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 加劇K型經濟復甦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基金觀點》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加劇K型經濟復甦

  踏入年尾,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發表評論指,美國在短期內通過財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似乎正在減少,加劇「K型」的經濟復甦;估計本周美聯儲將以指導形式發布加強對市場和經濟的支持措施;而預期任何市場拋售都會是非常短暫。

  美國財政刺激措施

  美國在短期內通過財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似乎正在減少。儘管草擬的9000億美元刺激方案未必足夠,但無任何刺激措施推出會對經濟造成更大傷害。他預計即將發布的美國就業報告中,就業增長將非常緩慢。

  這將加劇現時的「K」型復甦,導致收入和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但他預計,與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情況相比,2021年的經濟反彈將更為強勁而全面。

  美聯儲政策

  他相信本周美聯儲將要加強對市場和經濟的支持。他估計支持措施將以指導形式發布,包括未來增加量化寬鬆購買量,並著眼較長期債券。這可能會降低長期孳息率,從而支持著經濟和市場。

  美聯儲亦可重申其更願意接受通貨膨脹,使經濟在加息之前保持暢順發展的想法。這意味著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貨幣將保持疲軟。

  資本支出

  他預計在許多國家廣泛分發新冠肺炎疫苗之前,資本支出將會增加。而他亦預計企業情緒會在付出資本支出之前有所好轉。儘管疫情仍然嚴峻,但他並不對企業情緒能在下個月左右有所改善而感到驚訝。

  中國經濟數據

  鑑於中國能有效控制疫情,經濟一直表現良好。他們預計它將以這優勢引領2021年的經濟復甦。他們已經看到極為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例如,中國11月份的汽車銷量強勁,按年增長11.6%。

  市場情況

  如今年年初一樣,他認為市場在強勁增長之後出現調整是正常的。拋售的誘因可能包括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大量增加而影響經濟活動,以至於疫苗分發出現問題。

  在現時貨幣政策的背景下,他預期任何拋售都是非常短暫的,因為疫苗將推動強勁的經濟復甦,而這反過來又將對公司盈利產生正面影響。

  股票的拋售可能會伴隨著黃金價格的上漲,但這也會是短暫的。

(文章來源:經濟通中國站)

(責任編輯:DF142)

相關焦點

  • 景順:美短期推財政方案可能性降加劇K型經濟復甦
    踏入年尾,景順首席環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發表評論指,美國在短期內通過財政刺激方案的可能性似乎正在減少,加劇「K型」的經濟復甦;估計本周美聯儲將以指導形式發布加強對市場和經濟的支持措施;而預期任何市場拋售都會是非常短暫。
  • 全球經濟2021年下半年才能進入實質性復甦
    他們分析認為,儘管當前全球經濟部分領域呈現改善跡象,但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還在持續,短期回暖並不代表實質性復甦。黃劍輝:總體來講,美國在拜登就任總統後,疫情防控情況有望改觀,財政救助計劃如能及時推出,將有助於經濟反彈;歐元區經濟復甦仍將脆弱曲折且不均衡;日本經濟將受奧運景氣帶動,但短期難以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新興經濟體經濟將恢復增長,但是地區之間會存在較大差異。
  • 「畸形」的美國經濟:疫情下美股漲幅超過45%,美債市場卻上演恐怖故事
    (1)美國面臨W型經濟復甦 早在今年3月份,市場就曾對各國經濟的復甦形態展開討論,其中V型復甦被視為最理想的狀態,而W型復甦則是最不樂觀的情況。 此前,美國各大投行都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形態將為V型復甦。
  • XM: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有助市場復甦
    美國經濟復甦從11月中以來已經停滯。疫情和經濟數據惡化倒逼兩黨對財政刺激達成一致,規模在9000億左右。財政刺激對美股短期偏正面,但持續性存疑。接下來經濟數據將繼續回落,政策邊際上不會進一步寬鬆,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回落。
  • XM匯評 – 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計劃,有助市場復甦
    消息面總結:歐美疫情管控上的分化導致經濟數據分化。美國經濟復甦從11月中以來已經停滯。疫情和經濟數據惡化倒逼兩黨 對財政刺激達成一致,規模在9000億左右。財政刺激對美國股短期偏正面,但持續性存疑。接下來經濟數據將繼續回落,政策邊際上不會進一步寬鬆,市場風險偏好可能回落。
  • 景順長城基金:經濟見底回升 預計2021年呈前高后低趨勢
    火爆的市場行情激活了投資者對股市和基金的熱情,2021年的經濟走勢以及A股、基金投資策略也成為投資的焦點話題。在權益投資領域具有領先優勢的景順長城基金髮布了《2021年經濟展望和投資策略》報告,對國內和全球經濟進行了回顧和展望,並分享了2021年資產配置觀點。
  • U型、V型、還是W型? 疫後全球經濟復甦軌跡大猜想
    接受路透調查的50多位經濟分析師中,最悲觀的一派預測全球經濟2020年將萎縮深達6%。而極端樂觀的則預測會增長0.7%。預期均值為萎縮1.2%。 騰訊證券4月13日訊,新冠疫情過後,全球經濟復甦會是什麼樣的軌跡呢?是U型?V型?或是W型?是急速反彈、緩慢復甦,或者還會再次經歷滑坡?
  • 華爾街日報:3個理由,說明2021年經濟復甦會比想像中更快
    據華爾街日報12月23日撰文稱,今年冬天形勢嚴峻,就業增長停滯,消費支出萎縮,快速傳播的病毒增加了新的封鎖的可能性。然而,在經歷了這一最不尋常的年份之後,有三個充分的理由相信,明年將會更好,或許比你想像的要好得多。這一切都歸結於經濟衰退和政策應對的獨特性。
  • 2021年海外宏觀:上半年經濟復甦確定性較強,下半年美國金融市場不...
    財政政策方面:當前兩黨就第二輪財政刺激的分歧明顯縮小,已具備短期內出臺的基礎。貨幣政策方面,2021年二季度美國或有溫和通脹但隨後將轉頭下行,難以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形成掣肘。下半年看長:二次探底風險+禍水東引2.0。從2009年美國復甦的歷史經驗來看,經濟填坑結束後,若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則經濟可能面臨二次探底壓力。
  • 韋森:全球經濟出現大衰退或者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復旦大學教授韋森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新冠肺炎再繼續在世界範圍內擴散,可能對世界經濟產生衝擊,甚至會引發新的一次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但全球出現大的經濟衰退或者經濟危機的可能性不大。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宏觀經濟政策如何選擇?韋森認為,如果在疫情過去之後採取新一輪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可以在短期內拉動經濟的增長,但會使得一些原有的問題積重難返,長期增加經濟的風險。
  • 外資機構對2020年全球經濟的共識和分歧:美國股市真的見頂了嗎?
    (富達國際、景順、羅素投資)共識3:美國出臺財政刺激的可能性不大,而歐日選擇財政刺激的可能性更大原因:2020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美國出臺財政刺激的可能性不大。而歐日受限於負利率對銀行盈利和放貸能力的影響,兩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都很有限,更有可能轉向有關財政刺激可行性的政策討論。
  • 疫情復燃 歐央行力保經濟復甦
    當地時間12日,在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期間的在線討論時,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呼籲各國政府繼續為幫助經濟從新冠疫情中復甦提供財政支持。拉加德坦言,在新冠疫情危機期間,不應「突然中止」政府援助或者短期工作相關支持。她表示,即使經濟出現向好趨勢,仍希望各國政界能夠理解並且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採取上述措施,因為要實現完全恢復必須保證一個平穩的過渡期。
  • 美元體系成制約全球經濟復甦因素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對美元的依賴度達到了歷史新高,這一態勢將對全球經濟復甦造成負面衝擊。專家建議,長期來看要推進儲備貨幣體系改革。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對美元的依賴度達到了歷史新高,這一態勢將對全球經濟復甦造成負面衝擊。國際清算銀行日前公布了截至今年3月份的國際銀行業務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升級的一季度,全球銀行跨境債權上升至33億美元。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非美國銀行對美國債權增幅達到了創紀錄的9500億美元。
  • 《南方都市報》張明專訪:2021年的全球與中國經濟
    從「疫情」來看,目前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蔓延,疫情因素依然會對明年的世界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第二個關鍵詞是衰退。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這是二戰以後,和平時期全球經濟的最低增速。此次衰退的影響是深遠的。明年經濟會不會快速反彈?反彈的態勢是V型還是耐克型?
  • 郭磊:疫後經濟復甦動能強於傳統復甦 七種力量帶動此輪經濟改善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5日,新浪財經2021投資策略會正式開啟,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在策略會上表示,相較於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復甦,當前經濟復甦力度更強。他表示, 疫後經濟復甦和傳統積極復甦不同:所有國家變同周期,共振性更強;絕大部分行業經歷被動出清,整個經濟驅動力量更加多元化;修復更多源於供給約束逐步打開,連續性遠超以往;全球製造業「總供給」緊平衡,疊加不同疫情控制能力下的跨市場再調配效應,使出口需求更剛性;疫苗深度影響經濟預期和修復軌跡。
  • 專訪米歇爾渥克:正經歷K型復甦—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米歇爾.渥克:我依然擔心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K型」復甦——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如同「K」這個字母的形狀一樣,一邊朝上,一邊朝下。這是非常危險的,這不僅僅出於公平原則、以及道德的考量,還出於一個原因:要使經濟可持續發展,人們應當不被他們帳單的變化甩在後面,同時選擇進行適度的投資和支出。
  • 經世言:美國推動經濟復甦力不從心
    美國摩根大通日前發布《2021年美國展望》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將萎縮1%,高盛、巴克萊等多家華爾街機構也大幅下調了對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預期。有分析指出,從短期看,因為疫情遲遲無法緩解,美國經濟「面臨著活動限制日益增加的不利因素」。
  • 美國發明新詞「K型復甦」
    而最貧困50%美國人擁有的財富比例則從3.6%降至了1.9%。面對"窮人失業、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的現象,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了"K型復甦"理論,認為這是美國的走勢,同時說明了"財富可以帶來幸福,但財富並不等於幸福"這一觀點。
  • 放水養魚」取代大水漫灌|諾亞研究|貨幣政策|經濟復甦
    對於此,諾亞研究的核心觀點是,V型復甦很難發生,經濟大概率呈現L型的溫和復甦,且復甦速度在下半年或會出現放緩跡象,具體的路徑將取決於下半年政策的力度和政策向實體傳導的通暢度。首先看一下歷史上發生過的V型復甦案例,做一個橫向比對。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中國經濟完成了漂亮的V型復甦,成為當時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
  • 國金宏觀:美國財政政策有望落地 美元短期觸底可期
    風險提示:  1、疫情二次爆發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上行;2、政府應對措施和方法不當,恐慌性情緒蔓延;3、貨幣政策收緊超預期,風險資產波動加劇。隨著COVID-19病例的激增和經濟放緩,以及大部分援助資金逐步見底,另外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落地的緊急性加劇。今年5月,眾議院通過了一項名為《HEROS ACT》的3萬億美元的民主黨法案,該法案具有許多與CARES相同的功能,主要加大了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並且對房主和房客進行了大量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