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啥意思?秋分時節要注意什麼

2020-12-15 中原文化家

由於以前並沒有預測未來天氣的設備和技術,所以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很多關於節氣天氣的俗語,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秋分天氣如何呢?

秋分西北風

這裡說的「西北風」,說的是從西北方吹過來的風,但是實際上強調的是北方冷空氣南下,說明今年北方冷空氣強勢,在秋分時節就吹起來了,說明今年冬季雨雪多。

秋分節氣後,氣溫會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開始下降,西伯利亞地區位於我國的西北方,所以我們常把來自西伯利亞地區的冷空氣統稱為西北風。

秋分節氣是秋天一個氣溫明顯的分水嶺,北方地區開始受到西伯利亞冷空氣的影響,逐漸南下。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的時候,不過秋分之後秋雨綿綿,降雨量不會太大。

在此影響之下,冷空氣南下迅速,控制我國大部分地區,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

如果秋分節氣西北風來得比較晚,那麼,特別是長江以南地區,暖溼空氣還佔據著主動,當地氣溫明顯下降的就比較慢,通常要到十月份才能夠秋高氣爽。

通過氣候變化,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出秋分如果有西北風駕到,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大!在冷空氣的影響下,大部分地區的雨季已經結束,涼風習習、風和日麗、秋高氣爽,所以秋分也是醉美好宜人的時節。

臘月冬不淨

臘月冬不淨承接上句話,秋分西北風,所表達的意思是秋分節氣颳起西北風,今年臘月會是一個雨水較多的「爛冬」,才會有臘月冬不淨的說法。

「臘月冬不淨」說的是臘月裡,人們要去走親訪友,經常下雨或者下雪,導致道路泥濘,到處是溼嗒嗒的,出門鞋子都打溼沾有泥巴等,所以被農民說成是「爛冬」。

其實,農民還是希望是爛冬而不是幹冬暖冬,爛冬意味雨雪多,氣溫低,這樣有利於油菜、小麥作物安全越冬。俗話說「今冬蓋麥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的就是「瑞雪兆豐年」。

秋冬季節,常會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南下,天氣就會變冷,出現雨雪天氣,其實西北風也是這個意思,秋分時節有西北風吹來,氣溫就會下降,預示著今年冬季雨雪較多。

也有專家說這代表著拉尼娜現象的出現,通常代表著這個冬季比較寒冷。但是隨著地球變暖趨勢來看,有專家預估,這降溫不足以抵消人類活動造成全球變暖的熱能。

總之,「秋分西北風,臘月冬不淨」這句老話老祖宗們根據往年的氣候現象,以規律總結經驗,來預判之後的一些氣候變化,雖然並不準確,但是也有很大的概率。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俗語:「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秋分有雨來年豐是什麼意思
    在諺語裡,來年年景是好是壞,從秋分時節這天的天氣好壞就基本有了定論了。如「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秋分節氣這天下雨了,預示著未來一年的年景很好。一、秋分日晴,萬物不生秋分當天如果是大晴天,或者是秋分當天沒有降雨,因此有了「萬物不生」的說法,有些地方也說成是「秋分天晴必久旱」。由此可見,秋分前後下雨要比不下雨強?從俗語字面的意思是說在秋分前後如果是大晴天,或者是秋分沒有降雨,那麼接下來就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降雨,也就是說會是在冬季出現旱情。
  • 明日秋分,「秋分響雷,遍地出賊」啥意思?秋分打雷不好嗎
    導讀: 秋分節氣來臨在即,農民朋友們也都在關注天氣變化,因為農村有「秋分響雷,遍地出賊」的說法,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延伸含義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也是秋季繼立秋、處暑、白露之後到來的第四個節氣,俗話說「八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這說明秋分節氣就是秋季的中心點,也就是秋季共90天的第四十五天的時候,即秋分節氣是秋季的平分時間,到了秋分節氣這一天,說明秋季已經剛好過半了。
  • 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
    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時間:2020-09-22 12: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 秋分秋分,有平分秋色之意。
  • 白露將至,俗語「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啥意思?下半句是什麼
    摘要:白露將至,俗語「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啥意思?下半句是什麼?文/農夫也瘋狂農諺說「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到了白露節氣的時候,晚上就要開始涼爽了,並且一晚要比一晚更加涼爽。那白露節氣快到了,農村俗語「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是啥意思?下半句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白露是九月份的第一個節氣,其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到了白露節氣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開始出現秋高氣爽、雲淡風輕的天氣。這個時節「秋老虎」天氣基本已經結束了,因為早晚的溫差也大了,在晚上和白天的溫度有時候能相差十幾度。夜晚的時候水汽遇冷了,就會凝結成為水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露水。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明日就要進入臘月了,臘月的天氣情況對於農民預測來年雨水乾旱情況是有指導作用的,當然,這些俗語說法都是前人在農耕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關於臘月初一的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我們從表面上可以理解為:在臘月初一這天天空飄落了大雪,那麼,在第二年早春的時候會出現乾旱少雨的天氣。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啥意思?
    這句俗語的涵蓋面很廣,很多都與我們的生活有關,如今天要講的「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男人怕八月,而女人怕臘月?八月:俗話說的八月是指農曆八月,在農村生活、長大的人一定都知道,每年夏末秋初是農村人最忙的時候,因為這段時間是夏季農作物收穫、越冬作物種植的關鍵時期,也有人稱這段時間為「三搶」,也有人稱這段時間為「三搶」,也有人稱這段時間為收夏作物、搶耕地、搶越冬作物的播種。
  • 今日寒露,「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露」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 今日寒露,「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露」啥意思?有道理嗎?今天是10月8號,是一年一度的寒露節氣,寒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排序為第十七位的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順位的節氣,寒露節氣到來,意味著深秋時節也已經到了,秋已深,味已濃,寒冷天氣要防備好了。今年的寒露節氣具體是在今天凌晨3點55分已經到來了,這個時間點是秋分節氣結束,是寒露節氣開啟的時間。
  • 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進了臘月之後,人們上街買東西的也多了,小城鎮也熱鬧起來了,很多平時沒空回來的農民工現在回來了,回來後也要馬不停蹄買上禮品去走親戚,把親情給補起來。
  • 今日秋分丨秋光甚美,勿負好時節
    所謂秋分,一分為二,一是日夜時間均等;一是氣候由熱轉涼。涼風習習、碧空澄澈、丹桂飄香、蟹肥菊黃,是秋分的標誌性景色。秋分至,意味著秋天已經過去一半了。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於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後,氣候漸涼,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
  •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相信大家都要聽說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這句話,春分和秋分都是很經典的二十四節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就是晝夜平分的時候,特別是學習地理的小夥伴們肯定對這句話非常的熟悉了,大家知道秋分是在什麼時候嘛?秋分的意義是什麼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科普下,帶大家了解下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以及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 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女人為何怕臘月?
    農村老話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您聽過嗎?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說到八月,可不是陽曆的八月,一般是指陰曆的八月,對應陽曆應該是九月中下旬了。這個時候在農村正好是農忙的時節,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到了這個時候,也應該是收穫的時節了。
  • 豐收時節話「秋分」 巨人樹幼兒園開展「秋分」活動
    百姓生活網訊(幹佳琴)「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在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時節,我們迎來了我國的傳統節氣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為了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體驗豐收的樂趣,9月22日,巨人樹幼兒園各班組開展了「秋分」系列活動。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六,還有3天的時間就要進入到臘月。臘月是農曆月的最後一個月,隨著臘月的到來,也意味著新一年馬上就要到來。臘月最為一年的結尾,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臘月和正月有什麼禁忌呢?
  • 秋分時節: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秋分」節氣,這是一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氣。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秋分」時間是自公元1896年以來最早的一年。「秋分」是秋季的第4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6個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也就是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 臘月要講究?俗語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老農民為您分析
    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再過幾天,我們就將迎來臘八節。2020年,在山東煙臺出現了許多90後年輕人扎堆結婚的現象,聽說多半為了來年要個吉祥的牛寶寶。同時,也為了迴避明年的「寡春」。不過進入臘月之後,農村結婚卻戛然而止,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農村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老話,有著古老的 臘月習俗呢。那麼,「臘不定,正不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其實說的是結婚禁忌,意思為在臘月不能定親,在正月不能娶親,具體原因與這兩個月份的特殊性決定的。臘月的「臘」為祭祀的意思,祭祀祖先為「臘」,祭祀百神為「蠟」。
  • 今日秋分,農村俗語「秋分下雨農民愁」啥意思?秋分下雨不好嗎?
    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氣,因為在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時間相當,各12個小時。在秋分節氣後北半球白天的時間會縮短,夜晚的時間會加長,這種現象會一直延續到冬至節氣。秋分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由於北半球的到太陽照射的時間越來越短,所以北半球在秋分後氣溫會明顯降低,隨著熱量的減少,農作物也逐漸停止生長。
  • 臘月到,農諺: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啥意思?為啥馬瘦?
    意思簡單:往年臘八,冰天雪地,距溫度回升有段時間。今年臘八,冰融雪消,山野中萱草冒出嫩芽,柳條在微風中搖曳。今日農曆臘月初一,距2021年剩一個月時間。進入臘月,意味著冬季快結束,春季拉開帷幕。現在既是三九,也是小寒,正是整年中最冷時期。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度變化,給身體帶來病痛。年紀大的老人尤其要保暖,老人身體素質差,寒冷天氣最易生病。
  • 秋分時節調攝情志,補土生金防「秋悲」
    秋分之後,涼燥主氣,秋分的到來意味著秋天已過去一半了,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 俗話說「傷春悲秋」, 中醫認為「天人相應」,肺屬金,與秋氣相應,肺主氣司呼吸,在志為憂。這個時節更容易觸發抑鬱情緒。現代科學也認為,從秋分這一天起,由於北半球晝短夜長將越來越明顯,氣溫漸漸下降,陽光不再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