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45億年,這個花園是宇宙寫在人間的自傳

2021-01-07 陽臺小苗叔

感謝分享者:植物種養工具-苗叔使用者ID:茶杯的死期

這個世界只有兩種花園,一種是其他花園,一種是宇宙寫在蘇格蘭西南部鄧弗裡斯的自傳——宇宙思考者花園。

如果宇宙有自傳,去過蘇格蘭西南部的人一定知道,它肯定寫在鄧弗裡斯的宇宙思考者花園。

蝸牛形狀的草堆,扭曲的 DNA 螺旋,令人眼花繚亂的幾何分形圖案,黑洞、弦理論、"大爆炸"概念,巨大的鋁花床,形狀各異的噴泉,沿著綠色山坡蜿蜒而下的白色階梯和露臺……

宇宙思考者花園中的每一個物體,無一不像宇宙在試圖闡述自己的創始、元素,與運行所依據的規律。

與這世界上千千萬萬個花園相異,這裡沒有奇異的花與植物,只有五個主要區域。由自然常見的植物,與人工湖、橋梁和其他建築作品連接在一起,但卻像連接起了世界的自然、科學和藝術。

這座花園的設計者之一查爾斯.詹克斯,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美學的擁護者,也是宇源建築學的創立者,他認為,建築總是具有某種宇宙的向度,建築應該擁有一個更大的源泉,即作為整體的宇宙。

於是,當查爾斯的妻子麥琪從母親那裡繼承了一片有蔬菜、漿果和一個種著秋海棠的溫室的16公頃土地,他和妻子毫不猶豫的決定,這裡不僅要展示宇宙的美麗,還要展示宇宙的誕生,推動宇宙進化的規律,以及宇宙中一些最令人費解的悖論。

用植物去描述一個宇宙的誕生和長達45億年的變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然而,最終當這個花園得以成形的時候,則完全證明了自然植物與人類創造的力量,同宇宙本身一樣偉大。

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品,最終得以公開面世,卻源自一個悲傷的故事。

1995年,麥琪不幸死於癌症,痛失愛妻的查爾斯決定,將這座原本是他與麥琪私人花園的宇宙思考者花園,通過蘇格蘭花園計劃,每年一天向所有人開放,為以麥琪命名的慈善基金會募集資金,以援助更多的癌症患者。

至此,人們得以有機會身處於這裡,1天看遍宇宙45億年的奧秘與奇蹟,這座花園也開始不僅僅停留在主人和偶爾的遊客對宇宙美麗的沉思上,而是超越了它的界限,以更實際的方式展示了宇宙中最美的奇景:愛,與分享。

相關焦點

  • 東村明子自傳漫畫《寫寫畫畫》連載完結
    知名漫畫家東村明子筆下的《海月姬》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她另一部連載了三年的作品《寫寫畫畫》在今天終於迎來了完結話!  《寫寫畫畫》(原名:かくかくしかじか),是東村明子的自傳式漫畫作品,描述了她自己半輩子的人生經歷,怎樣考上美術大學,怎樣成為一名漫畫家,又是怎樣堅持下來並迎來出頭天的故事。
  • 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為什麼像我這樣的人應該寫自傳?
    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為什麼像我這樣的人應該寫自傳?(《霍布斯鮑姆自傳:趣味橫生的20世紀》,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該書作者自序。
  • 宇宙直徑達930億光年,根據相對論,為什麼宇宙年齡只有138億年?
    所以最後計算出的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38.2億年,相對應的可觀測宇宙大小是930億光年。很多朋友將宇宙的大小理解成930光年,但資料中都寫了可觀測宇宙,這非常有意思,我們下文中繼續來簡單描述下。為什麼138億年的宇宙,卻又930億光年的大小?
  • 《流浪地球》破45億,《阿麗塔》破7億,《復仇者聯盟4》提前上映
    3月3日,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作品《阿麗塔:戰鬥天使》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7億。同時,在香港地區上映之後,《流浪地球》累計票房45億,內地影史第二名,也是目前唯一一部40億級別的影片。同樣,《流浪地球》開創了中國的科幻元年,所以票房達到45億。不過小編更想感慨,有時,人們圍著一眼泉水歡呼雀躍,並不是因為泉水有多麼的甘甜,而是因為這眼泉水來自於荒漠。有時候人們圍著一部科幻電影歡呼,並不是因為這部科幻電影最好,而且因為這部科幻電影來自中國。《流浪地球》的拍攝花絮、採訪視頻,無一不在證明一件事:電影對原作的尊重,對細節的態度,值得觀眾認可。
  • 恆星死去後,宇宙會變得更加宜居?整個宇宙都會成為我們的花園!
    恆星死去後,宇宙會變得更加宜居?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50億年後,太陽會膨脹為一顆紅巨星,在緩慢變暗前會吞沒整個內太陽系,但這僅僅是未來時一瞬間的畫面。實際上,這個瞬間無窮短,但這並非意味著終結。恆星形成這個宇宙現象,確實在很久之前就已經過了它最光輝的時期,但宇宙並未死去,奇異的新物種將會進入天文學家的動物園。
  • 神秘的宇宙思考花園,你了解嗎?
    私家花園對於英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欣賞與品味美好的花園是體現英國人格調的一種高雅生活方式。也正式因為這樣,英國才有許多非常知名的私家花園,創造力景觀小編介紹的是蘇格蘭宇宙思考花園,它是世界十大花園之首。
  • 曹燕華因管教困難被開除出國家隊,退役後寫自傳
    在18歲年,她愛上了隊裡的名將史志浩,嚴重影響了球隊的訓練。她甚至帶頭組織同事在隊裡喝酒抽菸,她看起來像大姐頭,據說有一次,她宿舍裡的菸頭沒有被撲滅,差點引發火災。曹燕華在國外旅行了9年之後回到了上海,她開始順從自己的心意,開始做各種建設性的事情,起初,她寫了自傳,原名《屬虎的女人》,後來,她和別人註冊了一家公司,當上了老闆。又成立了桌球俱樂部,現在曹燕華將其發展成為著名的桌球學校,並成為自己的校長。曹燕華因管教困難被開除出國家隊,退役後寫自傳,現在他是公司的總裁。
  • 宇宙才誕生了138億年,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卻達到了930億光年?
    但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又提出,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如果說光速是宇宙速度的上限,為什麼138億年後,宇宙的大小不是138億光年的半徑範圍?這中間是否存在矛盾?首先我們要從宇宙的誕生開始說起。而到1948年,伽莫夫對具體的熱大爆炸理論又有了更精確的描述:他認為在大約150億年前的時候,宇宙只是一個極其微小的點,然後由於某種原因這個點變成了一個溫度極高的「火球」,後來這個「火球」發生了大爆炸,爆炸使得組成火球的物質散落到各處,高溫物質冷卻之後,密度開始降低,就這樣質子、中子等基本物質才誕生
  • 宇宙歷史只有138億年,為什麼可觀測宇宙的半徑465億光年?
    也就是說,即便是宇宙中有無數的天體,它們的光照過來,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不是瞬間達到的。那麼,如果宇宙的永恆的,不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化,這就代表光有充足的時間傳播到地球上,地球也還是應該沒有黑夜。 後來,宇宙大爆炸理論誕生,我們通過測算哈勃常數,可以知道宇宙的年齡大概是138億年。也就是說,給光傳播的時間只有138億年。
  • 上遊薦書|掌舵迪士尼15年的傳奇CEO終於開口!羅伯特·艾格首部自傳...
    他的首部自傳藏著多少迪士尼這個娛樂帝國的秘密,可想而知。羅伯特·艾格讓迪士尼走上巔峰本次《一生的旅程》羅伯特·艾格的自述是從自己臨危受命開始的。2004年前後,迪士尼外部受到「9·11」事件影響,樂園人氣低迷、電視臺收視下滑、院線電影票房呈斷崖式下降;內部也出現了爭鬥不斷、危機重重的窘況。
  • 彭德懷8年牢獄寫15萬字自傳 看九大公報嘆氣
    他苦苦尋索一條救國救民之路,年屆30,找到了共產黨,頓見曙光。從1928年到1953年,25年中他有22年身在前線。  1959年廬山會議後,彭德懷從新中國的政治舞臺上消失。1974年,他在囚禁中含冤辭世。彭德懷的生命歷程反映出中華民族近百年的苦難、追求與奮鬥。
  • 邊走邊看 探秘「宇宙奧秘」——蘇格蘭宇宙思考花園
    蘇格蘭宇宙思考花園(The Garden Of Cosmic Speculation),值得你去造訪。  藝術界奇才  蘇格蘭宇宙思考花園出自當代著名建築評論家查爾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之手。他一手打造出的這座奇幻花園,為當代人帶來了不一樣的花園奇遇記。
  • 宇宙花園中丟失的黑洞種子
    在宇宙的大花園裡,最重的黑洞是從種子裡長出來的。這些種子通過它們消耗的氣體和塵埃,或者通過與其他緻密天體的結合,在大小和重量上不斷增長,形成星系的中心,比如我們自己的銀河系。但與植物不同的是,巨大黑洞的種子也一定是黑洞。但至今還沒有人找到這些種子。其中一個想法是,超大質量黑洞——相當於數十萬至數十億個太陽質量——是由一個從未見過的更小的黑洞組成的。
  • 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
    這一事實,現在被稱為哈勃定律,它表明一定有一個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上所有這些星系中的物質都聚集在一個地方。 這個時間點,就是我們的宇宙誕生的時候,現在被稱為宇宙大爆炸。從那時起宇宙膨脹的體積有多大取決於它的增長時間和膨脹速度。哈勃宇宙望遠鏡和其他一些儀器收集到的精密測量數據都指向這一結果。
  • 太陽系最大裂谷指向5億年前宇宙戰爭?這道星球創痕讓人細思極恐
    星球之於宇宙,渺小的好似一粒塵埃,而生活在這粒塵埃上的人類,就更是微不足道卻又偉大的存在。這並不是矛盾,微不足道,是相較於這個宇宙的年齡,相比數萬億年的宇宙,人類的歷史太短了,連匆匆過客都談不上;說人類偉大,因為這個只有250萬年的年輕物種已經開始探索家園以外更大的空間。
  • 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為什麼可觀測宇宙的半徑是465億光
    通過現代技術測量,人類發現地球直徑12000公裡,周長40000公裡,地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1.5億平方公裡,佔21%,海洋面積3.6億平方公裡,人類不僅測量過地球的大小,我們還知道太陽系的大小是2光年(包括奧爾特星雲),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銀河系至少有1000億恆星。
  • 地球的年齡是45.5億年,這個答案是誰提出來的?怎麼得出來的?
    這個數據是怎麼得到的?我查了一些資料,這個證實的過程十分的曲折。首先提出這個答案的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他是用熱力學的方法估算地球年齡的。他假設地球最初是一個巨大的火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火球就由外向內逐漸冷卻,從而變成了今天的樣子。而這個冷卻的時間,就是地球的年齡。在1862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地球的年齡在兩億年到4億年之間。
  • 2億年後的地球是何模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一眼警醒人類!
    2億年後的地球是何模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一眼警醒人類!宇宙中的眾多星體中,唯獨地球人類了解的不少,至少知道地球由七分海洋三分陸地構成。與其說它是一顆星球,不如說是一顆水球,被海洋覆蓋著。2億年後的地球是何模樣?科學家畫出模擬圖,一眼警醒人類!為了讓人類意識到如今地球的危機,科學家模擬出2億年後的地球,到底是一副怎樣的模樣呢?不出意外的話,兩億年後的地球仍然是蔚藍色的,被海洋覆蓋著,但它的板塊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這種變化使地球擁有更強的治癒能力。
  • 創業不是改變世界,而是一場三十年賽跑 ——讀菲爾·奈特自傳...
    而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自傳《鞋狗》,讓我看到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故事。相比矽谷那些40多歲就急不可耐出傳記的創始人,78歲的奈特先生是個異類。這位低調的老人除了24歲那年前往史丹福大學讀了一個MBA學位,一生從未離開過家鄉。他出生長大在美國西北海港城市波特蘭,他創立的耐克公司總部就在波特蘭郊外的小鎮上。
  • 來一次宇宙時空之旅,這個138億年前的故事,你千萬不可以錯過!
    千百年前,古人就已經學會從宇宙中借取靈感,為自己的作品增添意象。而到了現代,宇宙裡隱藏的秘密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科學家去探索、去研究。我們抬頭仰望,時而靜謐的夜空中繁星閃爍,時而是一片沒有邊界的黑幕,宛如蓋在藏寶箱上的烏布,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