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崇尚,有一種品德讓我們景仰。
黃有是個地主,而且是個不小的地主。1934年端午節,夏雲傑率領湯原遊擊隊攻克湯原太平川偽警察署。他傾盡家財,支援遊擊隊。1935年,正式加入抗日聯軍。此前曾參加過大排隊、宋竹梅組織的紅槍會並任營長。
參加抗聯後,歷任副官長。抗聯六軍稽查處處長。積極抗日,大義滅親為民除害,處死了同特務勾結的內弟媳婦趙小腳,還把妄圖破壞抗日的親侄子黃德生趕出家門,得到人們一致稱讚,轟動整個湯原縣。
敵人驚恐萬狀,揚言要除掉他,抓走他全家人,封存全部財產,還要把黃家大院當作兵營,他得知後,忍痛燒掉全部家財。在部隊裡,多次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抗日需要培養更多的幹部,他受命去建一座軍政幹校,在深山裡帶領戰士蓋起校舍。1936年4月,東北抗日軍政幹校在小興安嶺湯旺河流域誕生。趙尚志任校長,李兆麟任教育長。學校共辦三期,培養幹部200餘名。
1937年冬在湯原石坊溝被俘,後機智脫逃,餓死凍死鬼子300,但黃有四肢嚴重凍傷,幾天後就剩下一個囫圇身子了,四肢全部壞死。密營裡藥品很少,吃的也很少。傷養好的的戰士都要儘快歸隊,以便節約密營的給養。離開之前,每個人都要和黃有告別,直到有一天,人差不多要走完了,但是黃有怎麼辦呢?他已經沒法行動了。
戰士們建議他找個親戚養傷,黃有拒絕了,認為這樣會給他們帶來麻煩。最後大家商量後決定,留下兩名戰士照顧黃有,把剩下的一點點糧食留給了他們。糧食不多,很快就要吃完了。
三人討論後決定派一名戰士出去搞糧食,但是他還沒出山,就被日軍發現犧牲了。剩下的兩人討論後,決定另一名戰士再去搞糧食,他把最後的糧食做成飯糰,放在黃有的頭邊,然後出發了。這一次他搞到了糧食,但是回來的路上,被鬼子發現,犧牲了,糧食也沒帶回來。
1938年3月,抗聯六軍參謀長馮治綱帶領戰士返回營地看望黃有時,只見他趴在窩棚外邊的一個塔頭墩子上,去世已很多天了。黃有時年僅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