝路線圖(點開可以放大)從源頭拍到長江入海口走完6211公裡的長江後有了下面這些景觀攝影作品↓↓↓- 母親河 -「我拍攝的要求是:不拍廢墟,不拍汙染,不拍中國山水,不拍太過朦朧的意境。
  • 杉德支付多項違規被罰227萬元 此前收巨額罰單曾刷新記錄
    中國網財經10月9日訊 (記者 常實 楊暢)近日,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下簡稱「杉德支付」)山西分公司收226.5萬元罰單。公開資料顯示,杉德支付此前曾收千萬罰單,刷新央行上海分行對支付機構處罰金額的最高紀錄。該公司在投訴網站上涉訴總量超1400條。屢遭重罰、投訴量高企的杉德支付2021年將面臨牌照續展。
  • 男子兩小時內連抽22根煙,被人舉報後收到罰單6000元
    臺灣高雄有一名男子,在2小時內連抽了22次煙,沒想到被後方檢舉達人拍下向環保局檢舉,男子收到22張罰單後傻眼了,1張1200元(臺幣,下同),他要挨罰26400元(約人民幣6114元),而檢舉達人,有耐心的守候兩小時,就賺了這多錢。
  • 電影院拍了張照片曬朋友圈,姑娘招來一片罵聲
    疫情之後首次進電影院看《信條》的上海市民羅小姐拍了一張大銀幕的照片發在了朋友圈裡"疫情之後首次進電影院,紀念一下"。隨即就有好幾位朋友留言"屏攝不應該哦!"有觀眾將電影視為"景觀",市民秦先生觀看 IMAX 電影時會"忍不住"屏攝:"巨大屏幕上呈現精心設置的畫面本身就是景觀,想拍下這一幕就像看到風景忍不住要拍攝一樣。""我是買票看電影的,拍不拍銀幕,是我的個人自由。"
  • 粉絲追星催生「代拍」新業務 業界提醒此舉有可能觸犯法律
    粉絲追星催生「代拍」新業務,業界提醒此舉有可能觸犯法律羊城晚報記者 龔衛鋒以往接機、送機是粉絲應援的基本操作,但如今,一些粉絲為了省事、省錢、省力,居然頻繁使用「代拍」——僱人幫自己拍照。2019年末,明星在機場被「新型狗仔隊」明目張胆追拍的現象曾一度引爆輿論。去年11月5日,吳京在機場被數十個相機、手機狂「懟」,由於追拍者差點撞到孩子,吳京開口喝止:「不要撞到孩子。」沒想到,拍攝依然繼續,代拍者甚至在臨走前與吳京道別,之後還洋洋得意地發微博。
  • 新著作權法將為遊戲產業帶來什麼?
    今年11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並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訂的著作權法中,與遊戲產業關係最為密切的修改是,將原先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了「視聽作品」,這將有利於遊戲作為一個整體被納入著作權保護範圍。
  • 有趣的民間遊戲:老碧穴風、南蛇過江、拍三拍、跑火把
    問:拿去江邊洗。答:有鬼!問:拿去大海洗!答:有鬼!(3)遊戲中的這些問題一般都是固定的,而且一環扣著一環。在這樣的問答結束之後,蛇頭就要開始去追蛇尾,蛇尾要盡力躲避。(4)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兒童的手必須仍然像一開始那樣相互牽著,不能分開。如果有兒童在這個追逐的過程中與其他兒童脫手分開了,那麼遊戲就會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