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繡雕染 靈巧動人(工匠絕活)

2020-12-22 人民網

【絕活看點】

絹紗為膚,真絲為發,綢帛為衣。一雙巧手,能畫能裁。齊聰穎,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絹人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在她手下,無數戲曲、小說裡的人物成為栩栩如生的絹人,向人們訴說著傳統民間文化裡的故事和內涵。

金燦燦的油料從極細的紙卷尖流露,如提筆寫字般「畫」在事先裁剪好的布料上,一氣呵成。畫在腦中,不需臨摹……不到5分鐘,齊聰穎(見上圖,本報記者張武軍攝)就畫好了一件真絲緞裙子的花邊線條。

絹人,是我國一項歷史悠久的民間技藝。上世紀60年代,葛敬安等美術大師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成立了北京市美術人形廠,陸續製造出許多絹人,讓這項技藝在當代得以重生。齊聰穎正是1963年入廠,拜葛敬安為師,踏上藝術道路。

齊聰穎家中擺放了許多精心創作的絹人:穆桂英、四臂觀音、竇仙童……多是京劇、民間小說裡的人物。據她介紹,傳統的絹人技藝需要十道大工序和數十道小工序,包括雕塑頭模、糊頭、塑體型、服裝(彩畫)、組裝等。

做絹人之前先要確定人物外形,也就是找到參照物。例如古代仕女圖中的宮廷女子、京劇作品中的生旦淨末醜等不同人物形象。齊聰穎說,製作一個絹人需要1個月左右,可「功夫在詩外」,做絹人之前工匠需要對人物原型甚至人物背後的故事和精神有充分了解。「困難從來都不是手工活,而是製作者對作品的理解和領悟是否到位。」

首道工序是雕塑頭模。需要製作者有整體意識,對作品有獨特理解。「做好石膏頭模需要一周左右,之後還要不斷調整。」

第二步是糊頭,也就是用絹紗把頭模包裹起來。「傳統絹人手藝要求必須包3層紡織品,先用糨糊粘好兩層優質針織品和絲織品,然後再用乳膠固定好最後一層絹。」最外層的絹上還需要用毛筆畫上眉眼、腮紅等,這是絹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的關鍵。齊聰穎拉開抽屜,裡面整齊擺放著許多不同顏色的染料和油煙墨。

最讓人稱奇的是絹人的頭飾:「竇仙童」頭戴的小頭盔,直徑和高各只有8釐米,上面竟插有50多根晶瑩剔透的珠串。齊聰穎說,做好頭飾的秘訣在於「掐絲」,一根根富有彈性的捻絲在工匠的巧手中千變萬化,與頭盔、服飾等融為一體。

手部和體型的製作也是絹人製作的兩大難點。鉛絲作手骨,鐵絲作脊柱和四肢,軀幹部分還需要先用紙巾包裹骨架,再以棉花、針織品等完成外層包裝,步驟缺一不可。仔細端詳,絹人手掌上竟還有小巧玲瓏的絹制「手套」,並點綴以扳指、指甲油等細節——這正是齊聰穎的道具功夫。環視她的工作室,各色小扇子、小籃子精巧細緻,全為手工製作,極為用心。

最後,便是將人物軀體、手臂、頭部組裝起來,穿好衣服,戴好髮飾,配上道具。這組裝造型的步驟,是將之前所有絹人「零部件」化零為整的決定性步驟。

從小就喜歡繪畫的齊聰穎覺得自己在這項技藝上有一定天賦,「上世紀70年代,巴基斯坦友人來北京交流訪問。當時我們廠接到任務,要做一個巴基斯坦民族特色的腳鈴舞絹人。整個車間都發動起來,十幾個人一起分工製作。我單獨又做了一個不同形象的腳鈴舞絹人,作品完全不遜色於車間的集體作品,連師父都不敢相信這是我獨立完成的。」

如今73歲的齊聰穎每天仍在鑽研絹人製作的新技法。「我想繼續突破創新,做出一些外國的藝術人物和現代人物。」她還致力於絹人製作教學,讓這項技藝永遠傳承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1日 06 版)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真實的座山雕,到底是啥樣的?不但三代為匪,還有四大絕活
    順應土匪圈的規矩:老大不需報真名,只需報江湖綽號,座山雕這個綽號,由此得來。日本侵佔了東三省後,也曾花費大力氣剿匪,卻效果相當不好,最終也想到了招安。座山雕有奶就是娘,同意後依照約定進了城,在一家名叫「惠吉」的酒樓裡,跟日本聯絡員見面。可當他進入到酒樓後,就發覺裡面似乎有異常。
  • 暢行天下(王暉)文章:故宮永樂鐵雕鋄金銀大黑天佛像
    故宮永樂鐵雕鋄金銀大黑天佛像暢行天下(王暉)王琦,網名暢行天下(王暉),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自己的收藏之路。雖歷經周折,然而痴迷古物之心不改,緣為好古之樂難以割捨之故。象牙犀角蜜蠟瑪瑙,織繡帶飾文房古兵皆為愛物。近年專注於中國鐵雕鋄金銀器物及明清宮廷馬具的收藏及與其相關工藝歷史的研究。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收藏著一尊明代永樂宮廷佛像中的孤品:鐵雕鋄金銀大黑天佛像。這尊鐵雕鋄金銀大黑天佛像。整體為鐵質加以雕琢而成。
  • 畫筆點染 留住年味(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霍慶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柳青年畫代表性傳承人,是極少數掌握楊柳青年畫「勾、刻、印、繪、裱」五道工序的年畫匠人。
  • 東北鬍子座山雕的三樣絕活到底多厲害,連張作霖和日本人都無奈
    鬍子之間管自己的匪幫叫「綹子」,一般綹子都是佔山為王,推舉出一個能耐大,能服眾的土匪來做匪首,出名的匪首都會有一個響亮的諢號,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人物就是座山雕。 座山雕在東北話裡的本來意思是禿鷲,就是那種腦袋光禿禿的不長毛,日常主要吃腐爛動物屍體的猛禽,看起來就非常喪氣,之所以給他起這麼個個外號,估計也是對座山雕的厭惡和恐懼。
  • 萬路千山 精確測準(工匠絕活)
    中鐵十二局三公司測量隊隊長劉軍華——  萬路千山 精確測準(工匠絕活)  本報記者  付明麗  【絕活看點】  從沙漠到海洋,從雪山到高原,從事測量工作27年來,中鐵十二局三公司測量隊隊長劉軍華走過千山萬水,參與建設了青藏鐵路、京滬高鐵、大西高鐵等200多個重點工程,測量總長度達3000公裡以上,破解各類測量難題20
  • 六大技法 精雕細刻(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泥,一江兩岸,各不相同;挑,精雕細刻,行雲流水;燒,火中求寶,變幻多姿。他數十年來精研於此,熟練掌握線刻、堆雕等雕刻八法,或剔或刮,或鏟或鏤,行雲流水,遊刃有餘。摟、揮、轆、挑、熎、光,是廣西欽州坭興陶六大技法:採集配製,去粕存精,為摟;加水攪拌,濾水濾氣,為揮;輪盤製作,整型成坯,為轆;裝飾雕刻,極盡精妙,為挑;掌控火候,窯火三煉,為熎;刀石磨蹭,脫皮顯肌,為光。
  • 沙沙鋸木 精製寶船(工匠絕活)
    原標題:沙沙鋸木 精製寶船(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 付昆祥曾歷時3年,按1∶50的比例,手工復原鄭和船隊包括寶船、糧船、馬船、戰船等在內共208艘艦船的船模。
  • 座山雕到底有多厲害?他有一外號叫三爺,更是有三個絕活
    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座山雕這個名字,如果當時的你還沒有搞明白劇情的話,相信你肯定不知道這說的到底是個人,還是一座山,還是一種雕。而當你明白劇情後,你就會知道這原來是一個人,是一個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人。座山雕其實在我們現實中是可以找到原型的,他的名字叫張樂山,是山東人。
  • 手工修復 修舊如舊(工匠絕活)
    【絕活看點】程永茂:北京懷柔橋梓鎮楊家東莊人,先後參與黃花城、慕田峪西、青龍峽、箭扣長城(一、二期)等修繕工程,累計搶險修復古城牆2萬米,創建了「隨層、隨坡、隨彎、隨舊、隨殘」的施工原則,以保持長城的古樸風貌。
  • 廣西退休教師夫妻搭檔傳承瑤族織繡技藝
    鄧瑞英向村民們介紹瑤族織繡的文化內涵。 陳秋霞 攝鄧瑞英向村民交流傳授織繡技巧。 陳秋霞 攝鄧瑞英和盤修金和村民交流。 陳秋霞 攝鄧瑞英指導瑤族姑娘織繡技巧。 陳秋霞 攝瑤族老人教其孫女刺繡。 陳秋霞 攝瑤族村民展示織繡技藝。 陳秋霞 攝瑤族織繡藝人鄧瑞英和其丈夫盤修金都曾是人民教師,退休後夫妻倆有了共同的事業——搭檔傳承瑤族織繡技藝。在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長垌鄉平孟村青山屯瑤族織繡培訓班,盤修金負責購買學習工具,組織村民參加織繡技藝培訓。鄧瑞英則負責向當地村民講授瑤族服飾的文化內涵,傳授織繡技巧。
  • 李慧嫻:傳承「工匠精神」,當以「三心」築「匠心」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工匠精神」靈魂在有「匠心」,工匠之心,在於沉靜、專注、追求卓越。傳承「工匠精神」,當以「三心」築「匠心」。
  • 「95後」小哥哥「玩轉」皮雕藝術
    恩克吉雅是蘇力德蘇木塔來烏素嘎查阿拉格陶勒蓋牧業社人,為了將蒙古族皮雕藝術乃至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他選擇辭職在家,專攻皮雕工藝 蒙古皮雕藝術是一門手藝、一種傳承,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傳遞。
  • 15人入選杭州工匠學院第二批工匠名錄
    哪裡可以學習高技能,成長為一位擁有絕技絕活的「大國工匠」? 去杭州工匠學院啊!那裡有技能大師、世界冠軍做老師,更有「名城工匠」的培育平臺。 吹毛求疵只為了做好電線電纜「守門員」的葉金龍,與「馬達」結緣一輩子的吳玉泉,以精湛技能完美詮釋「鉗工」意義的趙水林,40多年厚積薄發打造高品質汽輪機的吳國林,茶道永無涯的倪曉英,打造中國美發夢之隊的吉正龍……他們是國家級技能大師,他們還都入選了杭州工匠學院第一批工匠名錄。
  • 黑影潛行如臉譜變換《守望先鋒》新皮膚上演變臉絕活
    黑影潛行如臉譜變換《守望先鋒》新皮膚上演變臉絕活 在長時間的等待與期待後,《守望先鋒》春節活動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 【守護花開】藏羌織繡大師楊華珍:以時間、雙手與心織造舉世無雙的...
    【守護花開】藏羌織繡大師楊華珍:以時間、雙手與心織造舉世無雙的藝術 2020-12-03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原標題: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2月10日,習主席致信祝賀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強調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匠者,精湛極致也。軍營同樣離不開工匠精神。軍事裝備日新月異,信息技術飛速發展,革命軍人只有弘揚工匠精神,才能練出絕招絕活,練就打贏硬功。
  • 非遺藏羌織繡借力IP授權「出海」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非遺藏羌織繡 借力IP授權「出海」[ 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當紅潮牌借力文博IP進行市場營銷的原因,市場上不斷湧現聯名系列成為爆款也讓這些奢侈品重新思考著產品設計,如何擁抱年輕人的審美,贏得新一代的消費者。
  • 霓裳羽衣·明清織繡專場
    Lot123 清 漢族牡丹花卉紋女氅衣 140×130cm 此件女氅衣,橙紅色地,緙絲織繡而成
  • 歷史上最真實的座山雕到底有多厲害,聽老兵談起,你就知道了!
    大家都看過由林更新,佟麗婭演的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有一個反派人物叫座山雕,這個人是個土匪頭子,很是兇狠,這個角色源於歷史,那麼歷史上的座山雕是什麼樣的呢?
  • 【南京泰禾金尊府】匠說地雕 | 以刀為筆,雕琢華美
    明清兩代,京城的宮殿、亭臺、廟宇等,都凝聚著曲陽雕刻工匠的血汗與智慧。因此,有業內專家將曲陽石雕工匠稱為「中國皇家工程隊」。曲陽工匠認為,雕刻文化博大精深,體現著東方神韻,蘊含著傳統智慧,是技術與技巧的完美融合。「技巧就是把握性,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而且做的東西是別人做不到的東西。技術是作品的和諧程度、形體比例。技巧比技術難得多,是多年實踐的積累。」曲陽工匠對技術與技巧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