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網路進村入戶「傷心果」成了「致富果」

2020-12-04 中國信息產業網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郭家壩鎮熊家嶺村,「九月紅」已經掛滿枝頭,飄香峽江。村民李瑞紅在果園裡通過抖音直播賣「九月紅」。「自從裝了移動光纖寬帶,我就學著在網上銷售橙子,現在一年的收入已超過6萬元了。」李瑞紅笑著說。

「九月紅」,又名「屈鄉秋橙」,因果實通常在農曆九月成熟,所以得名「九月紅」。九月紅臍橙成熟期早,化渣性強、可食率高、口感十分清爽,號稱是「可以吸的橙子」。在過去,因為交通不便,當地臍橙銷售困難,村民的「當家果」成了「傷心果」。

自2014年開始,湖北移動在宜昌依託優質網絡,大力推進信息化扶貧,帶動產業扶貧。2016年,宜昌市成為全國第一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城市,湖北移動積極承擔了該市試點項目建設任務,共投入1.3億元,新建杆路近1000公裡、光纜5500餘公裡,在417個目標行政村及部分自然村新建有線寬帶埠約6.5萬個,覆蓋10萬戶。

經過扶貧駐村工作隊的牽線搭橋,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湖北移動為熊家嶺村搭建了4G基站,光纖寬帶也進村入戶。緊接著電商來了、客戶來了,年輕人開始做起了微商,到村物流也開通了,「九月紅」的銷路一下子全打開了。如今,極速的網絡瀏覽體驗、豐富的高畫質電視節目、便捷的農村電商交易等一系列真實利好,隨著光纖寬帶的延伸,走進秭歸貧困地區百姓家中,家家戶戶享受到現代通信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

「前幾個月,果園裡還裝了『移動看家』雲監控,現在坐在家裡就可以看到果園裡的情況,感謝移動公司為我們的致富路保駕護航!」李瑞紅說道。

近年來,湖北移動宜昌分公司在扶貧中不斷投入,通過產業扶貧將扶貧工作引向深入,在行動網路的信息化帶動下,當地特色農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雙線銷售模式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新引擎。分公司還創新性地提出發展「特色農業」,幫助培育「柑橘村」,開發移動電商小程序,通過直播帶貨帶動農產品銷售。

秭歸供銷山水龍城電商公司運營部經理鄭飛熊告訴記者,公司通過電商小程序已經銷售了56種扶貧農產品,比如秭歸臍橙、秭歸綠茶、蜂蜜、紅糖以及京山橋米等省內的扶貧農產品。目前,已累計銷售近900萬元,為電商扶貧的業務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福建三個小山村的新樣子:信息通暢致富忙
    在福建的田野鄉間,農民變成「新農人」,直播成了新農活;一個益農信息社,帶領百餘農戶脫貧致富;山裡的「土貨」,通過微信銷往全省各地……近年來,中國電信福建公司積極實施以網絡扶貧為核心的「五大行動」,將光纖寬帶網絡、移動通信網絡鋪設到全省各地,全面助力扶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
  • 廣西凌雲:黃金百香果香飄小山村 甜了群眾「致富心」
    「脫貧果」「致富果」。&nbsp&nbsp&nbsp&nbsp「目前各地訂購單絡繹不絕,百香果年內產量達350噸不成問題,產值有望突破700萬元。」百香果種植基地負責人蔣新紅信心滿滿地說。
  • 清原千人進村入戶大遍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
    今年以來,清原滿族自治縣在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問題排查整改的基礎上,緊密聯繫實際,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組織開展「千人進村入戶大遍訪」專項行動,確保對象全覆蓋、短板全查清、問題全解決。本次「進村入戶大遍訪」行動,分為「進村核實」和「入戶走訪」兩個層面。其中,「進村核實」工作覆蓋全縣所有188個行政村,由包鄉鎮縣級領導和各鄉鎮黨委書記共同完成。「入戶走訪」工作,覆蓋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括未脫貧戶、已脫貧(含穩定脫貧不享受政策)戶,由幫扶責任人完成。
  • 荔波小七孔:「村社合一」結出「產業致富果」
    築牢組織體系基礎,夯實根本保障切實發揮黨對農村經濟發展的領導作用,夯實集體經濟發展組織基礎,推動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同時,結合各壩區發展需要,以服務指導為原則,開展產業種植、管理、技術服務、營銷等工作,實現產業發展有組織引領,有龍頭企業帶動。
  • 龍王鎮紀委 進村入戶揪危房改造領域「微腐敗」
    龍王鎮紀委 進村入戶揪危房改造領域「微腐敗」   22日,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紀委不打招呼進村入戶、深入基層收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一個縮影,同時也是龍王鎮延伸基層監督觸角,持續整治「微腐敗」,增加群眾獲得感的一項措施。  今年7月,成都市青白江區龍王鎮黨委政府自籌15萬元對轄區內特困戶危房進行改造,通過前期摸底、村組申報、鄉鎮審核、監督公示,最終確定了8戶作為危改補助對象。目前,危改工程已全部完工。
  • 果香傳四方,「試驗田」裡摸索致富路
    7月19日上午,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村支書王安全在柚子園裡熟練快速地摘掉多餘小果和畸果。如今,公路從村裡穿過,新樓房林立,寬帶網絡連進了村,甚至通過網際網路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當地還被評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這些變化得益於以現任村支書王安全為首的種植大戶的帶頭摸索。
  • 臨澧:讓退休人員 生存認證進村入戶
    連日來,臨澧縣社保中心幹部深入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對各類退休人員上門進行生存認證及與之相關的人臉建模、智能APP應用、政策宣傳等服務。為此,臨澧縣社保中心特組織退休人員生存認證進村(社區)入戶活動,以保障退休人員的待遇領取。
  • 海南日報數字報-長田村有了長遠致富路
    11月14日,站在東方市天安鄉長田村百香果種植基地外,省人大常委會機關派駐長田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怡遠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長田村地處偏遠,是「十三五」建檔立卡深度貧困村,全村共236戶1003人。2016年4月,該村被確定為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定點幫扶村。從第一批駐村扶貧幹部進村,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就把打贏長田村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一套圍繞著「長效脫貧」的工作機制迅速建立起來。
  • 走村入戶拉家常,婺城這場宣講入耳又入心!
    近日,在海拔1300餘米的婺城區羅店鎮盤前村,一場接地氣的理論宣講與入戶幫扶,讓黨的理論之花在北山之巔悄然綻放。盤前村黨支部書記章軍表示,盤前村農產品豐富,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希望旅遊發展再上新臺階、農業實現增產增收,「接下來,我要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下,帶著村民一起勤勞致富,我們有信心將盤前村建設得越來越好!」「鄭大姐,天氣涼下來了,咱們今年的番茄銷量怎麼樣啊?」 年輕幹部曹佳慧走進蔬菜大棚,關切地詢問道。
  • 東安縣總工會:進村入戶宣傳禁種鏟毒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唐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讓毒品侵蝕貧困村,4月24日,東安縣總工會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深入到幫扶責任村簡家嶺村,開展了禁毒宣傳進村活動,共建綠色無毒的美麗鄉村。活動結束後,工會工作者分組走訪了村民,入戶發放禁毒宣傳手冊100餘份,積極倡導村民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攜手拒絕毒品、抵製毒品。
  • 推進現代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百香果成福建致富果
    推進現代水果產業技術體系建設 百香果成福建致富果 發布時間:2020-12-20 04:31: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 舌尖上的寶-致富果獼猴桃
    秋,豐收的季節,滿地黃金,洋溢著喜悅的氣息,也是獼猴桃採摘的季節,阜川鎮晏河村果農們正興高採烈地採摘著「致富果」---獼猴桃。 來到果園,映入眼帘的是藤條下藏著一串串「致富果」--獼猴桃,我們這裡叫它楊桃、奇異果等,果形一般為橢圓狀,在採摘之前,要測量它的糖份是否達到採摘的標準。獼猴桃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獼人有一桃被譽為「維生素C之王」的水果。 晏河村屬於一般貧困村,地處大山深處,山高路險、地勢陡峭,土壤資源豐富,大多村民因缺乏技術和經濟收入選擇常年在外務工。
  • 全國人大代表溫錦玲:番石榴成「致富果」帶動200多農戶脫貧
    果品產量大了,成氣候了,找銷路就容易了,通過合作社和外面的商家談合作,也更有底氣,通常價格也更有保障。過去的時候,如果農民個人和收購商談價格,議價能力明顯不足,哪怕質量很好的果品,也容易遭遇「壓價」。現在,農戶種植出來的番石榴,基本上不愁銷路,收入也有了保障。合作社讓農戶吃上了定心丸。農戶們現在只需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種出無汙染、高品質的番石榴。
  • 江蘇淮安:火龍果成「金銀果」 致富日子更紅火
    2013年,受家鄉政策鼓舞,農校畢業出身的周其軍承包了幾畝地準備發展特色農業。「火龍果渾身都是寶,火龍果花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軟化血管等功效,火龍果具有排毒養顏等功效,是名副其實的長壽果,而且效益、產量均相當可觀。」周其軍說。
  • 【部門動態】走村入戶 傾心為民服務
    【部門動態】走村入戶 傾心為民服務 2020-11-27 23: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會寧縣頭寨子鎮:種好產業「致富樹」 結下脫貧「致富果」
    會寧縣頭寨子鎮成牟村蘋果種植大戶劉應舉告訴記者,蘋果產業讓他不僅脫了貧,同時也致了富。 會寧縣頭寨子鎮成牟家村村民 劉應舉:總共有10畝果園,今年掛果的有5畝,由於今年的凍害天災導致(蘋果產量減少),果子產量每畝能達到7000元左右,這麼算下來比種莊稼的好些,農民嘛
  • 圓通快遞進村!「商流+物流」一體化,為村民提供致富「雙法寶」
    嫁接電商平臺、社交媒體幫果農「賣」,利用自身依託物流渠道幫果農「運」,助力村裡的特色農產品——「2700蜂蜜蘋果」遠銷到全國各地。新營盤鄉是寧蒗高原蘋果規模化種植重點鄉。顧名思義,「2700蜂蜜蘋果」由於生長在海拔2700米以上,紫外線強,日常時間充足,晝夜溫差大,造就了其糖分高的特點,擁有蜂蜜般的甘甜和醇香,所以稱之為「2700蜂蜜蘋果」。
  • 榆林供電員工走村入戶開展安全用電檢查
    榆林供電員工走村入戶開展安全用電檢查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07-30
  • 西戌鎮沙河村:香菇棚裡孕育脫貧夢,結出致富果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帶領貧困群眾精準脫貧,西戌鎮沙河村在縣扶貧辦的大力支持下,以香菇種植為抓手,成立香菇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變「輸血」為「造血」,成功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基地工人大都是附近村的貧困戶,工資實行按勞分配,平均一天可掙50多元,年收入1.5萬元左右。此外,基地還吸納了沙河村和雞鳴鋪村59名貧困戶入股,每人每年還可以分紅。截止目前,59名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丨榆中縣貢馬井村:優質馬鈴薯成了致富「金鑰匙」
    6 月 8 日,榆中縣貢井鎮貢馬井村下街社 40 號的金俊倉如是說。109 戶脫貧戶已脫貧曾幾何時,貢馬井是榆中北山有名的貧困村。然而,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貢馬井這個久負盛名的貧困村已然走上了靠種植優質馬鈴薯穩定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