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艦隊主力艦通過宮古海峽 日本出動艦機跟蹤

2021-01-17 正義網

  編隊組成(來自東海艦隊)

  飛彈驅逐艦 「杭州」艦、「寧波」艦

  飛彈護衛艦 「舟山」艦、「馬鞍山」艦

  綜合補給艦 「鄱陽湖」艦

  艦載直升機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28日上午分批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開展例行性訓練。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防衛廳28日下午發布消息說,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第6護衛隊(橫須賀基地)「春雨號」護衛艦和第5航空群(那霸基地)P3-C偵察機,對中國艦隊進行了監視和跟蹤。消息稱:「沒有發現中國艦隊靠近日本領海的舉動。」

  中方發布的消息說,參加這次遠海訓練的艦艇多為中國海軍主力戰艦,具有較強的綜合作戰能力。其間,艦艇編隊將重點進行晝夜連續航行與防禦、編隊遠海作戰與補給、為大型水面艦艇護航、艦機協同聯合搜救等課目訓練。

  編隊指揮員、東海艦隊副司令員邱延鵬介紹,這次訓練是東海艦隊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目的在於鍛鍊提高部隊長時間、遠距離海上作戰能力和官兵勇闖大洋、敢打必勝的戰鬥精神,全面提升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此前,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發布了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將赴西太平洋海域訓練的消息。今年以來,中國海軍已多次組織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在國際海域進行遠海訓練是世界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

  尹卓:不需要向日本通報

  10月4日下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7艘軍艦通過衝繩-宮古島之間公海水道,赴太平洋進行遠洋訓練。中國海軍此舉引起日方警惕,日右翼媒體報導稱,中方軍艦此次南下未提前「通報」日方,違反了中日之間達成的相關協議。對此,海軍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海軍編隊此次通過宮古海峽是例行訓練活動所需,屬於年度計劃範圍內,且通過的海域為公海,沒有必要向日本「通報」。

  梁光烈回應

  「鄰國擔憂中國軍力發展」

  中美兩軍關係在換屆期之後繼續謹慎推進,海上安全仍是優先項。

  27日上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在八一大樓會見了來訪的美國海軍部長雷·馬伯斯一行,雙方就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美在亞太新軍事部署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根據行程,馬伯斯之後還計劃赴寧波參觀中國海軍新型護衛艦和常規動力潛艇。

  在與馬伯斯舉行會談前,梁光烈對媒體表示,中國軍力建設不會對世界構成威脅。在被問及鄰國的擔憂時,梁光烈說,這些國家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擔憂。中國軍力需要發展,但沒有外界所說的憂慮或擔心,那不是中國想要的。

  在中國與鄰國圍繞東海及南海的爭端仍在持續的背景下,馬伯斯對中國進行了他出任海軍部長以來的首次訪問。就在一個月前,他剛剛訪問了菲律賓,海上安全是雙方商討的重要議題之一,一同訪菲的還有「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馬伯斯是應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海軍上將的邀請,於26日來華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的。在27日的兩軍高層會面環節,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美亞太「再平衡」戰略仍是主要議題。

  「夫妻可離婚 日中難分手」

  結束兩年四個月任期 丹羽宇一郎回國

  作為民間大使和商界人士,丹羽宇一郎在任期間為兩國經濟合作和民間交往起到明顯促進作用,這是他的主要成績。但他並非職業外交官,在政治安全領域沒有和日本國內保持意見一致,導致日本國內保守陣營對其不滿,指責他沒能執行好國家層面對華政策,這是他去職的原因。

  ——日本問題專家、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楊伯江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28日結束兩年四個月的任期,返回日本。他在離任感言中表示,擁有數千年交流歷史的日中兩國雖然關係時好時壞,但互為重要鄰邦,要長久地相處下去,期待面向未來的日中關係。

  2010年,丹羽宇一郎被任命為駐華大使,開創了由民間人士擔任這一職務的先例。今年6月,他在接受採訪時公開反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購買釣魚島」的計劃,稱這一舉動將會給中日關係帶來重大危機。隨著「購島」事件不斷升溫,中日關係日趨緊張,8月,他所乘坐車輛被人襲擊,車上的日本國旗被奪走。

  在26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丹羽宇一郎曾重申日中關係比夫妻關係還要緊密。他說:「夫妻吵架還可以分手,但日中兩國無法分手,而且這種關係比人的壽命要長很多。儘管我們的立場有不能妥協的地方,但需要雙方面對這些問題積極思考,看能做些什麼。非常遺憾,這些對話和交流的機會都被取消或延期。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希望大家今後能夠繼續支持青少年之間的交流。」

  日本政府26日正式任命了新任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日媒稱新大使將於12月下旬來華赴任。

  相關新聞

  欲提升自衛隊為「國防軍」遭批

  日本自民黨急登啟事澄清

  28日,日本自民黨的網站上發表了一條更正啟事,稱21日發布的政權公約中關於欲將自衛隊改名為國防軍的說法遭到了各方誤解。稱自民黨並非想改變日本憲法的「和平主義」以及「放棄戰爭」的承諾,只是希望能在憲法中給日本自衛隊一個正確的定位。然而,該事件勢必會給自民黨在大選中增加諸多不確定的負面因素。

  21日,自民黨公布新政權公約以應戰眾議院大選,其中提出目標,試圖讓日本自衛隊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但是根據日本現行憲法規定,除自衛所必需的最小限度武力外,自衛隊被禁止使用武力,即不承認集體自衛權。該公約還對修正憲法持積極態度,還提到自民黨計劃向國會提交的憲法修正草案,同時包括把自衛隊提升為「國防軍」的內容。

  該公約自從公布後,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日本國內引起一系列反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25日在電視節目上就「國防軍」一事提出質疑稱:「是要把國防軍建成可以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組織,還是只改變名稱?我弄不懂這是什麼意義。」同時,野田還強調修憲需要經過國民大討論。

  一直與自民党進行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也對自民黨提出的說法表示了反對。目前廣泛被看好的新黨——日本維新會的代理黨代表橋下徹也對此明確表態:「反對改變自衛隊的名字」。這意味著,自民黨如果想聯合公明黨或日本維新會取得半數議席,就必須要修改21日公布的政權公約。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東方早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穿越宮古海峽進入東海,日本艦機跟蹤拍照
    遼寧艦航母編隊隨後穿越宮古海峽,進入東海。在此之前,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曾發消息稱,遼寧艦航母編隊10日穿越宮古海峽南下,駛入太平洋。 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8日發布的消息,4月28日上午9時左右,日本海上自衛隊第5護衛隊「金剛」號驅逐艦、第12護衛隊「海霧」號驅逐艦和第5航空群P-3C反潛機在宮古島東南約80公裡處發現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編隊。
  •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亮劍」,水上和水下聯合出動,對日本進行威懾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3月27日發布消息稱,3月26日當天,自衛隊的P-3C海上巡邏機分別在宮古海峽和對馬海峽發現了多達18艘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主力軍艦,這其中還包括遠洋拖輪、補給艦、醫療船等配套輔助艦艇,令日本方面震驚不已。
  • 5艘軍艦護衛,遼寧艦再次駛向深海 此前完成重要升級戰鬥力大增!
    據國內媒體6月11日報導稱,中國海軍現役唯一的航空母艦遼寧艦在多艘軍艦的護衛下在於當地時間11日早晨經過衝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宮古海峽海域,從東海駛向了太平洋。有分析認為,在完成了大幅升級後的,遼寧艦很可能開始新一階段的遠海戰訓任務,這對於提升這艘航母的作戰能力、為國產航母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據日媒公布的消息顯示,遼寧艦於11日一早通過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海域,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軍艦和飛機進行跟蹤監視。據日方公開的照片顯示,陪同行動的軍艦還包括一艘052D驅逐艦(117西寧號)和兩艘054A護衛艦(576大慶號和598日照號)。
  • 日艦被撞地點曝光,距東海艦隊基地僅百公裡,俄提醒:來者不善
    近年來,東海海域日益成為中日兩國外部較力的重要「戰場」,不僅是圍繞油氣田的爭奪,而且還有更大的戰略利益。近日,據日本媒體報導,該國一艘隸屬於海上自衛隊的飛彈驅逐艦「島風號」在東海海面上與我國一艘漁船發生了撞擊事件。據悉,兩船撞擊地點則是距我東海艦隊基地僅百公裡的地方。
  • 「瓦良格」穿越宮古海峽,自衛隊艦機緊急出擊,白宮:破壞了規則
    從今年8月起,俄軍太平洋艦隊的活動變得異常頻繁,不僅多次進出西太平洋,還曾派轟炸機「繞島巡航」,此舉引發美日高度緊張。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於28日發布消息說,當地時間12月25日,有3艘俄羅斯軍艦穿越宮古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立即出動艦機予以跟蹤監視。
  • 俄軍「瓦良格」號巡洋艦等3艦穿越宮古海峽,遭日本艦機跟蹤監視
    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8日發布的消息,當地時間12月25日,3艘俄羅斯軍艦穿越宮古海峽,遭日本海上自衛隊艦機跟蹤監視。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稱,25日上午9時許,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海上補給隊所屬1艘補給艦以及第2掃海隊所屬的兩艘掃雷艦、鹿屋航空基地第1航空群所屬P-1海上巡邏機、那霸航空基地第5航空群所屬P-3C海上巡邏機,在宮古島東南約100海裡處發現向北航行的俄羅斯海軍光榮級巡洋1艦、無畏I級驅逐艦1艘以及杜布納河級補給艦1艘。
  • 山東艦隊又添新主力!首艘052D改服役 055艦之外戰力最強
    12日這天156號淄博艦在東海艦隊服役 1月12日,中國海軍具有航母帶刀侍衛長之稱的055型萬噸級飛彈驅逐艦首艦——101號南昌艦在北海艦隊正式服役,為此全世界的目光都對準了這艘中國海軍最強的水面主戰艦艇
  • 軍方證實:《戰狼2》同款的052D型廈門艦入列東海艦隊
    《解放軍報》8月17日刊文《飛彈飛來不會數你肩上的「拐」》,披露了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廈門艦政委宋振明,給艦員們上課的詳情。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官方首次證實,被稱為「中華神盾」的052D型飛彈驅逐艦廈門艦入列東海艦隊。
  • 戰列艦最後的對決!美艦為珍珠港復仇,日本慘敗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這也是自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戰列艦之間的對決,是來自美國珍珠港的復仇!日軍的參戰艦隊是力量十分薄弱的一支艦隊,包括戰列艦「扶桑」「山城」、重巡洋艦「最上」、驅逐艦「滿朝」「朝雲」「山雲」「時雨」。扶桑級是日本最早的弩級戰列艦,服役時間超過30年,最大航速僅有24.7節。就算有門356mm主炮,火力也很弱,裝甲帶上的天生設計缺陷和緩慢的航速令其顯得十分雞肋。
  • 薩沙談:美軍飛機三小時擊沉超級戰列艦大和號
    日本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下令日本所有能夠使用的殘餘海空力量,全部用於琉球戰役。日本於是集中了海陸空軍所剩的全部2800多架飛機,投入琉球戰場,其中包括1200架自殺飛機。日本空軍方面準備和美軍在琉球決一死戰,最大程度利用空軍消耗美國主力艦隊和後勤運輸艦隊,緩解日本駐守琉球陸軍的壓力。日本空軍作戰主力,並非傳統的轟炸機,魚雷機,而是所謂的神風特工機。
  • 大和號戰列艦對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價值
    由於華盛頓條約硬性規定了美、英、日、法、意五國,主力艦的總噸位之比為5:5:3:1.75:1.75;戰前日本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正式把美國列為假想敵,海軍的造艦計劃,就是對標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日本海軍由於在戰列艦數量以及噸位上遠遜於美海軍,於是採取「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方針,來建造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
  • 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為了爭奪制海權,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國海軍主力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日德蘭大海戰從兩國海軍艦隊帳面實力來講,英國顯然要略勝一籌。德國公海艦隊艦隊共99艘戰艦(16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6艘前無畏艦,11艘輕巡洋艦,61艘雷擊艦)。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雙方都採用派出誘餌艦隊搜尋敵人而將主力艦隊放在後面的戰法,因此雙方的誘餌艦隊先進行交火,但由於主力艦隊沒能及時趕上來導致英國誘餌艦隊損失慘重只能加速脫離尋求主力艦隊的支援。與此同時英國海軍主力艦隊卻悄悄繞到後方在德國公海艦隊回港的必經之路上擺成「一」字等待著他們的到來。「T」字形戰術是當時海戰最常用的戰術,一旦德國公海艦隊整體上成為了「T」字上的那一豎即便不全軍覆沒也會損失殆盡,見此情況德國公海艦隊選擇了集體180度掉頭後撤。後來德國公海艦隊又趁著夜色突破了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的封鎖於6月1日回到了母港,英國皇家海軍在得知德國艦隊返回之後也選擇了回家。
  • 【智庫聲音】韓媒:「8艦8機體制」在日本海軍戰力建設中的作用
    文章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自上世紀80年代提出以「8艦8機體制」建設海軍機動艦隊的構想以來,逐漸成為日本海軍戰力建設的核心邏輯,提高了其海上防衛力的質量,被認為是將日本海上自衛隊戰力提升到世界最高水平的歷史性轉折點。韓國海軍需要根據自身國情特有的狀況,進一步思考韓國海軍戰力建設的方向。
  • 2025年日本被中國新「八八艦隊」淹沒:「造艦狂潮」讓自衛隊跪了
    在歷史上,日本在日俄戰爭勝利後,曾經投資建設過一支「八八艦隊」,即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裝甲巡洋艦組成,但由於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出現,導致「八八艦隊」計劃最終終止。在戰後的上世紀80年代,日本海上自衛隊,又組建了3個由八艘水面艦以及八架艦載反潛直升機所編成水面打擊群,被稱為「新八八艦隊」,一直是亞洲國家最強大的海上作戰力量。
  • 東海艦隊王牌戰艦常州艦:曾在11級大風中與外艦對峙
    新型飛彈護衛艦常州艦被譽為東海艦隊的「王牌」戰艦:入列6年來,創下了護航準備時間最短、首次從外國領土上接護人員、首次在紅海解救船舶、開創了人民海軍的多個第一,先後被評為「執行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任務先進單位」「全軍基層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海軍先進黨組織」,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
  • 一艘052D艦在東海長驅直入,日艦罕見整齊列隊歡迎,引發韓國嫉妒
    據俄塔斯社本月7號發布的報導稱,東方大國的052D太原艦已經在當天正式從舟山軍港出發,前往日本參加在相模灣海域舉行的國際海軍艦隊閱艦儀式。
  • 印度和日本出動5艘精銳戰艦,加賀號準航母領銜,印版神盾艦護航
    最近一段時間,出於眾所周知的目的,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在防務和外交上加速向美國靠攏,所謂的「四方軍事聯盟」概念浮現。而最近,日本海上自衛隊就和印度海軍在北阿拉伯海進行了聯合軍演,規模是歷屆以來最大的一次。
  • 美艦非法闖入我領海,我海空兵力立即警告驅離
    10月6日「麥凱恩」號驅逐艦在東海進行補給該艦是美國飛彈驅逐艦,於1992年9月下水,1994年7月服役。該艦長154米,艦寬20.4米,吃水9.3米,滿載排水量8300噸。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軍艦,排水量102,000噸滿載,長度317米。可見,13艘「麥凱恩」號驅逐艦的總排水量才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
  • 兩艘美艦通過臺灣海峽,第七艦隊耍了個小動作……
    23日,美國兩艘軍艦由南向北航經臺灣海峽,這是今年美軍艦第7次通過臺灣海峽。與以往不同的是,美國第七艦隊在社交媒體張貼駛經臺灣海峽時相關照片,這被稱之為美國首次對外公布經過臺灣海峽時的監控畫面。圖源:美國第七艦隊推特23日,包括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綠灣」號在內的的兩艘美國軍艦通過臺灣海峽。從2018年7月,美國軍艦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以過臺灣海峽的實際行動展現美國對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承諾,至今已經十次通過臺灣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