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2020-12-22 上海熱線教育頻道

  10月28日,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5年的20.1/10萬、8.1‰、10.7‰下降到2019年的17.8/10萬、5.6‰、7.8‰。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責任編輯:微微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我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逐年增加,2019年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較2009年增加約2歲,預計2020年可達到《規劃》目標(規劃≥74歲)。據統計數據顯示,甘肅省老齡人口佔比由2009年的7.63%增加至2019年的11.61%,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而對應的0-14歲兒童佔比由2009年的20.81%下降至2019年的17.42%,下降了3.39個百分點。未來人口老齡化還將進一步加劇。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 ...委發布甘肅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
    原標題: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 權威發布丨山東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
    全省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5年的13.04/10萬、4.77‰和6.03‰降至2019年的9.05/10萬、3.93‰和4.8‰,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以較低的成本實現了較高的健康績效。
  • 參考快訊:美國2020年死亡人數為歷史之最 人均預期壽命或縮減3年
    報導稱,初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至少比2019年多40萬。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創紀錄超過300萬 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減少3年
    據美聯社22日報導,2020年將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預計將首次超過300萬,初步數據顯示,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新冠病毒成為導致這一結果的關鍵因素。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20-10-30 11:21:38  中新網10月30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今日介紹,過去幾年,我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城鄉差距逐步縮小,2019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64,比2015年縮小了0.09;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
  • 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提升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記者從《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人均壽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特別是2018年11月省醫保局組建以來,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認真履行醫保基金唯一管理主體責任,圍繞中心大局,創新思維理念,推進改革攻堅;在醫保扶貧、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服務全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藥品耗材集中採購、打擊欺詐騙保、「放管服」改革、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全省醫療保障工作銜接平穩、改革向縱深推進,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從生育水平看,根據我們估算,2016年總和生育衝高至1.7、較2015年明顯上升,2017年略降,2018年明顯下降至1.5左右,2019年基本持平。從國際比較看,當前中國總和生育率水平不僅低於全球平均的2.47,還低於高收入經濟體的1.67。
  • 一誠健康集團:未來人均預期壽命將增加,身體狀態如何保持?
    湖南一誠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旗下健康管理研究院近期在研究中老年人群體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報告,10月17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2019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特刊,報告上顯示,自1990年以來,中國人群的預期壽命從
  • 2019中國經濟總量近100萬億,人均GDP破1萬美元
    國家統計局解讀:增速冠軍地位 穩當 老百姓獲得感 實在   金羊網記者 馬漢青   2019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初步核算,2019年我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 疫情導致美國死亡率飆升,2020年美國人預期壽命或將下降3年
    據華爾街日報12月22日報導,美國的預期壽命原本去年有所上升,但在2020年可能會出現自二戰以來的最大降幅,因為新冠感染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死因。
  • 柳葉刀:中國成人電子菸使用率從2015至2019年顯著升高
    《柳葉刀-公共衛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近日發表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研究員團隊及北京師範大學的聯合研究。研究報告了2015-16年至2018-19年期間中國18歲以上成人的過去30天電子菸使用率及其相關因素。
  • 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那美國、日本、韓國是哪年呢?
    近期,高盛集團、穆迪機構、野村證券、滙豐銀行等多家西方經濟分析機構以及中國自己的經濟學家都上調了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他們紛紛強調,隨著中國企業的生產、投資、出口以及居民消費的回升,中國經濟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 杭州衛健委主任答紅星新聞: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孫雍容透露,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孫雍容「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杭州是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城市,健康城市不同於傳統的衛生城市,杭州在健康城市創建過程中,哪些方面提升最明顯?市民從中有哪些獲益?五年來「健康杭州」建設是如何實踐全民健康共治、推進健康治理能力現代化的?」
  • 各國人均壽命排名,日本最高,中國76.1歲,印度68.3歲,美國呢?
    從古代的平均三四十歲,到如今的七八十歲,不得不說有了質的改善。一個國家的平均壽命能夠衡量這個國家的經濟、科技、衛生等綜合水平,通常來講,越是發達的國家,人類的平均壽命越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我們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的2019年的數據作為參考。
  • 是什麼限制了人類壽命的長短?
    到底是什麼限制了人類壽命的長短,人類有望突破這種壽命的限制嗎?人均預期壽命人均預期壽命就是指同一時期出生的人與其能生存的平均年數。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衛生水平的發展,近年來全世界人均預期壽命都在不斷地增加當中。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會高於發展中國家。
  • 2019年俄羅斯經濟增長1.3%,GDP近1.7萬億美元,人均……
    來源:南生今世說與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之前預估的一樣,2019年其經濟實際增速是1.3%。其中,第一季度實際增長0.5%,二季度實際增長0.9%,三季度增長1.7%,第四季度季度恢復到1.9%——各季度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俄媒體報導稱,2015年俄羅斯經濟出現負增長,到2016年年底正式復甦,到2018年實現了2.3%較高增速。進入到2019年,全球多國經濟普遍下行,也給了俄羅斯帶來的較大壓力,使得在2019年第一季度僅實際增長了0.5%。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因此,IMF表示將在近期出具新的預測報告,下調經濟增速預期(預計是「負5%到負6%之間」)。持類似觀點的還有世界銀行,但他們先行一步,已經發布了最新報告,將印度等國的經濟增速由之前預測的「正增長」,調整為「負增長」。並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同比實際下降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