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藝術大師倫勃朗,在黑暗中繪製光明,在亂世中尋找自我

2020-12-25 尕衫憶史

倫勃朗,熟悉的他的人,會從他的作品中看到藝術上的「泰坦」。不熟悉他的人,會從他的作品中看到黑暗的風格,但依然能感受到震撼的效果。在荷蘭歷史的進程中,倫勃朗被評為荷蘭藝術史上最閃耀的一顆星,黃金時代的佼佼者,與世俗偏見抗爭的悲劇藝術英雄。也正是倫勃朗,讓荷蘭的藝術黃金時代更發光彩,這次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這名傳奇的藝術大師——倫勃朗。

倫勃朗的求學生涯

倫勃朗,是一名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孩童,1606年7月15日誕生於荷蘭共和國時期的萊頓,寬裕的資產階級家庭條件,讓他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之中,倫勃朗能追求自己的愛好,生活上的事情從來不會讓倫勃朗困擾,在這樣的保護傘下,倫勃朗安心的走向自己的夢想目標。

倫勃朗自畫像

年僅16歲的倫勃朗就步入萊頓大學學習法律,但是因為自己對藝術的追求,鍾情於藝術發展的倫勃朗為了自己的夢想,放棄了大學進修的機會,在萊頓成為一名畫家的學徒。處於十七世紀的荷蘭,是藝術發展的黃金年代,在萊頓學習了藝術上的基礎之後,為了更深的造詣,倫勃朗開始告別萊頓這個地方,自身前往阿姆斯特丹,拜師到彼得·拉斯特曼的門下。

彼得·拉斯特曼從小受到藝術文化的烘託,後來在荷蘭著名畫家楊·皮泰爾索恩·斯韋林克手下當過學徒,在羅馬受到了卡拉瓦喬的影響,畫風精美不說,對於作品的明暗對比上更是有一定的造詣,畫作的細節和筆觸都能展現得十分的細膩,各方的畫作技能也很熟練,倫勃朗就在此大師門下學習。

倫勃朗畫像

倫勃朗跟隨拉斯特曼這名能熟練運用光影技巧的大師,自然而然很重視明暗的布置和運用,在畫室還學習並掌握了素描、油畫、蝕刻版畫的畫畫技巧,天資聰慧、好學的倫勃朗年僅22歲就能開畫室招收學徒。

22歲的倫勃朗回到自己的故鄉萊頓開啟了自己的教學歷程,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荷蘭藝術發展到了「黃金年代」。25歲的倫勃朗又再一次踏上徵途,前往阿姆斯特丹,才華橫溢的倫勃朗迅速的在阿姆斯特丹成了名,成為阿姆斯特丹的著名肖像畫家。

倫勃朗的阿姆斯特丹「升職記」

屬於黃金時代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貴族和資產階級需求畫作的量越來越高,有才華的藝術家售賣自己的畫作和幫人作肖像畫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隨著產業的發展,荷蘭也新興起了很多貴族階層。

《杜普教授的解剖課》

初出茅廬的倫勃朗,雖然擁有高超的畫作水平,但是在人才遍地的阿姆斯特丹卻並不閃耀,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成名也相對簡單,因為在優質的社會環境中,是對有才能的人有相對包容性的,在倫勃朗26歲的時候,完成了一筆來自貴族的訂單,憑藉自己精湛的畫作技巧和活靈活現的生動構圖,這作《杜普教授的解剖課》一舉成名。

因為初出茅廬的畫作,讓倫勃朗年少成名,訂單接踵而至,賺錢賺到手軟,職場得意,情場上也相當得意。1634年,倫勃朗還迎娶了身為名門的妻子薩斯基亞,妻子的父親是前任的瓦登市市長,叔叔是阿姆斯特丹的第一畫商。迎娶妻子的生活,就如同高富帥迎娶白富美一樣的小說劇情,正因為年少得意,情場勝利,倫勃朗年紀輕輕就達到了很多人的終極目標。

倫勃朗《花神》

年輕氣盛時期的倫勃朗作品,大多都是以油畫和素描、版畫為主,展現自己最優質的人生美好生活

年少成名的倫勃朗,利用自己的名聲和家族的關係和接到手軟的訂單,開了一家畫室,裡面有眾多的學徒,學徒最高達到了50人。就如同我們日常看的電視劇,倫勃朗就類似影視作品中「高富帥」一樣的角色存在,擁有美人歸,才華橫溢,住在高檔的阿姆斯特丹的富人區,擁有一棟價值1.3萬荷蘭盾的豪宅。

倫勃朗的豪宅直到今天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他的豪宅中儘是世界各地收集的收藏品、古董、首飾等奇珍異寶。處於這個時期的倫勃朗,用自己嫻熟的油畫技術和當時高產階級的富豪貴族們的審美趣味相結合,能準確的切合所需畫作人的意思,價值高的訂單量接踵而至,這讓年輕的倫勃朗成為了一方富豪,倫勃朗這個名字也在荷蘭名聲赫赫。

倫勃朗《猶太新娘》

命運的轉折點《夜巡》

處於人生巔峰的倫勃朗,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意境,而倫勃朗也萌發了屬於自己的創作手法,在這樣的人生巔峰之中,一個來自阿姆斯特丹射擊公會的訂單,讓倫勃朗從人生巔峰走向人生低谷

《夜巡》這一部作品從真正意義上來說,是倫勃朗向色彩的黑暗方向行駛的第一步,也是倫勃朗朝著自己方向前進邁出的一大步,但是卻是讓自己走向人生低谷的第一步,也是處於人生巔峰的最後一段歷程。

《夜巡》

《夜巡》是一部群體的肖像畫,在當時追求色彩極致展現的倫勃朗,加入了自己創新的元素,黑暗和色彩光影,在後世我們稱這樣的畫作手法,稱作「倫勃朗光影」。

在人物描繪的45°角的位置,設立一個立體的光源,讓被照射的對象,呈現出明顯的、豐富的明暗效果,能展現出人物的立體感。圖中就是經典畫作《夜巡》中的一角,在塑造立體感的同時,另一端,會呈現出一個倒三角的光亮區,這樣的手法,往往能通過明暗光線的聚焦,就像舞臺的閃光燈下的主角人物一樣,能展現出被描繪者的精神世界和內心世界。

在上圖的作品之中,「倫勃朗光影」不僅僅讓整個畫面有了打光的感覺,畫面明亮,還熱切延伸了畫面的微觀部分,便於塑造衣服飾品珠寶的肌膚、紋理,在其中烘託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在最簡單的肖像畫中的巔峰之景

《夜巡》細節

這幅《夜巡》在後世被人們稱為最傑出的作品。這幅畫作長3.6米,寬4.37米,光與影的戲劇性對比,雖然是靜態的畫面,但是反襯出動態十足畫面,就好比一幅畫,你仔細觀賞,你會發現,畫作的居然能展現出類似舞臺劇中活靈活現的效果,這幅畫作的精彩,在現代贏得了無數的掌聲,是一副充滿倫勃朗藝術野心且超越時代的作品。

放到現代來說,倫勃朗的《夜巡》是一部當今社會都無法超越的作品,但是在倫勃朗的年代,這樣具有鮮明的開闊性的作品,卻不能維持倫勃朗藝術大師的著稱,還給倫勃朗帶來了禍端。這幅沒有遵循當時畫作的繪畫風格,是一副前所未有的空前之作,當時的委託人阿姆斯特丹射擊公會對這樣的肖像畫不滿意,而且倫勃朗拒絕修改這樣「完美」的畫作。

倫勃朗晚期作品

在這樣的故事背景下,倫勃朗的事業和聲譽都受到的巨大的損傷,在巨大的社會勢力的面前,倫勃朗卻依然挺直自己的腰板,繼續走著自己的道路。倫勃朗至始至終都認為我的畫作和我的色彩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光線是能表達情感的。

在經歷短暫的人生巔峰之後,倫勃朗卻在這個轉折中,從巔峰跌入谷底,這次慘烈的「摔跤」,仿佛是上帝給予倫勃朗的一個警告,是時代和社會對倫勃朗骨子中的「傲慢」、「固執」的唾棄,隨著這樣慘痛的經歷,倫勃朗失寵了,所擁有的「巔峰」卻在「一夜之間」隕落。

在經歷唾棄之後,倫勃朗的訂單銳減,被委託人無休止的羞辱,在當時的阿姆斯特丹是眾人嘲笑的對象,但是這對一個藝術家又能帶來什麼負面的影響呢?一個藝術家的靈魂在於創作屬於自己的畫作,而對於藝術家最大的羞辱卻是:當眾撕毀自己心愛的畫作。

倫勃朗《浪子回頭》

晚年的悽苦生活

在倫勃朗的晚年,依然有委託人找倫勃朗作畫,但是倫勃朗依然堅持自己對光線和光影效果的作畫風格,在一次被委託人委託的訂單上,倫勃朗依然用自己的風格作畫,這幅畫就是《朱利厄斯·西威利斯的陰謀》。

但這幅畫作沒有達到委託的需求,委託人要求倫勃朗親手撕毀這幅畫作,這幅畫的碎片也被保留下來,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之中,跟以往的傑作一樣,並列在一起,這幅畫作也跟我們一起見證了倫勃朗的悽苦晚年生活。

《朱利厄斯·西威利斯的陰謀》

在發掘新的創作手法之後,倫勃朗對於光影的把握更得心應手,對於畫作故事想表達的情感,能表達得更含蓄,也能在這一絲絲的含蓄之中,看到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畫面更有強烈的表現力,有著更深遠的韻味,但是色彩卻越來越黑暗。

倫勃朗的作品也從畫作之中展現了自己經歷的人生階段,深刻的展現自身靈魂和時代背景結合下的光輝。

結語

《夜訓》成為了倫勃朗的人生的分水嶺,在分水嶺的前面,他衣食無憂,功成名就,獲得了數不盡的財富和聲譽;在分水嶺背後,卻是失去巔峰之後的窮困潦倒,仿佛是一個跌入生活深淵之中。

雖然倫勃朗獲得了成功,但是生在錯誤的年代。倫勃朗不僅是卓越的藝術家,也是一個勇於在亂世之中做自我的亂世英雄,對於畫作的革新和挑戰的倫勃朗,是整個荷蘭黃金時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1:光影大師倫勃朗
    他在家鄉萊頓繪製的最後一件作品是下面這幅《西緬的讚美之歌》,描繪的是約瑟夫與瑪利亞把新生兒小耶穌抱進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作為長子獻給上帝。先知西緬遇見後抱著小耶穌唱起讚美之歌,說他既已親眼看到盼望已久的救世主彌賽亞,從此將死而無憾。畫中一縷神聖之光照在西緬、耶穌和聖母身上,強烈的明暗對比正是倫勃朗最擅長的繪畫技巧。
  • 倫勃朗:光影魔術
    紀實影社請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 紀實影社倫勃朗:光影魔術 紙上美術館系列定價:98元 優惠價:58.8元作者:[法] 弗朗索瓦絲·培爾/著;田夢/譯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人活著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還是在光明中尋找黑暗……
    總有一些事你還沒有來的急做,這個事就在你的生命中過去了,且永遠不會在重複著這個事。總有一些未完成的心願,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心願達成,人生總是在遺憾中長大,在失望中絕望,在絕望中看到希望,又在希望總看到幻滅。有時候總在想這個生活要怎麼樣去活,怎麼去尋找我的光明,而我的光明中是否,有許多的黑暗。我不敢去尋找自己的光明。
  • 油畫欣賞:藝術巨匠倫勃朗Rembrandt 光影大師的女子
    慽鏆譀圛鍇沰埻嬤孊洤嵏窻薸駚藧纅邜絆嗔颭鱛蓤橔骱囼箈韷蠏陣収謁瘑衡匆式賭瀬聹奢妅絀麑瓳砱殽巵躣擦藻曽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他的臉上。脩閉扷媙鶀砙塹瀱玟賵苺鎧憫倳閎蔥撍鐍諫諦蛈腕笽恄寎鴲泇卑輄鍜錍筦酡睆簌邧舫緓鋥浹釒箜莉釢鈴慾捹覼踦蜞法國19世紀畫家兼批評家弗羅芒坦稱倫勃朗為『夜光蟲』,還有人說他用黑暗繪就光明。
  •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時間:2020-09-16 22: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莫奈名畫日出印象首次在中國展出 在穿越世紀的色彩中尋找光明 印象派在西方美術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作為印象主義繪畫的開山之作更是承載了人們對繪畫世界的嚮往與追求
  • 「光影浮空」裡的提香、倫勃朗與高更……——在成都走進歐洲繪畫...
    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凡·戴克、洛蘭、倫勃朗、卡爾夫、德·霍赫、華託、布歇、雷諾茲、弗拉戈納爾、戈雅、透納、柯羅、畢沙羅、莫奈、雷諾瓦、高更……60幅大師精品,如璀璨繁星,連綴起西方藝術五百年的磅礴長河。
  • 荷蘭的偉大之光——倫勃朗
    荷蘭偉大的藝術大師,倫勃朗,他的藝術成就如此之高,直到現在,依然受到人們的敬仰。倫勃朗有大量的作品存世,讓後世有力更多了解他的機會,他的一生,是幸運的,他的天才讓他享受了半生的榮耀;然而,他也是不幸的,在窮困潦倒之中,他離開了人世。
  • 倫勃朗作品:這個比梵谷更狂熱的自拍大師,把光影用到了極致
    一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天才畫家梵谷,另一位是比梵谷早200多年的藝術家倫勃朗。 雖然在繪畫史中,大家知道最多的,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但倫勃朗的藝術成就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們不相上下。那麼,這位痴迷於畫自畫像的藝術家,究竟有什麼魅力,佔據了西方繪畫史最重要的地位之一?
  • 來省博看倫勃朗莫奈作品
    本次展覽是粵博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的,60件展品均為首次亮相中國內地展出。蜚聲藝壇的藝術大師——提香、魯本斯、勃魯蓋爾、倫勃朗、高更、雷諾瓦、莫奈等的作品首次集體來到廣州,以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展現14世紀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昨日16時整,倫勃朗的《自畫像》在粵博三樓書畫展廳舉行了「開箱」見面會。
  • 在昏暗世界追尋光陰與希望,《蠟燭人》讓玩家在逆境中尋找自我
    作為一款國產獨立遊戲,《蠟燭人》圍繞"蠟燭"展開了一段頗有藝術氣息的旅程,人生就像是小小的蠟燭一般,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十分渺小,力量如此微薄,但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用微弱的光亮照亮黑暗的世界。《蠟燭人》讓每位玩家成為了追光者,傳遞光明才能衝破黑暗的枷鎖。
  • 從倫勃朗看到莫奈高更,廣東省博物館呈現五百年歐洲繪畫對話
    2020年1月10日至5月5日,「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展覽在廣東省博物館(簡稱「粵博」)舉行,展覽以60件作品展現14到19世紀從義大利南部到荷蘭和英國的概況,其中不乏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如提香、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等。
  • 著名畫家倫勃朗 17世紀的「自拍狂魔」
    國慶期間,在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你將看到這批傑出的大師作品。「光影魔術師」倫勃朗  這年頭,要是不會拍照打卡,都不好意思發朋友圈。那麼,在相機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們要怎麼留下一張美美噠的自己呢?倫勃朗:謝邀,人剛到阿姆斯特丹,請找我畫。  倫勃朗·凡·萊因,全世界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之一,比肩文藝復興三傑,因其畫面極富戲劇感而被人稱作「美界莎翁」。
  • 偉大藝術:倫勃朗的《夜巡》為什麼牛?
    11642年,36歲的倫勃朗,完成了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繪畫藝術作品之一——《夜巡》。因為年代久遠,缺乏維護,黑暗的畫面讓人們以為這是發生在晚上的場景,而事實上畫中人物身處一處古典建築內,被射入的日光照亮。倫勃朗的明暗對比太微妙,索性大家還是叫它《夜巡》。
  • 提香、倫勃朗、莫奈、高更……60幅殿堂級大師典藏油畫29...
    提到西方藝術,你會想到誰?是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當家人」提香?他對於色彩出神入化的運用,在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是「光影魔術師」倫勃朗?自9月29日起,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60幅來自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的世界頂級藝術典藏作品,將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展覽上同臺爭輝,以其非凡的繪畫技藝和重要的藝術價值,再奏形與色的交響,重現光與影的詩章。
  • 如生活般自然的戲劇——來自倫勃朗油畫藝術的啟示
    ,他利用光線來強化畫中的主要部分,通過暗部弱化或是消融次要部分,這是倫勃朗獨創的技法,他以獨具特色的光影效果,開創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戲劇性繪畫。《夜巡》就是完美體現倫勃朗油畫光影藝術的最經典的作品。在藝術創作的表現中,高潮來臨之前的「頃刻間」是最具有包容性的,能總結之前的情節,讓畫面匯聚定格在某一點,對事件進行集中表現,並讓這個瞬間承載敘事的全部,成為敘事的主要載體,同時在這最具有藝術表現力的瞬間,也讓畫面散發出強烈的感染力。
  • 敗給了時代,卻始終高昂頭顱——歐洲畫壇巨匠倫勃朗的跌宕人生
    17世紀最傑出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藝術史上的巨匠。倫勃朗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堪比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從天而降的光」——是倫勃朗作品的典型特徵。倫勃朗對明暗光影的處理方法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作家截然不同,由於他自己對戲劇的偏愛,採用深黑褐色或淺棕色為背景,將光線如聚光燈般自上而下投射在畫幅的主體部分,如同舞臺效果。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畫中人物站在暗黑舞臺上,一束強光打在他的面部。所以也有人說,「他是用黑暗來描繪光明。」
  • 推個展|倫勃朗來了,還打包了一票大師
    2020一開年,愛好藝術的朋友就有好福利,重磅大展《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五百年》如約到了廣州。這次展覽是廣東省博物館從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引進舉辦的最傑出歐洲大師畫作的國際巡展。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就是前面所說的「IMA」,它是成立於1883年,為美國第九大古老的博物館,同時也是美國第八大百科全書式的藝術博物館。
  • 提香、凡·戴克、魯本斯、倫勃朗、莫奈、高更……一網打盡油畫...
    他對於色彩出神入化的運用,在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是「光影魔術師」倫勃朗?荷蘭黃金時代的領銜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用光方法成為了攝影藝術上的經典;是讓睡蓮大放光彩的莫奈?印象派的創始者,他革新了色彩的認知,改變了光影的呈現方式;是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的高更?
  • 荷蘭巴洛克藝術代表倫勃朗Rembrandt作品賞析
    倫勃朗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年少成名,半生潦倒,作品在他在世時即享有盛名,且當時幾乎所有重要的荷蘭畫家都出自他的門下。倫勃朗的頂峰之作當屬肖像畫包括自畫像以及取自聖經內容的繪畫。
  • 我們都在黑暗中尋找光明——致迷茫的你
    當時我認為那大概會是我這輩子最黑暗的一段日子了,但是我撐過來了,因為一個已經畢業的學長的話。他告訴我大學是一個無比自由的地方,我們不必再被成堆的功課所束縛,甚至每周只有寥寥數節課,有足夠多的時間來讓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於來談戀愛等等。這對於一個每天為堆積如山的試卷所累,又對未來充滿了憧憬的少年來說,無疑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