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OP海道-海賊王論壇原創文章
作者ID:OREO-biscuits
首發日期:2020.3.23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前幾天在漢化 thelibraryofahara上面的OP sword Ecyclopedia, 就是海賊王的刀劍百科全書
網址:【漢化】對刀劍百科全書的漢化
地址:http://bbs.talkop.com/thread-122053-1-1.html
(出處: TalkOP海道-海賊王論壇-海賊王中文網-航海王論壇)
因為對武士刀的分類不熟悉,所以在漢化的時候就簡單的分為武士刀和長刀兩個種類,
評論區中有人希望能夠在後續漢化中把打刀和太刀標註上,於是,今天,我們現在這裡討論一下已知的幾把武士刀的種類。
首先,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只把我們通常所說的日本刀分為太刀、打扔、脅差、短刀四大類。野太刀,小太刀,小脅差等等,屬於這四大類之下的更細的分類。
太刀,即ta-chi,具有較大彎曲度,刀身長3尺(1m)以上、5尺(約1.5m)不足的彎刀。其中3尺以下的稱為小太刀,5尺以上的稱為大太刀(或稱野太刀),即Nodachi。折合日本的長度單位,一尺約為29公分,與中國南北朝時期相似。
打刀,即Katana,一般就以「刀」稱之,可以說是日本刀的代表刀劍。打刀的刀身被設計成彎曲的形狀,這種彎曲的設計稱為「反」。刀身的中央部位被設計成最為彎曲的地方,此種設計使得拔刀更為容易。
脅差(也稱脅指) 。刃之長度30cm—60cm。日本武士平時與太刀或打刀配對帶於腰間,是一個備用武器,平常不使用,是當作為主兵器的長刀(太刀或打刀)損毀時才使用的。(注意,一般情況下對日本武士而言,脅差不是用於切腹的,切腹是用專門的短刀。)
在OP中,二刀流三刀流的劍士用的刀幾乎全都是打刀或太刀,而傳說中日本第一的宮本武藏用的二刀流的「二刀」意指太刀與脅差。
短刀:也叫腰刀,和打刀,脇差一樣,刀刃向上。長度在一尺一下,比脇差更短。
和之國篇,索隆被要求切腹是手中拿的刀就是短刀。
一般來說,太刀和打刀有下面這些區別:
1.使用時代不同:太刀主要使用於平安時代(12世紀)後期到室町時代初期。打刀則晚於太刀,使用時代大約是從室町時代中期(15世紀後半)到江戶時代末期(19世紀中葉)。所以也可以說,打刀是太刀的繼任者。
2.使用情形不同:平安時代主要的戰爭形式是馬戰,所以太刀主要是馬戰時,騎在馬上使用。室町時代到江戶時代,主要的戰爭和戰鬥方式是地面戰鬥,所以打刀主要是人站立於地上時使用
3.佩戴方式不同:太刀是配掛在腰上的。配掛時,刀刃向下。打刀則是直接插在腰間。插在腰間時,刀刃向上。日本人如今展示太刀和打刀時,也承襲了這個傳統,不管是博物館還是刀劍專門店,展示時太刀時,刀刃向下;展示打刀時,刀刃向上。
至於為什麼-個向上,個向下,暫無定論,能查到的資料有如下兩個說法:
其一,切刀刀向下是為了不傷到馬,因為如果刀刃向上,刀尖便是向下,容易戳傷馬。其二,平安時代的戰爭,武士-般穿甲胃,因為胳膊上也有甲胃,很重,如果刀刃向上,拔刀時,本來就很重的胳膊就要抬很高,太費勁。所以刀刃向下更合適,因為抽刀時胳膊輕鬆一點。而室町時代以後,武社主要穿和服,活動起來比穿甲胃靈活輕鬆很多,所以刀刃向上、拔刀時胳膊抬得高一點也可以。 而且刀刃向上的話,出刀砍人的速度會更快,對抗時更佔優勢。(理由見第6點)
4.外形不同
(1)長度不同
因為是騎馬時使用,太刀可以更長一 些,長度通常是: 2尺3寸~ 6時(70~ 80cm)。考慮到使用方便,通常來說,打刀相對太刀稍短,但一般長度也在2尺以上。這裡說的是當時被武士普遍使用的太刀和打刀的情況,不包括動輒就長達三五尺的野太刀等非常見類型。
(2)弧度不同
太刀的弧度通常更大,也就是更彎些。打刀與太刀相比,一 般來說,往往更平直一 些。當然也並不絕對。
(3)刀裝不同
如上文所說,因為佩戴方式不同,所以刀裝也不一樣。太刀因為是佩掛在腰上的,所以刀裝的最明顯特徵是刀鞘上方有用來配掛的兩個吊環樣的部件。打刀則因為是直接插在腰間的,所以沒有太刀那樣的吊環的部件,但刀鞘側面會有一個慄形」,據說得名於外形很像慄子。
5.拔刀手法不同:太刀因為是馬戰時使用,可以單手從下往上拔出,另一隻手則抓馬韁。 打刀的拔刀手法則自由很多,可以先用直接從下往上拔,也可以用左手(左撇子就是右手)下壓刀身,把刀身從斜插狀態壓成水平狀態,再拔出來。
6.從拔刀到揮刀的速度不同:太刀因為配掛時刀刃向下,拔出以後刀刃自然也朝下,需要舉高以後再落下,這樣才方便砍人。所以一般從拔刀到揮刀砍人,需要兩個動作。打刀則因為刀刃向上,拔出以後可以直接在空中劃-個弧線,用一個動作就一 氣呵成地直接揮刀砍向對方。因此可以說,打刀速度上比太刀略有優勢,使用起來更迅速敏捷-一些。
7.插刀方式不同:太刀插刀時,刀鞘的口微微向下壓,刀鞘整體比較水平的狀態下,把刀插入刀鞘內。打刀插刀時,刀鞘口依舊向上,刀鞘整體保持原本的傾斜狀態,從上往下插入刀鞘內。
寫完這個帖子才發現原來已經有大佬更加詳細地介紹過武士刀的分類了,如果想對日本的刀的種類有更深入了解的,我把連結放在這裡吧:
日本刀具科普集(7月28日更新)
地址:http://bbs.talkop.com/thread-101360-1-1.html
(出處: TalkOP海道-海賊王論壇-海賊王中文網-航海王論壇)
感謝真正對刀具有研究的大佬的不吝賜教!!!!
接下來對OP中的日本刀的分類就相對來說比較顯然了,
有了以上的知識,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OP中出現的日本刀都是什麼種類
一、索隆的和道-文字,黑刀秋水,三代鬼徹和雪走
毫無疑問,索隆目前使用的所有到都應當是打刀,因為索大從來都是以地面戰為主。
在漫畫中,WT大大在畫索隆攜帶自己的刀時,一般都是刀刃朝上的,比如:
甚至pop出的手辦中也是十分注重細節,刀的刀刃也是朝上的:
所以,某寶上的索隆的刀的模型的一些擺放方式是錯的;
這樣的才是對的:
二、達斯琪的小夜時雨
達斯琪的時雨應當也是一把打刀,從她為數不多的側面帶刀描寫可以看出刀刃是朝上的:
抱歉我只找到了這一張 (山治君:綠藻頭你怎麼能這樣抱著達斯琪妹妹!)
網圖也是同樣地刀刃朝上:
這幅圖中也可以看出時雨是被達斯琪直接差在腰間攜帶的,而沒有掛配一類的,也證明了這是一把打刀。
其實達斯琪妹妹的顏值還是很在線的,只是帶個眼鏡不太好看。。。
三、二代鬼徹
在和之國篇,我們十分驚奇地看到了天狗山飛徹的二代鬼徹,然後被路飛一言不合就擄走了。。。。。。
對於路飛攜帶二代鬼徹的方式,有刀刃向上的時候;
也有刀刃向下的時候:
可能是路飛不是專業的劍士,所以攜帶刀也十分粗心吧。
根據三代鬼徹是一把打刀,我們推測二代鬼徹是一把打刀,然而,天狗山飛徹在攜帶自己的另一把刀的時候,是這樣的:
刀刃向下,並且這把刀看起來長度也更像是一把太刀,目前還不能確定。
四、初代鬼徹
目前,人們大都猜測,光頭五老星手中的刀,是初代鬼徹,
從外形上看它與二代和三代鬼徹確實很像,但從尺寸上來看,五老星的攜帶方式,似乎說明這把刀很長?
於是我猜測,難不成三代鬼徹是打刀,二代鬼徹是太刀?初代鬼徹是大太刀???
五、希留的雷雨
希留的雷雨無疑屬於野太刀,根據官方信息,長度在2米以上,
漫畫和手辦中,希留的雷雨刀刃也是朝下攜帶的:
六、羅的鬼哭
我們高冷的羅殿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冷漠地將鬼哭扛在肩上,而不是狂野的攜帶在腰間,
所以當他自然地把刀放在腰的部位時,刀刃就是朝下的,
根據和羅殿差不多身高的長度,這把刀也應該是野太刀:
七、阿曼德的名刀白魚
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出,阿曼德在手握白魚時刀刃也是向下的:(白魚的魚形護手,魚頭的位置指向刀刃,魚尾的位置指向刀背,而阿曼德在握刀是魚頭是朝下的)
同時,阿曼德揮刀的方式也和太刀很像,都是比較緩慢,因為抽刀出鞘會比較困難。
樓主對日本武士刀的知識也是這幾天才積累起來的,歡迎大家交流
和之國篇赤鞘九俠手中也出現了很多日本傳統武士刀,如果大家喜歡的話可能會在後期進行細節展示與種類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