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有時間這個概念嗎?

2020-12-15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先說結論:動物只有本能的生物鐘概念,沒有具有計量的時間概念。

計量是人類特有的工具,具有計量的時間概念就是能夠把握精確的時間刻度,當然也是人類特有的能力了。

這取決於意識是人的大腦的特有功能。這個世界只有人類有意識,其他動物沒有意識,沒有意識的動物當然就沒有具有計量的時間概念。

有些人對意識是什麼根本就不清楚,認為意識是一切動物都具備的能力,這是把意識與本能和條件反射混淆了,是一種錯誤認識。

大家可以翻閱一下詞典或者百度搜搜,就會發現意識的詞義一般會表述為:意識是人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

時空通訊在過去相關文章中多次指出過:意識是自我認知、記憶和邏輯思維的總稱。

自我認知就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知道自己是自己,能夠區別自己與別人,而且隨著學習、實踐、經驗的積累,這種自我認知會越來越清晰固化。

科學家們通過實驗,強烈的自我意識是人類獨有的一種能力,人的自我認知是非常清晰的。極少數動物也有一點點自我認知,但是比較低級模糊。

強烈清晰的自我意識,是形成記憶和邏輯思維的前提,如果連自己與別人都分不清,就不可能形成邏輯思維和記憶,如精神錯亂的人就失去了部分自我認知,就導致記憶和邏輯混亂。

概念與語言、時間刻度是意識形成最重要的工具和前提。

思維、記憶、交流需要兩個基本工具,就是語言和時間刻度,語言是由概念組成,時間刻度就是對於時間的計量。

何謂概念?

就是人、狗、豬、貓,桌子板凳,樹木山巒,嘴巴眼睛,吃飯拉屎等等,都是人類長期社會實踐中總結起來,把一個物體或事物進行抽象化符號化,並且得到全體人類認知。

有了這些概念串聯成的語言,我們才能夠正常的思考、記憶和交流,才能相互知道對方想表達什麼,物品可以在腦海中形成形象。

何為時間?

我們世界就是由物質、空間、時間組成的,這三者相互依賴缺一不可相互相成。我們宇宙屬於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又叫四維時空。

時間實際上就是物質運動的順序和標記,是生老病死的過程,是永不停止一維向前一去不復返的。這是客觀存在的時間維度,是四維時空的時間維。

人類經過長期社會實踐,漸漸把看不見摸不著的客觀的時間,固定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計量刻度,比如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

這就是人類達成共識的時間計量,是帶有主觀印記的時間刻度。

這樣,人類有了長期進化形成的清晰自我意識,有了語言和時間這兩把金鑰匙,就開啟了人類意識的智慧之門。

不管是記憶還是思考和表達,沒有自我意識、概念、語言和時間認知是無法進行的。不信大家可以試著想一下,是不是這樣?一個記憶或者思考和表達,不用我這個主體意識、語言、概念和時間刻度能夠進行下去?

現在我們專門來說說時間。

沒有對時間本質的認識,沒有對時間計量刻度的共識,人們就無法形成記憶和邏輯思維,更無法交流。

比如中國人過去見面最常用的打招呼:「吃了嗎?」

這裡面就含有概念和時間:「吃」是一個概念,表示把食物或飲水進入口中,吞到肚裡;了是指已經過去的事,具有時間概念。而且這一問候發生在什麼時候,就代表了時間。如早上問就是問吃了早飯嗎?中午晚上就是問吃了午飯或晚飯嗎?

我們在思考問題和記憶交流時,都必須要有時間標記,否則就會發生混亂,無法形成邏輯記憶

如要記住昨天參加了一次活動,就必須有昨天或某月某日某時這個時間標記,還需要有參加活動的主題或內容,活動的位置和關鍵人物等等。

要計劃一個事情,比如明天做什麼,也包含了時間、位置、內容等等。

我們可以想一下,有哪一個記憶沒有時間作為標籤固定在腦海深處呢?如果忘記了時間這個標記,記憶就會發生混亂。

動物沒有概念和與語言能力,無法定量標記時間刻度。

動物也有生物鐘和簡單的時間模式,比如天黑了會休眠,天亮了會起來活動覓食。如果把這種本能的生物鐘行為也當做有時間概念的話,那花花草草也有時間概念了。

比如有的花到了白天就開放,到了晚間就閉合或凋謝;樹木白天發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晚上呼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氣;向日葵花盤還會跟著太陽跑。

這些都是動植物的本能,與有意識的時間概念沒有半毛錢關係。

因為要標記時間刻度的前提,也必須掌握語言和概念,也必須有自我認知,不具備這些能力的其他動物,用什麼來標記具有計量功能的時間概念呢?

動物只有簡單的而生物模式,根本談不上概念和語言。因此它們發出的一些叫聲,只能用於求偶、預警、招呼同伴的作用;時間認識只停留在本能的天黑而息天亮而起,根本不知道還要昨天和明天。

因此動物沒有時間概念,就更無法形成記憶和意識。

所以不要看到狗狗貓貓注視著你,就覺得它們什麼都知道,其實它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夠得到一頓美食,誰餵養了它們,它們就是誰的奴僕,也分辨不出此人是大善還是大惡,甚至不知道哪一天會成為惡主人的盤中餐。

家養動物對主人的記憶,主要是依靠氣味和聽覺。

它們從某種氣味和聽覺中能夠捕捉到是愉悅還是危險,經過一段時間固化就能夠刻在腦中某個地方,當重複的感覺出現時,它們就會做出反應,也可以說是條件反射。

因此這不是記憶,更不是意識。

比如狗的嗅覺細胞達到20000萬個,而人的嗅覺細胞才有500萬個。狗分辨氣味的能力是人的1000多倍,發現氣味的能力是人的100萬~1000萬倍,一些經過訓練的警犬能分辨10萬種以上的氣味。

人的聽覺頻率範圍在20~20000Hz,而狗可以聽到15~120000Hz。20Hz以下是次聲波,2萬Hz頻率以上是超聲波,次聲波和超聲波都是人耳聽不到的,而狗狗可以輕易的聽到。

所以狗的聽力是人的16倍,聽到的距離是人的400倍,可以分辨32個方向,是人的2倍,可以識別每分鐘震動133次與144尺的節拍。因此狗狗對人的口令聲調分辨的很精準,可以建立條件反射。

但狗狗的視力比人弱,只有人的1/3到1/5。

因此狗狗對於主人一般都不是認出來的,而是嗅和聽出來的。

有些動物還能夠看到人類看不見的紅外線或紫外線。

所以動物某些聰明的表現不是腦子好使,而是它們具有視覺、聽覺上的優勢建立的條件反射。這也是有時候危險來臨時,動物往往比人類更早感覺到的原因之一。

動物之所以沒有進化出意識,主要是大腦的發育沒有人類幸運。

人腦與其他動物大腦主要區別在於:

1、腦容量不同

人腦重量約1500克,佔體重約2%;動物大腦與身體比重大多是比人低。如黑猩猩約400克,大猩猩約500克,大象腦重雖然多點,但佔體重比沒有人類大。

不過也有一些動物大腦的體重比比人類大,比如老鼠、麻雀等,因此腦容量比重不是主要決定因素。

2、構造不同

人腦由大腦、小腦、間腦、腦幹組成,主要包括腦幹、小腦與前腦三部分。人腦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神經細胞多達1000億個,僅大腦皮層就有140億個,大腦皮層面積達到2600平方釐米;

而其他動物大腦皮層平滑溝少,面積較小,如動物界算很聰明的黑猩猩大腦皮層只有人腦的1/4。

3、機能不同

人腦功能區劃分很清楚細緻,左半球主管語言、符號等邏輯思維;右半球主管顏色、聲音、空間位置等形象思維;而其他動物沒有語言區,更沒有邏輯思維區。

以上三點後兩點是起決定作用的。

因此人類進化最成功的就是大腦,這才是人類成為地球主宰的決定因素。

如果動物真的懂得把握時間刻度,就不單單是這一個方面能力的進化了,綜合發展就具備了產生自我意識和邏輯思維的能力,人類還有這麼愜意嗎?

點到為止,留下給各位想像的空間。

謝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動物有沒有「數」的概念?它們的孩子丟了一個能意識到嗎?
    從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已經有了計數系統,只不過,早期人類的計數系統多以各種符號代替而已,到了現在我們普通用的計數方式就是阿拉伯數字。計數系統的出現讓人類對這個世界有了具體的量化,同時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那麼,野生動物有沒有數的概念呢?它們丟了一個孩子會察覺到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除人類外,有什麼動物會馴化其他生物?
    動物馴化人類在生物學上,不只是人類馴化了動物,動物也馴化了人類。在遠古時期,人類並不從事農業種植和牲畜養殖,而是在野外採集果實,挖掘根莖再加上打獵。這一段時期被古生物學家稱之為:原始的富裕社會。他認為,石器時代是人類最早的富裕社會,雖然那時候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也沒有現代化工具和科學技術能夠被人類使用。但是在那個時期,人類很少遭受飢餓,幾乎沒有大型流行疾病。它們每天只需要花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獲得一天所需的能量來源。多餘的時間它們就會社交,享受生活。
  • 除人類以外,將所有動物放大200倍,誰會是地球最強霸者
    相比過去,地球上的眾多動物就算外貌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體型也縮小了許多,那麼,假如地球上所有的動物體型都放大兩百倍的話,人類還是地球的主人嗎?人類之所以有機會在競爭激烈的大自然中存活下來,依靠的是大腦的聰明才智以及靈活的雙手,人類依靠雙手創造出了工具,並以此來防禦天敵的攻擊。
  • 人類與動物有何不同?動物孕育需要固定時期,而人類365天都可以!
    在宇宙空間裡有很多的星體存在,它們都在各自的空間裡獨立運行。在宇宙空間裡面,跨度大多都是以光年為單位,在銀河系中就有一顆獨特的星體,它帶領著其他星體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它就是我們的太陽系,而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圍繞著它進行運轉的。
  • 直立行走的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起來,有哪些身體優勢?
    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莊園》一開始,就有一段來自動物的抱怨,跟牛比,人身體孱弱拉不了犁,跟狗比,人跑得太慢追不著兔。但是,人類卻成功地馴化和飼養了部分動植物,成為某種意義上的「主人」。人類的優勢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存在於差異之中,人和其他動物比起來,最直觀的不同就是直立、智力和語言。直立讓人類靠雙腳丈量世界,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智力讓人類靠大腦思考想像,處理難易不等的問題;語言讓人類靠交流傳遞信息,習得代代相傳的知識。
  • 人類是什麼 和動物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我們自己認為,人類,是智慧生命,理由是人類具備創造力。我們有自己的文明體系,有科學技術,有文化藝術,等等。動物世界則沒有這些。但這不足以將我們跟動物區分開來。因為動物也有創造性,只是創造性高低的差異。動物的創造性不如我們,是事實,但這只是是量化的差異,不是本質的差異。
  • 人類的語言是如何演化的?動物的叫聲能算語言嗎?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發現平均每人每天用於說話的時間大約為1小時,按照漢字來計算,正常語速為每分鐘80到160個字,意味著你我每天會說4800到9600個字不等。這些字組成句子,句子匯成語言,語言用於溝通,也讓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人類語言究竟是如何而來?動物界是否存在語言呢?
  • 趙鼎新:我們該如何研究人類社會與其他動物社會?
    此外,馬克·莫菲特還明確無誤地向讀者傳遞了兩個我基本上都能認可的觀點:第一,人類對同類所進行的各種歧視性和等級性標記行為,包括文化歧視、種族歧視、地位歧視、外來人歧視、民族主義,甚至時尚等,其實是來自社會動物的一些共性;第二,雖然歧視性和等級性標記行為是人類很難改變的秉性,但是人卻有把他族大規模地吸納進自己群體的獨特能力,這個能力使得規模越來越大的人類社會成為可能。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獨特成就。
  •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嘴唇外翻在外?其他動物卻沒有,有特殊的作用?
    因為要吃東西,所以動物們得有嘴巴。有嘴巴就得有保護嘴巴的嘴唇,鳥類的嘴巴沒有嘴唇,採用尖有力的喙代替;烏龜的嘴唇也和鳥兒類似變得有些硬化,這樣硬化的嘴唇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鎖定食物;而很多的動物都有柔軟的嘴唇,同樣的有著重要的作用。
  • 認知心理學:人類靠這個終極力量完敗動物,並創造出人類一切文明
    而人類正是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通過大腦的認知能力,來認識客觀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然後,在一個漫長的歲月中不斷地進行創造活動,最終,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人類新世界!因此,人類正是靠認知的力量,創造了我們周圍的一切!並且,因為有了認知的能力,人類也就有了碾壓所有動物的終極力量!
  • 有人說時間本就是人類自身發明的概念,對嗎?
    認為,時間是人類自身的發明。在這裡,為大家科普一下,時間是宇宙的共性,如果沒有了時間,也就沒有了空間,更不會有整個宇宙。一.時間的本質是什麼物理學家霍金認為:能量的變化產生時間,即:時間是能量的變化. 能量的擴散(膨脹)稱為正時間正時間流逝速度與擴散的速度成正比.
  • 為什麼動物有很多種,人類只有一種。人類最不可思議的6大特徵
    大家知道,目前我們地球上發現了100多萬種生物,那麼有智慧的只有我們人類一種嗎?那麼根據進化論。也叫做演化論。我們是從猿猴進化過來的。如果猿猴能進化成人的話,那麼其他物種有沒有可能?進化成相應的帶有智慧的生命呢。比如鳥進化成鳥人。牛進化成牛頭人。魚進化成美人魚。有沒有可能麼?
  •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
    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史前一動物專吃人類先祖,差點吃到滅絕大家都知道,就整個地球和生物演化過程來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其實很短,但是時間雖然短,但是進化的速度卻要遠超其他的物種,僅僅數百萬年的時間,就徹底的跳出了食物鏈的束縛,成為了智慧生物,人類似乎成為了地球的主宰,沒有任何的生活可以相比,那麼人類真的沒有天敵嗎?
  • 哪些動物永遠無法被人類無法馴服?為什麼呢?
    當然,首先,讓我們理解「馴服」這個概念,馴服和馴化並不一樣。 「馴服」是指將一隻動物馴服,即對人無害。這些物種中有許多是相關的。(這本書主要是關於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動物,所以他不涉及作為寵物飼養的小動物或鳥類。)
  • 人類能移居其他星球居住嗎?
    眾所周知我們這個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渺小的一員,我們存在的宇宙是無限的,那麼我們人類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生存生活呢?宇宙的含義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構成的統一體,包含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等所有物質與能量。
  • 科普丨《萬智有靈》:咱們人類有足夠的智慧了解動物到底多聰明麼
    我們和動物的智能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更重要的是,動物擁有智能這個事實,還揭示了一個我們過去很少去考慮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問動物是否有智能了,而應該問問我們自己:我們聰明到足夠了解動物有多聰明嗎?這本書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是:「足夠了,但和你想像的不一樣。」第一,為什麼說動物是有智慧的?
  • 「時間」真實存在嗎?愛因斯坦,牛頓一語道破:時間僅是人類幻覺
    時間是一種很模糊的概念,是人類主觀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者說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代名詞。在主觀概念中,時間是不受任何的外界因素所幹擾的。人類習慣用時間來描述生活,生老病死,白天黑夜這些都是人類的主觀思想。人類為了更好的記載,還創造了許多和時間有關的單位,比如說年份,天,小時,秒。
  • 如何看待人類讓動物雜交?生活中哪些動物是雜交生出來的?
    相信應該大家還沒忘記之前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儘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個孩子的出生,的確證明了某些疾病可以通過科學手段來幹預,但卻沒有人可以預估會不會產生其他連鎖反應。在給雜交動物命名的時候,剛好與人類管用男性姓氏來繼承血統有所不同,雜交動物的名字會把雌性親代的名稱放到前面,而緊隨其後的才是雄性親代的名稱。
  • 除了艾斯以外,《海賊王》中還有八個角色和其他動漫的角色撞名
    不過在《海賊王》中,和其他動漫作品撞名的可不止艾斯一人,比如下面這八位角色,他們也和其他作品的角色撞名了。而在美國動畫《成龍歷險記》中同樣也有一個叫做小玉的小女孩,而且這個小玉同樣也和動物有關,她經常跟著成龍去找十二生肖的符咒。
  • 除了艾斯以外,《海賊王》中還有八個角色和其他動漫的角色撞名!
    不過在《海賊王》中,和其他動漫作品撞名的可不止艾斯一人,比如下面這八位角色,他們也和其他作品的角色撞名了。而在美國動畫《成龍歷險記》中同樣也有一個叫做小玉的小女孩,而且這個小玉同樣也和動物有關,她經常跟著成龍去找十二生肖的符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