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在大唐的詩人中,是一個不俗的所在,他跟白居易並稱元白,他們因科考同時及第而結識,進而成為終身好友,這段友誼可謂天長地久。但是,元稹在愛情方面,就沒有跟白居易的友情來得專情了。他的風流佳話不少,但對他的結髮妻子卻並不怎麼樣。
元稹世代為官,但是到他這一代,因為父親的早逝而沒落了。但是,出身書香門第的母親鄭氏,對他的學業更為重視,加上元稹的聰慧好學,學業長進飛速。為了早日賺錢養家,15歲那年,元稹選擇參加明經科考試。
唐朝的科考名目比較多,明經科是比較低檔,相當於上世紀的中專技校中等師範一類的,雖然也是包分配,但是跟大學還是有差別的。相對於明經科,進士科就是大學,人們更看重一些,所以當時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
以元稹的實力,基本上是毫不費力就考上了,但是考上之後,國家並沒有分配工作。元稹就繼續努力,到了21歲終於當上了公務員,可惜因為動亂,官也沒當成。24歲時,他參加吏部考試,跟白居易同時考上了,元稹可是狀元。
元白二人都被分配到校書省當校書郎,吃皇糧的公務員。元稹的名聲大振,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此人乃吏部侍郎韋夏卿,屬於高官。看到元稹才華橫溢儀表堂堂,就把小女韋從許配給他。從級別上看,韋從顯然屬於下嫁,但當時元稹屬於潛力股啊。
但是元稹的愛情沒有友情專一,比較花心,跟韋從結婚後,他愛上了大他11歲的薛濤。那薛濤在當時可是鼎鼎有名的,著名才女。不過為情所傷,已經淡於情愛了。
可是,元稹的把妹術實在精湛,很快就把薛濤的心又撩撥活了。韋從也是聰明女子,如何看不出端倪,但她賢惠大方,這樣的人最容易受傷,負面情緒都藏在心裡,表面上還得婦唱夫隨,所以,不久就病倒了,然後,在他跟元稹結婚七年後,撒手人寰,竟然去了。
這裡元稹跟薛濤這場姐弟戀並沒有修成正果,而元稹心裡也並非只有薛濤,還有赴京趕考時遇到的崔鶯鶯,後來他還寫了《鶯鶯傳》,這是《西廂記》的前身。
韋從走後,元稹想起了她的好,寫了《遣悲懷三首》悼亡詩,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之情,也讓韋從這位女子讓世人、後人所知了。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第一首,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到元稹夫妻生活的真實情況。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首聯: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用兩個歷史人物來比韋從和自己,謝公即謝安,這裡偏憐女,是指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在統編教材初一語文課本裡,就有謝道韞內容。謝安讓小輩們形容大雪紛紛,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而受到謝安賞識。這說明謝道韞也是一名才女。
黔婁戰國時齊國的隱士,這裡說的是自己,他不是隱士,但是當時自己沒有發跡,就這樣自比了。意思是韋從嫁給自己後,很賢惠,同時用這種類比,說明自己跟韋從身份上是有差距的。這個說的比較實在。
頷聯: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讀了這兩句,有點心酸,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衣服穿,老婆翻箱倒櫃找衣服,沒有錢買酒,厚著臉皮求老婆拔金釵去換酒。元稹絕對是個把妹高手,把韋從哄得團團轉,韋從本來就是淑女啊。
但是,我們從中看到了元稹的沒有擔當,沒錢買酒還哄騙老婆當掉金釵,而他呢,喝了酒,就跟薛濤聊天去了,去想從前的崔鶯鶯去了。想想韋從真是不值得。
頸聯: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生活真的是很清苦,沒有吃的了,就拿野菜之類的充飢了,沒有柴了,韋從這位大家閨秀,竟然仰望著古槐,希望掉下來一些枯枝枯葉,來做柴火。但是,韋從無怨無悔,一個「甘」字,彰顯了韋從的高尚品質。
這樣的賢惠妻子真的不易找,元稹真的是很有福氣的,但是,元稹身在福中不知福,還朝三暮四,花心指數頗高,平時都是為別的女人寫詩。
尾聯: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尾聯從生活的描寫中跳了出來,因為感情衝擊著他的心,不得不發了。今天我飛黃騰達了,有錢了,可是,老婆啊,你在哪裡呢?我只能虔誠地祭奠你,可是,這些又有何用呢?感情真摯,催人淚下。這時候的感情是真的,沒有虛假!
元稹是愛情詩的高手,悼念亡妻的詩,本質也是愛情詩,因為愛人已經逝去,這種感情確實是最真摯的,也是最動人心的。加上元稹這樣的才子,寫來確實有催淚的作用,在不動聲色的生活描寫中,讓你心生憐憫,感動異常。
但是,當我們了解了元稹豐富的感情生活後,我們就會有一個感覺,就是,元稹,把生活的苟且都留給了妻子韋從,沒衣服,妻子想辦法,沒酒喝,用妻子的金釵典當,沒飯吃,由妻子去採摘野菜野果,沒有柴火,妻子去找古槐枯枝枯葉。
作為元稹的妻子,韋從只有生活的苟且,這位才女被生活淹沒在了瑣碎的生活裡,但是,她毫無怨言,苟且就苟且吧。
但是,元稹呢,他跟妻子在一起時,是生活的苟且。不過,他不只有生活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他的詩寫給別的女子,遠方,就是別的女人那裡。
雖然,我不懷疑這首詩裡元稹的真情,但是,我不原諒他的花心,他是一個大才子,是一個多情人,但他不是一個好丈夫。
大家讀了元稹這首詩,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