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懸崖村」村民的變與不變

2021-01-13 國際在線

  昭覺沐恩邸社區新居民在太陽廣場跳舞。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華小峰攝

  昭覺沐恩邸社區新居民眺望新居。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華小峰攝

  一線探訪

  「出門送孩子上幼兒園,找不到回來的路。」提起妻子阿勒幹呷剛搬家時的「糗事」,某色日者忍不住笑了。阿勒幹呷嘟囔一句:「誰讓這裡的房子都長得一樣呢?」

  今年5月12日,住在「懸崖村」——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牛覺組的某色日者一家,和其他27戶村民一起搬到縣城附近的沐恩邸社區。在這個川內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懸崖村」人發現,搬進新家只是從村民變市民第一步。

  「磨合,適應,融合,最終像城裡人一樣生活。」沐恩邸社區副書記海來木呷說,從貧困戶到市民的轉變,遠不是搬到新房裡這麼簡單。但是,幾個月過去,「懸崖村」人「搬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卻又那麼真實。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寇敏芳

  新家和故土

  從習慣買菜開始新生活,老家產業仍然沒丟

  「這次買了肉。」12月18日,剛進門,阿勒幹呷就放下菜籃。在「懸崖村」時,平時吃肉全靠自己殺豬。也正是如此,前不久的彝族年,沒及時買肉的阿勒幹呷被丈夫數落:忘了已經不養豬了?

  買菜,只是阿勒幹呷適應新生活的一部分。剛搬到新家時,阿勒幹呷懵了:熟悉的土灶沒了,換成沒用過的電磁爐、電飯煲;全新的液晶電視,卻不知道怎麼用遙控器……

  「以前出過(搬遷戶)不會用電飯煲挨餓的事情。」海來木呷說,社區在搬遷之初便對「懸崖村」搬遷戶進行適應性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洗衣機使用等數十項。某色日者用手機拍下家電操作流程,「我老婆不會就看一下。」

  女人們逐漸適應新家,男人們則陸續做起「候鳥」,奔波在相距兩個小時車程的老家與新家之間。

  「油橄欖凍著沒有,遊客多不多?」12月18日中午,某色日者撥通了族叔某色爾布的電話。同為「懸崖村」搬遷戶,早在12月14日,某色爾布就趕回老家尋找柑橘銷路。他告訴某色日者,要儘快回老家。因為油橄欖要做好保溫,且寒假將至,遊客人數會越來越多。

  搬到沐恩邸社區,產業和收入渠道還是要圍繞「懸崖村」做文章。某色日者在老家有10多畝油橄欖,而某色爾布則在老家有年產值兩萬多元的5畝多柑橘,以及開業近一年的農家樂。

  「他們大部分在老家都有產業。」海來木呷說,對於脫貧不久的「懸崖村」28戶搬遷戶來說,老家的產業眼下仍然不能丟。

  新朋與舊友

  一邊主動融入新社區,一邊保留著「懸崖村」的印記

  「舞蹈從晚上7點開始,大家儘量參加。」眼看社區廣場舞臺布置妥當,沐恩邸社區書記石一阿西發出通知。搬到沐恩邸社區開始,參加舞會,就是「懸崖村」女人們的「必修課」。

  為何要組織舞會?「增強凝聚力,加快融入。」石一阿西解釋,沐恩邸社區安置了全縣81個村的搬遷戶,和大夥打成一片是遷入者的必修課。

  「剛來的時候,對門住的是誰都不知道。」某色爾布的妻子楊鋁洗說,「懸崖村」搬遷戶被分在不同的單元樓,處理鄰裡關係成為當務之急。而舞蹈等群眾性娛樂活動,提供了相互熟悉的平臺。

  「有的和其他村的村民一起出去打工,有的一起辦喜事。」海來木呷注意到,集體活動多起來後,「懸崖村」28戶搬遷戶在新家結識了不少新朋友。

  但是,「懸崖村」的印記並沒有抹去。搬家前,28戶村民自發組建了名叫「阿土列爾村」的微信群。讀過初中、曾長期在外務工的楊鋁洗成了女人間的「話事人」。遇到跳舞這樣的事情,也要聽聽楊鋁洗的意見。而阿勒幹呷朋友圈裡的視頻中,身邊的舞伴都是楊鋁洗。

  「平時遇到事情,還是會想著老家人。」某色日者說,大夥如果有事出門,都要請附近的「懸崖村」老鄉幫忙照看在家的孩子。

  新俗和新風

  老黨員變社區志願者,「孩子的教育」成熱門話題

  「不能丟垃圾。」看到有人把喝空的飲料瓶放在路邊,64歲的老黨員某色作格趕緊跑了過來。從「懸崖村」搬到沐恩邸社區不到一個月,某色作格就申請了新「工作」:承擔社區28棟居民樓附近綠化帶管護事宜。

  「上任」近半年,某色作格不僅守住綠化帶,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讓幾個小孩丟垃圾。他們問我『那你為啥往地上吐痰』。」這件事讓某色作格明白:想要做好管護工作,必須要從改變自己開始。從那以後,他和「懸崖村」的老夥計們約定,相互監督,做到「不聚眾酗酒、不亂扔垃圾」。

  老人在變,孩子們的命運同樣在改寫。「最頭疼的事解決了。」12月18日中午,接完昭覺縣特殊學校打來的電話後,某色日者衝著7歲的女兒笑了。因為,有聽力和語言障礙的女兒不日即可入學。

  不只是殘障兒童,搬到沐恩邸社區後,「懸崖村」的娃娃們更「金貴」了。「每天都有人找我輔導作業。」被稱為「文化人」的楊鋁洗感受到了這種變化。她說,「懸崖村」成年人多數沒有完成義務教育,在搬家前的幾年,對孩子的教育大部分還停留在「早晨發一顆土豆,晚上清點下人頭」階段。但眼下,「孩子的學習成績」卻成了大人們的熱門話題之一。

  「搬到這裡以後,教育、衛生等條件都變好了,大夥的精神面貌肯定會一點點改變的。」海來木呷說,他期待「懸崖村」的搬遷戶們早日真正變成居民和市民。

  原標題:這半年「懸崖村」村民的變與不

相關焦點

  • 懸崖村村民:沒讀書吃了虧 不能讓小孩再吃虧
    也許習慣了大人背東西,這一切在他們看得都比較平常。2014年,勒爾村小學從懸崖村搬遷到山下。目前,全校300個孩子,住在山上懸崖村的孩子有20多個。上個學期,懸崖村的學生每個月都要回家一次。如今,學校出於安全考慮,規定以後只有在彝族年和寒暑假才會放假。其餘時間封閉式管理,不允許出校門。
  • 我在現場|我見證了懸崖村的這一天
    建鋼梯、通網絡、興產業,懸崖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走下鋼梯,搬入縣城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他們的生活條件逐步實現歷史性改變。↑某色蘇不惹(左一)和家人一起在火塘邊烤火(2017年12月14日攝)。 2016 年 5 月懸崖村經媒體曝光後,山上村民的出行難令人驚訝,孩子們上學路令人揪心,所展現的四川省大涼山脫貧攻堅的難點和痛點直刺人心。
  • 「懸崖村」居民即將搬遷,危險藤梯換鋼梯,如今變樓梯集中安置
    支爾莫鄉的阿土列爾村,就是著名的「懸崖村」,一個處於涼山深處的懸崖上,極度危險的村子。這個需要藤梯攀爬懸崖絕壁的村子,有的老人一輩子都沒有下過山,後來,藤梯改成了鋼梯,如今,村民們終於要告別懸崖,走出大山了。
  • 「致我們的2035」搬離懸崖村之後
    通過發展臍橙、核桃、青花椒等種植業以及旅遊產業,截至目前,懸崖村貧困人口人均收入達到9000多元,是5年前的近5倍,成功實現脫貧。帕查有格:最近在忙什麼?村民:最近在培訓。帕查有格:你參加了什麼培訓?村民:焊工。沐恩邸社區離昭覺縣城只有2公裡多,這裡聚集了昭覺縣各村而來的上千名移民,其中有24戶來自懸崖村。
  • 涼山懸崖村絕壁修路 村民背1500根鋼管上山造天梯
    從在建的「天梯」上向下看 這裡是媒體曾經報導過的「懸崖村」,位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 村裡有力氣的人都願意來背鋼管 這些鋼管,需要村民們背到山上的工地上。 10月13日,位於山腳的勒爾村小學門口,堆積了一捆捆鋼管,村文書莫色子古坐在一塊石頭上,等待前來背鋼管上山修路的村民。每背走一捆,他就用一張小紙條寫上背走的數量,蓋上有他個人的印章,村民通過紙條結帳。1.5米的鋼管,背一次每根工錢10元。
  • 磐安懸崖村成為網紅村從巖門村的蝶變感悟「兩山」理念的真理力量
    懸崖村的橫空出世有它什麼樣的機緣?背後的推力又是什麼?縣融媒體中心《牢記總書記囑託 建設重要窗口》欄目組記者專程前往探訪,感受它「變」的速度,「變」的力度……鋪就一條通達的「致富路」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磐安調研。
  • 「懸崖村」搬家的事兒,連英媒都關注了——
    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 四川涼山昭覺縣的阿土列爾村又被稱為「懸崖村」,村民與外界的唯一通道是搖搖晃晃的懸梯。該村進入公眾視野後曾引發多家外媒關注,其中就包括英國《泰晤士報》。近日,「懸崖村」村民搬家了!《泰晤士報》在5月14日的報導中也對此事進行了報導。編譯如下:生活在中國西南部一個懸崖頂端的居民正搬遷到新家。
  • 懸崖村首個網絡主播「熊二」,歡迎!
    懸崖村首個網絡主播「熊二」某色拉幾(左)來到川報全媒體改版迭代活動現場。  這首《再見,阿土列爾》歌唱的對象是涼山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懸崖村。今年5月,村裡80多戶貧困戶從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搬到縣城居住,實現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的千年巨變。  懸崖村首個試水網絡主播的村民「熊二」某色拉幾也來到發布活動現場。這個21歲的彝族小夥子,原本在村裡種玉米和土豆。2016年,懸崖村的鋼梯建成後,開始當起了主播。
  • 老鐵們,開播了,歡迎大家來到「懸崖村」直播間~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大山深處坐落著一個實實在在的「直播村」村民之間互稱「老鐵」暗號是「666」其中,人氣最旺的網絡主播叫楊陽點擊視頻帶你進入「『懸崖村』的直播間」「」「天梯」上的巨變大涼山阿土列爾村海拔1400多米位於懸崖之上,雲朵之間是名副其實的「懸崖村」此前,村裡通往外界依賴一架用藤條和木棍編成的17段「天梯」即便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上下一趟也要近4個小時住在「懸崖村」的人幾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孩子上學背包翻山去縣城都是奢侈的事情
  • 「懸崖村」的小女孩:第一次摸畫筆,長大要當畫家
    封面新聞記者 何方迪 「從『懸崖村』下來,到居民安置點給孩子們上美術課,從這一張張笑臉當中可以看到孩子們有多開心,希望藝術的種子能在他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晚上10時,結束了一天的採風行後,手臂曬得通紅的李壽友在朋友圈發表了這段感悟。
  • 2020年南川懸崖村跨年徒步穿越之旅
    南川金山鎮金獅村,村子地處偏僻,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由於沒有公路,村民的出行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小山村村民出行靠一條懸崖「天路」!(如圖)這裡的村民為了讓孩子能安全的上學,搭建橋梁,遇山開路,這裡的藥療條件也差,要一天半的時間才能到鎮上救治,耽誤的最佳治療時間,山村的村民靠山吃山,農作物因為交通不方便,經常運不出去,信息化傳播不暢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報導和
  • 「懸崖村」31戶貧困老鄉今日下山搬新家
    四川日報·四川在線「涼山戰報」前方報導組「喔喔喔……」5月13日,天剛蒙蒙亮,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懸崖村」)裡,一聲公雞啼鳴聲劃破村莊上空。「起床嘍,收拾東西!」村民俄地來格一腳蹬掉被子。當天,和他一樣,將有31戶貧困戶走下2556級鋼梯,進城。5月12日,「懸崖村」26戶居住在山腳下的貧困戶已搬遷到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13日,居住於高山區、需攀爬鋼梯上下的特土組和勒爾組31戶貧困老鄉,將採取「人走鋼梯、行李走索道」方式下山,在山腳下牛覺組集中乘車,進縣城、領鑰匙、搬新家。14日,還有27戶搬遷。
  • 探訪超級文和友:開業半年後的「變」與「不變」
    恩寧劉福記的夥計,正在炸雲吞迭代和創新 應時而變超級文和友更像是一座美食社區,有自營菜品也有入駐,也有體驗項目。劉福記老闆劉高文在觀察了客群後發現,來超級文和友的不乏外地遊客和年輕人,針對這一客群,特意研製出了炸雲吞,「炸雲吞的皮很講究,為了做好炸雲吞,劉高文前前後後試了多次,還叫上超級文和友團隊一起品鑑。」據知情人士透露,炸雲吞推出後深受年輕人的歡迎,一天便賣出130份左右。因勢而變,是不少堅守店鋪的主旋律。
  • 懸崖村少年養蜂賣蜜:網友嫌便宜,要求價格漲4倍 |下山之後
    四年前,騰訊新聞聯合新京報,首次推出「懸崖村」系列報導之後,懸崖村經歷了一次「光速進化」。同時,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也在騰訊公益平臺,多次發起「幫懸崖村孩子出大山」等公益募捐,在廣大網友支持下,幫助許多孩子實現了夢想。近日,騰訊新聞、騰訊公益聯合新京報,推出99公益日系列脫貧報導《下山之後》,回訪懸崖村。
  • (社會)中國最北省:冬至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哈爾濱12月21日電題:中國最北省:冬至的變與不變新華社記者馬曉成冬至是我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民諺。每到冬至,汪文萍都要為家人張羅包一頓餃子,她覺得這個儀式感很重要冬至這頓餃子不一定要多好吃,但包一頓餃子,才叫過冬至。冬至時節的黑龍江省,往往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天氣雖冷,不少孩子卻樂了開花。在哈爾濱市香坊區一處公園內,已經退休的孫立群,正在帶著自己的小孫子揮動尜鞭,在冰面上把冰尜抽得嗡嗡作響。
  • 《天道》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變與不變才是事物發展邏輯
    就像共濟會會標一樣,或者一美分紙幣上面的上帝之眼,很有可能告訴我們一個秘密,在這五千年人類文明之外,歷史的長河中還埋藏了諸多文明,上古神話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以及三星堆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在中國文化和文明起源,以及西方文明起源,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上古時期,人們通過天眼溝通「神」,人們把這一類人叫祭祀,巫或者薩滿,是神在人間的代言人,而世俗社會的權力、宗教、甚至信仰都是被約束的。言歸正傳,《天道》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變與不變才是事物發展邏輯。
  • 摘掉「帽子」露出笑臉 聽,大涼山的小朋友們在唱這首歌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回望過去五年輝煌成就,展望未來光明前景,新聞聯播從今天(11月28日)開始推出系列報導《「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報導「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發展的壯麗圖景、人民生活的可喜變化,凝聚起奮進新徵程的磅礴力量。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
  • 四川大涼山的懸崖村,獲得了6億資助,卻只修了一條鐵梯子?
    經常去旅行的有心人會看到風景美麗的地方,但是那個地方的設施已經落後於時代了,因為當地特別貧窮,所以在非洲有很多貧窮的部落,當地的物質缺乏,一頭牛和一隻羊是他們眼中的財富,其實我們國家也有很多地方,一個很窮,著名的懸崖村,懸崖村是四川的大涼山,這是到處拔地而起的絕壁峰,這座山峰上有自然的村落
  • 視頻丨摘掉「帽子」露出笑臉 聽,大涼山的小朋友們在唱這首歌
    站在歷史交匯點上,回望過去五年輝煌成就,展望未來光明前景,新聞聯播從今天(11月28日)開始推出系列報導《「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報導「十三五」期間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家發展的壯麗圖景、人民生活的可喜變化,凝聚起奮進新徵程的磅礴力量。 四川涼山州是全國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四川省最後7個貧困縣全都集中在這裡。
  • 《我的世界》殭屍村民如何變回村民 殭屍村民變回村民操作步驟教學
    導 讀 我的世界殭屍村民怎麼變回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