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正襟危坐的家長,可真難

2021-01-12 八月半Fly

自從開啟自由職業,每天多了很長一段跟小孩相處的時間。

早上7點起床穿衣餵飯,把小孩安排妥當;中午不到12點,開始與時間賽跑,要趕在小孩在餐桌上睡著之前填飽她的肚子;下午的三個小時小孩雷打不動的午休,是老母親不可多得的放鬆時間;晚上6點飯後,開始讀繪本,陪遊戲。

每天想到自己滿滿的行程安排,忍不住瑟瑟發抖。

真的,這比朝九晚五去坐班還累(畢竟上班還能劃划水)。

儘管有老人的幫忙,白天有時候我可以以工作為由打發小孩一邊玩去。然而,當小孩興衝衝地跑回來要找媽媽時,我還是會忍不住自責,捫心自問:作為一個老母親,對孩子的陪伴是不是太少了?幼兒教育跟上了沒?

育兒專家說,三歲之前的小孩家長要給足她安全感,源源不斷的愛是溺不死的。

專家還說,你自己都不愛讀書,整天盯著個手機,怎麼能指望自家娃是個不玩電子產品,肚子裡裝著墨水的天使寶寶?

說得有道理。

每天儘量抽空陪寶寶,給小孩準備各種各樣的早教書籍。

小孩有段時間跟著我們執迷於玩手機,用眼過度,眼睛開始使勁眨巴。於是召開家庭會議,不能帶手機上飯桌,儘量別在小孩面前玩手機。生怕一不小心,被小孩逮著機會指著鼻子說:別看手機了,眼睛會看瞎的。

偶爾外出一天,回來看到歡呼雀躍著擁抱你的小孩,就覺得苦兮兮的,孩子在家到底有沒有哭著找媽媽呢?

飲食方面,全家都跟著小孩進入清淡少鹽模式,就差戒魚肉出家當和尚了。沒辦法,為了小孩能多嘗些菜式,又實在沒有功夫折騰自己做雙份。

重口味的我,目前基本每餐離不開老乾媽的盡心輔佐。

因為小孩打生來就有便秘的壞毛病,除了水果和麵包這些健康食品,連零食我們也不太敢吃了。我老公有天好不容易突發奇想買了兩包瓜子回來,千叮萬囑不要當著小孩吃,那玩意上火。

有天趁小孩睡著了,我坐在餐桌邊嗑瓜子,發出久違的清脆碎殼聲。大概是長期的貧乏練就了小孩對美食的極致聽力,臥室中熟睡中的小孩突然爬起來,對著餐廳準確無誤地大喊:媽媽,我也要吃瓜子!

頓時嚇得我恨不得趕緊把大半包沒吃完的瓜子扔垃圾桶!

小孩兩歲,開始進入敏感期了。有一次給她讀繪本,裡面有個叔叔尖鼻子摳鼻子,小孩模仿,想尋求表揚,我馬上制止:你別摳鼻子。

小孩放下手,盯著我,兩秒後小嘴一癟,捂著臉埋進我懷裡開始一抽一抽地慪氣。

現在的小孩,人格意識也發展的太早了些吧?

小孩每天9點半準時睡覺,老母親無法缺席。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再也沒有熬夜12點追劇的機會了。

天哪,我現在變成了一個什麼樣的人?不熬夜,少看手機,儘量在家陪孩子,不吃零食,清淡寡味,現在連說句話也要三思而行。

無趣啊無趣。但還是有點好處:掙錢少點,起碼健康在線,將來會很長壽。

如果你想變成一個生活健康的人,那就趕緊生個小孩吧。不用刻意練習,她/他會督促你天天向上,變成一枚像我一樣正襟危坐、自制力超強的家長。

這力量,這療效,是上多少個培訓班,follow多少個大V,加多少個沒日沒夜的班,都無法達到的效果。

可是,蒼天啊,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

一邊是慘無忍睹的職業生涯,一邊是嗷嗷待哺的親生娃娃。

生了孩子後,感覺自我開始分裂了,不再是一個完整的人。

三年,是不是育兒緊箍咒的分水嶺呢?三歲能進幼兒園了,白天丟給老師,恐怕能稍稍緩解下內心的焦慮。

可轉頭一想,這樣的生活,隨著二胎的到來,還要再持續三年之久,整個人都有一種心如死灰的感覺。

一想到還要再做三年正襟危坐的家長,可真難。

END

原創:八月半Fly,寫讀書,寫生活。

喜歡文章,點個關注。

相關焦點

  • 是不是「真學霸」,從小學階段就有跡可循,家長要重點抓五個方面
    是不是「真學霸」,從小學階段就有跡可循楊老師說,能從小學到初中一霸到底的孩子,大約佔了初中學霸的一半左右;還有一些是小學階段成績中等、但是習慣很好的孩子,到了初中以後意識到學習重要性、願意主動去學習了,也很容易逆襲成學霸。
  • 一段與老師的對話,聽到最後一句大家都怒了,做家長真要有底線
    張老師於是跟那位家長朋友展開了一段對話……1、一段家長與老師的對話,聽到最後一句大家都怒了,做家長真要有底線家長:現在的老師都是些什麼玩意兒,課不上、作業不改,一天到晚就知道收錢!張老師:這位朋友,你家的孩子在哪讀書,你竟然會這麼覺得?
  • 王源、熱巴亮相春晚發布會,體驗播報員工作,正襟危坐有內味兒了
    王源和迪麗熱巴還體驗了一把新聞播報員的工作,正襟危坐的樣子,看起來已經有播報員內味兒了! 熱巴還一展廚藝,現場教學做拉條子,這一出手就是練過的啊,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呢?
  • 硬核手工作業走紅,家長用稻草做了個龍:沒才藝真不敢送孩子上學
    現在的很多幼兒園和學校為了增加孩子與家長的親密度,增加互動,往往會舉辦很多親子活動,或者是布置一些手工作業要求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也是為了讓家長能夠與孩子多溝通,達到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目的。前不久,浙江的一所小學舉辦了耕讀文化節,其中的一個班級被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用稻草做一條龍。
  • 家長要做到的三個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也不盡然
    在當代社會,家長對子女的要求是越來越嚴格。但是在高要求的情況下,家長也要注意做到三個不。那麼是哪三個呢?首先我們來說在處理孩子犯錯過程中不要過於的急燥,這一點是家長們的通病。比如低段孩子的父母,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出現錯誤,就急著拿橡皮去擦,甚至會責怪孩子,還有大打出手的。當遇到一點點很小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鞋子髒了,衣服髒了,家長也會表現得非常急躁,要求孩子快去換,快去洗手。我們應該想一想,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有效是不是長久?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當出現類似上述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去跟孩子進行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暴躁發脾氣,急迫的要達到你想達到的樣子。
  • 老師PPT做得越精美越好麼?正襟危坐的課堂有意思麼?聽聽教育專家說...
    這位出過多本教學案例的特級教師點評當今一些教師的教學誤區說:與其花很多時間和精力把PPT做得跟動畫片一樣,不如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編者意圖,思考如何引導和激發學生深度學習。語文是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學科,教師不應該滿足於自己的講解,課堂不是炫技,而是應該做到心中有語文,眼裡有學生,圍繞學生發展設計課堂。不是淚點多就是好課。
  • 一個正襟危坐,一個放浪任俠,秉性迥異親兄弟,光芒萬丈耀華夏
    正襟危坐一大儒,放浪任俠一詩葩,一個是經中月,一個是詩中花,秉性迥異親兄弟,光芒萬丈耀華夏。在山西龍門,一位老先生正襟危坐,膝下弟子圍坐一團,正兒八經地豎起耳朵,聽先生的鴻圖大論,按先生他弟弟的話來說他講的那是「匡時之要略」,重要的很吶!作為學生,不但要認真聽,還得認真做筆記,因為他們要像孔子的弟子那樣給先生的教學講義出書呢?因為先生註定要名垂青史,在文學天地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是後話。
  • 當老師真難啊!老師,你們辛苦啦!
    「老師,孩子交給你了,我們可算放心了。這兩個多月,可把我愁壞了。……」「謝老師,這兩個月把我急壞了,孩子大了,我們說啥她也不聽,教不了,管不了,更是氣不了,你們一定要好好管管她,全靠你們了,沒想到教育孩子這麼難啊!」
  • 孩子做事「磨蹭」,做作業「邊玩邊寫」?3種情況家長別忽視
    如果隨意和一位家長聊天,問「你的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大部分家長的回答可能都是「做事拖拉」。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好像已經成為育兒問題中最難解的題,因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拉問題。做作業的時候最氣人,經常一邊鼓搗各種文具,一邊寫作業,一會喝口水,一會上個廁所,一晚上沒有閒著的時候,就是沒好好做作業。有時候我計劃著感覺應該寫完了,進屋一看才寫了幾個字,換做其他家長肯定也是暴跳如雷,真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就變成這樣。
  • 一年級語文考試題這麼難?難哭了學生,愁壞了家長
    一年級語文考試題這麼難?難哭了學生,愁壞了家長,我們知道一年級的語文學習的內容不多,但是對於從零開始的小學生來說,必須從頭開始學習拼音、單詞、造詞,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壓力也很大,在以前的幼兒園裡,稍微學會了一些字,也有了拼音的基礎。
  • 禮儀文化:「正襟危坐」到底怎麼坐?談中華禮儀三種坐姿
    宋·蘇軾《赤壁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釋義: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中華禮儀中席地而坐的三種坐姿在宋代之前,交椅還沒有出現時,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坐姿主要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跽坐」(音「計」),也叫「正坐」,即屈膝跪坐,臀部放於腳跟上,上身挺直,雙手放於膝上,氣質端莊,目不斜視。
  • 伽古拉變身五帝獸,格利扎打得他鼻青臉腫,伽古拉:做好人真難
    最終被格利扎打得他鼻青臉腫,此時的伽古拉估計心裡在想「做好人真難」。伽古拉:我想做個好人估計格利扎心裡想,勞資才是真Boss,你個渣渣也想搶我的位置,看我不吊打你一番。伽古拉:做好人真難做好人真的好難,畢竟曾經做壞人都沒這麼慘,大家覺得是這樣嗎?
  • 伽古拉變身五帝獸,格利扎打得他鼻青臉腫,伽古拉:做好人真難
    最終被格利扎打得他鼻青臉腫,此時的伽古拉估計心裡在想「做好人真難」。 伽古拉:我想做個好人 關於伽古拉的人設,編者不用多說大家已經對他非常了解。不過這次伽古拉的玩法不一樣,這次他變成了軍械庫的隊長。
  • 孩子有十萬個為什麼,千萬不能忽視,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面對元寶這一連串的問題,物理類是我的強項,答案張口就來,可是面對『雞屎果』的英文、聖誕老人怎麼進來的之類的問題,真不是我強項。隨著元寶的長大,他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大。百度上對好奇心的定義是這樣的:好奇心是當我們想要知道某種不知道的事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上的複雜情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內在動機,這種內在動機是主動學習和自發探索的關鍵。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但家裡的老人又對我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這是好事。」 如果你家以下這3個「煩人」表現很明顯,說明孩子大腦發育好、更聰明。 但對於一個只有2、3歲的孩子,喜歡搞惡作劇一方面是不明白這麼做有什麼不對,一方面是想知道這麼做會產生什麼結果。 從側面印證了孩子是很聰明的,為什麼呢?
  • 家長英語不夠好,還能陪娃一起做親子閱讀嗎?
    可讚嘆之餘,也有家長私下表示「備受打擊」。80後、90後家長小時候,英語雖然是必修課,但受到當時學習材料和教學方法的限制,大部分人的真實英語水平、尤其是聽說能力相對有限,所以每當看到別人家的雞娃,難免有些心虛。
  • 高考完家長舉報班主任補課後,家長為何感嘆找個好老師補課好難?
    對於此事,一方面有人覺得家長不地道,有過河拆橋的嫌疑;另一方面有人認為,老師收如此高價補課,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利,在學生沒高考完家長只能忍氣吞聲,不敢得罪老師,高考完就應該舉報這個有失師德的班主任老師。一、班主任高價給學生補課是家長與老師自願達成的協議嗎?
  • 悅聽丨試著做個「靠不住」的家長
    今天,與您分享的文章是《試著做個「靠不住」的家長》。點擊收聽主播朗讀音頻有位朋友是兩個學齡期孩子的媽,但她身上絲毫沒有被孩子成績綁架的焦慮。她笑著告訴我,她家兩個孩子都被她「整」怕了,學習上的事情不敢再來麻煩母上大人。
  • 為什麼初中生最難管,家長們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反映「初中的學生最難管!」。初中是義務教育的最後一站,孩子們到了這個階段心理和生理都發生著巨大變化。成長帶來的苦惱和學業的壓力接踵而至,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影響使得孩子們一時難以適應,種種因素造成了孩子在初中時期不聽話、叛逆,甚至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等不良後果。
  • 所以,到底難在哪裡?——《宅男腐女戀愛真難》
    今天聊聊電影《宅男腐女戀愛真難》。片名ヲタクに戀は難しい / Wotakoi: Love Is Hard forOtaku (2020),別名阿宅的戀愛真難 / 宅男腐女戀愛真難真人版 / 阿宅的戀愛真難 / 阿宅的戀愛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