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魑魅魍魎橫行,精魔鬼怪為害世間,給百姓帶去了不小的麻煩,人人自危,惶惶度日,於是身為部落首領的舜帝就流放了「四兇」,將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方邊疆,用來抵禦在那裡為害百姓的怪物妖精們。但是關於這「四兇」究竟是哪四兇。學界一直以來都有著不同的說法。
首先是最為流行的「兇獸」說,分別是窮奇,混沌,饕餮和檮杌四大兇獸。
窮奇:這隻妖獸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存在,關於它的外形就有著兩種記載。一種說法是說它的長相是一隻長翅膀的老虎,喜歡從人的尾部開始將人吃掉,另一種卻說它是一隻長著刺蝟一般尖利毛髮的牛,喜歡從頭開始將人吃掉,這兩種說法都是取自於山海經的不同篇章,雖然外貌不同,但是吃人的惡習是一樣的。
混沌:長相是一隻大狗,長著長長的毛髮,四隻熊足卻沒有爪子,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有肚子卻沒有五臟六腑,有德行的人討厭它,壞人卻願意聽它的指揮。
饕餮:長著人臉的羊,腋下長著眼睛,人的雙手,老虎的獠牙,這是古書對於饕餮的描寫,關於它的特點我們大家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貪吃,只要是看到的東西都會吃掉,最後連自己也吃掉了,而他也是這四兇裡面最出名的一個,還被刻畫在各種器皿之上。
檮杌:外形是一隻長著人臉,野豬獠牙的老虎,尾巴有八丈長,喜歡爭鬥打架。
而這就是「兇獸」說的四個成員,再來還有一個「敗家子」說,說這四個其實是東西南北四個有名的帝王家的四個倒黴兒子。
窮奇是少昊氏的兒子,善惡不辯,殘暴的對待善人,又寬厚惡人的罪行;而混沌則是帝鴻氏的兒子,和窮其有著一樣的特點,同樣也是不分善惡,但是他這種是更偏向於無視,不在意,充耳不聞,渾渾噩噩沒有感覺;再來說縉雲氏的兒子饕餮,貪吃受賄,窮奢極欲,大肆斂財而不知體恤;最後是檮杌,這是一個「棒槌」小子,好壞不聽,油鹽不進,他的名字「檮」就是棒槌的意思。這四個敗家孩子被驅逐以後,人們就用他們部落的圖騰來代表他們,逐漸的就演化成了兇獸的形象。
最後還有一種「惡行」說,這個說法知道的人比較少,就是先民將貪婪、傲慢、兇殘和勢利四種惡行進行了加工創作,比喻為四種猛獸,以此來提醒人們這四種惡行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