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隊組成(來自東海艦隊)
飛彈驅逐艦 「杭州」艦、「寧波」艦
飛彈護衛艦 「舟山」艦、「馬鞍山」艦
綜合補給艦 「鄱陽湖」艦
艦載直升機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28日上午分批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開展例行性訓練。
據日本新聞網報導,日本防衛廳28日下午發布消息說,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第6護衛隊(橫須賀基地)「春雨號」護衛艦和第5航空群(那霸基地)P3-C偵察機,對中國艦隊進行了監視和跟蹤。消息稱:「沒有發現中國艦隊靠近日本領海的舉動。」
中方發布的消息說,參加這次遠海訓練的艦艇多為中國海軍主力戰艦,具有較強的綜合作戰能力。其間,艦艇編隊將重點進行晝夜連續航行與防禦、編隊遠海作戰與補給、為大型水面艦艇護航、艦機協同聯合搜救等課目訓練。
編隊指揮員、東海艦隊副司令員邱延鵬介紹,這次訓練是東海艦隊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目的在於鍛鍊提高部隊長時間、遠距離海上作戰能力和官兵勇闖大洋、敢打必勝的戰鬥精神,全面提升部隊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此前,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發布了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將赴西太平洋海域訓練的消息。今年以來,中國海軍已多次組織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在國際海域進行遠海訓練是世界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
尹卓:不需要向日本通報
10月4日下午,中國海軍艦艇編隊7艘軍艦通過衝繩-宮古島之間公海水道,赴太平洋進行遠洋訓練。中國海軍此舉引起日方警惕,日右翼媒體報導稱,中方軍艦此次南下未提前「通報」日方,違反了中日之間達成的相關協議。對此,海軍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海軍編隊此次通過宮古海峽是例行訓練活動所需,屬於年度計劃範圍內,且通過的海域為公海,沒有必要向日本「通報」。
梁光烈回應
「鄰國擔憂中國軍力發展」
中美兩軍關係在換屆期之後繼續謹慎推進,海上安全仍是優先項。
27日上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在八一大樓會見了來訪的美國海軍部長雷·馬伯斯一行,雙方就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美在亞太新軍事部署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根據行程,馬伯斯之後還計劃赴寧波參觀中國海軍新型護衛艦和常規動力潛艇。
在與馬伯斯舉行會談前,梁光烈對媒體表示,中國軍力建設不會對世界構成威脅。在被問及鄰國的擔憂時,梁光烈說,這些國家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擔憂。中國軍力需要發展,但沒有外界所說的憂慮或擔心,那不是中國想要的。
在中國與鄰國圍繞東海及南海的爭端仍在持續的背景下,馬伯斯對中國進行了他出任海軍部長以來的首次訪問。就在一個月前,他剛剛訪問了菲律賓,海上安全是雙方商討的重要議題之一,一同訪菲的還有「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馬伯斯是應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海軍上將的邀請,於26日來華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的。在27日的兩軍高層會面環節,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美亞太「再平衡」戰略仍是主要議題。
「夫妻可離婚 日中難分手」
結束兩年四個月任期 丹羽宇一郎回國
作為民間大使和商界人士,丹羽宇一郎在任期間為兩國經濟合作和民間交往起到明顯促進作用,這是他的主要成績。但他並非職業外交官,在政治安全領域沒有和日本國內保持意見一致,導致日本國內保守陣營對其不滿,指責他沒能執行好國家層面對華政策,這是他去職的原因。
——日本問題專家、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楊伯江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28日結束兩年四個月的任期,返回日本。他在離任感言中表示,擁有數千年交流歷史的日中兩國雖然關係時好時壞,但互為重要鄰邦,要長久地相處下去,期待面向未來的日中關係。
2010年,丹羽宇一郎被任命為駐華大使,開創了由民間人士擔任這一職務的先例。今年6月,他在接受採訪時公開反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購買釣魚島」的計劃,稱這一舉動將會給中日關係帶來重大危機。隨著「購島」事件不斷升溫,中日關係日趨緊張,8月,他所乘坐車輛被人襲擊,車上的日本國旗被奪走。
在26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丹羽宇一郎曾重申日中關係比夫妻關係還要緊密。他說:「夫妻吵架還可以分手,但日中兩國無法分手,而且這種關係比人的壽命要長很多。儘管我們的立場有不能妥協的地方,但需要雙方面對這些問題積極思考,看能做些什麼。非常遺憾,這些對話和交流的機會都被取消或延期。實際上,最重要的還是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希望大家今後能夠繼續支持青少年之間的交流。」
日本政府26日正式任命了新任駐華大使木寺昌人,日媒稱新大使將於12月下旬來華赴任。
相關新聞
欲提升自衛隊為「國防軍」遭批
日本自民黨急登啟事澄清
28日,日本自民黨的網站上發表了一條更正啟事,稱21日發布的政權公約中關於欲將自衛隊改名為國防軍的說法遭到了各方誤解。稱自民黨並非想改變日本憲法的「和平主義」以及「放棄戰爭」的承諾,只是希望能在憲法中給日本自衛隊一個正確的定位。然而,該事件勢必會給自民黨在大選中增加諸多不確定的負面因素。
21日,自民黨公布新政權公約以應戰眾議院大選,其中提出目標,試圖讓日本自衛隊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但是根據日本現行憲法規定,除自衛所必需的最小限度武力外,自衛隊被禁止使用武力,即不承認集體自衛權。該公約還對修正憲法持積極態度,還提到自民黨計劃向國會提交的憲法修正草案,同時包括把自衛隊提升為「國防軍」的內容。
該公約自從公布後,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日本國內引起一系列反彈。日本首相野田佳彥25日在電視節目上就「國防軍」一事提出質疑稱:「是要把國防軍建成可以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組織,還是只改變名稱?我弄不懂這是什麼意義。」同時,野田還強調修憲需要經過國民大討論。
一直與自民党進行聯合執政的公明黨也對自民黨提出的說法表示了反對。目前廣泛被看好的新黨——日本維新會的代理黨代表橋下徹也對此明確表態:「反對改變自衛隊的名字」。這意味著,自民黨如果想聯合公明黨或日本維新會取得半數議席,就必須要修改21日公布的政權公約。
本版稿件綜合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