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縱觀歷史長河,不禁感慨世事無常,縱是那唐宋盛世也不免落得個灰飛煙滅的下場。
或許這就是佛家所說的萬事萬物都有成住壞空,既然有鼎盛就必然有衰敗。這是永恆不滅的定律。
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何嘗不想一統江山千秋萬載,奈何世事不由人。周朝八百年江山最後還不是走向春秋戰國。
宋朝的繁華和鼎盛,也沒有得以永久持續,崖山海戰一場戰役,便宣告了一個朝代的結束。歷史是由人來書寫的,但人又無法主宰歷史。
【一】崖山海戰
南宋從此香消玉殞。
崖山海戰是南宋歷史上最後一次戰役,最終戰役的結果南宋敗,元朝勝。從此歷史不再有南宋這個國家。
元朝的崛起取代了宋朝。南宋的失敗是徹徹底底的,輸的令後人心服口服。從兵力來說宋朝佔有絕對優勢。
當時宋朝的兵力20餘萬人。刨除老幼病殘雜牌軍,精銳大概有10萬人之眾。而元朝算上精銳蒙古軍一共才兩萬人。
從武器來說,當時宋朝的戰艦已經發展成熟,崖山海戰時宋朝有戰艦1000多艘。而元朝來自草原本來就是旱鴨子。
勉強臨時組建的海軍,一共也就400餘艘戰艦。這一數字對比我們不禁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宋朝相比元朝佔有絕對優勢。
況且宋朝佔據有利地形,易守難攻。從兵法上來說,宋朝被元朝追趕至此,身後便是大海已經無路可退,兵法雲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
按理說宋朝部隊應該破釜沉舟,氣勢恢弘才對。但最後宋朝的十幾萬軍民卻眼睜睜的看著元軍攻破自己。
最後被逼無奈全部跳入大海。以至於戰後海山浮屍十餘萬之多。經過這次戰役漢人徹徹底底的被北方遊牧部落所徵服。
以往的各種繁榮昌盛都沒用了,什麼文化先進商業繁榮,在元朝強大軍事鐵蹄之下,一切如夢幻泡影,不堪一擊。
這也是為什麼國強一定要軍事強的道理。沒有強大軍事作為保證的繁榮都是假繁榮。就好比清朝的北洋水師。
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但真到實戰的時候,卻是不堪一擊。這樣的花架子不要也好。省的給了人們期望,最後又讓人們絕望。
【二】異族將領本是漢人
哪裡舒服就在哪裡趴窩。
崖山海戰宋朝這邊的指揮將領叫做張世傑。宋世傑是一位英雄,與其並肩的還有文天祥和陸秀夫,他們三人號稱宋末三傑。
從稱號上來看,就能知道他們三位都是為了宋朝,抵抗元朝最後英勇就義的英雄。當然所謂的英雄是從南宋角度來說的。
也是從漢人角度來說的。畢竟元軍來自北方遊牧部落,他們的文化還是與中原地區有差異的。不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此時此刻也是水火不容之勢。
崖山海戰元朝的統帥叫做張弘範,看名字就知道他是一個漢人。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位張弘範是河北保定人。
雖然張弘範是漢人,但張弘範出生的時候,他可不是宋朝人。有的人批判張弘範說他是敗類,漢奸,因為他幫著元朝打宋朝。
其實這樣說有點冤枉張弘範。人家出生的時候本來就不是宋朝人,張弘範出生的時候他的國籍是金國人。
所謂的金國就是嶽飛成天攻打的國家,當時的形式是成吉思汗在北方蒙古崛起,中間夾著強大的金國,南邊是南宋。
當時如果不是宋朝和元朝對金國的兩面夾擊,可能金國還不會那麼快滅亡,如果金國不滅亡,南宋也不會那麼快面臨元朝的宣戰。
所以說嶽飛沒有看到這一長遠戰略。一門心思想擊敗金國,報臣子恨。卻沒想到百年後自己的後人不是滅於金國人,而是相隔十萬八千裡的元朝人。
張弘範確實是身為漢人將領,但他不是宋朝人,他沒有義務去為宋朝效力。當時他的出生環境只有金國和元朝。
金國被元朝滅掉後,他別無選擇只能效忠元朝。況且忽必烈對張弘範還有知遇之恩。張弘範沒有理由不為元朝效力。
【三】元朝滅宋朝
歷史的必然。
有的人對於元朝滅宋朝憤憤不平。其實大可不必,宋朝最終被元朝所滅,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宋朝已經是一塊朽木。
面對新生的元朝,不堪一擊是自然的。即便沒有元朝還會有別的部落來滅亡宋朝,只不過是歷史的選擇而已。
況且元朝在歷史上也並非一無是處,無論是從農業還是經濟和軍事,元朝在宋朝的基礎上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尤其是疆域版圖,元朝比宋朝要擴大很多。這一歷史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之後的明朝和清朝都是在元朝的基礎。
而且元朝的存在,還促進了文化的多元化發展。一種文化如果總是封閉狀態,是很難有好的發展。
只有徹底開放了,吸納其他各種文化,經過漫長的發酵融合,才會創造出更璀璨的文化,這對於人類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並且元朝實現了空前的統一,這對於老百姓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畢竟誰都不願意天天活在戰亂裡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結語:
總之,張弘範指揮崖山海戰,以少勝多徹底滅掉了南宋,他雖然身為漢人將領,卻不是宋朝人,幫元朝打宋朝是他的本分,天經地義。
--END
【歷史像一壺陳年老酒,需要細細的品,在這裡,靜下心,我帶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來,你會更加粉嫩。關注你的老朋友:閱史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