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不只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

2020-12-22 睡在電影院的男人

《戰狼2》是2017年由吳京執導並主演的動作軍事電影,除吳京外,還有吳剛、張翰、盧靖姍、弗蘭克·格裡羅等一眾實力演員加盟。該部影片在當年創下影史最佳的56.8億人民幣的票房,並先後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2018年)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提名、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2018)最佳故事片提名、以及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2018)優秀故事片獎(獲獎)等榮譽。

影片內容其實我們都很熟悉了,承接上一部《戰狼》的內容,在邊境線上的那場戰役之後,雖然犯罪分子被全部射殺,但分隊長俞飛卻不幸遇難。戰狼中隊的冷鋒(吳京 飾)等人奉命護送俞飛的骨灰回家,卻不料此時的俞飛家中正遭遇強拆,實施強拆的包工頭囂張跋扈,揚言要弄死俞飛家的遺孀孤母。憤怒的冷鋒一腳踢飛了包工頭,將其重傷,但也因此獲罪入獄。在獄期間,冷鋒的戀人龍小雲(餘男 飾)在邊境執行任務時疑似犧牲,只留下了一枚帶有花紋的彈頭。為了尋找龍小雲的下落,出獄後的冷鋒踏遍非洲各國,卻在非洲遭遇了國家叛亂。衝過槍林彈雨後,他本可以安全撤離,但軍人的使命讓他選擇隻身返回淪陷區,拯救同胞和難民。過程中,冷鋒等人與反政府武裝以及外國僱傭軍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最終在中國海軍的炮火掩護和支援下,衝過淪陷區,帶領大量同胞安全返回。

很多影評者認為這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極強的作品,吳京飾演的冷鋒一角在電影中無所不能,一個人就戰勝了一群僱傭兵和反政府武裝大量軍隊的情節難免離譜。不可否認,影片中固然有個人英雄主義的內容,但更深刻地來看,這部《戰狼2》電影其實是一種對於祖國強大的展現、同時又蘊含著反戰思想的內核以及中國在世界面前,民族平等、世界一家的大國擔當。只有看懂了這些以後,你或許才會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的成功。而隨著時下多有報導關於《戰狼3》的開拍,對於《戰狼2》的主題探討,還是有其價值意義和借鑑所在的。

厲害了我的國——個人的英雄主義只是表面,背後是強大的祖國

吳京飾演的狼牙特戰中隊的特種兵冷鋒,在面對海盜、反政府武裝以及僱傭兵的時候,確實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下海能潛水,陸地上能開坦克,在華資工廠裡飛簷走壁、以一當十。但其實在這些表面的表現形式下,不可忽略其背後強大祖國的支撐。縱觀整部影片,如果沒有強大的祖國在背後做支撐,冷鋒這位孤膽英雄或許早已客死他鄉,這也是《戰狼2》同其他「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不同的地方所在。而《戰狼2》在表現這種強大的時候,嫻熟地運用了正反兩種敘事手法。

1、正面反覆渲染,彰顯祖國強大

① 錢必達:「去中國大使館,他們會收留我們的」

影片的開始,非洲動亂剛剛爆發,冷鋒(吳京 飾)在華裔錢必達(于謙 飾)的非洲超市裡受到反政府武裝襲擊的時候,他說了五個字「中國大使館」。有意思的是,剛剛還在說自己已不是中國人的錢必達趕忙說「對對對,去大使館,他們會收留我們的,我們是中國人。」于謙飾演的錢必達雖然有點搞笑,但他在這前後的反差,不正是在說,危險時刻真正讓他想起的,還是身後強大祖國在嗎?

② 中國使館領事:「放下槍,我們是中國人

為了反政府武裝(紅巾軍),冷鋒帶著一行人從超市出來一路逃離,眼看被反政府武裝的紅巾軍逼得走投無路時,躲在汽車後的冷鋒都已經掏出匕首準備與持槍的敵人殊死搏鬥了。這時候,只聽得「放下槍!放下槍!」從身後大使館裡走出了很多臂章上帶著「中國武警」字樣的人員。隨後,中國使館領事快步走出,說出了一句「我們是中國人」,對方最終撤退。拉出遠景,一面紅星紅旗飄揚在使館上方。為何紅巾軍會不敢開槍而後撤退,一方面是「中國」這個詞在國際上的地位。另一方面,更多的來說,對於這些非洲亂黨而言,被此刻全副武裝的中國武警給嚇住了,不敢輕易招惹。這一幕讓很多人看起來很爽,但爽的原因,不正是這些身後全副武裝的中國武警頓時讓你長舒一口氣,也感到一種自豪。

③ 反政府武裝首領:「你為什麼要殺中國人,麻煩大了」

「你殺了中國人?麻煩大了!你為什麼要殺中國人?」這句話是反政府武裝的首領將軍在僱傭兵首領殺死中國人之後,對於其的質問。「我們」不能惹中國人,因為之後還需要中國的援助。其實,不止於這一個鏡頭,在後來,當僱傭兵擅自採取對於華資工廠的圍剿過程中,也是反政府武裝的首領將軍命令他們馬上住手,並大吼道:和你們說過多少遍了,我們不能殺中國人,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我們奪得政權後,還需要他們的承認。殺人如麻的反政府武裝的首領竟然不敢惹冷鋒這些中國人,難道只是因為冷鋒的強大嗎?其實還是中國的強大。他們不敢惹中國人,是因為不敢惹中國。

當然,還有很多其它很燃的場景,比如冷鋒最後舉著五星紅旗穿越交戰區、比如交戰區內看見五星紅旗後停止射擊、比如最後護照上的文字……都是如此,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2、反面映襯對比,凸顯中國今日之強大

① 「緩緩駛離的中國撤僑車隊」和「水深火熱的非洲戰亂國」

看過電影的觀眾,一定對影片中中國撤僑車隊駛離戰亂區的這段戲印象深刻。在這部分,導演吳京用了極慢速的鏡頭來呈現。當背景音樂響起,車上的中國僑民正在往安全地方撤離,而車外的非洲國家的大街上屍橫遍野,戰亂還在繼續。車裡車外仿佛兩個世界,這兩個「世界」的對比,不正凸顯了背後祖國的強大嗎,應了那句「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不要忘記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積極救助難民和僑民的中國領事館和「閉館撤離的美國領事館」

另一個場景,女主角、美國援非醫生RACHEL瑞秋(盧靖姍 飾)在逃離醫院後,執意要尋求美國陸戰隊的救援。被冷鋒一頓冷嘲熱諷:「他們現在怎麼不來救你呢?」固執的瑞秋搶過冷鋒的衛星電話,撥通了美國大使館的號碼,卻聽得那面傳來「歡迎致電美國領事館,很不幸,我們已經閉館了」。而此前的分析中就提到,我們的中國領事館則積極幫助僑民撤離。不止於這一處,在影片的一開始,當中國的軍艦駛向戰亂爆發國海岸準備營救中國僑民的時候,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各國艦隊、包括美國海軍在內,正在反向逃離。那麼,這一關一閉、一來一去之間,不也是一種對比凸顯嗎?中國海軍敢去,不僅是因為責任心,還因為強大,強大了才無所畏懼、才敢去。

凡此種種的正反映襯之間,正是導演嫻熟的敘事技巧的運用,凸顯著戰狼冷鋒背後祖國的強大。敘述過程中不生硬、不拖拉、不平淡。

厭惡戰爭——個人英雄主義只是表面,背後是反戰思想的內核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這部《戰狼2》的打鬥場面看起來很爽,是一部十足的爽片。這無可厚非,但如果細細品味其中的一些情節,便會發現隱藏在個人英雄主義的背後、隱藏在激烈的打鬥場面的背後,是實實在在反戰思想的體現。

從三個角度去看:

1、反政府武裝:整部影片中,反政府武裝的形象是充滿暴戾的,他們挑起了非洲國家的戰亂,他們殺人如麻,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在反政府武裝這邊,他們對平民下手,他們搶劫打砸超市商店,他們甚至炸毀公路基建。他們無差別地殺人,把所有不是紅巾軍的存在叫做「走狗」。

可以想見,他們中的很多或許是被洗腦的,他們不知道為何殺戮,只知道奉命去為自己信仰的領袖賣命。但無論如何,這場戰爭的爆發對於其他平民、或者說對於他們自己,都是殘酷而血腥的。

2、冷鋒:對於冷鋒而言,他有很大的兩個心結,這兩個心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人物的走向。其一是自己的戰友俞飛,是在邊境作戰時犧牲的。而冷鋒也是因為替邵兵一家在面對強拆時,幫他們出氣而入獄的。其二,則是自己最心愛的姑娘,龍小雲,就是在邊境執行任務的時候疑似犧牲的。

俞飛也好,龍小雲也罷,這些都是在和平年代戰爭中犧牲的英雄。如果沒有這兩個人物,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冷鋒。冷鋒從內心無疑是厭惡殺戮的,因為他的兄弟和女人都犧牲在了這些殘酷的戰爭之中。如果沒有這些,他或許已經和龍小雲走在一起了。在《戰狼》和《戰狼2》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臺詞,犧牲的俞飛說過:打啥仗啊打仗,在家都陪陪老婆孩子多好啊。

3、普通平民:影片中有一個很值得玩味的情節,劇中那個很可愛的非洲小女孩叫做帕莎,在他第一次見到張翰飾演的卓逸凡的時候,她無端地上去咬了卓逸凡。卓逸凡雖不生氣,但對此也是很疑惑。後來,RACHEL瑞秋告訴卓逸凡,因為帕莎的父親就是被卓逸凡喜歡的AK打死的。

以一個天真孩子對於槍枝以及戰爭的厭惡,來突出普通平民對於戰爭的厭惡。更不用說影片中還有大量被屠殺的手無寸鐵的非洲百姓以及僑民,這些背後,都是對於殘酷戰爭的深深反思。

因此,《戰狼2》中那些血肉橫飛的情節,其實都是對於戰爭的敬畏,而不是崇尚戰爭。細心者還會發現影片最後一個很有深意的鏡頭。當冷鋒一行人最後準備穿越交戰區返回的時候,大家紛紛把手上的武器給扔了,其實也是一種對於反戰的呼籲。當然,上面所講到的這些反戰思想都是建立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基礎之上的,如若犯我,雖遠必誅。

我們一起走——個人英雄主義只是表面,背後是民族平等、大國擔當

不僅於對祖國強大的展現、不僅於反戰思想的表達,在這部《戰狼2》電影中,還有被反覆營造的一點,即中國在民族平等、世界一家理念下的大國擔當。中國的強大不僅僅只是對於自己公民的保護,還有對於他國的援助。

① 民族平等: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樣一個情節,影片中,當只有一架直升飛機能夠來到華資工廠救援的情況下,工廠的管理層給出的方案是:只允許中國人登機、且管理層優先。然而在當時情形之下,留下的人基本就等於是被拋棄、等死。這時候冷鋒站了出來,「飛機是我帶來的,大家聽我的。明天大家一起走!婦女兒童先上飛機,男人跟我走!」

沒有民族歧視,沒有貴賤之分,甚至在生死關頭保護了女人和孩子、所有人的女人和孩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下,中國確實在強大,但是中國的強大並不是體現在對於他國的壓迫和壓榨上而來的。在邁向強國之路的過程中,實現一種民族平等、共同富裕。

② 大國擔當:

中國大使在和非洲國總統通電話的時候,他說:相信您不會忘了歷史上我國對貴國的援助之情,(所以,希望能夠派兵保護陳博士的安全);冷鋒到達華資工廠後,海軍艦長(丁海峰 飾)給冷鋒打來衛星電話說:當地政府已經正式向我過請求軍事援助。這些影片中一閃而過的情節不容忽視,其實是從側面顯示了中國在非洲國家面前的大國擔當。

當然,更直接的還是影片中重要的一個人物,援非陳博士。陳博士幫助非洲抗擊「拉曼拉」病毒,甚至死於他鄉。他不是如冷鋒一樣的戰場戰士,卻他同樣在非洲的這片土地上無私奉獻著自己,為了這裡的人們。雖然這個任務形象在影片中出場的時間並不長,但為什麼要設置這樣一個人物形象的存在,就是最直接的表達出中國的大國風範。

寫在最後:

許多人認為《戰狼2》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的爽片,其實沒那麼簡單。它是一部契合時代需求的「良心之作」,值得其它國產電影學習借鑑。

相關焦點

  • 戰狼2:拿下56億的票房冠軍,並不只是一部爽片
    《戰狼》系列電影在國產電影中算是一個「另類」,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個人一定要服從集體,即便你再有本事,也需要「一個好漢三個幫」,所以我們很少能看到像戰狼一樣推崇個人英雄主義的國產電影。這種新鮮感也是觀眾們追捧《戰狼》系列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2部電影一共拿下61億多的票房,也足以說明了觀眾對該系列電影的認可。
  • 吳京反駁太個人英雄主義 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美國隊長
    吳京反駁太個人英雄主義 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美國隊長時間:2017-08-06 19:17   來源:金陵熱線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吳京反駁太個人英雄主義 世界上不僅僅只有美國隊長 近日吳京反駁太個人英雄主義的視頻在網上被瘋轉,要知道因為戰狼2的火爆,很多人開始雞蛋裡面挑骨頭,認為吳京拍攝的戰狼2有些太過於個人英雄主義
  • 《戰狼2》對比《八佰》,電影也要「生而逢時」
    好在八月底終與上映了一部救市大片《八佰》,其實這部電影原本去年就該上映,不過由於各種原因撤檔了,而且還引起了不少爭議。《八佰》絕對是今年目前為止電影市場上最火的影片,票房成績絕對能夠超過20億,甚至達到30億,但是卻無法趕超中國電影市場上排名第一的《戰狼2》。
  • 《戰狼2》與《八佰》證明:一部電影「生不逢時」是多麼的悲哀
    那就是一部電影「生不逢時」到底是多麼的悲慘? 《戰狼2》為何會成功? 《戰狼2》到現在都是中國影史票房第一。 現在談到這部電影很多觀眾多有鄙夷,認為電影拍得不如何。
  • 影評分析:獨家《戰狼2》
    不同於以往軍事題材電影對集體主義的宣傳,《戰狼2》另闢蹊徑,宣傳了個人英雄主義
  • 深度|4000餘字講述《戰狼2》主題
    許多評論家認為這是一部具有強烈個人英雄主義的作品。吳京在電影中扮演了一個冷麵,可以做任何事情。一個人擊敗一群僱傭軍和大量反政府部隊的陰謀不可避免地令人髮指。不可否認,電影中有一些個人英雄主義,但從更深的角度來看,這部《戰狼2》電影實際上是對祖國的有力展示,同時它包含了反戰思想的核心和中國的民族平等以及一個世界大國在世界面前的責任。
  • 《戰狼2》至今已有三年,斬獲當年票房冠軍,為何至今褒貶不一?
    當然這部劇也打開了一個新的突破口,那就是軍事題材電影的熱門,之後的電影也開始有模有樣的學起了戰狼的這種電影模式,開始主攻軍事題材的電影,之後的《紅海行動》以及《空天獵》都是如此,不過一部後來也是爆火,一部撲街了而已。
  • 為何說即使沒有跳檔,《八佰》票房也不可能挑戰《戰狼2》?
    現在回看這個問題,答案當然是不可能了。差不多就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笑話。《八佰》不可能挑戰《戰狼2》《戰狼2》票房56.8億。不管有多少觀眾吐槽它好不好看,它票房就有這麼多。《八佰》上映即使口碑爆炸,票房也不可能挑戰《戰狼2》。現在的原因,當然非常的簡單。兩部電影面臨的檔期,沒有任何可比性。
  • 三年了,還有人說吳京「神化」戰狼?央視都看不下去了
    《戰狼2》作為一部重工業電影,而且17年還是流量年,這個質量的影片在當年並不多。當時國產電影長期低迷,陷入「小鮮肉」的泥潭難以自拔。《戰狼2》的強勢崛起,振奮了國產電影的信心,也為電影人做出了方向性指導——電影,沒有「小鮮肉」也可以更強勢。唯有付諸心血的作品,才有資格問鼎榜首! 給華語電影樹立了一個標杆! 三年了,《戰狼2》宣揚的愛國主義情懷還是很燃。
  • 這是一部個人英雄主義經典類型的電影,主角還主演過勇敢的心!
    「個人英雄主義」已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精髓和靈魂之一。亦如美國的自由民主精神成就當今美國一般,它成就並標榜了好萊塢電影,尤其是好萊塢巨製,而且還時常在平民化的小成本電影中被發揮地淋漓盡致。羅蘭·艾默裡奇還是拍他的科幻大片災難大片更拿手,《愛國者》在他強烈的個人風格的主導下,那場獨立戰爭夾雜了過多的個人英雄主義,一場美國獨立戰爭看著像一個人的復仇之戰實在有失戰爭史詩大片的風範。從《愛國者》這個名字,大概可以看得出這是一部美利堅民族主義的電影,套用一個中國詞彙就是,這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美國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美國也有主旋律影片。
  • 同為軍事題材電影,為何《紅海行動》的票房比《戰狼2》差那麼多
    同為軍事題材電影,為何《紅海行動》的票房比《戰狼2》差那麼多說到軍事題材的電影,我們腦海中率先浮現的就是吳京的《戰狼2》和《紅海行動》了。不得不說,這兩部已經是中國軍事電影的最高水平了,很多觀眾都被其中的情懷和裡面的大場面所吸引,小編也不例外,也很喜歡這兩部電影。
  • 《捍衛者》:一部不亞於《戰狼2》的國產戰爭片
    談到國產戰爭片大家想到都是什麼,我想大概是《戰狼2》,《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等,但是我想不會有人想到接下來我說的這部《捍衛者》。《捍衛者》在豆瓣上也有著與《戰狼2》同樣高的評分,同年上映,但是這部片的票房只有900多萬,相對《戰狼2》的56億來說只能算是個零頭,沒有宣傳,院線排片也是極少,但相對於《戰狼2》來說,我個人更喜歡這部《捍衛者》,因為它的氣非常足。
  • 這部現實主義電影,憑什麼打敗《戰狼2》,成為當年豆瓣最高分?
    縱觀大陸電影票房排行榜,《戰狼2》還是遙遙領先,這部中國版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可謂燃爆了國人的愛國之心,不過4個月後上映了一部《嘉年華》,票房平平卻榮獲多項大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當年唯一一部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華語片,還有最佳影片,最佳女主等多項提名,榮登當年豆瓣電影榜單之首,那麼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 《戰狼3》可以拍成《敢死隊》,這樣的硬漢陣容可以匹及
    吳京的《戰狼3》已經過審,不過目前還未確定演員陣容,也並沒有開始拍攝。 因為2017年《戰狼2》成為國產電影中的爆款,許多人開始向此片拋出橄欖枝,表示自己願意出演續集《戰狼3》。
  • 《戰狼2》,首部突破50億的華語片,黃皮膚也能詮釋英雄主義!
    《戰狼2》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哪怕沒看過,也聽過它的新聞了,作為國內第一部50億票房的電影,這部電影賺足了風頭,也讓主旋律電影深入人心。在還沒有觀看的時候,小編對它的評價是有「國產加分」的,看完之後覺得,都不需要這種加分,它本身的質量就足以和美國戰爭動作電影扳手腕。
  • 《戰狼2》被過度消費,成龍勸阻蹭熱度翻拍無果,上映後血本無歸
    話說回來,提及主旋律電影,吳京自導自演的《戰狼2》絕對當屬此中翹楚,將愛國情懷發揮到了極致,特別是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讓觀眾們產生了深刻共鳴,心中產生了強烈的自豪感,久久難以平靜。在《戰狼2》上映期間,共計取得了56.8億的票房成績,吳京也憑藉這部電影成功封神。
  • 肖鷹:《戰狼2》被奧斯卡金像獎拒於門外的真相
    洛杉磯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入圍第90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初選名單(大名單)。《戰狼2》未入初選——初選不入圍,就是根本不入圍。《戰狼2》以近56.8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為2017年全球現象級的電影。它為何被被奧斯卡金像獎拒之門外?
  • 吳京導演的電影《戰狼2》——高票房原因分析
    在以商業利益優先的我國電影市場,爛片泛濫成災。《戰狼2》作為一部商業片和這些影片來比已經算是國內不錯的片子了,正所謂鴨群裡面挑只鵝,這部影片創造的票房奇蹟對以後國產電影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狼2》能獲得票房佳績其實是有很多客觀的因素的:一,首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大環境影響,那段時間國際環境惡劣,我國在國際糾紛問題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民情激憤但都有股使不上勁的感覺。
  • 《戰狼2》是神作還是大爛片?它能成功的原因,比你想像的複雜
    為此,全國人民推動這部電影成為中國票房第一,再和電影的質量結合起來,自然加深了《戰狼2》這個被高估。這兩點確實也是《戰狼2》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關於《戰狼2》為何能夠成為文化現象。我個人認為,還有兩點幾乎被國內觀眾忽視掉了。
  • 《奪冠》和《戰狼2》是同類型電影,為何票房卻遠不及對方?
    《奪冠》和《戰狼2》雖然都屬於愛國情懷電影,但為何《奪冠》的票房卻遠遠不及《戰狼2》。《奪冠》沒上映時,大家就非常期待,呼聲最高,圈內各大明星紛紛主動宣傳。這可是一部講述女排勵志的大製作電影,導演是大導演陳可辛,演員王剛,黃渤,鞏俐都是演技派大咖,原以為會票房會大賣,沒曾想口碑一般,高開低走,票房慘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