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 市衛生健康委發布健康中國重慶...

2020-12-19 重慶市人民政府

9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0.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

據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衛介紹,去年,市政府印發了《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實施方案》,標誌著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全面啟動。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分為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控煙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等15個專項行動。

按照方案,到2020年底,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將全面建立,居民健康素養不斷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慶積極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區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建成45家「美麗醫院」、25家「智慧醫院」。通過市衛生健康委、市教委、市體育局等部門協作,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0.7/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3.3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4.82‰。

「今年我們將繼續推行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王衛說,我市將繼續開展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和健康教育陣地建設、骨幹培養等五大重點工作,開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宣教、環境營造、健康促進、心理關愛、能力提升、體系完善等6項行動。

在重點人群方面,確保產前篩查率達70%、新生兒聽力篩查率達90%、農村適齡婦女「兩癌」篩查覆蓋率達80%;推進全市礦山、冶金、化工行業塵毒危害專項治理,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斷服務覆蓋率達90%以上;全市45%以上二級綜合性醫院設老年醫學科,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

據市教委體育衛生藝術教育處處長程翔宇介紹,全市加大了教室用眼環境監測力度,各區縣累計投入1720萬元用於教室燈光改造,投入4224萬元用於教室課桌課椅改造。嚴格落實課程方案和標準,規範家庭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監測結果顯示,2018年我市總體近視率為52.54%,2019年總體近視率為50.47%,下降2.07%。

市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董海山介紹,目前我市正在開展第五次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在渝中、南岸、九龍坡、永川、萬州、黔江、豐都、彭水等八個區縣進行抽樣,對3-6歲和20-79歲的居民進行身體形態、機能、素質等三個方面的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全市樣本量共計6400餘人。到10月底完成數據採集工作後,市體科所將對6400餘份國民體質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最終形成2020年重慶市國民體質監測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重慶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
    77.85歲 重慶日報客戶端消息,9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0.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
  • 權威發布丨山東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記者12月2日下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山東圍繞健康山東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完成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央視網消息: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杭州衛健委主任答紅星新聞: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巡禮十三五」系列發布會(浙江專場),介紹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發布會上,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孫雍容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關於創建健康城市的問題。孫雍容透露,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 ...委發布甘肅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
    原標題: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十三五」重慶健康答卷④」深培衛生健康人才厚土 注入發展動力
    同時,合理確定院長收入水平,院長績效工資水平控制在本院在編在職人員績效工資人均水平的3倍以內。試點的67家醫院,醫務人員年人均收入增長10%,薪酬制度改革經驗多次在全國性會議交流發言……這場薪酬制度改革,為重慶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內生動力。
  • 重慶免費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已達31項(類)
    1月7日,市財政局發布消息稱,重慶已建立起穩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保障機制,免費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已達到31項(類),實現了區縣、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全覆蓋,全市有1000餘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萬餘所村衛生室、8萬餘名醫務人員參與其中。
  • 2015年至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10月28日,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5年的20.1/10萬、8.1‰、10.7‰下降到2019年的17.8/10萬、5.6‰、7.8‰。
  • 重慶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農村今年將完成改廁12萬戶
    重慶市衛生健康委愛衛處處長李彤介紹,作為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舉措之一,2018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投入15.82億元,完成戶廁改造87.99萬戶,全市衛生廁所普及率也由2009年的48.7%提升到2019年底的79.67%,完成農村公廁改造2450座,累計完成7407座。
  • 第十批中國援巴布亞紐幾內亞醫療隊啟程 由重慶承派
    今(5)日,由重慶市衛健委承派的第十批中國援巴布亞紐幾內亞醫療隊啟程,將赴巴布亞紐幾內亞與第九批醫療隊交接輪換,在莫港總醫院執行為期一年的國家衛生援外任務。「這批醫療隊所有衛生專業技術隊員均為重慶市三甲醫院臨床業務骨幹,平均年齡38歲。」中國援巴布亞紐幾內亞醫療隊是我國無償衛生援助項目。2002年,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原重慶市衛生局)受國家衛健委(原衛生部)委託向巴布亞紐幾內亞派遣中國援外醫療隊。截至2019年7月,重慶市已向巴布亞紐幾內亞派遣9批醫療隊,共計90人次。
  • 再過20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能到多少歲?
    這些數字,都是2018年發布的,現在,是不是已經達到了當年衛生部長陳竺曾經提出的,到2020年,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要達到77歲的目標,尚不得而知。原因是現在還沒有看到最新的統計數字。一個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水平、醫療條件直接掛鈎。新中國成立以前,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到1975年,達到了65歲。至1990年,達到了68歲。
  • 如何看待重慶的人均GDP排名?
    對這樣複雜的區域,不宜籠統地與其他城市進行GDP、人均GDP排名,而宜以重慶主城都市區來與其他大都市進行都市圈範疇下的城市排名和分析。一、重慶人均GDP適宜在省區市一級排名分省排名來看,重慶的人均GDP排名大陸第九,次於湖北,高於山東。
  • 各國人均壽命排名,日本最高,中國76.1歲,印度68.3歲,美國呢?
    隨著經濟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壽命也逐漸提高。從古代的平均三四十歲,到如今的七八十歲,不得不說有了質的改善。一個國家的平均壽命能夠衡量這個國家的經濟、科技、衛生等綜合水平,通常來講,越是發達的國家,人類的平均壽命越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我們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的2019年的數據作為參考。
  • 快訊|2019年重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20元 同比增長9.6%
    1月20日,2019年重慶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記者從現場獲悉,2019年,重慶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水平持續提高。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920元,比上年增長9.6%。2019年,重慶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7939元,增長8.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3元,增長9.8%。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51:1,比上年縮小0.02。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774元,比上年增長7.9%。
  • 我國人均壽命真的超過77歲了?
    6月6日,國家衛計委就最新公布了《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就報告說:「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又有人說了,就說是77.3歲,就更不對了:你覺得周圍每年死去的人平均算下來壽命能達到77.3歲嗎?可見,有人錯誤地把人均預期壽命當成了「人均壽命」,認為現在的老年人應該平均活到77.3歲(實際上,老年人平均死亡的年齡要高於77.3歲)。
  • ...市郫都區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廣安市衛生健康委發布溫馨提示!
    患者盧某某,女,69歲,無業,居住於郫筒街道太平村11組。12月6日,因咳嗽、咳痰等症狀,前往郫都區人民醫院就診。入院體溫36.2℃,肺部CT顯示雙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影。12月7日,經成都市疾控中心覆核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經省、市、區專家會診,綜合臨床、影像學表現和實驗室核酸檢查結果,診斷為確診病例(普通型),已轉運至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醫院隔離治療。
  • 中國人均每年看病超6次,這三類病成最「致命殺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20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披露了2019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盒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惡性腫瘤、心臟病與腦血管病是對居民身體健康危害最大的三個病種。
  • 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
    2019年,人均期望壽命達79.13歲,比2015年增加0.91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29.49%,高出全國平均10.32個百分點;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下降到4.08/10萬和1.88‰,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二、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衛生健康創新力競爭力全面提高。
  • 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提升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記者從《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人均壽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省醫療保障局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療保障工作,到目前,我省初步建立了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大病保險為補充、醫療救助為託底的多層次全民醫保制度,有力託起了醫療保障「安全網」,實現了邊疆人民群眾「病有所醫」、「醫有所保」的千年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