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幾年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考試還考了班上第一名?是真的麼

2020-12-15 有您支持我能逆流而上

小孩僅上初在三個月時間裡拿了三張學習獎狀,並考第一名,是真的還是另有玄機

我遠離我的孩子在外打工快兩年,孩子快上五年級我就出門在外,一直擔心孩子的學習,但為了生活,我又無能無力,不得不與孩子分開。特別是孩子開始上初中了,他會不會不適應新環境,會不會適應忽然增多的課程內容,會不會覺得茫然,但事實感覺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源於小學時好習慣的養成:愛讀書的習慣,愛思考的習慣。

怎樣讓孩子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呢?因為我學歷不高,也是個不愛讀書的人,但我能做到有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我不玩手機。由於生活的原因,小孩5歲開始我才陪在他身邊,所以陪孩子課外閱讀也是從5歲開始的。

對世界充滿好奇,才會產生探知欲望

首先帶他去書店讓感覺其他孩子讀書的氛圍,他自己找到他自己喜歡的書,幾乎都是帶畫的,字少的,每當他要我買書時我都會說:買可以,但書裡面寫什麼你得講給我聽,就這樣我們每次來書店都會帶一些他喜歡的書回家。他喜歡看電視,動畫片,我也跟他講:看可以,每天不能超過1.5個小時,並且把看到的要講給我聽。每天下班吃過晚飯,我帶著孩子出去走路,差不多在外呆2個小時,2個小時裡我都聽小孩講故事(他在漫畫上和在電視上看的),但我到底聽進去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一直講個不停,我拉著他的手邊走邊「啊,嗯」的回應。就這樣在河邊的那條路上我聽了他四年的「演講」,因為每次講的時候遇到他忘記的,回到家他會馬上翻書。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讀自己感興趣的書
從書中找到樂趣

在8歲時,因為孩子認識的字多了,我就買了兒童版的論語、三字經、唐詩三百首等讓他背,當然我們一起背,比賽背,看誰背得快,結果可想而知,每次都是他贏,因為我看到這些就頭疼,還得裝作愛背書的樣子,他很開心啊,因為他贏了。其中我買了一套《裝在口袋裡的爸爸》,這套書50多本,我每次買8本或9本,這套書徹底讓他愛上了閱讀,吃飯看,站著看,坐著看,上廁所看,有時看書自己哈哈大笑,有時自言自語,當然還買了其他書籍,幾乎都是他感興趣的。我們大人所做的就是他面前少玩、不玩手機。我喜歡看網絡小說,但我是列印成紙質的,訂成書的樣子,給他營造讀書的氛圍啊。

營造讀書氛圍

怎樣讓孩子養成愛思考的習慣呢?一是腦筋急轉彎,猜謎語,我和他相互提問,漸漸的,到學校他會問同學,問他認識的人,他會在這種問答中找到一種成就感,有時猜個謎語坐在那裡想半天,還拿出筆和紙畫來畫去。二是拼圖,我小孩最喜歡拼圖,剛開始是積木,後來是塑料的,再後來因為經濟原因我在網上買那種紙板的,幾角錢一塊,幾年內他拼了幾百個,我家裡堆滿了他拼的各種式樣的紙質動物,交通工具,武器等等。還有那個智力解鎖環。只有小孩感興趣的東西他可以坐在一個地方幾個小時,一下皺眉,一下舒展,一下笑顏常開,一下拼不出來還會生氣丟在一邊甚至踩它幾腳。我一有時間就陪他一起拼,很多我拼不出來就向他請教,他會開心得很啊。我記得最深的是:5歲時教他時,他經常說好厲害的爸爸。9歲陪他教他時,他說爸爸好笨啊,我這個鬱悶啊。其實我會,但也會裝作不會的樣子向他請教,有時明明可以比他快,我故意慢半拍,讓他感覺自己很聰明很厲害。

知識的海洋
學會自己動手動腦

學會獨立思考

小孩這兩種習慣的養成,我想,與我以上的做法分不開,我覺得我沒有做什麼,主要是我陪伴了他,有時我想父母不是一定要懂多少,學歷有多高,知識有多淵博,只要你多陪陪他,跟他打成一片,把孩子當朋友,當玩伴就可以了。所以在沒有陪伴孩子的時間內他依然能學好、考好在我預料外也在預料內。

相關焦點

  • 10歲女兒考第一名,爸爸想抱抱,無奈被現實打敗,媽媽一旁哭了
    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中,孩子幼時,主動權掌握在父母手中,這是短暫的幾年,當孩子長到一定的年齡,有了獨立的思維意識和思索能力,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主動權就轉移到了孩子手中,且之後的幾十年中,不會再變更。 在父母掌握主動權的這幾年中,孩子成長的趨使其實都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引導不當,會對孩子的身體和性格造成不好的影響。
  • 孩子成績提高不需要「班補」……那家長該怎麼幫孩子提高成績?
    1、有的孩子需要把基礎打牢,課本還沒學明白;2、有的孩子需要時間適當做題鞏固;3、有的孩子需要在基礎打牢的基礎上查缺補漏;4、有的孩子基礎好且牢固,需要拔高甚至提前進行下一段學習;這個「班補」把所有孩子拉去一個班做不知道哪個層級的習題,不就是給所有人都套黑色的M碼貂?誰最省心賺錢?——那個拿補課費的老師唄!
  • 女孩考第一名被質疑後自殺:成年人的嘴啊,放過孩子吧
    這兩天,一則新聞火速上了熱搜,並引發了5億網友的閱讀,1.6萬人的討論。安徽一名13歲的女孩,平時成績就不錯,但從來沒有考過年級第一名。在最近的一次月考中,女孩道法考試考了100分,並考了年級第一名,老師懷疑孩子作弊,特地打電話到女孩家裡,問她是不是自己在外面買了試卷做。
  • 老師說:不自律的孩子上課外班就是換個地方玩而已,這是真的
    班主任說:不自律的孩子上課外班就是換個地方玩而已!我覺得特別對!聽個一知半解,學校課堂也不好好聽,以為都會了!糾結一晚上,做了一個決定:停掉所有課外班!以上是網上看到的內容,我個人非常同意老師的說法。家長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你自己都一頭霧水,怎麼能管好孩子的學習呢?一個班那麼多學生,指望老師這麼一個一個盯著,根本不可能。
  • 期末考試之前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考出好成績?
    記得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每到大考小考之前,媽媽都會跟我說這麼一句話:「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這句話其實既有道理,又沒道理!其實每次考試之前,我媽也沒讓我玩,呵呵!為什麼說它有道理呢?因為大家都知道,知識的積累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上課不聽講,課後不好好做作業,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也考不了滿分!你也許會問,為什麼?過目不忘都不行了?的確不行!你見過哪次考試是考的書本上的例題?你見過哪次考試只考你默寫課文?你見過哪次考試會問你什麼內容在書上的什麼位置?你以為考試是背書大賽嗎?
  • 為何別人家孩子不努力,照樣考高分?學霸和學渣之間究竟差了啥?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學神就是那種課上不用聽講,課後不用寫作業,卻依然考第一名的人。「為什麼他沒努力學習,卻依然能考高分?」期中考試的成績出來了,小鶴覺得非常沮喪,他明明記了滿滿的筆記,課後寫完作業,還做額外的練習題,考試成績卻依然是班上中等。
  • 天童美語,讓孩子愛上考試
    我小時候英語成績比較差,每次考試都非常緊張,害怕考不好,每次都發揮失常,平時會做的題型考試反而不會做了,久而久之,就越來越畏懼考試。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我們家長深知英語的重要性,在寶寶3歲的時候,我就一直在尋找專業的兒童培訓班。
  • 這個藝考文化衝刺班,考不上二本不收費!
    易」考由此而來針對進入"藝考"的學生,我校採用獨特的"易學易考"+"魔鬼訓練",為帶著各種陋習而來的各類"問題學生"逐一"把診問脈",對症下藥,為孩子鋪就成功之路。✦管理模式1、採取全封閉軍事化管理,每天早上6:20分起床至晚上10:30分休息。
  • 期末考數學爸媽先上考場,由孩子出題判卷,「小考官」們評語亮了
    近期,中小學陸續迎來期末考試,在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比孩子先走上考場的卻是一群爸爸媽媽。「平時,爸爸媽媽們會讓孩子做難題、超綱題。這下,孩子們全都『還』了回來。」龔老師笑道,很多孩子都設置了「拓展題」「思考題」版塊,內容涵蓋數獨、腦筋急轉彎、「龜兔賽跑」等典型奧數題,甚至包括了函數題。面對孩子的「靈魂拷問」,家長考生只能大喇喇地寫下兩個字「不會」。
  • 常州一中學另類考試 孩子出題考家長評語看哭父母
    常州一中學另類考試 孩子出題考家長評語看哭父母 2020-01-19 09:57:23 在江蘇常州教科院附中的體育館內,一場特別的考試正在緊張進行 唐娟 攝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看到詩句就以為考語文?太沒深度了,這是生物題。」「與水稻相比,青蛙多了什麼?」看著爸媽為難的樣子,坐在身邊監考的孩子堅決不「遞小抄」「荊軻刺秦王多少年後,燕國才滅亡?」「你以為知道七國滅亡的時間就能答對題目?對歷史典故也得瞭然於胸,走走心吧!」
  • 孩子,我為什麼不希望你考第一?答案值得所有的家長深思!
    為什麼這些社會精英不想要孩子考第一? 白巖松認為: 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 何必把爭來的第一當成生命的獎盃!
  • 孩子一年級期末考,數學滿分語文84分, 媽媽呆住了
    但是這期末考試的成績一出來,靜靜媽媽傻眼了,自己閨女居然考了全班倒數第一名。這可真是讓她感覺胸口發悶,打孩子的心都有了,可是看著孩子怯怯的小眼神,又心軟了,直接去找班主任溝通,尋找孩子成績差的原因。
  • 當年班上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有什麼差距?
    其實這個第一和倒數第一要看什麼時候的,如果是大學的,那正數第一成功的機率很高的,剩下的就不好說了,當年班上第一名和最後一名,有什麼差距?,沒聽說他的同學還有誰比他混得好,只聽說當年他初中班級裡的班花,當初的學霸,總是主動聯繫他,不過弟弟雖然在外脾氣不好,但是顧家顧孩子,從不搭理那人,也跟家裡有兩個彪悍的女人有關吧(弟妹和我媽),他是真不敢搭理外面的女人,最主要是他自己說的,得給兩個兒子打個好樣兒。
  •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不要再挑孩子的刺!
    孩子總是悶在家裡不肯出門,太內向;面對陌生人畏首畏尾,太膽小;考試考了60分就志得意滿,太沒追求……這樣的小孩,在讓我們擔憂的同時也不禁讓我們思考,究竟要怎樣的孩子,才是一個完美的孩子?還有小吉的爸爸,一個面對生活堅硬如鐵的一米八大男人,從來沒有對誰低過頭,示過弱,有一次因為工作的事吃不下飯,孩子問爸爸怎麼了?他說嘴裡沒有味,過兩天就好了。然後小吉去房間將珍藏的糖拿給了他,說爸爸你吃糖,吃完就好了。這顆糖小吉爸爸一直沒有吃,他將它帶在身邊,不開心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 開學分班考應如何準備?
    一般來說,高中分班主要依據學生的中考和分班考成績,有些學校更側重於這次分班考試,完全不看中考成績。有些學校則是分班考試和中考成績各佔一定的比例。也有不搞分班考試的學校,原因是覺得分班考的成績並不準確,有些能力強、有後勁的孩子篩選不出來,所以先按照中考成績分班,隨後再每隔幾次大型考試按照成績往上選拔孩子進實驗班。
  • 別再逼孩子考第一名了,有出息的娃並非第一名,第十名效應了解下
    別再逼孩子考第一名了,有出息的娃並非第一名,第十名效應了解下自古以來,不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無論是什麼第一名,似乎都是最值得驕傲和表揚的,成績慢慢的也變成了評判人的標準。只要是班裡有第一的孩子,那麼就會成為家長們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得第一名就永遠會是事事第一嘛?
  • 高中的孩子不好好學習,需要爸爸媽媽科學管理
    就這麼簡單的問兩句,他都是很不耐煩的含糊回答,見他還都是皺著眉頭回答的。他初中時候喜歡的語文、英語,那時成績也算是上上的,現在高中也掉下去了。他爸爸初中到現在為止也管過,但他爸脾氣不這麼好,有時孩子不照做,他也會生氣責罵孩子。所以孩子也怕了,所以我們現在跟孩子溝通特別難。
  • 爸爸越無能,越愛說這四句「口頭禪」,孩子將來也很難有出息
    其中,一個大山來的爸爸,在兒子不足3平方的房間裡,布置非常的溫馨,半舊的書架上整齊地放著各種書籍,凸凹不平的牆面上貼滿孩子的獎狀,牆腳還有一個舊舊的吉他,那是孩子8歲時,爸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爸爸常常對兒子說,「你是最棒的,爸爸相信你可以做到。」晚上,收工回來,爸爸會跟兒子分享工作上的趣事,也常常跟兒子講故事,鼓勵孩子。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不但要收回我們曾經的那些話,而且孩子的每一個興趣班,我們倆都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它們對孩子成長發育的各種益處。我家老大是從3歲以後,才開始逐漸上了興趣班,隨著年齡和興趣的變化,這幾年下來,體能課,繪畫課,遊泳課,陶藝,手工,書法,籃球,鋼琴,還真沒少學。
  • 我們班80%的孩子都上英語輔導班,為什麼大家對英語這麼重視?
    這次期中考試,我班英語成績還不錯,但在和家長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之所以英語成績這麼好,原因竟然是班上80%的孩子都上有英語輔導班。很多孩子從三年級就開始上了,目前的新概念英語已經學好幾本了,有的孩子說,我已經開始學初一的課本了(孩子五年級)。真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一門英語課,不是國語也不是數學,至於大家這麼重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