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著作權法增加「視聽作品」分類

2020-12-22 光明數字報

    4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草案》已於4月30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此次《草案》修改了部分作品類型更適應網絡時代新需求,並加大了對侵犯著作權行為的懲處力度。

    實踐中知名的如「抖音短視頻」訴「夥拍小視頻」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騰訊」起訴「西瓜視頻」直播《王者榮耀》、不正當競爭案,「火貓」起訴「鬥魚TV」賽事轉播權侵權案等,涉案作品大多被認定為「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介紹,如此歸類是由於這些新型作品在現行著作權法中無法找到準確對應的作品類型。「近年來,不少新形式的作品已成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但卻不屬於現行著作權法律中的『電影作品』,因此在學界和司法系統,把拍攝時長為幾分鐘的短視頻,拍攝時長為20分鐘的微電影等,劃入現行著作權法中的『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為解決在司法實踐中作品類型歸類難的問題,此次《草案》第三條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改為「視聽作品」。此條內容的修正不僅適應新時代下技術發展的新形勢,同時與4月28日正式生效的國際智慧財產權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接軌,體現了我國著作權法制度的完善與進步,是此次著作權法修法的最大亮點。

    但「視聽作品」還缺少定義,「視聽作品」的範圍可以包括可視作品、可聽作品、可視可聽的作品三個方面。

    (《法治周末》5.7 孟偉)

相關焦點

  • 時事新聞、視聽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專家解讀修法解決的痛點
    此次著作權法對「作品」定義作出調整,將現行法律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表述修改為「視聽作品」。這意味著,著作權保護的範圍進一步擴大,網絡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將獲得有力的法律保護。張洪波認為,新修改的著作權法將「作品」定義為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並作出這兩處修改,這樣的規定更趨合理,有很強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可以將現行法無法囊括的作品類型、未來出現的新作品類型,都納入調整的範疇。
  • 著作權法修改 時事新聞作品納入著作權法保護
    另外,此次著作權法對「作品」定義作出調整,網絡短視頻等新類型作品將獲得有力的法律保護。焦點1「時事新聞」將受著作權法保護著作權法的不適用範圍原本包括「時事新聞」,修改後變為「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這意味著,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成為歷史。
  • 《著作權法》修改通過 構成視聽作品的遊戲將被完整保護
    《著作權法》的修改標誌著遊戲作品的價值將得到更大的釋放。12月19日,《著作權法》修改與網路遊戲產業生態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召開,國內多名法官、律師、學者及遊戲行業相關專家受邀參與本次研討會。會議主要包括兩個議題,一是新《著作權法》下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二是網路遊戲產業生態發展與遊戲版權保護問題。
  • 新著作權法為創作者撐腰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著作權法頒布30年來,對規範、鼓勵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創作、傳播,加強版權保護、管理,對於促進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帶來很多新問題、新挑戰,經過2001年和2010年兩次修改的現行法依然相對滯後,修法的呼聲不絕於耳。」張洪波表示。
  • 特別策劃 | 《著作權法》修訂:你的作品受保護嗎?
    所以,要解答前面這些疑問,還需要對《著作權法》第三條和《實施條例》第二條進行正確的理解和解釋。在「音樂噴泉案」中,判決通過溯及《伯爾尼公約》對《著作權法》第三條的立法模式進行理解,認為《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加兜底的模式雖然與《伯爾尼公約》一樣為新類型作品預留了空間。
  • 多點解讀丨新修訂的《著作權法》如何適應時代要求?
    科學修改作品定義, 適應新型文化業態新要求 近幾年來,短視頻、直播等新型視聽作品發展迅速,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6月網絡視聽用戶突破9億,網民使用率高達95.8%,每日新增短視頻數量高達千萬。
  • 新著作權法將為遊戲產業帶來什麼?
    在新《著作權法》實施後,遊戲作品可以納入視聽作品進行保護,這將更好地體現遊戲作品的價值。近年來,遊戲產業發展迅猛,根據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20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786億元,同比增長超20%。
  • 專家解讀新著作權法變化:法定賠償額上限提至500萬
    這次修訂歷時十年討論,觸及著作權法領域諸多「疑難雜症」,例如作品定義不明晰、維權舉證難、侵權成本低等。  修改後的著作權法能否「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根治這些「病症」?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認為,從作品定義的科學設定、視聽作品概念的引入、實行懲罰性賠償等新設計來看,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將更有利於優化作品創作、傳播、管理、保護的環境。
  • 特別策劃 | 「視聽作品」千呼萬喚始出來
    早在2012年,國家版權局公布的著作權法修改草案徵求意見稿即提出了視聽作品的概念。
  • 專家熱議《著作權法》新修 理清遊戲版權法理基礎
    《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正案正式通過,對作品類型和定義進行修改,新增了「視聽作品」類型,在「合理使用」制度中引入了「三步檢驗法」,都對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發展有重要影響。同時,隨著網路遊戲的發展,網路遊戲及其周邊產業也迅速發展。新《著作權法》對網路遊戲作品的版權保護有何影響,如何建設良好的網路遊戲版權生態,推動網路遊戲行業及周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是網路遊戲產業相關各界專家共同關注的問題。
  • 《著作權法》修訂為媒體和權利人維權「撐腰」
    新《著作權法》將現行法中不受保護的「時事新聞」限縮為「單純事實消息」,將對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和媒體深度融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下稱「新《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明年6月1日起實施。
  • 新版著作權法將施行 攝影作品保護期延長
    著作權法修訂明確對集體管理制度監管,集體管理組織要為著作權人服務新版著作權法將施行 攝影作品保護期延長著作權法此次修訂,明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性質為非營利法人,這與民法典關於法人的分類做了銜接。
  • 專家:《著作權法》修訂為媒體和權利人維權「撐腰」
    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下稱「新《著作權法》」)正式發布,並將於明年6月1日起實施。針對當下社會中新技術發展反映出來的新問題,長期困擾媒體和權利人的取證難、維權難、維權成本高、侵權賠償低等問題,新《著作權法》進行了一些新設計。  近年來,短視頻迅猛發展,但對其是否屬於現行著作權法的保護範疇,社會各界爭論不已。
  • 著作權法修改,釋放了這些重要信號
    解決短視頻作品歸類難題《草案》有一個明顯變化,就是將此前條文中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統一改為「視聽作品」。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認為,近年來,不少新形式的作品已成為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但不屬於現行著作權法律中的「電影作品」,劃入「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也有些勉強。《草案》的修改更明確了作品種類,不僅解決了短視頻等新業態作品如何歸類的難題,同時也與今年4月28日生效的國際公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接軌。
  • 《著作權法》修正草案公布,這「十大看點」值得關注
    從整體上看,《著作權法修正草案》新增加的內容有相當一部分早已存在,部分由著作權相關條例、司法解釋規定,部分是理論界與實務界實踐經驗的確認,更有部分是立法者應對新技術發展、應對著作權保護的現實需要而增加。筆者擬結合多年從事著作權訴訟實務的經驗,從實務角度嘗試簡要解讀其中的「十大看點」。
  • 十年磨一劍 新版《著作權法》「亮」在哪裡
    網絡時代,作品的傳播門檻和傳播成本進一步降低,侵權方式比較隱秘,證據難以掌握,維權難度增大。在文化產業飛速發展、數位技術與商業模式加速更新迭代的時代背景下,智慧財產權保護和著作權保護面臨很多新問題、新挑戰。《著作權法》自1990年頒布以來,經過2001年和2010年兩次修改,新時代條件下,為有效回應和解決新問題,須對現行《著作權法》作出調整和完善。
  • 新《著作權法》「拍了拍」洗稿者,掏出一張重罰罰單
    如修訂將作品類型從電影作品、「類電作品」統一為「視聽作品」,既符合「視頻時代」的作品呈現方式的現狀,與民事訴訟法中的「視聽資料」在表述上也保持了銜接,更易為大眾所接受。新媒體小編創作的H5、Flash等作品,再也不用擔心不是「按照傳統的電影攝製方法創作」而被排斥在保護範圍之外了。
  • 專家: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將擴大視聽作品...
    當前,中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9%,以便捷發達的新傳播技術為背景,文字作品在線創作、短視頻、音樂作品在線傳播等新形式的作品層出不窮;網絡直播平臺的不斷增多,引發了體育賽事直播、電子競技直播的著作權保護與運營問題。
  • 新著作權法修改劃重點 音樂版權市場還需要做好這幾點
    導語:11月11日,歷時十年的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終於通過表決,新著作權法將在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 築牢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基石——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修改著作權法...
    現行著作權法規定了我國著作權保護領域的基本制度,於1991年施行,經2001年、2010年兩次修改,對鼓勵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保護創作者、傳播者、使用者等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著作權保護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亟待通過修改完善著作權法予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