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四大名著要做成動畫片了?怎樣定位才好?

2020-09-10 飛哥2088time

中國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如果要做成動畫片,這是非常考究的問題,不僅要保存原著的精髓,又要受廣大觀眾的喜愛,不妨大家共同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動畫, 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電影、 數字媒體 、攝影、 音樂 、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

三國演義

對於繪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我們中國不缺乏這方面的天才。近年來所出現的國漫,也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魔道祖師》橫空出世,我們已經不會再質疑我們國漫的技術。

魔道祖師

那麼我們重點從編劇方面探討。

縱觀世界,經典動畫片除了精美的畫風和震撼的音樂外,故事情節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吸引觀眾的最大亮點,不僅要有深度,還要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不僅要還原原著,還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有創意!創意乃動畫片的靈魂,我們就創意而討論。

一、人物性格放大化和誇張化

西遊記

中國四大名著是非常出名的,中國人,乃至世界,人們都熟讀於心,對劇情非常了解,這樣會不會不吸引人?剛好相反,正因為大家對劇情了如指掌,才會引起人們圍觀,大家都好奇「導演」會怎麼拍?可見,人物性格的放大化和誇張化,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

二、深度挖掘故事精髓

紅樓夢

日本動畫片為什麼會很人們受歡迎?其原因就是故事感人肺腑,為什麼感人肺腑?因為每個故事的片段都有他可存在的意義:注入了幽默、活力,正能量,友誼、團隊……,一個小小的片段被放大若干倍後,讓人們看到了人和物的本質,從而升華了故事內容。不僅感染了所有的觀眾,還宣揚了一種精神!

三、慣用插敘和倒敘

水滸傳

插敘和倒敘是電影或者動畫片的一種創意,打破曾經一貫的拍攝方式,多用插敘和倒敘。比如一個角色出場,他的行為和表現是不為人們接受的,後來經過一些事件插入了他不為人知的過去後,再深度的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把其極度的放大化和誇張化。這樣本來是一個很平凡的事情,經過這種方式處理後,故事驟然有神,給人們內心極大的衝擊,故事情節被深深的刻在了觀眾腦海。

四、細節的精細處理

西遊記

我們看了日本好多動畫片,故事細節處理是很花功夫的,一個故事的劇情本來一集就能敘述結束,結果花了好幾集,其實這並不是在拖劇情,而是詮釋更多的內容,而詮釋這種細節的時候,往往注入了一種創意,不讓觀者感到厭倦,哪怕是僅僅只是一種幽默。目的是為後面劇情打下基礎,這種雕工細琢,都是為主角的華麗出場打下牢固的基礎,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如品美酒,讓人久久回味……

電影版《西遊記》

四大名著之中,《西遊記》其實是已經拍過很多動畫片了,特別是90年代的時候,那部動畫片耗資巨大,並且花了6年之久,雖然畫風和音效各方面都打造得很經典,但是從市場上來看,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可見,沒有創意和創新,老是跟著原著走,市場是很狹隘的。,

西遊記

這幾年,我們中國也出了很多跟《西遊記》相關的動畫片,也看到了國漫的進步,讓人可喜可賀。我們相信當我們中國能把《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變成動畫片的時候,證明國漫真正進入了全民化,國漫也舉世聞名了吧?!

《三國演義》

好吧,就聊這,能看到這裡,證明你也已經老啦!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名著也有英文版?《西遊記》親子動畫片帶你走進中西經典
    我家小朋友特別喜歡看動畫片,看著目不轉睛的,很認真。這個時候適合給他們一邊觀看喜歡看的動畫片,讓他們學習動畫片裡面的真善美,一邊讓英語口語深入他們腦海中,形成一種意識形態。前段時間我在朋友推薦下下載和觀看了中國四大名著也有英文版《西遊記》親子動畫片,感覺很不錯的一個動畫片。
  • 四大名著考點做成「1張表」,大考小考一分不扣
    四大名著考點做成「1張表」,大考小考一分不扣!眾所周知,語文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遞進的過程,隨著語文學習的不斷深入,需要孩子們掌握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涉及到的知識面也會更廣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對於名著的考察會越來越多,如果平時不注重積累,那麼在考試中就很容易吃虧!
  • 【影視推薦】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節選改編:動畫片《大鬧天宮》
    本片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動畫片。它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節選改編而成,在國產動畫片中最有代表性,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至今已發行到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萬氏兄弟的動畫片,從一開始就注重民族風格,提出「中國的活動漫畫應有中國的人物形象」。他們的作品在主題思想、人物造型、情節結構、藝術風格和技巧上都對中國動畫事業起到了開創性作用。
  • 中國有四大奇書和四大名著,但是七大名著真的存在嗎?
    原來四大名著是假的,真正的叫法應該是七大名著。一時間流量飛起,輿論譁然,當然這個輿論只限於一些喜歡獵奇,又不愛動腦的人。這些人大概是沒有讀過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可能根本不知道,在民國之前,小說家可沒有太高的地位,即便有洛陽紙貴,也不會被官方大力推崇。你去看看當年歷史上對三國、水滸、西遊、紅樓。哪一個是被列為官方經典的。
  • 大家都知道中國四大名著,那其他國家的呢?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大堅果張老師,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世界各國四大名著的那些事。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名著分別是《水滸傳》《,其他另外兩部分別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但是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時,人民出版社只是選取了其中的四部進行出版,沒有想到出版之後這四本名著深受好評,於是其他出版社也全都開始出版,漸漸地大家忘記了還有另外兩本書,六大名著也就變成了四大名著。
  • ACG四大名著這個梗從何而來?
    ACG四大名著分別是《聖劍使的禁咒詠唱》《銃皇無盡的法夫納》《絕對雙刃》《ISUCA依斯卡》,四大名著的梗是吐槽日本動畫業界甚至可以說是acg界都大量轉向媚宅套路,並不是單純比爛片誰更爛誰更有資格成為爛片代表,四大名著都集中在了同一季度,裡面四部又都是輕小說改編動畫,這種集中爆發才有四大名著的梗,像現在和他們差不多的套路動畫比比皆是
  • 四大名著之稱從何而來
    但是如果要問,四大名著之稱是誰從何時叫起的,恐怕就沒有人能回答上來了。    一    從理論上說,四大名著之稱再早都不會超過300年,原因很簡單,其中的《紅樓夢》乾隆年間才面世,到現在也就200多年。此前有四大奇書、六才子書、十才子書等稱呼,但從來沒有四大名著之說。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最近呢我在閒逛抖音的時候發現了六大名著這麼個說法,還說是中國人必須知道的文化常識。我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這肯定又是營銷號在作祟,於是我就上網查了查到底有沒有六大名著這個說法。結果還真有……那……我還算中國人嗎?好,開個玩笑,不必當真。
  • 彈幕話語下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電視劇第一大彈幕轟炸區是《西遊記》「取經女兒國」,目前彈幕5萬餘條。「戰歌」《女兒情》響起,彈幕開始轟炸。該集對原著改編非常成功,唐僧和女兒國國王更人性化,比原著精緻、感人很多,十幾分鐘感情戲令人難忘懷。女王通過戲水鴛鴦、「萬物成雙對」瘋狂暗示唐僧,讓他解救眼前怨女曠夫,且主動求婚,有了當下流行的「爽感」女主味道,這被網友解讀為「好直接」「太會撩」。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怎樣讓孩子既能了解他們最愛的奇幻世界,又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呢?最好的方法便是讀書。孩童時期是閱讀黃金期,而四大名著中所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當時他們可能不理解,隨著年齡增長,兒時所看到的道理都能慢慢體會。當然,孩子讀經典一定要選對版本。
  • 如果要評選日本四大名著,龍珠海賊入選,剩餘兩個名額誰能入圍?
    如果要說評選日本漫畫中的四大名著,很多人內心都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日漫太多經典的作品了,能進入名著,必然是有一定的優勢,以及無人能及的影響力,否者是不可能入選的。目前來說,日漫的作品雖然是很多,但是能夠入選名著的話,也是寥寥無幾。
  • 建國後,為何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另外兩本也家喻戶曉
    說起四大名著,我們大家都知道是《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幾本書,而且這些名著也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但在歷史上一開始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只不過在建國之後才變成了四大名著。
  • 金庸筆下有四大名著,那麼古龍筆下哪四部可以稱為四大名著呢?
    金庸筆下有四大名著,那麼古龍筆下哪四部可以稱為四大名著呢?列位看官,大家下午好,在下麥可喬峰這廂有禮了,閒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今天的話題是金庸先生和古龍先生的武俠小說,之前我們的文章中評選了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的「四大名著」,分別是《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四部小說,至於為什麼是這四部,之前文章中已經仔細的分析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歷史文章。今天我們重點來談談古龍先生筆下的四大名著。
  • 四大名著也漫畫 傳承還是惡搞?
    漫畫版「四大名著」在海外走俏,在週遊日、韓、法三國之後,漫畫版「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今年終於登陸國內市場,颳起一股純粹的「中國風」。本月中旬,作者梁小龍攜《三國演義》亮相深圳籤售會。創作歷程歷時7年漫畫版「四大名著」由天津神界出品,自2002年開始立項,到今年正式在國內出版發行,歷時7年。
  • 網文界「四大名著」與「新四大名著」,你認可嗎?
    大家好,我是小毛,每天都會為大家挑選高質量高人氣的經典小說,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網文界「四大名著」與「新四大名著」,你認可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網文界「四大名著」指的是在網文早期,流傳度廣、知名度大,對現在網文有重大影響的四本經典小說。
  • 建國後,為何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刪掉的這兩本家喻戶曉
    許多突出的朝代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名著,這些文字不僅記載了古人社會生活的點滴,也能讓今人窺測到前輩的思想和時代背景。在新中國前,六大名著的說法耳熟能詳,可是在建國之後,人們知道更多的則是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而《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卻不再出現,兩部著作被有意的忽略,其中有哪些典故,又有什麼深刻內涵呢?
  • 老外翻拍四大名著?要把《水滸傳》搞成18禁《金瓶梅》!?
    所以,整個情況是這樣的——網飛出資,請一個十八線美國新人編劇,和一個三流日本導演,翻拍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並揚言要拍成未來主義史詩!我們也不知道會找歐美演員、日本演員,還是中國演員來演。但這不重要,因為中國網友的第一反應就是:千萬別拍!
  •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學習思維導圖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巨著。《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
  • 小孩子眼中的「四大名著」動漫,《熊出沒》可以理解,沒想到還有它
    相信不管是國內的朋友還是國外的朋友,都對中國的「四大名著」有所耳聞,它們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存在,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而對於現在的小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眼中,也有著屬於他們的「四大名著」動漫,我們不妨來一起看看。
  • 小說有四大名著,而動漫界的「四大名著」,你心中可有合適之選?
    那動漫界可以並做四大名著的有哪些呢?這四大著作被後人合稱為小說四大名著,是當之無愧的經典,至今也沒有哪部小說能夠超越並取而代之,吾輩應以此為榜樣,不斷努力,向其靠近。小說界已出四大名著,那動漫界呢?是否有朝一日也有會大家都認可的四部動漫合稱四大名著在動漫界立足,小辰先來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四大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