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索尼的智慧,為官場典範,但是教育兒子只成功了一半

2020-12-24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康熙時代早期,順治皇帝死的早,為了自己的孩子,留下來四大輔臣,分別是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和鰲拜,其中索尼位列第一。

作為當時的首輔大臣,索尼雖然位極人臣,卻沒有因此驕狂悖逆,他對官場和權力的認識十分通透。

在順治時代和康熙時代初期,索家(忘了姓什麼,乾脆簡單點,就讓他姓索吧)可謂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一時無雙。

索尼是首席滿洲大臣,又是國丈,更是世襲一等伯;兒子索額圖先後擔任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孫女是康熙皇帝的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白月光,與康熙皇帝恩愛有加。

但在官場上遊走了一輩子的索尼明白,哪怕自家有潑天的功勞,無上的榮耀,一人之下的地位,但這些榮耀與地位與榮華富貴都是皇帝給的。

皇帝能給你,就能收回去。

因此,索尼的一生始終謹小慎微,如履薄冰,決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

在熱播劇《康熙王朝》裡面,索尼的孫女赫舍裡入宮後,起先不受康熙帝待見,赫舍裡見到索尼後,年輕氣盛地抱怨了幾句。於是,索尼語重心長地跟赫舍裡說出了他們與皇帝關係的本質。

由此可以看出,索尼是一個政治經驗極其豐富的高手,至少是最強王者段位。

與索尼形成強烈對比則是另外一位輔政大臣鰲拜。

鰲拜自認為有功於朝廷,又是順治帝親封的輔政大臣,居功自傲,結黨營私,黨羽遍布朝廷;同時,排除異己,無視年輕的康熙皇帝。

但他卻欺負錯了人,鰲拜萬萬沒想到,康熙皇帝年輕有為,絕不甘心當他鰲拜的傀儡;孝莊太后又是一代榮耀王者段位的大女主,在背後竭盡全力輔佐康熙皇帝。

最終,鰲拜被康熙皇帝培養的一批侍衛拿住,入獄定罪,其黨羽或死或被革職。

不久,鰲拜就在禁所死去。一代權臣名將,身死功滅。

而索尼卻榮華富貴一生。

但是索尼依然沒有教好自己的兒子,索額圖不僅是兩黃旗貴胄,還是親眷外戚。

索額圖還是康熙皇帝的寵臣,當年協助過康熙皇帝智擒鰲拜(索額圖負責訓練布庫少年,並獻計擒拿鰲拜)。

但是皇后早夭,隨著太子長大,索爾圖身為太子嫡親舅舅,自然而然形成太子黨,加上索額圖自己也開始驕奢跋扈,康熙皇帝對索額圖越來越厭惡。

康熙晚年皇子爭位越來越白熱化,讓康熙皇帝心力憔悴。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廢除胤礽時,皇帝徹底放棄了索額圖,並且大罵:索額圖私懷倡議,凡皇太子服御諸物,俱用黃色,所定一切儀注,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最終索額圖在1703年5月被圈禁宗人府,9月21日因飢餓而死。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帝王心術和官場智慧的對決!能讓康熙讓步,佟國維太牛
    康熙皇帝,大清江山的統治者,《雍正王朝》諸多「人精」中的智慧擔當。  佟國維,上書房首輔大臣,擁有「佟半朝」稱呼之佟氏家族的家主。清朝雖然不設宰相,但康熙皇帝在劇中曾經明確過上書房大臣的「宰相」角色;而且,其「輔佐皇上、統領百官」的職責,也足以證明佟國維就是名副其實的「朝廷一把手」。
  • 《康熙王朝》索尼為什麼壓制自己兒子,相比之下鰲拜太傻了
    索尼、索額圖索尼在順治八年已經是首席滿洲大臣總管內務府,在康熙繼位之初與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同為輔政大臣,而索尼又是輔政大臣之首,作為索尼的兒子索額圖卻僅僅就只是個小官而已。索額圖曾經向索尼提議自己走向臺前,但是一直都被蘇尼拒絕壓制,直到33歲之後才受到重用一路高升。索尼為什麼要壓制自己的兒子呢?
  • 《康熙王朝》中,容妃死的那一刻,康熙為什麼只說了句朕累了
    《康熙王朝》中的康熙,他對於容妃,不僅有著真愛,也有著深深的歉疚。 如果說康熙對於赫舍裡皇后的感情,是愛情中帶著感激和利用,那麼,康熙對於容妃絕對是徹徹底底的真愛。
  • 康熙王朝裡,康熙為什麼把最寵愛的藍齊兒嫁給噶爾丹?
    首先我們說一點,格格藍齊兒嫁給誰,其實並非她的注意,而是她的父親康熙做的主。但是藍齊兒這個人是虛構的,是容妃和康熙皇帝的女兒,只不過是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有的人物。歷史上的原型是為固倫榮憲公主。那麼問題來了,康熙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敵人噶爾丹呢?看過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藍齊兒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女孩子,非常的可愛。她受到了康熙的格外寵愛,也因此無憂無慮,百寵於一身。其實在劇中,藍齊兒是有自己的心上人的,這個人還不是別人而是李光地。李光地在後來在臺灣立下功勳,被升為巡撫。
  • 清朝一清官,死後家裡就留了8兩銀子,為何康熙還要罵他可恥?
    不過,皇帝一般都非常欣賞這種官員,雖然他不會為了清官去惹怒朝廷眾臣,但是卻會將清官作為榜樣,鼓勵大家向其學習,以期朝廷可以呈現出廉潔之風。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清朝時期就有一個位高權重的清官,卻被當時執政的皇帝康熙極為討厭。這位清官,名叫湯斌。
  • 康熙王朝:為何蘇麻臨終前說一輩子只愛康熙一個人從沒愛過伍次友
    終於康熙除掉了鰲拜,,康熙讓人請伍次友去宮裡,伍次友全程都是懵的,到了金鑾殿,差點破口喊出龍兒,但馬上改口為:「龍主萬歲!」他深深叩下頭去。看著平時揮灑自如、倜儻風流的伍次友,如今像個痴人一樣由人擺布,康熙先是一種驕傲的滿足,待伍次友一個「龍兒」改口為「龍主萬歲」時,他又突生一種孤漠悲涼之感:「師友之緣盡矣!」
  • 康熙王朝:好的不靈壞的靈,康熙爺一語成讖
    《康熙王朝》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視劇。至今在我國電視劇史上都擁有一定的地位,是古裝電視劇中的一座高峰。接下來的這幾天我們就講一下《康熙王朝》。《康熙王朝》顧名思義,講的是康熙帝在位時的一些事情。順治帝在位時,沒有那麼多的問題,也沒有那麼多兒子。所以愛新覺羅玄燁繼位還是比較順利的,不像康熙末年,雍正繼位的時候那麼混亂。還有什麼八王之亂的,那是比較血腥的,是硬生生的趟出的一條血路。童年時期的康熙和我們現在大多數人一樣,貪玩是本性。即便是每位皇子要接受很嚴苛的教育,但也擋不住它貪玩的步伐。
  • 馮夢龍《智囊全集》:悟透這2個官場智慧故事,輕鬆收拾強悍之人
    大部分可能只知道《資治通鑑》,但少有人知,後世還有一本「小《資治通鑑》」,就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智囊全集》,它被後世稱為「六大傳世奇書」之一。書中記錄了從先秦到明朝1238個關於智慧謀略的故事。其中有兩篇官場智慧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就是關於怎麼巧妙收拾那些強悍不聽話且手握重兵的幹將。
  • 《康熙王朝》開播19年,有人去世有人拼命抗癌,只有他還在演
    而到親戚家串門,打開電視就是陳道明,換個臺就是斯琴高娃端莊地坐在屏幕裡,好像那段時間電視機像壞了一樣只放《康熙王朝》如今,小餅乾長成了大餅乾,《康熙王朝》也成了經典的影視劇,想要重溫這部劇的餅乾在網上都搜的時候發現其中的演員有人去世有人還在拼命抗癌,太后的現狀更是讓人唏噓。
  • 康熙王朝:康熙匿名科考真的中了探花?紅樓夢卻表示否定!
    看過《康熙王朝》電視劇的朋友,一定會記得康熙曾經匿名參加科舉,並且一舉高中,中了探花。話說這一年科舉考試來臨,飽讀詩書的康熙心血來潮,想測試下自己的才能,看看在全國的考試中能考第幾名。於是化名為龍兒,偷偷地將答卷混入了其中,沒想到發榜那一天,答卷被大臣評為第三名,康熙不免欣喜若狂。當然這是小說在戲說,虛構的成分大,來自民間的傳聞比較大。翻開《紅樓夢》,我們卻意外在第一百十九回上面,也出現科舉考試。事後,大家也都知道賈寶玉高中了第七名,而李紈的兒子賈蘭中了第一百三十名。賈府由此蘭桂齊芳,家道從衰退敗落重新得以復興。
  • 康熙王朝3:孝莊怒斥順治,順治終無意皇位,一心向佛
    這時的順治一把推開大門面向眾臣,索尼見到皇上喜極而泣,跪在地上,順治說在次日日出之前會給大家一個了斷。索尼一聽感覺大事不妙,順治這言外之意他早已領會,便急匆匆帶鰲拜等人趕到慈寧宮向太后求救,一定要阻止皇帝,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康熙長子胤禔為什麼被痛斥為「亂臣賊子」?結局也不是太好?
    大阿哥胤禔是康熙長大成年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兒子,因為是庶出,所以沒有被立為太子,也被稱為皇長子或大阿哥。而胤禔的兒子弘昉只承襲了鎮國公爵位,可見雍正對待胤禔有多麼刻薄。但是康熙內心中最喜愛的兒子其實就是胤礽,在胤礽一出生就喪母之後,康熙就親自撫養胤礽,康熙對胤礽可謂是異常溺愛,即便後期胤礽不成器,被兩廢太子之位,不過在康熙心目中依然最牽掛胤礽,康熙在臨終前都一再叮囑雍正要善待胤礽,封胤礽長子弘晳為王爵。
  • 《雍正王朝》評:康熙皇帝抬舉張五哥之謎,胤禩不懂
    《雍正王朝》評:康熙皇帝抬舉張五哥之謎,胤禩不懂小標題:張五哥到底有沒有罪?康熙皇帝為什麼抬舉他?《雍正王朝》第六集,張五哥的妹妹阿蘭跑到十三貝勒府求救,揭開了刑部宰白鴨案的序幕。鄔先生知道康熙皇帝想什麼,也知道康熙皇帝重視什麼,明白康熙皇帝徹查刑部冤案,就是廢太子的前奏。但在這個大目標之下,張五哥這隻小螞蟻其實並不重要,無論刑部冤案是否被徹查,無論太子能否被廢,張五哥實際上都是死路一條。變數就在十三阿哥胤祥那裡,胤祥是俠義之人,曾經受過張五哥父子一飯之恩,就一定要想辦法救出張五哥。
  • 「九子奪嫡」的始作俑者是誰,康熙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康熙與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感情篤厚,可天意弄人,赫舍裡氏生下胤礽後即崩逝,年僅二十一歲,康熙痛苦萬分,把對妻子所有的愛和懷念都給了兒子——胤礽。胤礽剛滿一歲,康熙就將他冊封為皇太子,帶在身邊親自撫養,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四歲時出痘,勤政的康熙竟撇下政務半個月,陪護在兒子身邊,等兒子痊癒後,又大張旗鼓地祭掃太廟等地,向天下臣民宣布喜訊。
  • 康熙王朝:「大寶組合」沒成眷屬,不怪康熙,只怨大阿哥力不從心
    《康熙王朝》中,大阿哥有多愛寶日龍梅,最後就有多恨自己。曾經憧憬的風花雪月,等來的只是雪上加霜。寶日龍梅不僅沒有跟大阿哥好上,反倒成了他「母親」。大阿哥郎才,寶日龍梅女貌,康熙作為長輩,為何不成人之美呢?作為皇家人,就要服從皇家規則皇室的婚姻,很少有愛情可言,普遍是以利益為導向。
  • 康熙做了什麼,從而引發了九子奪嫡?怪只怪康熙心太軟
    在康熙的後宮之中,有著很多位妃嬪,並且康熙皇帝本身也是一位福澤深厚的皇帝,在他膝下一共有著24個兒子。在這24個兒子中,一共有9個兒子參與了這場關於皇位的戰爭。在這樣的條件下,康熙的每一個兒子都不願意向他人卑躬屈膝,不甘於居人之下,想要將權力緊緊握在自己的手中。其次跟當時的立儲制度有關。清朝時期往前的朝代,採取的是立嫡立長的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皇子才能夠有繼承皇位的機會。然而由於清朝是滿族人在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在教育這個方面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清朝當時的立儲制度是立賢不立長,這使得不管是嫡出還是庶出的皇子都有了能夠成為太子的機會。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清朝時期,特別是清朝初年,想要被封為王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被晉封為親王爵位,那更是難上加難。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雍正王朝:康熙到底為什麼要復立太子,究竟有什麼意義?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要公開推薦太子,又為何讓廢太子復位?這個問題很好!看似是康熙糊塗了,才自相矛盾!其實不然!康熙這樣做是大有深意!也是對大臣們用了一塊「試心石」!請看下面!
  • 雍正王朝:一個小侍衛,有何能耐,康熙卻說要給他一個天大的面子
    本文僅從《雍正王朝》解析,不涉及正史。在本文中,康熙是個非常精明的人,他善於掌控全局,能夠把皇位的繼承安排的妥妥噹噹。但是康熙又是一個霸道的人,他不允許任何人染指皇帝的權力,即使是自己的兒子也不行。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病危,命張廷玉為「顧命大臣」並特賜「配享太廟」之權。有清一朝,漢臣能夠「配享太廟」者,僅此一例!《雍正王朝》對於張廷玉的仕途軌跡演繹雖有偏離,但對張廷玉的個人修為、政治智慧乃至所受雍正皇帝信任和倚重的程度,絕對沒有加工和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