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國:窮人潦倒,富人狂歡。美國發明新詞「K型復甦」

2020-12-24 諮詢師天生

如今,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疫情的重災區,面對疫情衝擊,讓美國內部出現涇渭分明的奇怪景象:富裕的美國人們讓加州房價大漲供不應求,華盛頓特區整容醫生訂單火熱,而勞工階級、小微企業主、黑人和墨西哥裔等少數族裔在疫情帶來的死亡和失業中苦苦煎熬,年輕人因為付不起租金卻不得不逃離大城市求生存。

下圖為美聯儲發布的最新數據,全面考察了2020年上半年的美國財富水平,顯示不同種族、年齡和階級之間貧富懸殊。

其中,前1%的富人淨資產總額達34.2萬億美元,而最貧困的50%(約有1.65億人)——總共只有2.08萬億美元,佔全國家庭財富總額的1.9%。與此同時,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美國最富裕的50個人身家接近2萬億美元,較2020年初增加3390億美元。

美聯儲估計,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持有全國財富的69%,即77.3萬億美元,高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60.9%。這主要是因為最富有人群的財富激增。今年6月,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美國30.5%的財富,高於1989年末的23.7%。而最貧困50%美國人擁有的財富比例則從3.6%降至了1.9%。

面對"窮人失業、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的現象,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了"K型復甦"理論,認為這是美國的走勢,同時說明了"財富可以帶來幸福,但財富並不等於幸福"這一觀點。

美國是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的本性就是榨取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貧富差距的產生是必然結果。資本家的目的就是賺取剩餘價值,在分配上勞動者永遠處於受剝削的地位,雖然在一定條件下資產階級為調和矛盾也會在分配領域做出有限的讓步,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分配領域不平等的關係。不僅如此,國家的貧富差距與經濟、文化、政府措施等等因素都息息相關。顯然,貧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以改善的。相反,在一些影響力大的問題下,貧富差距還會愈演愈烈。例如,此次疫情爆發,不僅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傷害,同時貧富差距懸殊之大駭人聽聞。

圖中可以看出,將經濟分成三個節點。第一個節點便是新冠疫情之前經濟狀況,國家經濟穩定且貧富差距沒有體現出來,到了第二個經濟衰退的節點,全體經濟呈現急劇下滑狀況。當兩條階級代表曲線出現兩極分化,呈現"K"型時便是到了第三個節點的經濟復甦時期。這就引發出了"K型復甦"這個新名詞,同時也說明了經濟復甦將拉大貧富差距的現象時必然趨勢。

所謂"K型復甦",即在疫情的經濟影響下,"富人"群體能夠迅速從中恢復過來,即K的上升趨勢,而另一個群體則會陷入長期的經濟困境,即K的下降趨勢。

這種下降趨勢的集中體現便是如今美國居民中窮人的大量失業引發的"失業潮"。

據了解,失業潮主要影響到的是低收入者聚集的相關行業,例如餐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等等,而只需要在家辦公的高收入人群無需面臨這種生存問題。時至今日,美國失業問題仍未得以緩解,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嚴重超過負荷,據相關經濟學家分析,要等勞動力市場恢復可能要到2023年。窮人失業,沒有經濟來源,只能依靠救濟金艱難度日,這個情形下卻迎來了富人賺錢的契機。他們財富劇增的主要原因便是股價上漲,富人階層他們懂得如何利用股市等金融工具在股市順風的情況下攬收大量財富,而窮人便沒有這種投資理財的能力,只能接受"被收割"的慘澹現實。K型復甦理論認為,疫情將擴大美國貧富差距,這一理論也有了事實作為證據,證明其一定的合理性。

同時,引發了一個思考:貧富差距到達極點時,國家財富並不會因此受損,將富人階級獲取財富的可能性最大化,國家經濟也會呈現一定的上升趨勢,這樣的話,人民的幸福便會成為國家財富的犧牲。那麼,國家發展是為了人民的幸福,還是為了創造越來越多的財富?財富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但財富就等於幸福嗎?兩者間顯然不是等號關係,K型圖也說明了這點。

如今的美國如臨大敵、身負重任,美國疫情的治理對於世界疫情的治理來說十分重要,美國政府需要積極的調整態度用有效的措施治理這次疫情以及引發的種種經濟危機和政治弊端。

相關焦點

  • 專訪米歇爾渥克:正經歷K型復甦—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2020年,新冠疫情下的全球經濟受挫,中美關係亦面臨挑戰。此前10月份,米歇爾渥克在接受經濟學家圈採訪時就曾表示,熱切關心美國大選之後的中美關係走向。美國大選結果揭曉後,經濟學家圈首次獨家對話米歇爾渥克,在年終對於美國社會局勢、全球經濟以及中美關係進行展望。1.
  • 美國底特律破產清算,自由市場本質是富人的捕獵場,窮人的屠宰場
    在美國許多人畢業後仍背負著學生貸款,這一個債務人群體同樣也無法通過破產來重新商討貸款問題。在經濟大衰退之後,就業市場的復甦情況令人失望。許多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找不到工作,但仍背負著沉重的學生貸款。在學生貸款行業的要求下,美國於1998年通過一項法律。依據該法律,畢業生減免學生貸款只有一種辦法,即提起訴訟,證明償還貸款會導致本人和家屬生活「極度困苦」。這一標準甚至比破產法院適用於尋求減免賭債的賭徒的標準還要嚴格。國會及其在銀行業的金主擔心大學畢業生可能根本不願努力償還學生貸款就申請破產。他們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
  • 金錢如何塑造了美國?如果沒有政府,富人對窮人的剝削會更嚴重
    但是如果財富和收入差距太大,富人會以某種方式勝出。即使存在對公共廣播、電視和報紙的公共補貼,像默多克這樣的富人也可以用他的錢在至少一個利基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創造一個觀點扭曲的「邪教組織」。 因為社會上存在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所以事實核查系統非常有效——在65%~70%的非川普忠實支持者中,沒有一個人會在核查事實之前認真對待川普的言論,因為他說的太多都是假話,剩下的大多也是半真半假。
  • 美國某州對富人出手,要徵重稅?窮人福音
    對於富人而言,他們自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政策,不過對於普通百姓或窮人來說是好消息。 這次疫情爆發後,受影響最大的是普通民眾。以美國為例,在3月18日至9月15日期間,643位美國富豪人的淨資產從2.95萬億美元上升到3.8萬億美元。一個月就是1410億美元,一天就是47億美元。 大家都知道,美國受疫情影響嚴重,失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但在這件事上,美國富人的財富逆流而上,美國公眾非常不高興。
  • 國際疫情下的貧窮式絕望:窮人垃圾堆撿食物 隔離是富人的奢侈品
    對於處在疫情下的人民來說,宅在家裡是最安全的防疫措施。不過,有一個地方除外,那就是近年來飽受戰爭摧殘的利比亞。因為新冠病毒的到來,並沒有使戰爭停下,對於這裡的難民來說,宅在家或者是外出,有可能最終面臨的都是死亡。
  • 美國悖論:疫情之下,美國是誰的美國?
    疫情的陰影似乎被輕輕帶過,一場巨大的災難反倒成了一次造富運動。疫情之下,我們看到的,正是一個撕裂的美國。誰在成為代價,美國又是誰的美國?遺忘的養老院養老院,是130萬美國老人躲避疾病襲擾、頤養天年的屏障。不同於別國,美國的養老院,既能保障生活,也能提供康復、護理服務。
  • 富人與窮人區別在哪裡?69歲香港肥貓欠債8000萬,窮人思維最致命
    文/小白美文社 原創精品,請勿轉發想知道窮的根本原因,就要明白「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原理。有人認為富人之所以能富裕三代,一定是雄厚的資源,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背景,但我覺得是思維。為什麼說鄭則仕是窮人思維?因為急功近利。在所有人的潛意識裡,以為懂得該領域就能擁有創造事業的可能,轉型的前提是看到事物發展的變化趨勢,而不是只顧著眼前利益。鄭則仕以為有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從業影響力就能獨當一面,嘗到自導自演的甜頭後,以為能擁有廣闊的致富天空,從未想過票房資本的道路並非專業就能勝任。
  • 種族衝突、經濟下墜、兩黨惡鬥:疫情下的美國鏡像
    由於社會地位不平等,各種歧視依然嚴重存在;向上流動性逐漸減弱,在美國幾乎所有地方,黑人孩子向上爬的通道都更為艱難。這些都使得種族問題成為美國社會甚至政治的一大難題。而此次疫情中史無前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率更是放大了矛盾。這次疫情中,黑人死亡比例明顯高於白人,這進一步激發了種族情緒。
  • 俗語:窮人腳上沒毛,富人腦頂放光!啥意思?說透窮人與富人差別
    無論是以前的封建王朝,還是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均富是人們的現象,實際上貧富差距是非常大的,總有兩種群體,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古代的貧富差距非常地明顯,窮人餓死,富人撐死這句話形容的十分恰當,古人們經常會發明一些俗語來諷刺這樣的現象,有的人會很疑惑,俗語在古代也有嗎?
  • 疫情後,你還相信美國不?《華爾街之狼》,跟隨小李子重新審視「美國...
    美國一向是光榮偉大正確的,向美國學習,留學美國,崇拜得不打了。2012年「中國夢」一詞,正式提出,堅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中國人要走自己的路。特別是新冠疫情下美國的表現差強人意,更加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美國夢」,而要了解美國夢,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也就是小李子主演的《華爾街之狼》就是很好的範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話說:「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少越富」,是什麼意思?
    有句話叫做:「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燒越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窮人算命越算越窮經常能見到街頭卦攤圍著一群人,其實這些人大多都是窮人。每個人都想讓自己過得更好,所以去卦攤的人並不一定就是走背運的人,也可能是生活平淡無奇,也可能是閒來無事,但是走背運的人就更加痴迷於卦攤了。
  • 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 加劇K型經濟復甦
    原標題:《基金觀點》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加劇K型經濟復甦   踏入年尾,景順
  • 疫情當下,美國聖誕節如何過?探究你不知道的美國聖誕節文化
    到中古世紀時,聖誕節完全取代農神節,慶祝方式依舊是狂歡狂喝,也是窮人一年一度可以"無限上綱"的時候,比如去富人家中要求"吃好穿好",和現在的慶祝方式有非常大的出入。一直到19世紀,聖誕節的形象才被美國人徹底翻轉:由於過去聖誕節狂歡的慶祝方式常常讓場面失控,不但有群架暴動,還得派出警察鎮壓。
  • 新冠成了富人印鈔機,疫情之下,世界貧富差距正急速拉大
    新冠疫情下的英國窮人們 早在19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成百上千的美國富人就開始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末日地堡」,用於應對任何突發狀況。
  • 耶倫領銜經濟團隊欲重修美國夢
    對拜登而言,經濟團隊建立背後體現的便是其對國內經濟方針的重視,而耶倫又是上一輪經濟危機之後助力歐巴馬完成美國經濟復甦的重要人物,整體看來,拜登上臺之後肯定要竭盡全力聚焦美國國內的經濟復甦以及下一輪增長,當然最首要的仍是先挽救美國經濟衰退。
  • 「畸形」的美國經濟:疫情下美股漲幅超過45%,美債市場卻上演恐怖故事
    (1)美國面臨W型經濟復甦 早在今年3月份,市場就曾對各國經濟的復甦形態展開討論,其中V型復甦被視為最理想的狀態,而W型復甦則是最不樂觀的情況。 此前,美國各大投行都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形態將為V型復甦。
  • 宗慶後:歐洲富人不願投資窮人不願幹活,美國靠美元掠奪別國財富
    「歐洲的高福利、高稅收的格局,現在是富人不願意投資,窮人不願意幹活,以前是有殖民地,掠奪人家的財富,現在也沒有殖民地了,所以它的經濟要重新騰飛我認為是比較困難的,而且你要當總統,還要承諾給老百姓更好的福利待遇,所以他們的轉換機制也比較麻煩。
  • 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加劇K型經濟復甦
    踏入年尾,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發表評論指,美國在短期內通過財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似乎正在減少,加劇「K型」的經濟復甦;估計本周美聯儲將以指導形式發布加強對市場和經濟的支持措施;而預期任何市場拋售都會是非常短暫。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凜冬將至,股市獨舞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美國股市走向歷史高位,勢必令人憂心忡忡。這意味著投資者面臨不容忽視的風險——股市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問題,可能通過股市大跌來解決。  那麼,為何股市狂歡能夠延續至今?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聯邦政府今年推出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刺激資金流入了金融市場,支撐了資產價格。
  • 富人越借錢越富 窮人越借錢越窮
    大家都知道一個流行的觀點,「富人越借錢越富,而窮人越存錢越窮」。今天我想跟大家講的觀點是,「富人越借錢越富,而窮人越借錢越窮」!眾所周知,在長年股市持續走牛的美國貧富分化是非常嚴重的,這集中表現為美國窮人和富人持有的金融資產相差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