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十萬個為什麼,千萬不能忽視,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2021-01-08 元寶爸爸聊育兒

「爸爸,我家沒煙囪,聖誕老人是咋鑽進我家給我送禮物的?」

「爸爸,你說這個砍樹的鬥鬥車是怎麼升上去的?」

「爸爸,為啥這個拖把使勁轉就可以把拖把甩幹了?」

「爸爸,咱家小兔子的嘴為啥是三瓣的?」

「爸爸,『雞屎果』的英文怎麼說,今天AKISHA問我,我不知道怎麼說?」

面對元寶這一連串的問題,物理類是我的強項,答案張口就來,可是面對『雞屎果』的英文、聖誕老人怎麼進來的之類的問題,真不是我強項。隨著元寶的長大,他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大。

百度上對好奇心的定義是這樣的:好奇心是當我們想要知道某種不知道的事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上的複雜情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內在動機,這種內在動機是主動學習和自發探索的關鍵。

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還真不能忽視,尤其當孩子象個小蜜蜂一樣在你周圍嗡嗡嗡時,父母有時會無所適從,因此失去耐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制止、敷衍甚至訓斥孩子,逐漸地孩子便會失望,從而不敢提問,沒有了好奇心,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欲望,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這才是最可怕的。建議家長這樣做:

營造童話世界,孩子永遠都有聖誕節

聖誕節在我家對孩子們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並不衝突。許久前許下的願望,到了這一天,真的有一個和藹的長著白鬍子的老爺爺駕著馴鹿不遠萬裡給他們送來禮物,長久的期待變成了現實。我家大寶,雖然14歲了,早已知道聖誕老人實際上是爸爸媽媽,但今年收到格蘭芬多學院的一套魔法COSPALY衣服依然興奮雀躍了一整天,當她拿著魔法棒,說要解除我武器時,我似乎又看到了十年前的大寶,不禁感慨:我們的孩子不是為長大和成功而活著的,孩子首先應該為活好童年的每一天而活著,一個人的童年就那麼幾年,孩子總要長大,童話也有一天會消失,但我們仍然願意延續這份快樂。

陪伴鼓勵孩子創新玩法

「爸爸,你看,我可以這樣吊著」,在小區健身器械區,元寶自己把腿掛在欄杆上,倒掛著,我只要在旁邊做好保護工作就好了。有時他把跳繩拿下去,不是跳繩,而是和同伴扯著繩子當球門,有時當拔河的工具,小朋友最難能可貴的是正是這種非常規的的遊戲手段,家長千萬不要迫不及待地幹涉孩子,試圖將孩子拽回所謂「正確的軌道」上來,這樣恰恰使孩子錯過了許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做「沒見過世面」的家長

今天早上,我和元寶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市政工人正在修剪路邊的樹枝,好奇的停下小單車盯住那個搖臂送工人上去,然後工人拿起鋸子開始鋸樹枝,他直接坐在路邊的侯公交坐凳上,我也象沒見過世面的家長一樣,把單車停下,和他一起看工人操作的全過程,當樹枝落下時,我也配合他一樣「哇噢」半天。公園裡、街邊、飯館、周圍的小社會,都可以激發孩子好奇心的。蠶寶寶怎麼變成蝴蝶,螞蟻是怎麼打地道的,小兔子是怎麼跳到籠子上的,這些大自然中小動物的生活起居,這些在孩子眼中都是一個個謎團,是孩子認識世界的良好契機。不經意間陪孩子仔細並觀察這些現象,他的好奇心就會與日俱增,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形成自己的思維和想法。

讓我們用耐心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它是孩子的寶貴財富,好好利用這筆財富,將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十萬個為什麼」嚇到家長,不會就不會,千萬不要瞎回答
    "媽媽為什麼母雞會生雞蛋而公雞就不會生呢?""媽媽為什麼鳥兒會有翅膀,我沒有呢?""媽媽為什麼你的手掌那麼大,而我的卻那麼小?"讓人很是百思不得其解,今年小編要講的是,不管你的孩子處於怎樣的家庭環境,不管是高分子家庭還是沒有任何知識分子的環境,家長的育兒方式和回應孩子問題的方式可能正在毀掉你的娃!孩子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知道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探索正確答案,而知道的則要耐心地講解給孩子聽,千萬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會誤導孩子的正確思維。
  • 你會怎麼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媽媽,為什麼太陽在白天出現,而月亮在晚上出現呢?媽媽,為什麼小鳥有翅膀可以飛呢?媽媽,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那麼長呀?媽媽,為什麼狗狗愛吃骨頭呢?我想很多的媽媽都會有這種體會,等到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每時每刻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在等著你。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於這個未知的世界是感到神秘和好奇的, 他們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帶著對這個未知世界的探索與好奇而產生的。所以,當孩子們對父母發動自己「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請記得一定要耐心去解答,父母的第一課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拖拉,磨嘰怎麼辦?如何培養自律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每天跟不同的孩子打交道,會發現一個規律,大部分「好學生」的性格非常開朗,膽大,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嘗試。很多「差生」膽小,不自信,不願意表達自己,想像空氣一樣被老師忽視。(這裡的「好學生」我僅僅指的是學習成績好,「差生」指學習成績不好)。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右腦被稱作「學術腦「,證明孩子聰明,「學術腦的孩子有3個特徵
    因此右腦發達的孩子,說明越聰明。今年只有四歲的果果,簡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只要是遇到自己不明白的東西,總是喜歡問王女士"為什麼",王女士聽到這些問題,實在是頭大。寶寶右腦發達,會有這3個特質超強的記憶力在生活中,如果我們發現孩子只要看到一個場景或者是一個畫面,就能夠立刻記在大腦中,時間就算已經過去很長時間,孩子腦海中也依然有印象,這就說明孩子的右腦很發達。
  • 如何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孩子在這樣的探索中讓自己的內心和外在發生了連接,從而將自己融進了這個關係、世界中。其實學習從來不只是跟著老師識字、念書;學習的範圍是非常廣的,問為什麼是孩子的一個學習過程。在回答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有的媽媽有一定困惑,比如:這個問題已經答過了,為什麼孩子還會問呢?
  • 孩子在學校,怎樣做能讓老師重視你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
    自從自家孩子要上學時,或者已經在上學了,家長們心中一直有個擔心,就是孩子不能得到老師的重視怎麼辦,孩子被老師忽視怎麼辦?很多家長就會想盡辦法的引起老師的注意,有些家長則會對老師進行日常千叮嚀萬囑咐,有些家長就會在老師面前刷存在感,以此來引起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注意,甚至有些家長會想到走捷徑,通過一些「小方法",讓老師多關照自己的孩子。
  • 「啟發性回答」:這才是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正確方法
    而同時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孩子會相對沉默安靜,既沒有很多問題,並且在你對他提問時,也只會回答「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們會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表現呢?根本緣由還是在家長身上。剛剛三歲的小愛就是家裡的「十萬個為什麼」,每天從早上起來就問題不停。「快點起床吧,別睡懶覺了。」媽媽早上催促道。
  • 啟加育兒:如何巧妙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上)
    啟加關注千萬家庭助力家庭教育在啟加家庭教育app的家長互動區,家長們會把自己育兒的心得與疑惑提出來與大家分享。有一類疑惑比較有趣,它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問題,而是家長被孩子「難」住了。請看下面情境。「媽媽,為什麼樹上的葉子會掉下來?」「爸爸,為什麼爺爺的頭髮是白色的,而你的頭髮是黑色的呢?」「爺爺,你看天上的小鳥,為什麼我在地上走,鳥可以在天上飛呢?」
  • 孩子課堂尿褲子不僅僅是膽小,原因得往深裡刨,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這樣的話多了,無意中就把老師塑造成嚴厲,可以實施懲罰的可怕形象,使得孩子從小就產生了畏懼心理,所以有了需求,也不敢和老師說。還有就是因為在學校,老師管理的學生比較多,不能一一照顧到,就會告訴孩子們一套秩序和規則,也會強調違反這些秩序和規則的後果。
  • 孩子總愛哭怎麼哄?聰明的父母這樣做,4招教會孩子不要哭
    孩子總愛哭怎麼哄?聰明的父母這樣做,4招教會孩子不要哭生活中,孩子大哭大鬧的現象可以說是隨處可見,面對肆意哭鬧的寶寶家長們總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哄停。那麼,如果遇到孩子特別愛哭,家長應該如何應對?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 孩子做事「磨蹭」,做作業「邊玩邊寫」?3種情況家長別忽視
    做作業的時候最氣人,經常一邊鼓搗各種文具,一邊寫作業,一會喝口水,一會上個廁所,一晚上沒有閒著的時候,就是沒好好做作業。有時候我計劃著感覺應該寫完了,進屋一看才寫了幾個字,換做其他家長肯定也是暴跳如雷,真不知道這孩子怎麼就變成這樣。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偷東西的孩子在家長心中會被烙印「小偷」兩個字,也是孩子一生走不出去的陰影。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瀟瀟22:我小時候有一次偷拿了我爺爺枕頭下的兩塊錢,本來是想買個文具盒(七幾年)那時候文具盒只有五毛多,我拿著這兩塊錢不敢買,結果還沒買上就被我爺爺發現了,當時我爺爺沒生氣只是把我們都召集在一起,說他的兩塊錢丟了誰要是撿到了有獎,當時羞得我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於是我又悄悄的把錢給放回去了!
  • 孩子缺鈣時,身高被「卡住」,醫生:4個信號家長不能忽視
    雖然每個家庭的經濟等各方麵條件都不盡相同,但家長對待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有多大的心出多大的力,總是會力所能及給孩子最好的一切,誰也不想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西西奶奶一口咬定孩子「掉魂」了,張羅著給孩子「叫魂」,西西媽堅決帶著孩子去醫院,僵持了好幾天,婆媳鬧得不愉快。媽媽群有另一個媽媽提醒,孩子夜鬧有可能是缺鈣了,孩子身體發育迅速,對營養需求比較大,很容易出現鈣不足的情況。孩子缺鈣時,身高被「卡住」,醫生:4個信號家長不能忽視!
  •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一般在孩子3歲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面學習。畢竟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方面可以減輕自己的重擔,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接觸小團體,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有很深層次的意義。
  • 當孩子沉迷遊戲時,作為家長,你可以這樣做
    而這些遊戲對於小學生來說又有極大的吸引力,並且加上小學生自控能力又差。一旦接觸很容易就沉迷其中,以至於影響學業。對此很多父母都束手無策,如果直接阻止孩子玩遊戲又會傷害他自尊心。覺得父母管得太多,限制他的自由。如果不阻止又怕遊戲會害了他。所以父母也處於兩難的地步,以至於手足無措,而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
  • 孩子的幾種行為,家長誤以為是調皮搗蛋,其實是孩子在偷偷變聰明
    其實各位家長可能不知道,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一些聰明的孩子,當他們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確實會做一些非常調皮搗蛋,讓家長恨得牙痒痒的事情。 但是遇到這類事情,家長應該感到慶幸,因為這很有可能是孩子聰明的徵兆,下面就為各位家長好好的說一說吧。
  • 面對寶寶千奇百怪的提問,聰明家長這麼做
    2歲的寶寶還算乖巧,但還是讓家長們心力交瘁,就是因為這一時期,寶寶會化身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他們帶著極大的好奇心,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為什麼鳥會飛?為什麼魚會遊泳?等等。而父母的態度和回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寶寶的自信與想像力,相反如果回應不當或者乾脆不回應,那就怪不得為啥你家寶寶沒有別人家寶寶聰明、懂事了。
  • 孩子調皮搗蛋怎麼辦?吼叫、說教都不可取,聰明家長這樣做
    學校因為孩子調皮就不收孩子,當然是不對的。但是家長也應該自我反省,孩子到底調皮到什麼程度,為什麼學校不願意接收孩子上學?孩子為什麼調皮導致孩子調皮的原因有很多:1、孩子的性格如此性格是天生的,有些孩子比較活潑好動,就會表現得比較調皮。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 如何處理孩子打架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要求其他孩子對自己孩子讓步。3.即使孩子已經跟別人打起來了,也站在旁邊假裝沒看見。4.有的家長會暴怒,指著自己的孩子罵,你為什麼每次都要這樣。以上的處理方法都是比較消極的方式。然而,研究表明:更積極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才更積極地去參與別人的團隊的活動。積極的家長都這樣做:他不會告訴孩子,你錯了或者對了,只是交給孩子一些方法,比如說:你可以跟小朋友說:「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如果對方拒絕,你可以說:「我拿這個跟你換著玩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