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時代早期,順治皇帝死的早,為了自己的孩子,留下來四大輔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其中索尼位列第一。
作為當時的首輔大臣,索尼雖然位極人臣,卻沒有因此驕狂悖逆,他對官場和權力的認識十分通透。
在順治時代和康熙時代初期,索家(忘了姓什麼,乾脆簡單點,就讓他姓索吧)可謂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時無雙。
索尼是首席滿洲大臣,又是國丈,更是世襲一等伯;兒子索額圖先後擔任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孫女是康熙皇帝的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白月光,與康熙皇帝恩愛有加。
但在官場上遊走了一輩子的索尼明白,哪怕自家有潑天的功勞,無上的榮耀,一人之下的地位,但這些榮耀與地位與榮華富貴都是皇帝給的。
皇帝能給你,就能收回去。
因此,索尼的一生始終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決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在熱播劇《康熙王朝》裡面,索尼的孫女赫舍裡入宮後,起先不受康熙帝待見,赫舍裡見到索尼後,年輕氣盛地抱怨了幾句。於是,索尼語重心長地跟赫舍裡說出了他們與皇帝關係的本質。
由此可以看出,索尼是一個政治經驗極其豐富的高手,至少是最強王者段位。
與索尼形成強烈對比則是另外一位輔政大臣鰲拜。
鰲拜自認為有功於朝廷,又是順治帝親封的輔政大臣,居功自傲,結黨營私,黨羽遍布朝廷;同時,排除異己,無視年輕的康熙皇帝。
但他卻欺負錯了人,鰲拜萬萬沒想到,康熙皇帝年輕有為,絕不甘心當他鰲拜的傀儡;孝莊太后又是一代榮耀王者段位的大女主,在背後竭盡全力輔佐康熙皇帝。
最終,鰲拜被康熙皇帝培養的一批侍衛拿住,入獄定罪,其黨羽或死或被革職。
不久,鰲拜就在禁所死去。一代權臣名將,身死功滅。
而索尼卻榮華富貴一生。
但是索尼依然沒有教好自己的兒子,索額圖不僅是兩黃旗貴胄,還是親眷外戚。
索額圖還是康熙皇帝的寵臣,當年協助過康熙皇帝智擒鰲拜(索額圖負責訓練布庫少年,並獻計擒拿鰲拜)。
但是皇后早夭,隨著太子長大,索爾圖身為太子嫡親舅舅,自然而然形成太子黨,加上索額圖自己也開始驕奢跋扈,康熙皇帝對索額圖越來越厭惡。
康熙晚年皇子爭位越來越白熱化,讓康熙皇帝心力憔悴。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廢除胤礽時,皇帝徹底放棄了索額圖,並且大罵:索額圖私懷倡議,凡皇太子服御諸物,俱用黃色,所定一切儀注,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最終索額圖在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飢餓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