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也是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的思想既有豐富的哲學思考,又有浪漫的情感所託,莊子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特別善於講故事,以故事來間接傳達他的哲學觀點。他的故事是神話,又是寓言,類似於今天的魔幻文學,充滿了想像力與場景感。
奇幻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創意靈感,即來源於莊子《逍遙遊》中鯤鵬的故事,該片獲得了第15屆布達佩斯國際動畫電影節最佳動畫長片獎。如果放在今天,莊子絕對是導演兼編劇的角色,而且絕對是個大腕。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莊子所講的三個故事,一起體味其中蘊藏的大智慧。
一、鯤鵬展翅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 ,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此段話在《大魚海棠》動畫電影中也作為了故事開端。
起大風時,鯤鵬借風勢順勢騰飛,準備向南海遠飛,氣勢如虹!
蟬與小斑鳩看見了,說:「何必飛往九萬裡的高空呢?何必嚮往南海呢?我們有一片小樹林就夠了,只要找到今天的糧食就能生活。」
莊子替大鵬鳥回答:「你們小蟲小鳥懂什麼!」
有句話說:「懦夫使自己成為懦夫,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或許我們生來平凡,或許我們已被現實磨去了稜角,一些隨性而為的想法深藏心底。但這些,並不應該妨礙我們追尋內心的渴望與初衷。
當代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忙忙碌碌、終其一生,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還有一些人,階段性亢奮,階段性迷茫,最終在夢想面前止步。他們過於看重自己的弱點,害怕弱點會無限放大,所以選擇把缺陷隱藏。然而,這種心態讓缺陷形成無法癒合的傷口,慢慢腐蝕了原本健康的一生。
有人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對待生命不妨大膽一點,有一些冒險精神,反正最終你要失去它,怕什麼呢?
莊子講這個故事,是借喻告訴人們: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希望人們可以超越世俗,從虛偽造作之中,破繭而出,奔向真實的自己。
一個人,可以安於平凡,也可以開創不凡。
不必在乎周邊的非議,保持一顆「鯤鵬之心」,如「鯤鵬展翅」般持續付諸努力,終將創造不凡的生命價值!
二、蝸角之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蝸牛本就渺小,蝸牛角則更是甚微。然而,偏偏在這麼一個微小的地方,觸蠻兩國為爭奪地盤,發生了一場「伏屍數萬」的戰爭。
莊子站在人類的視角,這麼微小的地方,有啥好爭?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放到宇宙之中,也不過是一粒塵埃!這是多麼絕妙的諷刺!
大家還記得歷史上「六尺巷」的典故嗎?
六尺巷位於安徽桐城市西后街,據史料記載:清康熙年間,清代大學士張英在桐城的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雙方各不相讓,將官司打到縣衙,因雙方都是名門望族,縣官不敢輕易了斷。於是張家人千裡傳書到京城求救。張英收信後批詩一首寄回老家,「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豁然開朗,退讓三尺。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六尺巷」故此得名。
修身立言,大度謙讓,讓人三尺地,得萬世流芳。張英的謙遜禮讓,不僅成為鄰裡和睦相處的典範,更是中華民族以禮為先,大度從容,和諧處世理念的體現。
讓一讓有什麼關係,人生就是一個過程,對時間而言就是一粒塵埃,爭來爭去有何意義?少爭一點,把看似重要的東西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一下子變寬了,世界一下子變大了!
名利、金錢,這些當今社會炙手可熱的東西,很多人爭得頭破血流,最後得到了,可是他真的幸福嗎?反倒有些人,什麼也不爭,從來不受外界的支配,活得自由灑脫,整體生活質量反而更高,活的更舒適!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爭,才是人生最舒適的境界!
三、泥中烏龜
《莊子·秋水篇》: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在河邊垂釣,楚王委派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我們國君想讓您幫忙處理國務。」
莊子說:「我聽說楚國有可以活幾千歲的神龜,它死後楚王要把它的骨頭供奉在廟裡,上面鑲嵌寶石珍珠並身披綢緞,並放上香火與祭品。可作為一隻烏龜,它是願意為了富貴而死在廟裡,還是願意活在泥巴裡打滾呢?」
大夫說:「當然是後者。」
莊子說:「那兩位請回吧,我就要在泥巴裡打滾。」
你覺得榮華富貴好,但莊子看來一文不值,他更喜歡自由、真實的生活。當今社會,很多人活得越來越複雜,得到了很多享受,卻並不幸福;得到很多便利,卻並不自由。
在莊子看來,這個世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有舍方有得,你能捨去多少慾念,方能獲得多少自由! 倒不如保持一顆平靜心,對浮華虛名說不,適當放下超出自己能力的東西。
莊子追求的是無限自由,他歌頌本真、痛恨虛偽,把世俗的名利視作浮雲。很多人終其一生、費盡周折去尋找名利錢財,最後才發現:如何生活,如何去愛別人並得到別人的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不滯於物,不困於心,不亂於人。真實自由地活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四、結語
讀《莊子》時,常常覺得他只是講了一個故事,卻沒有給我們答案。然而潛移默化之中,他已對生命做了深刻詮釋:
保持一顆鯤鵬之心,就能如鯤鵬一樣展翅高飛,活出最燦爛的人生狀態!
生活中諸多瑣事如同蝸角之爭,豁達內心,不爭才是人生最舒適的境界!
不要被世俗價值捆綁而疲於奔命,如泥中烏龜,活出真實自由的自己才幸福!
莊子是站在雲端的智者,擺脫了時代的束縛,以哲學寓言的形式,感悟人生、布道人間。從莊子的三則故事,願我們都能有所悟、有所得,找到自己最佳的人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