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醫學3D列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臨床...

2020-12-18 大洋網

11月24日,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特邀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我國現代臨床解剖學奠基人、數字人和數字醫學倡導者,有著「數字人之父」之稱的鐘世鎮院士蒞臨,參加廣東省醫學3D列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臨床基地揭牌儀式,中山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梁衛華,火炬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李磊堅,南方醫科大學黃文華教授、李忠華教授、李嚴兵教授、楊洋博士後、王勉博士,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師利農及醫院領導班子成員等出席。

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院長師利農代表火炬開發區醫院向領導對醫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同時展望3D列印技術帶動火炬開發區醫院醫療水平的飛升。

李磊堅則代表火炬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表示對專家的歡迎,希望在鍾世鎮院士及南方醫科大學黃文華教授團隊的關心支持下,火炬開發區醫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一步加大高層次人才引培力度,推動學科建設和發展,帶動醫療服務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使廣大患者能夠進一步享受醫學3D列印技術的巨大好處,為建設健康火炬和健康中山做出新貢獻。

3D列印技術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大標誌之一,是精準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3D列印技術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複雜成型和個體化,與臨床結合,使得臨床手術更加精準,解決了許多臨床上的各種難題。因此,3D列印技術目前廣泛應用於骨科及其下屬的各個亞專科當中,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面:製作模具用於設計手術方案、術中導航、個體化外固定及內植入物、臨床教學以及生物列印。

火炬開發區醫院已將3D列印技術運用於複雜關節內骨折復位固定、脊柱畸形矯形、骨腫瘤關節假體植入、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全髖關節置換等方面。廣東省醫學3D列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有助於火炬開發區醫院科研平臺的建設和科學研究的發展,將拓展3D列印技術在火炬開發區醫院醫療中的使用。3D技術重建製作的模具對骨折分型、手術設計具有積極意義,並且可以用於術中導航,指導內固定物的準確置入、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精確性和安全性;又方便醫生與患者就手術方案進行直觀的溝通,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提高火炬開發區醫院的診療水平。

2020年,對火炬開發區醫院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不僅加深了與各大醫院的合作,建成了消化疾病診療中心、兒童康復中心、心血管病中心等等;更是順利通過評審,成為中山第6家公立三級綜合醫院。廣東省醫學3D列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選擇在中山火炬開發區醫院建設臨床基地,可見開發區醫院技術實力、設施配備、人才儲備已經得到了省級醫療機構的認可。

揭牌儀式後,鍾世鎮院士,廣東醫科大學校長助理黃文華教授帶來精彩的學術講座,與大家分享了3D列印技術在婦產科、肝膽外科、骨科中心等臨床科室的應用及康復醫學輔具製造中的應用,也為3D列印技術在火炬開發區醫院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落地的思路與策略。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翔宇 通訊員:餘彥姝、王晶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張翔宇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2020年醫學3D列印技術與臨床應用全國創新大賽評選結果公布
    原標題:2020年醫學3D列印技術與臨床應用全國創新大賽評選結果公布   近日,在惠州舉行的2020年醫學3D列印技術與臨床應用全國創新大賽已經完賽,上海交通大學醫學
  • 高州市人醫探索「3D列印應用」,為臨床提供精準化定製服務|高州市...
    12月23日,廣東省醫學3D列印應用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臨床基地在高州市人民醫院揭牌。據臨床基地主要負責人、高州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黃春明介紹,該臨床基地將把研究中心前沿的科研成果在高州進行臨床轉化,為解決臨床難題提供精準化的「定製服務」,惠及高州及周邊縣域患者。
  • 【精彩回放】3D列印技術康復臨床應用培訓班(第二期)
    本網訊(文、圖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康復醫學科 段彬紅;編輯 馮力 黃坷)12月26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康復醫學科三名工程舉辦的「3D列印技術康復臨床應用培訓班(第二期)」在深圳市南山區聖淘沙酒店和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成功舉辦。
  • 泰安市中心醫院3D列印技術成功應用於骨腫瘤患者手術
    (通訊員 耿志偉 卓峰)3D列印技術應用到骨科手術是近幾年的一門新興醫療技術。近日,泰安市中心醫院關節運動醫學科運用3D列印技術,對一名肱骨骨巨細胞瘤並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進行手術切除並重建肱骨近端獲得成功,這標誌著該項技術在省市同級醫院已達到領先水平。
  • 3D列印產業峰會聚焦前沿技術,3D列印數字維創中心正式啟幕!
    3D列印數據檢測中心和全國實驗室聯盟、高端人才培養與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實施服務和3D列印國際技術專利評估與交易平臺的建設。石巖女士為3D列印數字維創中心專家工作站首席專家授牌,他們是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工藝方向學術帶頭人張海鷗先生;華中科技大學先進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交叉學科重點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國際再生醫學材料系列大會常任共同主席張勝民先生;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醫院主任醫生王臻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榮譽理事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
  • 重慶醫科大學新增7個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近日,重慶市科技局、重慶市衛健委發布了第三批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的通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獲批了7個重慶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其中,重醫附一院獲批「重慶市耳鼻咽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病理診斷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急危重症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慶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醫附一院和附屬大學城醫院獲批「重慶市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醫附二院獲批「重慶市腎病與泌尿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 小鼠模型在轉化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小鼠模型已經成為研究基因功能與致病機制、建立人相關疾病模型和評價研發藥物安全性與有效性等生物醫藥研究不可取代的模式動物。轉化醫學研究就是針對來自臨床患者實際問題,通過實驗室包括分子、細胞及模式動物的相關基礎及臨床前研究,最終實現解決臨床所面臨的已知與未知的難題。
  • 指導臨床治療,3D列印出湖南首例新冠肺炎模型
    華聲在線3月2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劉振 袁玲麗)今天,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3D醫學列印中心發布,該中心成功列印出湖南首例新冠肺炎模型,用於指導臨床治療。患者龍某,家住永興縣便江鎮沙子江路朝陽實驗學校對面。
  • 【精準醫學】納米醫學分會招募開始,搭建跨領域合作生態圈
    她表示,納米醫學分會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充分融合納米醫學跨領域、多學科的專業力量和資源,構建生態圈,共同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標準制訂、技術推廣、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果轉化等工作,重點著眼於以下幾點:一是開展調研,提出促進納米醫學發展的政策建議,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 5G智慧醫療助力臨床醫學發展
    11月19日,5G醫療健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博士後學術交流活動在京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市人社局主辦,中關村醫學工程健康產業化基地承辦,旨在支持博士後專業人才培養、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都陽出席會議並與參會嘉賓一同為神經遺傳代謝病轉化研究博士後培養基地及中關村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揭牌。
  • 北京朝陽醫院醫學研究中心成功上線生物樣本庫溫溼度監測項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建於1958年,是首都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在醫院。是北京市市屬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北京市醫療保險A類定點醫療機構。朝陽醫院的基礎醫學研究中心成立於1994年。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錦波生物人源膠原新材料臨床研究基地...
    人源膠原材料是利用重組DNA技術,在人天然膠原蛋白序列的基礎上,結合蛋白工程前沿的蛋白理性設計和優化技術,得到的優化型人源Ⅲ型膠原蛋白。該材料能夠很好地與人體細胞結合,發揮生物學功能,填補了人源膠原研究領域的空白。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肖海鵬教授臨床醫學教師團隊先進事跡材料
    肖海鵬教授既注重傳承學校醫科及醫院百餘年優良教學傳統,又致力於推廣醫學模擬教育技術,團隊在肖海鵬教授的帶領下,不斷探索並推行「模擬」與「真實」相結合的臨床實踐教學新模式,組織各附屬醫院在臨床見習、實習期間開展臨床技能模擬教學,藉助臨床技能中心豐富的模擬教學設施,利用標準化病人(SP)及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教學方法,進一步強化醫學生臨床技能、臨床思維及溝通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
  • 啟明醫療、德諾醫療攜手北京天壇醫院成立心腦聯合器械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財富網訊 近日,由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德諾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共同成立的心腦聯合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揭牌。作為創新研發平臺,研究中心將開展心腦血管疾病創新治療技術學術研究和產品轉化,提升全國心腦血管疾病創新治療技術的產業發展。
  • 中山七院精準醫學中心聯合血液內科與兒童血液專科參加第62屆ASH年會
    美國血液學會(ASH)是全球最大的血液疾病病因及治療的專業協會,其使命在於促進血液病研究及診治水平的提升,每年一度的年會內容涵蓋了世界一流的前沿血液病基礎與臨床研究。中山七院精準醫學中心與血液內科和兒童血液專科合作的3項研究成果分別以口頭報告和壁報交流的形式入選本屆ASH年會,並獲得傑出摘要獎1項。
  • 3D列印技術的應用範圍 3D列印技術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對於3D印表機來說,基於數位化基礎上的3D技術,局限性更小,因此,它的應用對象可以是任何行業。今天泰來三維詳細講解關於3D列印技術的應用領域,3D列印技術的應用範圍相關知識, 這篇文章要仔細閱讀~3D列印技術在工業設計領域的應用:3D列印模型耗時少、成本低,在工業設計上應用廣泛。
  • 中國科學院第二屆臨床研究前沿會議在渝召開
    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屆臨床研究前沿會議在渝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近20個研究所的專家學者齊聚重慶,圍繞中科院如何發揮醫學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推動臨床研究更好地服務中國百姓、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等主題,開展相關學術交流研討。
  • 博鰲一齡新增經顱磁臨床應用培訓基地 致力睡眠醫學深入研究
    經顱磁海南臨床應用培訓基地落地博鰲一齡中法康復醫學中心日前,經顱磁海南臨床應用培訓基地成立儀式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博鰲一齡中法康復醫學中心舉行。一齡睡眠醫學中心馮利時主任介紹,經顱磁海南臨床應用培訓基地成立後,將通過症狀量表和生物學監測等不同技術層面的樣本研究與臨床數據分析,為經顱磁刺激技術rTMS治療原發性失眠提供重要的循證醫學證據,優化及規範經顱磁刺激技術rTMS在失眠治療中的應用,促進其科研成果轉化,造福眾多亟需先進醫療手段救助的失眠患者。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臨床...
    為加強臨床研究項目管理,提升臨床研究質量,規範臨床研究實施,建設臨床研究團隊,發揮Tonetti教授在臨床研究上的引領作用,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臨床研究項目推進會於2020年12月1日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