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秋分丨秋光甚美,勿負好時節

2020-12-22 閃電新聞

所謂秋分,一分為二,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一是氣候由熱轉涼。涼風習習、碧空澄澈、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秋分的標誌性景色。秋分至,意味著秋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圖片來源:圖堆網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

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之後,陰氣日盛,雷聲也逐漸銷聲匿跡。

二候蟄蟲坯戶

天氣日漸轉涼,昔日蟄居的小蟲開始躲入洞穴中,並且用細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氣侵入。

三候水始涸

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湖泊與河流的水位下降,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養生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左河水詩亦曰:「暑退秋澄轉爽涼,日光夜色兩均長。」

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秋分過後,秋意漸濃,秋風漸涼,天氣乾燥,秋燥宜多吃滋潤的食物。

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

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氣候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吃 月 餅

隨著中秋節臨近,月餅隨之火爆起來。月餅是糖、高脂食品,早上或中午吃可補充能量,也不易發胖,但在晚上,則應少吃或不吃月餅,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應如此,否則可能增加血栓風險。

月餅大多含有較多脂肪,一旦存放過久,容易發生變質。油脂會氧化酸敗,不利於健康。而月餅含油脂、蔗糖較多,過量食用還可能引起胃滿、腹脹、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血糖升高等不適症狀。老年人和兒童,更不宜多吃月餅。糖尿病人也不能多吃所謂「無糖」月餅,這些月餅不少還是澱粉做的,熱量仍然較高。吃得太多,可能導致血糖升高。高血脂、高膽固醇人群,要少吃肉餡、蛋黃餡月餅。

在保存時,月餅既怕高溫又怕潮溼,存放久了餡也會變質。因此,放入冰箱時,最好將月餅密封包裝放入,吃前提前一小時取出。月餅吃得過多,可能會覺得油膩,品嘗時,宜多飲綠茶。

食 螃 蟹

俗話說:秋分食蟹忙。秋分前後,不僅月餅市場開始旺盛,此季的螃蟹也開始黃肥肉滿,但是,吃螃蟹一定要注意節制,不可貪食,因貪圖美味,吃出病的人不在少數,比如:急性腸胃炎、急性胰腺炎等。

螃蟹首先要蒸熟煮透,徹底殺滅螃蟹內的細菌及各種寄生蟲,吃蟹時要除去蟹的腮、胃、心、腸等臟器,因為這些地方是有害物質最可能存在的位置。由於螃蟹性寒,蒸螃蟹時可在籠屜裡放幾片生薑以驅寒,吃的時候可蘸薑末驅寒,虛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與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

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年的「秋分」是我國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2018年6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批覆發布,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得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秋分棉花吐絮,菸葉也由綠變黃,正是收穫的大好時機。在我國北方有這樣一句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秋分時節,花生、稻穀、玉米、棉花、菸葉、芝麻等農作物成熟,農民喜迎秋收,是名副其實的收穫節氣。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丨秋分至,慶豐收!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今日21時30分我們在涼風習習中>迎來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達到黃經180°陰陽相半,晝夜均長寒暑平分,故名「秋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秋分過後,北半球晝短夜長陽光隨之衰微秋寒一天增一分小蟲子開始封實巢穴以避寒氣侵入大雁等候鳥則成群結隊從塞北飛往江南
  • 夜讀丨秋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9月22日21時31分,迎「秋分」節氣。秋分:平分秋色作者丨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秋分時節,天氣給人的感覺,兩個字:爽、朗。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是「平分秋色」之時。但各地的溫涼更迭大不相同。秋分時節,北方已不是新涼,而是輕寒。而塞北秋分時已見初霜,「秋分前後有風霜」,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裝」。 對於江南而言,通常是「冷至春分,熱至秋分」。南方往往依然暑熱未消,還難以把每隻秋老虎都關進籠子裡。
  • 豐收時節話「秋分」 巨人樹幼兒園開展「秋分」活動
    百姓生活網訊(幹佳琴)「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在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時節,我們迎來了我國的傳統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為了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體驗豐收的樂趣,9月22日,巨人樹幼兒園各班組開展了「秋分」系列活動。
  • 秋分時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秋分」節氣,這是一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氣。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秋分」時間是自公元1896年以來最早的一年。「秋分」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6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也就是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 今日秋分,你的家鄉習俗都吃什麼呢
    今日秋分時節,各地秋分習俗都愛吃什麼?秋分時節,為防止鳥雀偷吃莊稼,民間有用糯米糰子「粘雀子嘴」的習俗。一些地方會在秋分這天做米糕或湯圓,特意多做一些沒有餡兒的湯圓,用竹籤串上,插在田間地頭,舊時有童謠唱到:「麻雀嘰嘰喳,米糕香又黏,封住雀兒嘴,莊稼收成好。」賞桂花,是南京人的秋分習俗之一。因著對桂花的愛,南京人還創造出了「桂花糖芋艿」這道頗具秋意的小吃。秋涼漸漸,吃一碗桂花糖芋艿,又甜又軟,難怪被稱為南京最有人情味兒的街頭小吃之一。
  • 秋分:暑退秋澄氣轉涼,刪繁就簡享秋光
    ——《秋分》左河水。又是一年秋分時,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意,因風而生清骨,因月而褪去濃烈,演變得溫潤輕盈。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秋分的歷史由來、代表寓意、節氣民俗以及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一、秋分簡介董仲舒《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即為「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而一年之中,有兩次晝夜平分日:春分、秋分。
  • 莫負好時節,再不去看就晚了!柯城美得開掛了!
    在柯城,即便秋末初冬時節,花兒草兒,仍在搖曳,不舍凋落。01柯城的美沉澱在文藝的氣質裡花園街道新姜村 走進花園街道新姜村楓樹林,陽光穿過錯落有致的楓樹林,格外耀眼。深秋淺冬,柯城的紅楓熱烈綻放。02柯城的美積蓄在文化的底蘊裡孔廟 隔著紅牆黑瓦,孔廟內的銀杏,用燦爛的金色為孔廟妝點上了新的色彩。孔廟內有11棵古銀杏樹,其中9棵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 那些藏在詩詞裡的秋分美食,味美入詩更美
    秋分時節,天氣乾燥,既有秋分之前暑熱餘氣帶來的溫燥,又有秋分之後氣溫下降,寒涼漸重帶來的涼燥。此皆為燥邪。所以想要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應該增強鍛鍊,防止邪氣侵襲,同時在飲食上注意滋陰潤燥。那麼秋分吃什麼更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呢?
  • 今日秋分!廣州天氣:給大家講個冷笑話……
    9月22日21時31分將迎來「秋分」節氣。雖然我國相當一部分區域已在氣象學上達到「入秋」標準。但廣東仍是「夏季」。 大家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秋分?不!今天是國慶假期倒計時8天的好日子!)
  • 秋分時節要注意什麼
    秋分天氣如何呢?秋分西北風這裡說的「西北風」,說的是從西北方吹過來的風,但是實際上強調的是北方冷空氣南下,說明今年北方冷空氣強勢,在秋分時節就吹起來了,說明今年冬季雨雪多。秋分節氣後,氣溫會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開始下降,西伯利亞地區位於我國的西北方,所以我們常把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的冷空氣統稱為西北風。秋分節氣是秋天一個氣溫明顯的分水嶺,北方地區開始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逐漸南下。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的時候,不過秋分之後秋雨綿綿,降雨量不會太大。
  • 秋分時節調攝情志,補土生金防「秋悲」
    秋分之後,涼燥主氣,秋分的到來意味著秋天已過去一半了,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 俗話說「傷春悲秋」,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肺屬金,與秋氣相應,肺主氣司呼吸,在志為憂。這個時節更容易觸發抑鬱情緒。現代科學也認為,從秋分這一天起,由於北半球晝短夜長將越來越明顯,氣溫漸漸下降,陽光不再充沛。
  • 秋分,賞秋!
    王雪濤 秋紅秋分近現代·鄭孝胥碧雲翻墨墜秋光,殘暑長廊一雨涼。松竹欲成樓漸隱,陰晴數變桂初香。隨波籍湜應俱叛,易暴夷齊故不亡。熱時吟一句,涼冷勝秋分。張大千 秋紅秋分前三日偶成【宋】釋文珦秋光幾一增,在候已無雷。顯氣凝為露,嘉禾秀出胎。燕銜餘暑去,蟲喚嫩寒來。
  • 2020年秋分將至,當日一件最適宜和忌諱的事情,你知道嗎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秋分時節,滿山紅葉,落葉鋪金,柔風拂面,甚是秋高氣爽,心情愉悅。
  • 今日秋分: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唐代·元稹 《詠廿四氣詩 秋分八月中》 秋分時節,風色隱隱,琴聲緩緩,一片靜謐。而寒氣卻來得如此急迫,大雁也陣陣翻新,大自然的變化之快,怎能不讓人吃驚呢?秋分後陽氣轉衰,陰氣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雷公也收斂起威儀。二候蟄蟲坯戶坯,指的是細土。秋意漸濃,天氣轉涼,蟄居的小蟲子開始紛紛藏入穴中,並用細土將穴口封起來,以抵禦寒氣的侵襲。
  • 今年將迎124年來最早秋分 描寫秋分詩詞、秋天的詩句
    [閩南網] 新華社天津9月21日電 9月22日21時31分將迎來「秋分」節氣,這是一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氣。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秋分」時間是自公元1896年以來最早的一年。
  • 秋分朋友圈文案說說配文 秋分問候祝福語快樂心情語錄
    10、白露過,秋分至,天氣轉涼防病寒;千祈禱,萬許願,煉成如意順利丸;送給你,迎秋分,祝你秋分快樂美無邊,一切順利美不完!  11、一片落葉是一片祝願,一陣秋風是一絲思念,一朵繁花是一份問候,一條簡訊帶著我深深的關愛!祝你秋分幸福愉快,開心快樂常在。
  • 秋分朋友圈祝福語文案說說 描寫秋分微信說說唯美句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秋分朋友圈祝福語文案說說 描寫秋分微信說說唯美句子 時間過的真快還停留在 隔離兩個月的時間,轉眼已是秋分時間過去大半年了。秋分氣涼涼的天氣讓人總感覺舒適一切都有在向更好的發展   原標題:秋分朋友圈祝福語文案說說 描寫秋分微信說說唯美句子     時間過的真快還停留在 隔離兩個月的時間,轉眼已是秋分時間過去大半年了。秋分氣涼涼的天氣讓人總感覺舒適一切都有在向更好的發展啊。
  • 今日「穀雨」,風雨應景而來丨春盡夏至 正是萬物生長好時節
    今日「穀雨」,風雨應景而來丨春盡夏至 正是萬物生長好時節 2020-04-19 14: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俗語「秋分冷得怪,三九天氣壞」,秋分己至,今冬是冷是暖?
    9月22日是今年秋分節氣,秋分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反映的是季節的變化,是我國在農耕社會時期重要的農業生產指導策略,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預知氣候冷暖雨雪的重要依據。
  • 「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5首秋分詩,5種秋分夜的詩意情懷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到了秋分,就意味著秋天已經過去了一半。南方一般到這時候才算結束長達半年之久的夏天,慢慢開始入秋。早起,入夜,漸有微微的涼意襲來,清爽怡人。北方,怕已是深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