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拿破崙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就已經開始坐收漁翁之利,通過戰爭大肆斂財了,美國的陸海空武器發展也從那時起就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一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身殘志堅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坐著輪椅開始謀劃全球,他利用美國擁有巨額的財富,成功想到了《租借法案》這個鬼才般的點子,通過「租借"的方式為那些和德意日軸心國作戰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家,例如蘇聯、英國、中國等國家提供資金和武器,大肆宣揚美國要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先是通過地緣性優勢,在和平的環境中將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迅速拉動起來,而後在各國戰爭局勢都比較清晰明朗之時再參與戰爭以達到最大程度上摘取戰爭勝利果實的目的。
眾所周知美國喜歡打仗,戰爭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不說,對武器裝備的損耗也是巨大的,更會給一個國家的經濟造成不小的挫折,而美國為什麼能在戰爭中獲取利益呢?這自然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同時也有歷史發展推動的原因。但很多專家研究表明,假如和其他的軍事大國挑起戰爭,毫無疑問是損人不利己的,美國的發展也可能會因此遭受到巨大的打擊。中國和俄羅斯尤為突出,甚至美國在國際上的軍事實力會因為兩個國家的聯合而受到影響,所以美國如果開戰就算能贏也會一朝回到解放前。
毫無疑問,一場戰爭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作為二戰中最大的武器出口國,靠著販賣武器大發橫財,二戰期間,小到士兵的基本所需,如罐頭、子彈等,大到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坦克、戰機,不斷的被美國從工廠送到了其他需要的國家。一直以來,美國也憑藉著戰爭擴大了本國對外出口武器的國際市場,並從中獲得了大量利潤,美國憑藉著自己先進的軍工技術逐漸成為世界強國。二戰進入尾聲時期,此時的美國,在其它國家的資源以及兵力幾乎都被消耗殆盡的時候,美國再對法西斯國家宣戰,並獲得他們掠奪來的資源的使用權,這就能夠理解為什麼稱美國才是二戰中笑到最後的人,換句話說,美國就是在通過二戰大發戰爭財。
在軍事方面來看,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並不大,但是經濟方面俄羅斯遠遠比不上美國,在美國實行的經濟制裁下,俄羅斯近幾年依舊萎靡不振。對此普京表示,將會重新振奮經濟,爭取讓俄羅斯回到前蘇聯時期那樣的巔峰狀態。我國最近幾年進步更是突飛猛進,每每經過一段時間,世界就得重新評估中國。這正是被美國所忌憚的地方,即便美國採取了貿易戰,似乎根本沒有影響到中國的發展,從目前來看,與中俄國際影響力急劇上升的情況相反的則是,現在的美國因為自己的一系列不良操作導致自己被孤立了起來,其在各地區的影響力不斷下降。中俄聯手簡直就是美國實施霸權主義的恐怖夢魘,面臨如今這樣沒有辦法挽回的局面,開始對中俄不斷加深合作關係產生恐懼感,其實是美國獲得的一種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