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發布甘肅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

2020-12-24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省衛健委發布我省醫療健康10年大數據

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出生率下降 老齡化加快

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09-2019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

衛生事業發展: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七年每萬人擁有量增加1.7人,複合增速達22%。

隨著疫苗的普及和全省醫療水平的提高,2009年以來,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穩步下降,至201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0‰,嬰兒死亡率3.37‰,明顯低於10‰和8‰的《規劃》目標。

自2014年起,甘肅省孕產婦死亡率均低於20/10萬,2019年孕產婦死亡率為12.88/10萬,為近年最低值。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逐年增加,2019年甘肅省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較2009年增加約2歲,預計2020年可達到《規劃》目標(≥74歲)。

衛生經費:人均衛生費用10年翻3.5倍

甘肅省2019年衛生總費用達933.84億元,2009年至2019年十年平均增速13.5%。2009年衛生總費用佔GDP比重為7.79%,2019年為10.71%,增速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

對比2009年及2019年甘肅省衛生總費用構成情況,其中政府衛生支出佔比變化不大,社會衛生支出佔比增加明顯,約8個百分點,相對應的,個人現金衛生支出佔比下降明顯,約6個百分點。

另外,個人現金衛生支出佔比明顯下降,但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及通貨膨脹的產生,人均衛生費用絕對值也在增加,到2019年為3527.34元,十年間翻了3.5倍。

醫療服務:醫療機構10年增加345家

醫療衛生機構和診療人次數齊升,2010年甘肅省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為6675.53萬人次,2019年為12732.6萬人次,九年複合增長率7.43%。

醫療衛生機構數由2009年的25106家增加至2019年的26692家,其中醫院發展建設最快,十年間增加345家,複合增速達6.77%。

結合人均衛生費用得知,藥費只是佔比在下降,但其絕對值仍明顯上升,患者壓力並未減輕。

人口基本情況:出生率下降,老齡人口佔比增加明顯

甘肅省人口死亡率自2000年至今保持平穩,基本在6.5‰上下浮動,但出生率與人口自增率下降較為明顯。2015年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但甘肅省人口出生率僅在2017年有小幅提升,隨即回落,截至2019年仍在下降,為10.60‰,創歷史新低。

除了出生率下降明顯,甘肅省還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快。據統計數據顯示,甘肅省老齡人口佔比由2009年的7.63%增加至2019年的11.61%,增加了近4個百分點,而對應的0-14歲兒童佔比由2009年的20.81%下降至2019年的17.42%,下降了3.39個百分點。未來人口老齡化還將進一步加劇。

疾病控制:惡性腫瘤 死亡率高

居民兩周患病率主要為循環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壓兩周患病率由2008年的9.7‰增加至2018年的99.47‰,十年間翻了十倍多;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中,糖尿病2008年兩周患病率為1.6‰,2018年飆升至24.84‰。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但其兩周就診率並不高,主要是由於患者總數較少。在我省居民死亡率排行中,惡性腫瘤位於全省第三位。威脅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瘤種為:胃癌、肺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

傳染病:病毒性肝炎位列第一

在2019年甲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中,病毒性肝炎位列第一。甘肅省最常見患者人群最大為B肝和C肝。值得注意的是,愛滋病雖發病率不高,但其死亡率卻位列第一。

首席記者 歐陽海傑

相關焦點

  • 我省2019年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
    12月21日,甘肅省衛健委發布「醫療健康大數據看甘肅衛生事業發展」一文,解答了這些問題。 隨著疫苗的普及和全省醫療水平的提高,全省婦幼健康服務公平性、可及性不斷提高,婦女兒童的健康狀況持續改善。2009年以來,全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與嬰兒死亡率穩步下降,至2019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50‰,嬰兒死亡率3.37‰,明顯低於10‰和8‰的《規劃》目標。
  • 威脅咱甘肅人的疾病都有啥?大數據告訴你
    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醫療健康大數據,充分展現了2020年甘肅衛生事業在發展中取得的顯著成效。衛生事業發展: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人均預期壽命達73.92歲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數、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數和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均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七年每萬人擁有量增加1.7人,複合增速達22%。
  •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什麼意思
    央視網消息:10月28日,國新辦舉行「十三五」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  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看看大數據 曬曬我省醫療衛生10年成績單
    12月21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通報了全省醫療健康大數據淺析情況。 1 衛生資源逐步完善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 2012年起,全省衛生資源逐步完善,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數、每千人口擁有床位數和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均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數,七年來每萬人口擁有量增加1.7人,複合增速達22%。
  • 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7.3歲,不是說「您能活77.3歲」
    按照國家衛健委公開的信息,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7.3歲,比2018年的77歲提升了0.3歲,比2017年的76.4歲提高了近1歲。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的民生、醫療、經濟等諸多領域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 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 成為全國提升幅度最大省份
    11月13日,記者從《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人均預期壽命75.1歲,是全國人均壽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省醫療保障局負責人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療保障工作,到目前,我省初步建立了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為主體、大病保險為補充、醫療救助為託底的多層次全民醫保制度,有力託起了醫療保障「安全網」,實現了邊疆人民群眾「病有所醫」、「醫有所保」的千年夢想。
  • 重慶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 市衛生健康委發布健康中國重慶...
    9月1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召開的健康中國重慶行動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0.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據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衛介紹,去年,市政府印發了《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實施方案》,標誌著健康中國重慶行動全面啟動。
  • 2015年至2019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10月28日,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全國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由2015年的20.1/10萬、8.1‰、10.7‰下降到2019年的17.8/10萬、5.6‰、7.8‰。
  • 再過20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能到多少歲?
    這些數字,都是2018年發布的,現在,是不是已經達到了當年衛生部長陳竺曾經提出的,到2020年,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要達到77歲的目標,尚不得而知。原因是現在還沒有看到最新的統計數字。一個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水平、醫療條件直接掛鈎。新中國成立以前,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35歲。到1975年,達到了65歲。至1990年,達到了68歲。
  • 重慶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
    ,全市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77.85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0.0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63個百分點。按照《方案》,到2020年底,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全面建立,居民健康素養不斷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健全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為實現上述目標,重慶積極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區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建成45家「美麗醫院」、25家「智慧醫院」。
  • 權威發布丨山東人均期望壽命從2015年的78歲上升到2019年的78.94歲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日訊 記者12月2日下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山東圍繞健康山東建設、深化醫改、公共衛生、基層衛生、人口老齡、中醫藥等出臺一系列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各項規劃主要指標基本完成
  • 一誠健康集團:未來人均預期壽命將增加,身體狀態如何保持?
    湖南一誠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旗下健康管理研究院近期在研究中老年人群體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報告,10月17日,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2019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特刊,報告上顯示,自1990年以來,中國人群的預期壽命從
  • 杭州衛健委主任答紅星新聞: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巡禮十三五」系列發布會(浙江專場),介紹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工作進展成效。發布會上,杭州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孫雍容回答了紅星新聞記者關於創建健康城市的問題。孫雍容透露,2019年杭州市人均期望壽命達82.95歲。
  • 參考快訊:美國2020年死亡人數為歷史之最 人均預期壽命或縮減3年
    報導稱,初步數據顯示,美國今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至少比2019年多40萬。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創紀錄超過300萬 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減少3年
    據美聯社22日報導,2020年將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預計將首次超過300萬,初步數據顯示,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新冠病毒成為導致這一結果的關鍵因素。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1918年的死亡人數比1917年增長了46%,因為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一戰」中陣亡,又有數十萬美國人死於大流感。
  • 中國人均每年看病超6次,這三類病成最「致命殺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2020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披露了2019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盒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惡性腫瘤、心臟病與腦血管病是對居民身體健康危害最大的三個病種。
  • 國家健康醫療 大數據研究院落地寧夏
    原標題:國家健康醫療 大數據研究院落地寧夏科技日報訊 (王迎霞 通訊員張磊)11月24日,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在寧夏落地。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及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北京大學醫學部、寧夏大學四方籤署共建協議,啟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研究工作。
  • 健康醫療產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海打造「5+X」健康服務產業園區...
    下面來了解一下上海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現狀吧!一、衛生醫療:各項指標穩中有長2017年上海市三大健康指標繼續保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水平。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3.37歲,其中男性80.98歲,女性85.85歲。上海地區孕產婦死亡率3.01/10萬;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3.71‰。
  • 北方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揭牌儀式成功舉行
    這標誌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以及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勢將成為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踐行「健康中國2030」國家戰略的新引擎。在國家衛健委、山東省和濟南市各級政府全力推進下,在中國移動的大力支持下,北方中心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個通過國家衛健委試點評估並獲得委、省、市共建籤約的國家級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成為山東服務國家戰略、支持醫養健康發展的重要平臺。
  • 中國城市人口健康報告(2019):慢病人群持續擴大,健康管理需求大爆發
    解讀健康大數據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要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健康大數據的作用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