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第一股,其實只是一個賣牛奶的?

2020-12-17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12月2日,品渥食品大漲20%,但與其近期強勁走勢不相匹配的是公司令人擔心的基本面。

記者 | 王立峰

來源 | 紅刊財經

品渥食品(300892.SZ)的不少投資者正在陷入一種估值困境——不知道到底該如何給這家公司定價,參照什麼樣的行業估值,才能更貼合這家公司的實際業務發展。

一部分心態較為積極的投資者,期望品渥食品可以參照零食銷售商如良品鋪子(603719.SH)、三隻松鼠(300783.SZ)等進行估值,這意味著這家新上市公司的估值可以高達80倍PE。

採用這一估值模型有個致命缺陷,品渥食品的產品,不管是乳製品還是啤酒、穀物等,都是常規食品飲料,並不是零食。

另有一部分相對消極的投資者,則期望按照食品行業來估值,如參考伊利股份(600887.SH)、蒙牛乳業(02319.HK)等。

前述積極與消極的投資者在品渥食品估值傾向上的巨大差異,實質映射了投資者對這家公司未來成長空間和業績增長潛力的觀點分歧。

01 多元業務結構突圍遇折,乳製品業務單一凸顯兩大危機

品渥食品是一家食品零售商,創立於1997年,地處上海,創始人為王牧。創業板上市以後,王牧及其配偶徐松莉直接或者間接持有49.73%的股權。按照最新收盤市值79億測算(截至2020年12月2日),王牧夫婦財富總額超39億元。

招股書數據顯示,品渥食品總資產8.6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8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0.67億元。

對於乳製品行業來說,這只是個小型的參與者。以伊利股份為例,其資產規模近700億,年度營收超900億。

作為一家食品零售商,品渥食品的核心業務為從海外進口乳製品(主要是液態奶)並以「德亞」的獨立品牌進行經營,這本質上是一種貼牌生意。

利用這一模式,品渥食品成功將低成本的海外牛奶以「德亞」品牌賣到國內。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度,德亞品牌乳品銷售收入分別為6.1億元、7.9億元、9.7億元,佔公司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0.05%、62.80%、70.15%。

但是從增速來看,德亞乳品的增速從2016年的55%一路下降至2019年的22.03%,今年上半年為16.59%。

數字背後隱含危機。危機之一是營收方面對於德亞單一產品的過度依賴。超過70%的乳品業務營收佔比,一旦乳品業務進展不利將嚴重拖累公司盈利。

品渥食品試圖尋求業務結構多元化。乳製品以外開拓了諸如瓦倫丁啤酒、亨利穀物食品,也有品利在內的糧油產品。

但即使這樣,來自自營的德亞乳製品的收入在整體公司營收結構中的依賴度不斷上升,從2017年的50%上升至2019年的70%。

從2016年至2019年,只有乳品的收入是上升的,其它產品,如啤酒、食用麵粉及食用油、餅乾及點心、穀物等悉數呈現下降。

危機之二則在於這家公司的品牌市場化競爭力不足,來自乳品進口方面的數據會加強我們對於這一結論的判斷。

2019年,中國液態奶進口額同比增長19.2%;同期品渥食品旗下整體的乳製品收入同比增長22%,與行業增速相比並無優勢。

品牌方面的挑戰還在於,品渥食品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市場招牌,無法讓消費者能夠將德亞牛奶、瓦倫丁啤酒以及品利橄欖油等子品牌很好地聯繫在一起。

而且品渥食品的多數產品(如穀物、橄欖油)都是小眾市場,這可能會加劇其市場推廣的難度。

雖然德亞純牛奶在進口純牛奶方面佔12%的市場份額,但進口奶特別是進口液態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太低了。

海關以及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液態奶92.43萬噸,當年中國國產鮮奶3201萬噸,也就是說進口液態奶不及國產牛奶產量的3%。

另據招股書,德亞純牛奶市場份額1.0%。過去媒體廣泛宣傳的海外乳製品低成本、高品質的優點並沒有帶來更多的榮耀——目前市場份額極低。

從市場競爭的角度,如果德亞乳品的營收和市場影響力不能有效擴大,在伊利、蒙牛等對手的壓力之下,品渥食品將可能陷入低營收、低毛利、更低營收、更低毛利的惡性循環,這會嚴重衝擊這家公司的盈利以及估值。

營收角度凸顯德亞乳品地位的尷尬。2019年,伊利股份實現收入902億元,蒙牛乳業收入790億元,德亞乳製品收入僅為後兩者的1%多一點。

除了伊利、蒙牛、光明等競爭對手,品渥食品還面臨紐仕蘭、蘭雀、尼平河等對手的強力競爭,後三者正採用德亞乳品相同的市場策略試圖佔領國內市場。

上述事實足夠說明,品渥食品精心構建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一度獲取了市場之後,其光彩逐步退卻。

02 毛利率與營銷費用開支的衝突

品渥食品在業務方面遭遇的挑戰,最終會反映在財務數據上,這包括了逐步走低的毛利率以及較高的營銷費用。

儘管擁有海外加工基地,擁有更低成本的奶源等諸多優勢,但是這些並沒有為品渥食品貢獻更高的毛利率。趨勢方面,品渥食品的毛利率下降至2015年以來的最低點,相比2015年下降超過13個百分點(圖1)。

數據揭示真相,在乳製品方面,品渥食品缺乏市場定價權,這凸顯了其產品競爭力不足。同在疫情影響之下,伊利與蒙牛的毛利率今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都有所提升,但是品渥食品的毛利率下降了4個百分點。

需要澄清的是,上述越來越低的毛利率還是以相比競爭對手更長的保質期實現的。

據招股書,品渥食品的主要產品,包括德亞乳製品以及啤酒,保質期明顯長於競爭對手。如德亞全脂牛奶保質期為12個月,伊利金典僅為6個月;德亞酸奶利樂裝保質期12個月,伊利安慕希6個月。

這意味著品渥食品更長保質期,更低毛利率沒有為其換來多少市場空間,其營收規模近幾年一直維持低位增長。2018年、2019年營收增長率分別為2.85%、10.36%,今年上半年為9.25%,核心產品德亞乳品的年收入不過10億。

產品競爭力不足,只能更多依賴市場宣傳,才能維持市場規模。從數據來看,品渥食品的銷售費用佔營收的比重從2015年的39.74%下降至今年2019年的27.02%。

對於品渥食品來說,銷售費用佔比的下降,並非市場競爭力提升的結果,因為其營收規模增長緩慢,這種下降更大程度上是由於低價促銷(更低的毛利率)壓縮了公司營銷費用開支的空間。

03 市場壓力之下,股東回報率下降或成必然

儘管存在前述的諸多問題,從反映股東回報率的核心指標淨資產收益率(ROE)來看,2019年,品渥食品的加權ROE為34.24%,這高於伊利股份的26.38%,也遠高於蒙牛乳業的15.11%;零食行業,良品鋪子ROE27.30%,三隻松鼠、絕味食品分別為16.37%、23.28%。

數據顯示,品渥食品的股東回報率處於行業高位。

不過,這未必能夠代表未來。

從趨勢的角度,品渥食品的ROE一路走低,從2016年的57.01%,下降至2019年的32.24%,下降超過20個百分點。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低的毛利率,正在導致這家公司股東回報率逐步下降。

當然,從數據的形成結果看,導致品渥食品ROE下降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資產負債率(槓桿率)的下降。但是,槓桿率的下降,不構成品渥食品ROE乏力的充分理由。

原因在於,隨著其資產負債率趨向穩定,品渥食品ROE上升或者下降,將更多依賴於銷售淨利率以及經營效率的業績表現。

上市公司銷售淨利率的表現顯然會受到毛利率下降的抑制。如前所述,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品渥食品的毛利率最近幾年一直呈現下降趨勢,這導致了銷售淨利率的疲軟。

從運營效率看,品渥食品實際上進行了精心的內部數據「重構」。品渥食品通過延長銷售商帳期的方式,成功地將尚未交給消費者的乳製品、啤酒等放到了銷售商那裡,從而在財務上表現為存貨水平的下降。

財務數據顯示,品渥食品的存貨從2016年的2.53億元下降至今年6月末的2.18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應收帳款從2016年的0.9億元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57億元。

品渥食品採取了加大賒銷力度,擴張銷售的財務政策。但是,這種政策的收效只可能是短期的,除非有更好的有競爭力的產品推出。

舉例來說,2018年,品渥食品的營收增長率僅為2.85%,隨著賒銷政策的調整逐步到位,2019年其營收增長有所恢復,但也只是維持了10.36%的增長。

另外一個不能迴避的事實是,Wind顯示,迄今為止品渥食品公司尚未吸引到任何一家機構給出其2020年盈利預測。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相關焦點

  • 牛奶、啤酒、橄欖油——進口食品第一股能否成為消費白馬?
    #2020年新股分析報告# A股進口食品第一股—— $品渥食品(SZ300892)$ ,已經在9月24日上市了。作為一名「德亞」牛奶、「瓦倫丁」啤酒的消費者,我認真看了下招股書,學習下公司的業務。另外也在線上線下調研一番。 我發現這家公司確實有點意思。是否值得投資呢?
  • 失望的國產牛奶,促生了國內進口乳品龍頭
    說到品渥食品,可能大家不是太了解,不過說到德亞牛奶,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品渥食品,進口食品第一股,國內進口乳品龍頭公司,創立於1997年。產品聚焦於乳品、啤酒、糧油、穀物以及餅乾點心類等五大食品品類。當然。最出色莫過於德亞乳品。
  • 牛奶進口報關手續及流程介紹「進口知識」
    進口牛奶報關需要做食品收發貨人備案,備案需要的資料有:1)產地證;2)自由銷售證明&衛生證;3)營業執照複印件蓋公章;4)彩色標籤照片蓋公章;5)裝箱單、發票、合同;6)報關、報檢委託書;7)空白的便籤紙儘量多寄一些;8)報關、報檢十位代碼;9)包裝產品設計稿及包裝設計稿的外文翻譯。
  • 進口臨期食品賣白菜價,價格、保質期、渠道,你最關心哪一樣?
    四川北路上的新海食品商城裡熙熙攘攘擠滿了人,即便是在工作日,也時常能看到拖著簡易小拖車在店裡購物的消費者,甚至有人專門橫穿整個上海市區來新海食品淘貨。雖然所在城市相距10000多公裡,但新海食品與Wefood有著一個共同點——售賣臨期食品。Wefood是丹麥第一家臨期食品超市,以折扣價售賣即將過期的產品。
  • 進口牛奶排行榜6強 口碑好銷量高的牛奶推薦!
    乳企,奶香濃鬱細膩純正,歐洲當地家喻戶曉的乳品品牌,歐盟HACCP食品安全認證,BRC英國零售商協會認證、IFS食品安全認證、IFS食品認證、認監委CNCA認證、出口國進口國衛檢、檢驗檢疫多項高標準嚴控,無懼苛刻考驗,深受消費者喜愛,受到專家讚賞,多次獲獎。
  • 手握3000家門店,一年收入10億,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靠的是什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賣包子的也有上市公司了,今天要分析的就是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 巴比食品是目前A股市場第五家餐飲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排除已退市的湘鄂情),其他四家分別是:西安飲食、全聚德、廣州酒家和同慶樓。賣包子的那麼多,為什麼只有巴比食品能上市呢?
  • 什麼都賣就是不賣牛奶
    什麼都賣就是不賣牛奶旺仔可是一代人的回憶啊!尤其是70、80年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逢年過節可都是去超市買紅紅的旺仔大禮包送親朋好友,倍有面!可是你們知道嗎旺仔最近變了,它不再是以前那麼專一的旺仔了。旺仔開始賣美妝了!!!旺仔跟自然堂聯盟出品的氣墊,旺旺雪餅一樣造型的氣墊,旺仔牛奶味的面膜。
  • 蘇州誠品書店開始賣進口韓國食品
    據悉,蘇州誠品書店是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從2015年開業至今深受讀者們的喜愛,已經成為了蘇州的一張名片,為蘇州增添了一處網紅必去打卡地。韓國食品店會選擇在誠品書店內經營,相信也是看中了誠品書店的這張招牌,很多人會以為書店就是書店,不會有其他業態出現,但誠品書店不一樣,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將這裡打造成了一個新商業綜合體。
  • 24款有機純牛奶評測(上):賣得貴的不一定更好
    上兩周,笨爸爸陸續發布了國產、進口非有機常溫純牛奶的評測:①38款國產純牛奶評測(上):營養成分表的差別原來這麼大!②40款進口純牛奶評測(上):進口比國產更有營養?不過,在此前發布的嬰幼兒有機奶粉評測中,笨爸爸就已經反覆強調過,有機奶與非有機奶的區別其實不大:①在安全方面,無論是有機奶還是非有機奶,只要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品牌牛奶,其農藥殘留都必須低於規定的殘留量標準,因此都是安全的。
  • 百億市場風口,鳳爪第一股跌停,有友食品市值不足百億
    文 | 葉抱一 12月24日,鳳爪第一股有友食品跌停,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短期內並無利空消息,可能是屬於資金了結的原因。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按照2020三季報,有友食品淨利達到1.84億,增長了20%,市值僅69億。
  • 卡塔利亞進口食品超市為何讓食客流連忘返
    外國人眼中的卡塔利亞進口食品超市如同中國人眼中的華人街,是他們家鄉口味的重要補給站。作為人氣火爆的進口食品超市,卡塔利亞進口食品超市在零售業變革的浪濤中活得依然滋潤。
  • 牛奶經銷商告訴你,進口牛奶,為什麼要比國產牛奶便宜?
    國外牛奶確實不錯,不管是奶源品質,還是製作方法,多要比國內好上一點,記得我在美國出差的時候,和一位美國同事去農場做調研,也正是這個農場裡面,讓我見識到了,什麼是奶牛成群,什麼是高品質牛奶,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美國人在養殖奶牛的時候,多是幾千頭起步的,不是他們想養這麼多,而是養的越多
  • 「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今日申購 發行價格12.72元/股
    原標題:「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今日申購 發行價格12.72元/股   9月23日,「包子第一股」中飲巴比食品
  • 實拍4種在中國賣到爆的進口小零食,威化餅上榜,網友:好吃不貴
    實拍4種在中國賣到爆的進口小零食,威化餅上榜,網友:好吃不貴!不知道是國產零食大家都吃膩了,還是真的是進口的零食比國產的好吃,這些年超市裡的進口零食都快比國產零食要多了,貨架上隨便哪一種都有可能是進口零食,而且價格還不貴,很多進口零食甚至比國產零食還要便宜,而且口味也很好。
  • 進口兒童牛奶排行榜10強 澳牧牛奶值得選
    不少父母為了寶貝的健康,會在孩子3歲後開始給他喝牛奶,但普通牛奶並非為兒童定製,在口感上面容易遭到孩子的拒絕,營養上也並不能夠滿足這個年齡段的身體需要,兒童牛奶的出現很好地填補了這一空白。但目前進口兒童牛奶市場上過多的品牌使得父母們挑花了眼,如何選擇成了育兒新難題,比如在進口兒童牛奶排行榜10強中,究竟哪款更有營養更適合自己的孩子呢?
  • 卡塔利亞進口食品超市重視口碑效應!
    可以諮詢卡塔利亞進口食品加盟品牌總部,售後客服哪些零食賣得好比較暢銷,卡塔利亞好吃的零食自然能帶動銷量。卡塔利亞進口食品加盟商們該如何經營呢?同時卡塔利亞進口食品加盟品牌一定要保證有自己的主打產品,可以聯繫總部研發團隊每月都會有市場上的主打高端零食產品供各個加盟店新品上市。
  • 進口日本食品 臺灣驗出228件輻射殘留
    據臺媒報導 由於蔡當局明年可能開放日本核食進口,「食藥署」近年來不僅勤驗日本食品的輻射殘留狀況,去年更委託臺灣大學進行核災區的食品研究,極力澄清福島等5縣市食品安全。「食藥署」指出,臺灣自2011年3月15日起每天都對日本食品的輻射狀況進行抽驗,截至今年12月8日共檢驗16萬3100件,其中僅有228件檢出輻射殘留,檢出率約為0.14%。
  • 中國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上市了!
    2020年10月12日,「中國包子第1股」——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2元包子做成大生意,巴比做到了「只要品牌做出名堂,產品順應消費者口味,就不擔心銷路。」
  • 華強北迎轉型風潮:進口食品比重加大,電子元器件商改售榴槤
    還有一個月就到春節了,不少人都進入了籌備年貨階段。往年,深圳市民大多熱衷前往香港採購年貨,今年受疫情影響,怎麼才能買到你心儀的進口食品?別急,近日記者前往華強北探營發現,在轉型的過程中,部分專業市場已經轉為銷售進口貨品,而其中更是不乏進口食品、日化等產品,一天根本逛不完。
  • 首單進口凍大馬哈魚入倉!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啟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媛為進一步完善進口冷鏈食品第一道關口徹檢徹控機制,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於12月5日公告啟用。12月7日晚,入倉第一單進口貨物凍大馬哈魚,這標誌著青島市城陽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專倉正式開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