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輪渡「鷺江66」號柴電客船交付 將於春節前正式投用
昨日上午,廈門輪渡「鷺江66」號柴電客船在郵輪中心廈鼓碼頭正式交付。這是全國首艘採用柴油發電機組和能量型超級電容的混合動力推進海上客船,計劃於農曆牛年春節(明年2月12日)前正式在廈鼓輪渡投用。 「鷺江66」號柴電客船由浙江凱靈船廠建造,船長33米,寬9米,客位335個,外觀設計時尚,艙內硬體舒適。
-
「大灣區一號」輪在海門成功交付,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
8月14日上午,隨著招商郵輪與招商迅隆籤訂交接船議定書,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深圳首艘高端灣區遊船——「大灣區一號」輪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正式交付。該輪的成功交付,既是招商系兄弟攜手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的獻禮,也是與央企聯合攻關實現「中國製造」的樣板工程,將有效推動「中國製造」和郵輪建造國產化進程。
-
首次實現豪華海上遊輪動力「心臟」中國造 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
8月14日,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在招商工業海門基地成功下水,作為深圳首艘高端旅遊客船,「大灣區一號」從晶片到混合動力直流組網電力系統,實現了豪華海上遊輪動力「心臟」中國造,有效推動了郵輪國產化製造進程。
-
北海潿洲島航行又添一艘可以坐1200人的豪華客船
5月8日,北海新繹遊船有限公司訂造的國內首艘70米級1200客位豪華鋁合金雙體高速客船「北遊26」輪正式下水。「北遊26」正式下水「北遊26」輪是一款針對北部灣沿海水域海況特點設計的大型豪華高速客船。該船創下了目前國內建造單艘全鋁合金高速客船主尺寸最大、載客量最多、單船造價最高三項紀錄,交付後將為「北海—潿洲島」海上航線提供舒適便捷的旅遊航運服務。潿洲島風光「北遊26」輪設計總長71.26米,型寬17米,服務航速29節,可載客1200人,採用噴泵式推進,建造質量可全面對標世界一流水準。
-
國內首艘油電混合動力雙體遊輪投入運營,動力系統由中車、寧德時代...
來源:藍鯨財經2020年9月1日,深圳市招商蛇口郵輪母港,中國首艘油電混合動力海上豪華雙體遊輪「大灣區一號」正式投入運營。據了解,「大灣區一號」由招商局打造,裝載了由招商局、中國中車和寧德時代聯合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油電混合動力推進系統,標誌著我國擁有了自主研發、設計、製造海上電動遊輪的能力。「大灣區一號」於2019年12月開工建設,歷時短短8個月,於今年8月14日如期在海門實現高質量交付。
-
中國船舶集團開始運營首艘豪華郵輪,今日啟程上海至日本航線
大西洋號成為中船嘉年華運營的首艘豪華郵輪,也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首艘。2018年,原中船集團與嘉年華集團籤訂協議,計劃從後者購買兩艘現役郵輪。除大西洋號外,另一艘郵輪地中海號將於2020年12月交付中船嘉年華。中船嘉年華董事會秘書顧鵬程稱,大西洋號的船齡為18年,總噸位8.6萬噸,滿載可乘坐2400人。
-
平潭海事局保障首艘新型海上觀光體驗遊船順利首航
客運碼頭現場水域監管 平潭海事局 供圖東南網6月16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通訊員 陳書龍)今日上午9時,平潭首艘新型海上觀光體驗遊船「海壇2號」緩緩駛離金井碼頭,正式開啟海上環島遊的首航。作為平潭國際旅遊島「一廊兩環」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海上環島遊的開通,將進一步拓展平潭旅遊項目新業態,促進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為保障海上環島遊的順利開通,平潭海事局提前介入指導,積極配合開展碼頭升級改造,開通遊艇登記、公司體系審核綠色通道,為遊艇開展服務型安全檢查,針對性開展遊艇監管模式研究,提升安全監管服務水平,為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築牢海上安全根基。
-
目前在建全球噸位最大,我國首艘最「聰明」的商用貨船開工
「「安裝我國自主研發的智能航行系統,具有人工駕駛、遠程遙控駕駛和無人自主航行三種駕駛模式,能夠實現航行環境智能感知認知、自主循跡、航線自主規劃、智能避碰、自動靠離泊和遠程遙控駕駛。通過包括5G等多網多模通信系統,該船可以與港口、航運、海事、航保等岸基生產、服務、調度控制、監管等機構、設施實現協同。」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姜海鷹說。推進系統是「智飛」號的一大亮點。
-
對譯:金甌-南遊-富國島高速客船航線正式開通
7月7日,金甌-南遊-富國高速客船航線在金甌省陳文時縣正式開通。 富國高速客船股份公司(Phu Quoc Express)董事長武文姜表示,該公司希望能製造出最現代船舶以服務金甌省及附近地區居民。
-
中國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完成首次航行任務
中國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完成首次航行任務船舶製造業一向被視為是我國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我國製造的大型船舶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出口國外也引起很多國家爭先訂購。在我國境內,以上海江南造船廠為代表,也湧現出了一批優越的船隻製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份額。
-
渤海海峽春運客船首次因大風停航
齊魯網濟南2月7日訊(記者 劉金旺 煙臺臺 劉瑞,王楚 董嘉蔚)受大風天氣影響,煙臺至大連、蓬萊至旅順等省際航線客船今天上午9點全線停航,煙臺市海上搜救中心發布海上風險藍色預警信號,這是春運以來渤海海峽客船首次因大風停航
-
體型超越最大航母、綠色動力驅動,中國製造海上「綠巨人」首航
9月2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下稱「中船」)有限公司所屬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滬東中華」)為法國達飛航運集團(CMACGM,下稱「達飛」)建造的全球首艘23000TEU(標準箱)雙燃料動力貨櫃船「達飛雅克·薩德」號(CMA CGM JACQUES SAADE,下稱「薩德號」),在中船長興造船零號基地正式交付。
-
廣西北海海上航線因天氣原因停航 數千遊客回陸
廣西北海海上航線因天氣原因停航 數千遊客回陸 2016-02-14 16:34: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海軍防務新聞」網站消息稱,在系泊試驗中,「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裝備的四臺LM2500發動機成功運轉,其動力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如齒輪箱,主軸,可變距螺旋槳和集成控制系統都通過了測試。而其他的輔助設備如轉向機、發電和配電設備以及內部通訊網絡也在「港試」中完成了多項測試。
-
中國建造全球首艘23000箱雙燃料動力貨櫃船
    由中國船舶集團建造的全球第一艘23000箱以雙燃料為動力的貨櫃船,昨天(9月22日)在上海交付法國達飛集團,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級別的以雙燃料為動力的貨櫃船。
-
平潭至臺北、臺中海上直航航線暫停運營 對臺貨運暢通
中新社福建平潭2月13日電 (閆旭)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13日通報稱,為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平潭至臺北、臺中海上客運直航航線暫停運營,對臺貨運渠道暢通。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峽號」「麗娜輪」平潭至臺北、臺中海上直航航線自2020年2月11日起暫停運營,恢復運營時間另行通知。記者從平潭兩岸快件中心了解到,目前平潭對臺貨運船舶陸續復航、運行暢通。萬噸級貨物滾裝船「臺北快輪」於2月6日復航。
-
深圳機場碼頭至珠海九洲港航線今日開通 單程票125元/人
船班票價單程票(單位:元)深圳新聞網2019年4月26日訊(記者 張玲)4月26日上午,深圳機場碼頭至珠海九洲港海上客運航線正式開通,作為深圳第二條直航珠海的海上客運航線據深圳航運集團介紹,深圳機場碼頭至珠海九洲港航線開通後,每天共計8個航班16個航次往返兩地,服務時間從早上7時30分一直到晚上20時,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
我國建造最強飽和潛水支持船「海龍」號交付丨航運界
「海龍號」是我國目前建造交付的最先進、作業能力最強的飽和潛水支持船,首次搭載了全球最先進的固定式24人雙鍾飽和潛水系統,總體作業能力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該船的建造方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2012年交付了我國首艘300米飽和潛水母船「深潛號」,並於2015年1月承擔我國國產化飽和潛水系統試驗保障任務,該次試驗創下了320米飽和潛水和330.2米巡潛試驗的全國新記錄。
-
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來源標題: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中新社福州6月25日電 (江超雲)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科考船,25日在位於福州市連江縣粗蘆島的馬尾造船廠啟航,駛向海南三亞
-
我國首艘無人 AI 科考船開建,將於 2022 年交付
複雜的海上環境,也隨時可能對其造成生命危險。 「向陽紅 16 號」撞擊事故:1993 年 5 月 2 日清晨,我國「向陽紅 16 號」海洋科學考察船,在執行大洋海底多金屬結核資源調查任務時,與賽普勒斯籍「銀角號」貨輪相撞沉沒。最終全船 110 人,107 人獲救,3 人遇難,是我國海洋地質調查史上首次重大海難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