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秋風起,秋涼至,喝什麼茶養胃?

2021-01-20 騰訊網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十五個節氣

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

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

暑天的悶熱

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

九月七日是白露節氣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酷熱不再,天氣漸涼

溫度變化,稍不注意

幾種疾病就會找上門

秋涼:呼吸道疾病

秋燥:皮膚乾燥

溼邪:腸胃疾病

溫差: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白露養生很重要

秋季氣候特點是:燥、涼、爽

燥:金位之下、火氣承之、氣幹偏燥

涼:秋降氣涼、氣溫下降

爽:雨量減少,空氣溼度相對降低

晝夜溫差大

抓住秋季的季節特點

合理適當的養生

順應自然規律,怡養身心

必然心寬體健,益壽延年

白露時節這樣養生:

防涼——適當加衣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即隨著天冷逐漸增添衣物,但添衣勿太多太快。「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秋天穿厚衣服要晚些,多經受寒冷的刺激,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

防燥——

《內經》提出的「秋冬養陰」的原則,也就是說,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飲食,以防秋燥傷陰。可食用銀耳、甘蔗、燕窩、阿膠、梨、芝麻、藕、菠菜、烏骨雞、豬肺、豆漿、鴨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時常脘腹脹滿、大便洩瀉,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藥膳,因為它們性偏涼,應先調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復後,再少吃一點滋陰食品和藥膳。健脾可以吃紅棗,紅棗味甘,性溫平。有益氣養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

防溼——祛溼茶

別看秋天皮膚幹嗓子幹,夏天喝酒擼串吃冰糕,肚子裡的溼氣可一點不少。祛溼並不是把身體的水分帶走,而是使身體的水液代謝正常起來,不讓溼氣滯留。水液代謝調理通暢,津液反而能更好地潤澤肌膚,毛髮也會因為獲得了氣血的滋養,而變得光澤茂密。說到排毒祛溼,多數人都知道刮痧、拔罐,但有些人刮痧拔罐之後就特別不好受,比如陽虛、氣虛體質,或者大病初癒、年長的人,就不要隨意操作了。身體本來就虛,沒有太多正氣可以調動,而刮痧拔罐本身又會消耗能量,一頓折騰後就容易因為虛損而覺得不得勁。所以想要祛溼還得祛溼茶,薏苓九味茶,九味茶九種成分:赤小豆、薏苡仁、芡實、茯苓、橘皮、大麥、苦蕎、梔子、甘草,《本草綱目》薏仁「健脾胃益胃,潤肺清熱解毒、祛風勝溼,美容養顏駐容、益身延年」。薏仁能夠 具有減肥瘦身、防止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推動基礎代謝、美白皮膚和防止和抵禦癌症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立秋時節話秋風《秋涼晚步》賞析
    古人常有悲秋情懷,也許正因如此,才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蕭瑟秋風百花亡,枯枝落葉隨波蕩……」這些悽美的詩句流傳至今吧。仿佛一到秋天,一切都顯得那麼悽涼冷落。我們今天分享的這首楊萬裡的《秋涼晚步》同樣也是描寫的秋天傍晚的景色,那麼這首詩和其他的詩有什麼不同呢?
  • 白露到丨秋涼漸起,適量添衣
    白露時節,天氣逐漸轉涼,空氣中的氣態水達到飽和,便會凝結成為液態水。進入白露,送走高溫酷暑,迎來了氣候宜人的收穫季節。白露三候1一候鴻雁來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2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
  • 白露組詩:秋風起兮陽光媚,白露歸兮玉階溼
    白露組詩:秋風起兮陽光媚,白露歸兮玉階溼《秋風起兮陽光媚,白露歸兮玉階溼》秋風起兮陽光媚,白露歸兮玉階溼。伊人素衣憑欄處,秋水長天共落日。《清露拈花香步履,秋水伊人正當時》白露為霜尚且早,秋水伊人正當時。朝陽幸晨婉曦霞,清露拈花香步履。《玉階生露晶瑩樣,晚風習習秋夜長》秋月玲瓏剔透心,玉階生露晶瑩樣。
  • 秋風涼,白露至。補陰氣、防秋寒
    ——白露 今日我們迎來白露節氣 秋高氣爽,玉露生涼 送走高溫酷暑 迎來宜人的收穫季節
  • 你知道「白露」時節的習俗有哪些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時節,白晝陽光尚熱,水汽蒸發,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
  • 喝什麼茶會傷胃,喝什麼茶養胃?胃不好的人快看看,別再亂喝了
    我發現很多網友很關心胃不好的人要喝什麼茶的問題,甚至我看到有網友說"綠茶傷胃,紅茶養胃,胃不好的人就要多喝紅茶",那究竟是不是這樣?今天漫仔告訴你! 那為什麼會有"綠茶傷胃,紅茶養胃"這樣的傳言出現呢?這個問題還是要從茶的茶性說起。
  • 今日白露:秋色正美,一年最有詩意時
    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孟秋結束,仲秋開始 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 白露時節 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 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稱為「秋燥
  • 喝什麼茶養胃?推薦4種日常必備養胃茶,這3種不僅養胃還補胃
    4大養胃茶,日常必備1、紅棗茶紅棗對胃而言,具有很好的養護功效,曬乾後的紅棗泡茶,味道香甜,適合喝不慣一般略帶苦味茶的朋友們。此外,常喝紅棗茶,也能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會讓臉色越變越好。2、大麥茶屬於穀物茶的一種,性質非常的溫和,大麥茶富含均衡的維生素,對胃部黏膜有著很好的修復作用,而且不存在任何刺激。3、黑苦蕎茶糖尿病的人也能喝的一道養胃茶,它能夠軟化血管,預防動脈硬化等疾病,當然,也能較好地促進胃部消化和吸收。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意思是說白露開始,群鳥開始儲藏食物。 相傳禹王就是治水英雄大禹,與堯舜並稱古聖王,民間也稱他為「水路菩薩」或「河神」。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太湖畔會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兩祭的規模最為盛大,每次歷時一周。屆時,人們會趕廟會、打鑼鼓、跳舞蹈。
  • 白露至,秋意濃,健康喝茶,老白茶、紅茶、巖茶,熟普該怎麼選?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處暑過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白露節,天地間都染上了一層清清淺淺的白色。西風吹漸冷,白露夜為霜。悄然間,時節從初秋向仲秋流轉。白露降,秋濃時,北雁南歸。
  • 白露時節到,宜吃元祖臺灣柚!
    今天是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有云:「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白露時節的到來也意味著天氣已經轉涼,涼爽的秋天正在向人們走來。在這個迎接秋天的節氣裡,又該吃什麼呢?
  • 「二十四節氣」白露|秋風至,白露生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是秋季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後,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白露時節正值秋季,中醫中有「秋燥」的說法飲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素食。同時,適當的食用一些粥品,如大米、麥仁、糯米、芡實等,再配上梨、芝麻、菊花等熬粥,可以起到益肺潤燥的功效,穿衣方面注意添加衣物。01 白露氣候特徵秋季氣候燥、涼、爽。
  • 秋風何冽冽 白露為朝霜|在扎龍遇見秋日的浪漫
    秋風何冽冽 白露為朝霜|在扎龍遇見秋日的浪漫 2020-09-07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天後白露,白露是什麼?真正的秋天什麼時候到來?
    今天是9月4號,距離白露還有3天時間就到了。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白露到來也意味著處暑階段的結束,從而開始進入了長達15天的白露階段。白露時節,太陽黃經開始從165°逐漸轉向180°,當太陽黃經到達180度的時候,那麼秋分節氣就開始到來了。 那麼什麼是白露?
  • 什麼東西泡水喝養胃 什麼東西泡水喝養胃又去火
    什麼東西泡水喝養胃兒童口臭是比較常見的兒童疾病之一,如果寶寶出現口臭問題有可能是上火了,也有可能是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胃部積食,繼而出現口臭問題。那麼,喝什麼茶去口臭又養胃?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兒童口臭吃什麼調理。
  • 江南百景圖白露活動獎勵是什麼 江南百景圖白露時節在線獎勵一覽
    江南百景圖遊戲中在今天下午就會開啟白露時節活動,玩家登陸遊戲達到在線時長後就能獲得獎勵,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的獎勵內容和獲取條件吧。
  • 《江南百景圖》白露時節活動獎勵有哪些 白露時節活動獎勵匯總
    導 讀 江南百景圖白露時節活動全部獎勵是什麼?
  • 給孩子講中國故事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
    01氣候特徵白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伴有綿綿的秋雨,早晚溫差較大。初候,鴻雁來:白露節氣,秋寒明顯,大雁南飛二候,玄鳥歸:秋天涼涼,燕子啟程,南方避寒;三候,群鳥養羞:秋風瑟瑟,留鳥糧,迎候冬季02節氣故事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
  • 「詩詞鑑賞」清風至,白露生,那些優美的白露詩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已到了白露時節,秋的涼意漸濃,夏的熱仍存。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雅士寫了許多描寫白露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們去開闊一下眼界,領略一下詩中的白露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白露丨白露時節,適合養肺,適合讀詩,適合思念
    每年的9月7-9日之間,有一個很有詩意的節氣,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解釋是:「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也就是說,白露時節,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形成「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