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涼山的懸崖村,獲得了6億資助,卻只修了一條鐵梯子?

2020-12-24 珊珊快來說旅遊

經常去旅行的有心人會看到風景美麗的地方,但是那個地方的設施已經落後於時代了,因為當地特別貧窮,所以在非洲有很多貧窮的部落,當地的物質缺乏,一頭牛和一隻羊是他們眼中的財富,其實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地方,一個很窮,著名的懸崖村,懸崖村是四川的大涼山,這是到處拔地而起的絕壁峰,這座山峰上有自然的村落,當地居民很窮,他們和外部的聯繫主要是靠光譜走路。

以前誰都不關心他們,所以爬山的時候只能爬自己編的藤蔓,那之後,他們受到了關注,當地政府為他們準備資金建設了道路,那時,我為他們攢了近六億的錢,有了這些錢,他們就把爬上去的藤蔓換成了鐵梯子,種鐵梯子看起來很危險,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作為當地的條件,這樣做也沒有好的方法,孩子們想去學校的話,就爬這個梯子,去山那邊的學校,真的不安全,以前沒有梯子的時候,很多孩子和大人都會爬上去,掉在懸崖上死了。

但是不可思議的是,近6億的資金建設了這樣的鐵梯,聽說有這麼多的梯子嗎?然後,因為這裡的地理環境特殊,6億元都沒有給他們做鐵梯,我把這些錢用於旅遊業,因為這裡有很大的旅遊開發潛力,所以現在要建設很多旅遊項目,讓大家去玩,同樣,為這裡建設旅遊項目,對當地人來說是更好的選擇,這裡的山路就是這樣,除了建鐵梯子以外沒有別的辦法,所以,這個梯子是通往外部的唯一的道路。

現在這個村子的人的生活條件好多了,不僅電器,旅行項目也變多了,另外,在網上公開後,當地的旅遊項目非常受歡迎,很多人來這裡體驗生活,現在這裡的人們的經濟來源得到了保障,我相信他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我設立了旅行項目,比起單純的捐贈給他們,他們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善,現在給了他們掙錢的路,所以,我相信這裡的人未來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摘掉「帽子」露出笑臉 聽,大涼山的小朋友們在唱這首歌
    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惦記涼山州的貧困群眾,親自關懷、部署大涼山脫貧攻堅工作。2020年11月17日,涼山全州脫貧摘帽。脫貧後,總臺記者走進大涼山。在被稱為懸崖村的阿土列爾村,村民說,村裡三年前種下的油橄欖,今年豐收了。現在,大家正忙著收,也忙著擴大種植。
  • 視頻丨摘掉「帽子」露出笑臉 聽,大涼山的小朋友們在唱這首歌
    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十分惦記涼山州的貧困群眾,親自關懷、部署大涼山脫貧攻堅工作。2020年11月17日,涼山全州脫貧摘帽。脫貧後,總臺記者走進大涼山。在被稱為懸崖村的阿土列爾村,村民說,村裡三年前種下的油橄欖,今年豐收了。
  • 全球最特別的村莊,建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就在我國四川!
    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在世界上都非常出名的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建在懸崖峭壁之上,這個村莊就在我國的四川,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村莊人們的生活就沒有那麼舒服,這個村莊的名字叫阿土列爾村,他在四川大涼山之中,大涼山地區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
  • 你笑起來真好看|大涼山女孩的蝶變(四川)
    俄木以伍家住四川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也就是著名的「懸崖村」。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說,看到了有關「懸崖村」的報導,特別是看著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如今,總書記關心的「懸崖村」,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 我在現場|我見證了懸崖村的這一天
    建鋼梯、通網絡、興產業,懸崖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走下鋼梯,搬入縣城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他們的生活條件逐步實現歷史性改變。↑某色蘇不惹(左一)和家人一起在火塘邊烤火(2017年12月14日攝)。 2016 年 5 月懸崖村經媒體曝光後,山上村民的出行難令人驚訝,孩子們上學路令人揪心,所展現的四川省大涼山脫貧攻堅的難點和痛點直刺人心。
  • 四川大涼山到底怎麼樣,看看這個鄉鎮,也許你就明白了
    最近,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傳出好消息,曾經因為學齡兒童上學,村民出村需要通過翻越800米高的懸崖的懸崖村,已經整體搬遷到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走出「懸崖村」,走向新天地,值得祝賀,但是,在大涼山深處,向懸崖村的情況還有多少?看看這個鄉鎮,也許就明白了。
  • 懸崖村村民:沒讀書吃了虧 不能讓小孩再吃虧
    這裡是新京報報導過的「懸崖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今年8月開始,村裡開始新建一條用鋼管打造的「鋼梯」,現在已修了五分之四。某色伍哈一手握緊扶手,一手掐指算著,再10多天,鋼梯就要完工,那時候正好趕上彝族年,那是彝族人一年最喜慶的日子,「孩子們回家就不用再走危險的藤梯路了」。
  • 涼山懸崖村絕壁修路 村民背1500根鋼管上山造天梯
    今年8月開始,村裡開始新建一條用鋼管打造的「鋼梯」,現在已修了五分之四。 某色伍哈一手握緊扶手,一手掐指算著,再10多天,鋼梯就要完工,那時候正好趕上彝族年,那是彝族人一年最喜慶的日子,「孩子們回家就不用再走危險的藤梯路了」。 這個爬了一輩子藤梯的中年人,吐著彝語口音的四川話,憨笑著說出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口號,「交通搞上去了,經濟才有發展。」
  • 四川大涼山峽谷中的脫貧路
    四川大涼山峽谷中的脫貧路 (9/9) "← →"翻頁
  • 歷時五年,繆瑚瑚與大涼山的不解之緣
    ,地處海拔2600米以上的四川涼山昭覺縣阿並洛古鄉洛五阿莫村瓦吾社寨子。2018年1月12日,瓦吾小學的鄉村教師曲比史古獲得了由公益組織頒發的2017年度鄉村教師獎,央視新聞對其進行了報導,曲比史古:一切為了孩子好,感動了無數人。
  • 老鐵們,開播了,歡迎大家來到「懸崖村」直播間~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處坐落著一個實實在在的「直播村」村民之間互稱「老鐵」暗號是「666」其中,人氣最旺的網絡主播叫楊陽點擊視頻帶你進入「『懸崖村』的直播間」「」「天梯」上的巨變大涼山阿土列爾村海拔1400多米位於懸崖之上,雲朵之間是名副其實的「懸崖村」此前,村裡通往外界依賴一架用藤條和木棍編成的17段「天梯」即便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上下一趟也要近4個小時住在「懸崖村」的人幾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孩子上學背包翻山去縣城都是奢侈的事情
  • 大涼山:雲端上走出幸福路(報告文學)-光明日報-光明網
    支格阿魯擁有神奇的力量,他騎著一匹由神鷹變成的飛馬,消滅妖魔鬼怪,徵服毒蛇猛獸,馴服雷公閃電,用神弓仙箭射落了天上的五個太陽和六個月亮,只留下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讓人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大涼山一直是全國貧困程度最深、貧困面最廣、貧困面積最大、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
  • 「懸崖村」搬家的事兒,連英媒都關注了——
    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 四川涼山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又被稱為「懸崖村」,村民與外界的唯一通道是搖搖晃晃的懸梯。該村進入公眾視野後曾引發多家外媒關注,其中就包括英國《泰晤士報》。近日,「懸崖村」村民搬家了!《泰晤士報》在5月14日的報導中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編譯如下:生活在中國西南部一個懸崖頂端的居民正搬遷到新家。
  • 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公益之行——走進四川大涼山
    播種希望,城民關懷疫情恢復項目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圓夢12月8日,城市足球集團暨四川優必選攜手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走進四川大涼山的西昌市和昭覺縣,正式啟動了「運動夢想課」公益項目。作為城市足球集團在全球開展的城民關懷疫情恢復項目的一部分,「運動夢想課」項目將通過向四川大涼山的若干所學校捐贈體育運動器材和裝備、為體育教師提供培訓(以開展足球青訓課)等形式,使當地的孩子們獲得更好的運動環境,為孩子們們今後的身心發展打下更加健康、堅實的基礎。
  • 「戲劇精神永不停息」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讓世界看見涼山-國際在線
    11月7日,立冬,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開幕大戲、民族歌劇《聽見索瑪》在西昌上演,100多根、總長度近1000米的鋼管變為一座4米高的鋼梯,還原了懸崖村的真實故事,令觀眾震撼。他認為,戲劇和劇場有療愈的作用,應更貼近生活,讓人們獲得精神營養,獲得共同往前走的力量。  論壇上,雖然烏鎮戲劇節、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等因疫情暫停,但大家以戲劇為媒,積極地思考著「後疫情時代,怎樣讓戲劇精神永不停息」。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OFF單元秘書長尼克森·皮塔卡在主題為《戲劇節與民眾》的發言中,詳細介紹了法國戲劇節的運行模式,並期盼用藝術重塑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 「懸崖村」的小女孩:第一次摸畫筆,長大要當畫家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從『懸崖村』下來,到居民安置點給孩子們上美術課,從這一張張笑臉當中可以看到孩子們有多開心,希望藝術的種子能在他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晚上10時,結束了一天的採風行後,手臂曬得通紅的李壽友在朋友圈發表了這段感悟。
  • 「懸崖村」居民即將搬遷,危險藤梯換鋼梯,如今變樓梯集中安置
    2020年4月26日-29日,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傳來喜訊:四川省內最大的異地扶貧搬遷工程籌建的4個集中安置點,面向來自全縣28個鄉,96個邊遠山村的建卡貧困戶,分發1200多套房,搬遷群眾開始抽籤分房。
  • 大涼山小夥原創歌曲唱進社交平臺
    10月5日,詞作者馬正華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這首作品是根據大涼山一群貧困孩子的真實經歷而創作的,描述了這群孩子在面臨貧困、失學等生活境況下有幸得到了國家扶貧幫助、社會公益組織以及愛心人士的關愛,從此,他們的生活曙光重新被點亮,大涼山上燃起了愛的火焰。
  • 「致我們的2035」搬離懸崖村之後
    我們又該如何為之奮鬥,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致我們的2035》,23日推出第一篇《搬離懸崖村後》。帕查有格,1986年出生於四川涼山,2015年12月起任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第一書記。阿土列爾村又名「懸崖村」,因村民進出村需攀爬17段懸掛於峭壁的藤梯而得名。今年5月,懸崖村84戶貧困戶搬遷至昭覺縣城的新家。
  • 這半年「懸崖村」村民的變與不變
    昭覺沐恩邸社區新居民眺望新居。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華小峰攝  一線探訪  「出門送孩子上幼兒園,找不到回來的路。」但是,幾個月過去,「懸崖村」人「搬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卻又那麼真實。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寇敏芳  新家和故土  從習慣買菜開始新生活,老家產業仍然沒丟  「這次買了肉。」12月18日,剛進門,阿勒幹呷就放下菜籃。在「懸崖村」時,平時吃肉全靠自己殺豬。也正是如此,前不久的彝族年,沒及時買肉的阿勒幹呷被丈夫數落:忘了已經不養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