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留給兒子的遺言,才是《易經》的核心,至今無人參透

2020-12-24 烽火系古今

很多人談到易經,都會認為它是一種迷信與騙術。

其實,如今看來,這其實是對易經最大的誤解。

《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這二十頁文字,卻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

而這裡面蘊藏的大智慧,可以讓人受益一生。

毫不誇張地說,《周易》一書,可以堪稱中華民族智慧發展史,更是為後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經典教材。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

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四庫全書》評價《易經》不器,用途廣泛,包含了古代帝王之學,治政軍事,宇宙天文,哲學,醫術,命理佔卜,經濟,文化,音樂,數理,如果僅僅把它當作算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2009年,隨著清華大學對周文王交待武王的遺言竹簡公布,周文王2300年前對武王說的話內容也隨之大白天下。

周文王在位50年後,他在辭世前跟武王作了最後的政治交待。

臨終前,囑兒子姬發於病榻前,敦敦訓誡,史官記下了這段流傳千古的修身齊家治天下的秘笈,因是父子相傳,故被後人稱之為《保訓(寶訓)》。

此段訓誡,堪稱《易經》的精髓,當時的專家們還專門的進行過研究,不過最終也沒有研究出個統一的結果,直到今天,專家都沒有讀透。

原文摘抄如下:

隹(惟)王五十年,不豫,恐墜保(寶)訓……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昔微假《中》於河……乃歸《中》於河……嗚呼!發,敬哉!勿淫!」

聖人文王想用這些史事給太子武王姬發灌輸一個思想觀念——「中」,也就是後來說的「中道」。這說明《保訓》的思想與之後的儒學有共通之處。

僅僅300字,但其實這恰恰就是《易經》的精髓所在。

「中」究竟是什麼意思?

周文王一生深研《易經》,並且是《周易》的原創作者,以他對易經的理解與把握,一定會超乎尋常的。

而對於中道思想,我的理解是以此來警醒人們:

考慮事情時,要全面的去看待!

比如一個房子,你只有站在中間,才能去看到各個方位上的情況,一旦你站的位置偏了,那麼你的思考也就偏了。

有學者認為:《周文王遺言》的核心思想是「中道」,舜執法中允,擅長從正反兩面考慮,不違背百姓的願求。

其實《周文王遺言》的中道思想,具體體現就是仁與義的融匯、剛克與柔克的合一。

周文王留下這個核心,就是告訴他兒子,一定要求中,不可過分自滿,這樣才能避免盛極而衰。

而這個道理也是我們現在社會一直應用的,由此也能看出來,《周易》其中的智慧之高深!

《周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周易》雖然一直被人視為是迷信,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周易》的好用!

以前聽人這麼說《周易》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還不太理解,直到後來,我聽到一位老人家講:

我們從出生,到上學,再到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不管是學習,還是現在工作,都非常拼命,但是現實總是不盡如人意,沒有一個好的結果。

當別人早已拿到一線網際網路公司、航空公司的offer,只有他,還在看著沒人看的書。

為什麼這樣拼命,就是沒有好結果呢?

這一切,在他去臺灣深造的半年,有了答案。

在和易學名家苦修後,他意識到:原來,世界上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九連環格局。

就像我們小時候玩過的九連環,拆掉一環又一環,不僅不拆到最後不算完,而且,很可能因為最後一環前功盡棄。

這種格局,國學《易經》屯卦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早有提示,越是投入越多,越無法收手,但結果卻由不得你控制。

他又想了想自己的人生,非常的絕望,就是在這個時候,是《易經》中明夷卦「巖中花樹」給了他指引:

即使走到進退無路的境地,但人生也可能像巖石中的花朵,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活法,柳暗花明。

他參照明夷卦的心法:給自己定個中層小目標,換個開心點的活法,也許能在逆境中走出來。

他果斷的退了學,加入了一個創業公司,而事實表明,當時他的這個決定,十分正確,這個公司火遍全國——羅輯思維。

他策劃的《成大事者不糾結》《讀書人的新活法》一推出就火遍網絡,成為當年的現象級節目。

不到3年的時間,他就成為了85後中「備受追捧的說書人」

這便是《周易》的魅力,也是《周易》的大智慧。

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最高級的為人處世:

「其身內其言外者疏」,對朋友太客氣,反而會讓關係疏遠;「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

《易經》可以啟迪智慧,提供關鍵時刻的破局之道:

處於逆境中,我們會明白「否極泰來」;生活中遭遇不公平待遇,我們會知道「有損有益」......

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

雖然,每個人都想對《易經》一探究竟,但由於易學本身非常複雜,又加上是文言文,根本不知道如何運用~讓很多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望而卻步。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易經》,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能讓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圖解易經》來看。一本僅需要5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易經》的精髓在周文王的家訓裡,300字的遺言,核心就這一個字
    周文王可以稱為《周易》的創始人,但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演繹,將《易經》的八卦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並加上卦辭、爻辭,後人把這個相對完整的版本稱為《周易》。周文王在臨終前給兒子留下一段話,後人稱為《保訓》。
  • 周文王姬昌,臨終前一句話,透露《易經》核心!至今專家沒弄懂
    周文王在獄中受盡欺辱,故只能裝瘋賣傻,被囚禁七年,在獄中創造推演《周易》,對《周易》後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對上古時期的《易經》起到整理作用。它以儒家、道家皆以為經典,幾千年來對華夏文明產生深遠的影響。周文王在位第50 年的時候,感覺來日無多。臨終前,囑兒子姬發於病榻前,敦敦訓誡,史官記下了這段流傳千古的修身齊家治天下的秘笈,因是父子相傳,故被後人稱之為《保訓(寶訓)》。這段話,為《易經》的核心。
  • 周文王創《周易》,臨終留下一段話,為易經核心,至今耐人尋味
    易經的發展經歷了4個版本:伏羲氏創造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然後是神農氏創造連山易,也叫連山八卦;再到黃帝軒轅氏創造歸藏易,也叫歸藏八卦;最後才是我們熟悉的《周易》,是由周文王演繹的。而周國勢力的不斷擴張,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和不安,於是周文王就被關進了大牢。周文王在獄中受盡欺辱,只能裝瘋賣傻。在被囚禁七年裡,他對上古時期的《易經》進行了整理,創造推演了《周易》,對後世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 《易經》的精髓是什麼?它隱藏在周文王的家訓中,核心是一個字
    到了商末,據司馬遷《史記》所記"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後,他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至此,《易經》才真正系統化。
  •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大家好,今天老張來給各位講一下《易經》和《周易》,《周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總源頭。中國歷史上,《周易》是在經學、哲學與文化史上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的經典。《周易》的核心是易道,《周易》是一部揭示天地變化之道的書,為的是濟物利民。
  • 82歲老人在監獄中寫的曠世奇書,流傳3千年,至今無人完全參透
    我一定立馬回答:《易經》。《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經典名著,對中華文明的延續起著重要作用。為什麼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黃河流域的中華文明流傳至今?值得思考。自從伏羲用他的畫打開了世界,宇宙萬物都有它的起源連山有八萬言。軒轅氏4300言的歸藏,文王演《周易》。易經的三個部分中有兩個已經丟失,《周易》流傳至今。
  • 《易經》就是周文王寫的人生指導手冊,可指導人們逢兇化吉
    我們通過前面的《讀易經必須先讀繫辭,繫辭第一章就有三個重點》等多篇文章,已經清楚地明白了周文王創作《易經》的本意,就是用文化思想來指導人們的行為,並不是想把《易經》寫成卜筮之書。所以,周文王才用文化思想來指導人們的行為,才用文化思想寫成了這部《易經》,這是堪比人類首次學會用火,也堪比人類首次登上月球,是人類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 三個問題告訴你,《易經》《易傳》《周易》的異同及核心
    中國人一般的觀念,講到《易經》就想到八卦,就想到那些穿著八卦道袍的道士,或者跟算命先生聯繫起來。大家也有一種觀念(吹出來的),好像學了《易經》後,便可以天上知一半,地下全知道的樣子。可現實情況是:很多人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易經》?
  • 易經演化時間與內容結構
    ——節選自太極博弈原理之易學入門指迷易經演化時間關於易經的演化時間,學界上是有很多爭議的地方,但大多無從稽考,故存而不論,經對比後,筆者總結了較為主流的說法在商周時代,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期間,有所感悟,創立了後天八卦,後世稱之為文王八卦,周文王又將八卦重疊,衍出六十四卦,並為六十四卦寫了卦辭。後來周文王的兒子周公,為每個卦的六個爻分別寫出了爻辭。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一、不忘妄議別人的是非《易經》記載著這樣一句:「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在說沒有妄念、妄行,守住正道才是好事。
  • 易經告誡:一個家庭禍事不斷,多半家裡多了這4種「怪人」受教了
    易經告誡:一個家庭怪事不斷,往往都是家裡多了這「4種怪人」。《周易》是群經之首,儒家五大經典之一,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一直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許多後世名人從《周易》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學,並取得了成功。《易經》傳言是周文王所作,揭示了天地道法,自然萬物的聯繫。《易經》也開啟了我國古代哲學的先河。
  • 《易經》並非佔卜術數,真正用意是教化我們在不同的處境中成長
    後世很多人都企圖用文字對八卦圖進行註解,但較為完整的流傳至今的只有周文王所寫的《易經》,因此《易經》也被稱為《周易》。文王編著易經,主要是感悟到人類社會的規律與大自然的規律有很多相通之處。但是為什麼《易經》從一誕生,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甚至稱為算命的工具。穿越幾千年的《易經》,經歷了哪些坎坷和遭遇?
  • 為何北大,清大,武大,香港大,臺大等大學都有易經風水課程?
    這位老者說到在他有生之年沒能夠看到《易經》大放光彩是他最遺憾的事情。而這位老者就是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從上古伏羲創造八卦圖至今,《易經》已經流傳了6500多年了,可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易經》反覆地被質疑是一種封建迷信,再加上其內容晦澀難懂,基於易經的卜筮之術已經失傳,那麼這部被稱為群經之首的上古無字天書經,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上古神祖留給我們的啟示呢?
  • 結合帛書,來正確認識《易經》《易傳》《繫辭》之間的關係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講,只有周文王所寫的卦爻辭的經文,才被稱作是《易經》,而孔子所寫的十翼傳文,則是被稱為《易傳》。1973年底,從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書中,有二萬多字關於《周易》的內容,其中有經文也有傳文,被稱之為帛書《周易》,也有稱之為帛書《易經》的。但從嚴格意義上講,帛書的經文才被稱作帛書《易經》,帛書的《二三子》、《繫辭》、《衷》、《要》、《繆和》、《昭力》這六篇傳文,則被稱之為帛書《易傳》。
  • 讀懂易經,參透人生
    易經是我們很多人都非常感興趣的一本書,但是真正讀懂它的人卻少之又少,它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很重要的知識書籍,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它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易經蘊含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它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
  • 為什麼說,自西漢以來,人們對於《易經》的象,都理解錯了
    我們通過前一篇文章《象,是易經的核心,要理解象的含義就不能離開繫辭》,已經明白了孔子所說的象,就是周文王用六十四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卦象和卦名,來象徵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六十四類事務,又用具有象徵意義的六十四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辭,來作為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指導方針,這就是整部《易經》的內容。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文:袁芊蕁 yuan-qianxun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易經》成書於周朝,伏羲氏畫出先天八卦,周朝的周文王演繹八卦,周文王的兒子周公將其發揚擴充,而成書《易經》,經乃卜筮之書;《易傳》成書於戰國中後期,以孔子為代表的易學家對它做了哲學、政治學方面的新詮釋,寫成《易傳》,也叫《十翼》,發揮《易經》思想而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為何我們遠古時期的先祖可以領悟我們至今還無法企及的尖端科學呢?這套終極哲學理論體系來自於一本古籍叫做《易經》。這本古籍堪稱是融合了我國古代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奇書;它闡述了天地世間的萬象變化,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哲學書,至於它的成書要推到遠古時期了。很多人認為《易經》就是《周易》,其實不然。
  • 易經透漏:宇宙中堅不可摧的一股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每個人體內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部佔卜書籍,成書時間距今大約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西周時所創作,關於《易經》的由來曾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易經》是人類先祖伏羲所創,還有人說是當年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時無聊時所推演出來的一部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