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埃及坦塔12月8日電通訊:埃及工程師研發遙控機器人助力抗疫
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馬哈茂德·富利
16歲高中生阿卜杜勒-拉赫曼·胡薩姆躺在病床上,一臺白色的機器人伸著機械手臂,正對他心臟部位進行超聲心動圖掃描,機器人胸前屏幕上實時顯示掃描結果。這是新華社記者近日在埃及西部省坦塔市一家私立醫院內看到的場景。
作為志願者,胡薩姆完成了這臺名叫「茜拉03」的機器人所有功能的測試。除了超聲心動圖外,「茜拉03」還能完成體溫監測、以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式檢測新冠病毒、X射線檢查等任務,其配備的傳感器可進行人臉識別,並判斷醫院內醫護人員及患者是否保持了安全社交距離。
「茜拉03」是27歲的埃及機電工程師馬哈茂德·科米設計的第三版遙控機器人,近期剛完成原型機設計和各項功能測試。據科米介紹,由於在前兩版基礎上增加了機械手臂,「茜拉03」實現了多功能應用。
他介紹說,「茜拉03」應用了人工智慧技術,與之前版本相比人臉識別準確度更高。在醫院測試中,「茜拉03」能大幅減少醫護人員與患者的直接接觸,降低醫護人員感染風險。未來他還將進一步完善「茜拉03」的各項功能。
作為坦塔市機器人學院負責人,科米在埃及疫情最嚴重時萌生了通過製造遙控機器人幫助醫護人員的想法。他利用3D列印技術,很快就設計製造了第一版機器人「茜拉01」,7月又完成了「茜拉02」的設計製造。
據科米介紹,「茜拉01」功能有限,「茜拉02」配備了更加靈敏的傳感器,可以更快速地檢測體溫。「茜拉02」可用於人流量較大的場所,例如醫院、機場、銀行等。當人們走近機器人時,其配備的傳感器能自動檢測人的體溫,如果體溫過高就會發出警報。由於使用了物聯網技術,「茜拉02」可在任何地方通過網絡遙控。
「茜拉02」受到了醫院的歡迎並成功運用到新冠患者診斷中。前述私立醫院負責人達利婭·拉斯蘭告訴新華社記者,「茜拉02」在埃及疫情最嚴重時曾成功為醫院患者進行PCR檢測,極大減輕了醫護人員壓力。
科米研發的機器人受到了埃及政府關注。埃及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項目經理亞西爾·阿卜杜勒·巴裡表示,當他看到科米研發的「茜拉02」後,決定支持科米使用該部的實驗室和設備繼續研發「茜拉03」。
「科米發明的機器人在醫療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未來可為它增加更多功能以應對各種傳染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巴裡說。
科米坦言,他研發的機器人目前仍處於原型機開發階段,仍需要政府的支持以繼續研發「茜拉04」並最終實現量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