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世界大國多次幫助其他困難國家,但一些國家卻有負中國援助,到底是哪國?
哪幾個國家在中國背後捅刀?
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一直積極承擔著大國責任,多次對其他國家施以援手,但是也有幾個國家接受中國援助後,不僅不感恩,還背後捅刀,這幾個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和湯加。
中國在哪些方面對阿爾巴尼亞提供了援助?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阿爾巴尼亞不僅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而且與蘇聯的外交關係急劇惡化,雙方幾乎到了交戰邊緣。由於蘇聯停止了經濟援助,再加上國防需要,經濟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的阿爾巴尼亞難以支撐起這個龐大的體系,只能向外求助。
這時經濟狀況也並不樂觀的中國慷慨相幫。1961年中國幫助阿爾巴尼亞建立了輕武器生產線,並且為了抵禦敵軍空襲,還向阿方提供了很多軍用飛機,包括當時中國空軍中的主力機型殲-6。除了軍事領域,中國還在農業、工業等方面提供了諸多幫助,加起來的經濟總援助額高達百億人民幣。
為什麼中阿外交關係急轉直下?
然而長期索取已經讓阿爾巴尼亞變得不思進取,而且還想要更多援助,要求中國提供經濟幫助50億美元。但中國考慮到自己的綜合實力和阿方現在的狀況,認為阿爾巴尼亞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就縮減了援助規模。沒想到阿方的領導人後來直接在公開場合指責中國,雙方外交關係急轉直下。
中阿斷交後,阿爾巴尼亞就加入了西方陣營,還肆意揮霍中國援助的物資,質量上乘的鋼材被埋在馬路邊、優質水泥被用來修次等碉堡、性能優良的戰機都被擱置在外不進行維修保養,甚至將中國戰機低價拍賣。阿方此舉正是詮釋了「升米恩,鬥米仇」,可以說是十分不負責任和忘恩負義。
還有哪個國家辜負了中國的幫助?
這樣的事還發生在小國湯加身上。湯加作為一個太平洋島國,不僅拖欠中國巨款,公開表示想要免除所有外債,而且還暗中挑動其他國家一起逃債。
事實證明,沒有限度、敵我不分的無差別援助不一定會換來對方同等的善意。因為得來太過容易,對方就不會珍惜,反而養大其日益膨脹的胃口,進而得寸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