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首次在七條平行嶺上開展猛禽同步監測

2020-12-22 慢新聞

每年這個時節,重慶都會成為一些候鳥遷徙路線上的必經站,觀鳥愛好者也迎來了觀察猛禽遷徙過境的最佳時機。今(29)日下午,由重慶觀鳥會發起並開展的重慶平行嶺七嶺猛禽同步調查啟動會召開。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從5月1日至10日,近20名監測員將首次在主城區的七條平行嶺上同步開展遷徙猛禽的監測。

▲鳳頭蜂鷹

猛禽,俗稱為老鷹,它們有著鋒利的趾與嘴,是以捕食其它動物為生的鳥類,大多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猛禽種群數量的多少,直接反映著當地生態環境的好壞。

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介紹,在中國,所有的猛禽都是國家二級甚至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並且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和許多鳥類一樣,大部分猛禽是候鳥,在每年的春秋季節需要在繁殖地與越冬地之間進行長途遷徙。

▲褐冠鵑隼

為何重慶被譽為「鷹飛之城」?危騫介紹,重慶坐落於四川盆地的東南邊緣,處於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的過渡地帶。在這裡,形成了眾多走向一致、互相平行的山脈,它們被稱為重慶平行嶺,也叫做川東平行嶺谷。而這些平行嶺谷是我國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也是國內春季遷徙猛禽數量最大的遷徙點,是我國乃至亞洲東北部區域猛禽越冬後返回繁殖地的主要通道,其安全遷徙對於猛禽順利繁殖具有重要意義。

▲日本松雀鷹

「川東平行嶺谷是我國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組合最整齊地區,千百萬年來,在這條山脈的每一處地方,都上演著猛禽遷徙的史詩大劇。」危騫表示,作為唯一坐落在平行嶺上的特大城市,重慶也被譽為「鷹飛之城」。

▲蒼鷹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了解到,重慶觀鳥會自2013年開始,對重慶遷徙猛禽開展系統性的科學監測,具有一批監測經驗豐富的監測員,採用科學的監測與記錄方法,在重慶平行嶺這一全球獨一無二的遷徙通道上,系統開展遷徙猛禽監測。

▲蛇雕

7年來,重慶觀鳥會共記錄遷徙猛禽30餘種,其中有眾多較為罕見的大型珍稀瀕危猛禽,如白肩雕、褐冠鵑隼、短趾雕、靴隼雕、白腹隼雕等。

「它們平時不僅難得一見,而且在之前從未有過更北方的分布記錄。」危騫介紹,比如褐冠鵑隼一般分布在重慶以南的地方,近年通過重慶觀鳥會監測,褐冠鵑隼也通過重慶向重慶以北的地方遷徙。

▲鶚

今日下午,重慶觀鳥會還對監測員進行了有關培訓。危騫表示,考慮天氣影響,此次同步調查計劃時間為5月1日至10日,近20名監測員參與。重慶觀鳥會在巴嶽山、雲霧山、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東溫泉山七條平行嶺上設立了七個監測點進行同步監測,每個點平均2至4個監測員,一般監測時間在每天8點至18點。監測員通過望遠鏡、相機等記錄猛禽種類以及猛禽遷徙的環境情況,比如風力風速等。

危騫表示,希望這次監測,重慶的遷徙猛禽數量能夠衝擊10萬,並在突破單日上萬的新紀錄。

▲遷徙的猛禽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圖、視頻 猛禽照片由重慶觀鳥會馬凱渝拍攝

相關焦點

  • 重慶觀鳥地圖明年將出爐
    而這個組織,就是現如今重慶觀鳥會的前身。「我組織他們,主要是開展戶外觀鳥、科普宣傳、鳥類調查研究這三大塊活動。這些活動旨在影響更多人愛鳥、護鳥。隨著活動一次次開展,組織裡面的人就越來越多,重慶觀鳥會也隨之誕生,目前觀鳥會活躍的愛好者都有三四千人。」危騫說,隨著對這項愛好的投入逐漸增多,自己開始無暇顧及本職工作。
  • 《重慶鳥類名錄5.0》來了 502種鳥兒你認識幾種?
    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表示,《重慶鳥類名錄5.0(2020)》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版本,重慶的鳥種記錄在這一版中超過了500種。本名錄共收錄重慶有過科學歷史記錄的野生鳥類502種,隸屬於20目77科,佔全國鳥類種數的34%。從名錄上看,重慶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大天鵝、棉鳧等鳥類,還有羅紋鴨、赤頸鴨、綠頭鴨等,綠頭鴨的首次記錄年限在1945年。
  • 網友野外拍到猛禽捕食白鷺 稱是白腹隼雕(圖)
    根據書籍和網絡圖片對比,疑似白腹隼雕幼鳥,他還表示:「如果確為白腹隼雕,將是我市首次拍到白腹隼雕野外活動的畫面。」  不過,這真的是白腹隼雕嗎?昨日,記者採訪了多位鳥類專家,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論。到底它們是什麼?你也來判一判。  他拍到猛禽秒擒白鷺  照片拍攝者「晚秋梧桐」,是開縣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黃亞洲。
  • 重慶有多少種鳥?剛發布的這本名錄裡有答案
    重慶把每年四月第一周定為「愛鳥周」,本屆「愛鳥周」的主題為「關注候鳥遷徙,維護生命共同體」。重慶觀鳥會在啟動儀式現場發布了最新版《重慶鳥類名錄》,全面展示重慶野生鳥類的微縮全貌。2013年開始,重慶觀鳥會開始發布《重慶鳥類名錄》,至今已是第四版。
  • 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對青島市不良反應監測中心AEFI監測工作開展...
    為進一步做好NRA評估工作,提高我省AEFI監測工作水平,根據NRA評估工作部署以及《全國疑似預接種異常反應監測方案》要求,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於11月23至24日赴青島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開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監測工作檢查指導,進行溝通交流。
  • 24小時不眠不休監測 提前預警滑坡等災情「黑科技」助力重慶防災...
    暴風雨將至,智慧氣象「四天」系統可以預測;哪裡有地災隱患點,相關的信息系統能24小時在線監測;面對可能發生的滑坡等災情,專業地災監測設備還能提前預警……7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獲悉,入汛以來,面對連日強降雨帶來的險情,重慶湧現出大量「黑科技」,助力防災減災。
  • 重慶首次 直播開飛機 機長帶你進「駕駛艙」衝上雲霄
    在位於重慶龍興的華夏航空教育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教育」)就有數臺這樣的模擬機,4月25日晚上8點,華夏教育聯合旭輝地產,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由華夏航空機長兼教員于斌在A320模擬艙內向旭輝西南的業主親授航空科普知識,「雲」上展示了一次飛行過程。
  • 萬盛區疾控中心開展 「防病•監測」知識競賽
    此次競賽共有美沙酮門診、行政後勤、疾控科、檢驗科、監測科五支代表隊參賽。比賽題型分單選、多選兩種。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
  • 騰訊QQ首次空降重慶 在解放碑造了一座「魔幻遊樂園」
    眼看著還有一個多月就要迎來新春佳節,不遠遊,在重慶也有新的玩法。2月2日,全國大IP騰訊QQ首次空降山城,解放碑商圈變身為「魔幻遊樂園」,為3000萬重慶人解鎖新年最新最in玩法。這不僅是重慶首次戶外大型魔幻裝飾樂園,而且將成為重慶最Hot網紅打卡地。解放碑QQ遊樂園開放時間跨度為1個月,從2月2日至3月2日,春節期間正常對外開放。
  • 北鬥系統將首次被南方電網用於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電纜網訊】據悉,南方電網將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地區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過去覆冰監測終端通過行動網路進行數據傳輸,而容易覆冰的輸電線路區段大部分位於大山深處,經常因信號問題導致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應用北鬥通訊模塊的定位功能後,檢修人員可以對覆冰監測終端進行定位,有效提高運維效率。
  • 貴州電網首次用北鬥系統實施覆冰監測
    據貴州電網2日消息,日前,貴州電網公司在220千伏銅汞Ⅱ回線88號塔安裝覆冰預警系統時首次引進北鬥系統,覆冰監測終端實現北鬥通訊與定位功能,貴州電網主網輸電線路防冰進入「北鬥時代」。貴州電網公司主網輸電線路覆冰在線監測開展北鬥技術試點應用,充分利用北鬥短報文通信和4G融合的通信方式,提高系統傳輸冗餘度,解決超視距範圍的通信問題,大大縮短北鬥報文信息傳輸時間,實現弱信號地區覆冰信號採集,便於輸電線路覆冰數據全方位感知、指揮調度和統籌管理。
  • 南方電網將首次用北鬥系統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記者齊健)南方電網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 世界上爬得最慢的動物首次安家重慶動物園
    如此可愛的動物今日抵達重慶動物園了。9月30日,記者從重慶動物園獲悉,該園首次引進一批二趾樹懶和小食蟻獸,小食蟻獸屬西南地區首次引進。它們將正式入駐可愛動物區,並將於十一國慶期間與遊客正式見面。據悉,二趾樹懶,長毛目,樹懶科。體型略似猴,頭短圓,前肢兩爪,後肢三爪。
  • 兩地同步開展為期50天的農業聯合執法行動
    瀘州觀察 周夢穎 四川在線記者 高啟龍12月8日上午,記者從在四川瀘州市合江縣舉辦的2020—2021年川渝農業聯合執法行動啟動儀式獲悉,經前期協商一致決定,兩地將從今天開始至明年1月31日,集中50天時間,同步開展川渝農業聯合執法行動。今天是兩地共同開展此行動的第一天。「川渝兩地在一起開會挺好的,講話口音都不用變頻道,倍感親切。」
  • 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打開APP 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22 18:05:17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Gravitational wave high-energy Electromagnetic Counterpart All-skyMonitor,簡稱GECAM)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發射全天監測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衛星。
  • 林雕現身,句容赤山湖地區猛禽家族又添新成員
    揚子晚報網4月18日訊(記者張凌發通訊員王維)近日,句容赤山湖國家溼地公園開展「春節猛禽調研」活動時,自然專家範明拍攝到了一種極為罕見的中型猛禽——林雕,系首次在赤山湖地區發現該物種。
  • 首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在重慶舉行
    首次在西南地區舉辦大創年會上午8點半,在重慶大學B區舉行了大創年會的開幕式,來自高校、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以及行業企業的60餘位專家組成員和參會師生代表等近5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大創年會是依託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強高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交流展示平臺,展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成果,促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文化建設。
  • 重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 市衛生健康委發布健康中國重慶...
    9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0.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據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衛介紹,去年,市政府印發了《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實施方案》,標誌著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全面啟動。
  • 黃山這一地首次使用無人機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精準普查
    原標題:徽州區首次使用無人機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精準普查日前,徽州區首次使用無人機對全區46萬畝林地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精準檢測普查,為生態環境評價、松材線蟲病防控提供了有效依據。為切實提高普查質量,區松防指通過購買服務,由黃山保綠和廣西科虹公司共同完成這次監測普查。
  • 濰坊首次發現廣翅蠟蟬若蟲 將重點監測進行防治
    這種小蟲子通體潔白,尾部若粉絮,狀如婚紗,靜止時,裙擺就像一朵花,靜靜地開在植物的枝條上。濰坊市園林環衛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穿婚紗」的小蟲其實是一種廣翅蠟蟬的若蟲,廣翅蠟蟬屬園林植物害蟲,以吸食植物的汁液為生,若蟲長大後會變成小飛蛾,產卵於當年生枝條內,影響枝條生長,重者產卵部以上枯死,削弱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