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固廢處理現狀探究-綜合新聞-自動化新聞網

2021-01-08 自動化新聞網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引發的諸多問題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國家及相關地方政府也出臺各種政策約束工業及生活固體廢物的排放並加大力度處理不同領域的固體廢物。近年來,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產業迅速發展,目前我國處理固廢業佔整個環保產業的比重僅為20%,遠低於德國66%、日本67%的水平,發展潛力巨大。

一、工業固廢的定義及分類

固體廢棄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一號中對固體廢物的定義)。固體廢物按其來源可分為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固體廢物、放射性廢物和非常規來源固體廢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的相關劃定,通常將固體廢物分為以下三大類。

工業固體廢物:指來自各工業生產部門的生產和加工過程及流通中所產生的廢渣、粉塵、汙泥、廢屑等。

城市生活垃圾:也稱城市固體廢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所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視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危險廢物: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鑑別標準和鑑別方法所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簡單來講,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學品或化合物的廢物,且該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具有及時的和潛在的危害。目前,農村固體廢物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可以與以上三類廢物並列,成為一大類,具體包括農林業生產和禽畜養殖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以及農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等。

工業固體廢物(以下簡稱工業固廢),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可分為一般工業廢物和工業有害固體廢物。其中一般工業廢物是我國固體廢棄物中佔有比重大且最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尾礦、粉煤灰、煤砰石、冶煉廢渣、爐渣、赤泥、汙泥等),佔固體廢棄物總量的80%。

圖1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種類佔比(%)

目前,全國累計堆存的工業固體廢物超過300億噸(不包括廢石),年增量(不含廢石)約41.4億噸,其中大宗工業固廢產生量36.56億噸,尾礦、煤砰石、粉煤灰佔全國固廢年增量的79.5%。目前我國總建有礦山近10萬座,其中金屬礦約6.9萬座、各類尾礦庫1.42萬座;煤礦7700座,煤砰石山超1700座;各類石油化工企業近2.5萬家,火電企業1200餘家,鋼鐵冶煉企業570家;氧化鋁生產企業1000家,各類大型產廢企業13.3萬家。

目前,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僅為60%,而我國臺灣地區達80%。我國尾礦綜合利用率為20%,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60%,因此消納固廢,提升固廢的綜合利用率是我國當前生態環保治理工作的一大重要任務。

(一)礦業工業固廢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非油氣礦山年開採礦石量超過300億噸,礦山固體廢棄物堆存量超過600億噸,主要包括廢石和尾礦,其中以廢石為主,堆存量超過341億噸,佔礦業固體廢棄物堆存量的70.57%0黑色金屬礦產固體廢棄物對存量超過254億噸,佔礦業固廢總量的52.48%,有色金屬礦山固廢堆存量118億噸,佔礦業固廢總量24.38%。煤砰石總量56億噸;尾礦堆存146億噸,其中黑色金屬礦產尾礦78.42億噸,佔比55%,有色金屬尾礦46.86億噸,佔比32.86億噸。黃金尾礦13.80億噸,佔比13.80%;

圖2我國尾礦綜合利用途徑

(二)冶煉工業固廢

冶金廢渣是指冶金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固體廢棄物。主要指煉鐵爐中產生的高爐渣、鋼渣;有色金屬冶煉產生的各種有色金屬渣,如銅渣、鉛渣、鋅渣、鐐渣等;以及從鋁土礦提煉氧化鋁排出的赤泥、軋鋼過程產生的少量氧化鐵渣。每煉1噸生鐵排出0.3-0.9噸鐵渣,生產1噸鋼排出0.1~0.3噸鋼渣,1噸氧化鋁排0.6~2噸赤泥。

圖3我國鋼鐵行業冶煉廢渣產生情況

1、鋼鐵冶煉渣

鋼鐵冶煉渣簡稱「鋼渣」,是指鋼鐵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包括高爐煉鐵渣、轉爐鋼渣、平爐鋼渣和電爐鋼渣。主要成分是鈣、鐵、矽、鎂的氧化物和少量鋁、鎰、磷的氧化物等。可回收其中的金屬或進行綜合利用,如作為築路材料、建築材料或改良土壤等。

中國現已堆存鋼鐵渣2億噸,佔地2萬畝,此外,每年還有數千萬噸的鋼鐵渣在不斷排出,這些鋼渣如不及時進行處理,勢必會造成環境汙染。鋼渣是通過大氣、水及固體廢物本身三種途徑對環境造成汙染。鋼渣在風化或冷卻的過程中,形成粒徑很小的粉塵或產生某些有害氣體,受到風的吹揚作用,經大氣傳播產生汙染。鋼渣中有害物質如被流水衝刷,會造成對地表水的汙染,鋼渣中的有害成分受到降水的淋溶滲出,會汙染土壤甚至地下水。因此,對鋼渣進行處理和利用是鋼鐵企業三廢治理的重要內容。

2、有色金屬冶煉渣

簡稱「有色金屬渣」,是指有色金屬礦物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廢渣。按生產工藝,分為火法冶煉中形成的熔融爐渣和溼法冶煉中排出的殘渣;按金屬礦物的性質,分為重金屬渣(銅渣、鉛渣、鋅渣、銘渣、狹渣等)、輕金屬渣(如提煉氧化鋁產生的赤泥)和稀有金屬渣。

冶煉過程中產生的碑、鎘、鋅、銅、鉛、釵等重金屬廢渣屬於危險廢棄物,處理不當就會引發相當嚴重的重金屬汙染。有色金屬冶煉廢渣產生量大,利用率低。報告顯示2013年,有色行業冶煉產生1.28億噸廢渣,利用2240萬噸,綜合利用率17.5%。赤泥產生量約為7300萬噸,利用量約290萬噸,利用率為4%左右。

銅渣:2015年我國產生銅渣1800萬噸,全國銅渣的堆存總量達到1.2億噸。從2006年至2015年,我國精煉銅產量持續增長。在銅的冶煉過程中,一般每噸銅產生約2噸冶煉渣,2015年產生的銅冶煉棄渣約1800萬噸。同時銅精礦品位也有降低趨勢,2015年精礦品位22.09%,比2006年下降了0.97個百分點,銅冶煉過程中廢棄渣量會隨精礦品位降低而增大。

喋渣:我國年竦渣的產生量400萬噸左右,利用率僅為10%。竦渣是指硫化鐐礦火法冶煉過程中排放的一種工業廢渣,2012〜2014年,我國精煉鐐產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分別為19.68萬噸、22.70萬噸和24.67萬噸2015年竦精礦品位比2014年下降了0.21個百分點,每生產1噸鍥產生6~16噸鐐渣,原料品質的下降會造成鐐渣量的增加。

鉛鋅渣:鉛鋅尾礦是鉛鋅原礦石在分選出鉛、鋅精礦後殘餘的一種固體廢棄物。我國鉛鋅礦的原礦品位不高,選礦廠尾礦產率超過70%,尾礦年均排放量1000萬噸以上,但尾礦利用率僅7%左右。鉛鋅尾礦的總量已達到1.6-2億噸。當前,處理鉛鋅尾礦的首要方式是修建尾礦庫堆存尾礦。尾礦庫是一種人造泥石流的危險源,易發生安全事故,它的基建投資與維護費用較高。

3、赤泥

赤泥是制鋁工業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汙染性廢渣,一般氧化鐵含量高,外觀與赤色泥土相似,因而得名。有的因氧化鐵含量較少而呈棕色,甚至灰白色。中國是世界第四大氧化鋁生產國,由於近年來使用的鋁土礦品位低,導致赤泥的產生量逐年增加,2015年我國新產生的赤泥超過7000萬噸,累計堆存量已達到3.5億噸,綜合利用率僅為4%。赤泥的大量堆存不僅佔用了大面積的寶貴土地,更會帶來滲出鹼液使土壤鹽鹼化、汙染地下水、揚塵汙染等環境問題以及潰壩風險。

赤泥的主要礦物為文石和方解石,含量為60%〜65%,其次是蛋白石、三水鋁石、針鐵礦,含少量鈦礦石、菱鐵礦、天然鹼、水玻璃、鋁酸鈉和火鹼。其礦物成分複雜,且不符合天然土的礦物組合。在這些礦石中,文石、方解石和菱鐵礦,既是骨架,又有一定的膠結作用;而針鐵礦、三水鋁石、蛋白石、水玻璃起膠結作用和填充作用。

目前,我國對鋼鐵、有色金屬、稀土等行業產生的冶煉廢渣進行了綜合利用的研究。利用的主要途徑有再選和回收有價元素、做建築材料(水泥、混凝土、各類路面磚、免燒磚、耐酸磚等)、做填充材料、做高價值其他產品如催化劑和凝膠材料等。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廢渣生產國我國處理廢渣還是以堆放和回填方式為主,由於廢渣中有價值的金屬含量低,提取工藝流程複雜,操作難度高導致廢渣有效利用率很低。

(三)煤炭工業固廢

1、煤砰石

煤砰石屬沉積巖,是採煤和選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棄物,包括煤礦的手選砰石、巷道掘進幵石、採礦過程中從頂板、底板及夾層裡採出的砰石和洗煤廠的洗選砰石等,煤砰石產量約佔原煤產量的10%〜15%0全國有171各地市存有煤砰石,規模較大的煤砰石山多達2600多座,總量約56億噸。赤峰、大同、淮南等61處地市煤稈石堆存量超過1000萬噸,佔全國煤幵石堆存量的91.7%。2013年以來我國原煤產量實現負增長,煤殲石產量隨之下降。2012年~2017年平均產生量約6億噸,6年間煤砰石堆存量增長70%。煤砰石作為固、液、氣三害俱全的「工業廢料」,其長期堆放不僅會佔用大量土地,而且有毒物質的浸出會汙染水源和土壤,嚴重影響生態環境。

目前,我國對煤砰石綜合利用的途徑主要有:煤幵石發電或供熱;煤砰石制建材,如制磚、水泥、輕骨料、砌塊等;用作路基填築物;回填礦井採空區等。煤砰石還可以在高附加值行業加以利用,如用煤砰石製造陶瓷微珠、無機纖維保溫材料及防火紙等。此外,由於煤砰石含有大量的AhSi元素,可以用於生產硫酸鋁鐵和白炭黑。

2、粉煤灰

粉煤灰是煤炭中的灰分經分解、燒結、熔融及冷卻等過程而形成的固體顆粒,主要由SiO2,Ag,FeO等氧化物組成,此外還含有鑰、銀、銘等稀有金屬。粉煤灰表面呈球形,具有粒細、質輕、比表面積大、吸水性強等優點。

粉煤灰最主要的產生來源是電力和熱力行業,在粉煤灰總產量的佔比達到82.6%,其次為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四)江河湖泥及市政汙泥

1、江河湖泥

江河湖泥(又稱「底泥」)是江河、湖泊、水庫和海灣等水體底部長期積存的沉積物,是水體多相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汙染物在廣泛空間和長久時間內的聚集處。河道底泥是由黏土、粉砂、砂子、有機物或各種礦物質組成。組成範圍變化較大,可以由純礦物組成,也可以由有機物為主組成。底泥物質中礦物組成一般分為以下四種類型:(1)巖石,可能有軟質石灰泥、軟質巖石和硬質巖石;(2)砂礫和砂;(3)硬質黏土;(4)沉渣和軟質黏土。底泥中的礦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礦物為主,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底泥中的礦物成分比較複雜,而且很多還含有重金屬的化合物。

河道底泥中汙染物的形成原因和汙染背景來自兩個方面:(1)汙染物通過大氣沉澱、廢水排放、雨水淋溶與衝刷進入水體。最後沉積到底泥中並且逐漸富集,使河道底泥受到汙染:(2)沿河汙水泵站溢流排放、河道沿岸居民生活汙水排放、生產企業工業汙水的大量傾入、使河道底泥受到嚴重的汙染。

河道底泥具有集中、量大、汙染成分複雜、含水率高、顆粒細、可塑性高、結合力強、結合力高、乾燥收縮率大等特性。底泥中的主要汙染物主要有氮磷化合物、鉛銘汞等重金屬,As、Se等非金屬等。

據調查統計,僅湖泊、河道淤泥,每年清淤量高達70億噸。河道、湖泊淤積導致水體自淨能力降低,同時堵塞河道、威脅防洪安全。

據統計,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投資保持著近20%的年均增長速度。儘管投資巨大,但我國水環境整體治理效果仍不明顯,據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全國黑臭水體共有2082處,完成治理的佔比僅為35%,且提及的「完成治理」僅是階段性的完成初步處理,即單純的將水體從黑臭狀態解救出來,水環境治理仍然任重道遠。

2、市政汙泥

據住建部統計,截止至2016年9月底,我國汙水處理廠3976座,日處理能力1.7億立方米,汙水處理廠興建以及汙水處理能力和處理率都呈現大幅度增長態勢。而汙泥作為汙水處理的「衍生品」,隨著汙水處理量的增大而急劇增加,汙泥的主要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幹化、焚燒等方式,汙泥有效處理率低於30%,大量汙泥沒有得到規範化的處理,直接造成了「二次汙染」。

目前,中國仍有半數以上的城市汙泥仍未做到無害化處理。2015年中國生活汙泥量達3500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3.49%,2022年中國生活汙泥量將達到8900萬噸。而工業領域產生的汙泥量將會更加龐大。

(五)建築垃圾及焚燒飛灰

1、建築垃圾

建築垃圾屬於垃圾的一種,是指在建築物、構築物拆除、新建、重建、維修、裝修及自然災害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主要包括廢混凝土塊、瀝青混凝土塊、磚瓦、雜土及施工過程中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碎磚渣、金屬、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其他廢棄物等各類固體廢棄物。由於土地開挖產生的垃圾、道路開挖產生的垃圾和建材生產垃圾一般可全部(再生)利用,建築垃圾一般指舊建築物拆除垃圾和建築施工垃圾。

目前,我國已建成投產和在建的建築垃圾年處置能力在100萬噸以上的生產線僅有70條左右,小規模處置企業幾百家,總資源化利用量不足1億噸;相關企業以民營為主,已建成規模化的生產線實際產能發揮不到50%,且大多處於非盈利狀態。建築垃圾總體資源化率不足10%,遠低於歐美國家的90%和日韓的95%O

2、焚燒飛灰

飛灰由燃料(主要是煤)燃燒過程中排出的微小灰粒,又稱菸灰。由燃料燃燒所產生煙氣灰分中的細微固體顆粒物,如燃煤電廠從煙道氣體中收集的細灰。飛灰是煤粉進入1300〜1500°C的爐膛後,在懸浮燃燒條件下經受熱面吸熱後冷卻而形成的。由於表面張力作用,飛灰大部分呈球狀,表面光滑,微孔較小。一部分因在熔融狀態下互相碰撞而粘連,成為表面粗糙、稜角較多的蜂窩狀組合粒子。飛灰的化學組成與燃煤成分、煤粒粒度、鍋爐型式、燃燒情況及收集方式等有關。

來源於生活垃圾焚燒和燃煤的飛灰,其主要物相是玻璃體,佔50〜80%;所含晶體礦物主要有:莫來石、石英、方解石、鈣長石、矽酸鈣、赤鐵礦和磁鐵礦等,此外還有少量未燃碳。

二、工業固廢危害

目前我國在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水平比較低,僅為60%,多數用於填埋或堆存。每年有十幾億噸固體廢物未被利用,造成巨大環境壓力。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直接造成環境汙染,引發重大環境問題。

以尾礦為例,尾礦粒度較細,長期堆存風化現象嚴重,產生二次揚塵,粉塵在周邊地區四處飛揚,特別在乾旱、狂風季節中,細粒尾礦騰空而起,可形成長達數裡的「黃龍」,造成周圍土壤汙染,並嚴重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據專家論證,尾礦也是沙塵暴產生的重點塵源之一。

另外,尾礦中含有重金屬離子,有毒的殘留浮選藥劑以及剝離廢石中含硫礦物引發的酸性廢水,對礦山及其周邊地區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影響持久。我國礦山大多是依山傍水,礦山開發的許多重大環境問題長期未引起重視,所積累的後果最終以「跨域報復」、「汙染轉移」等不同形態影響區域環境,甚至給人們帶來難以補償的災難。

2、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我國共有大中型礦山9000多座,小型礦山26萬座,因採礦侵佔,佔地面積近400萬公頃。以露天礦為例,排土場、尾礦庫佔地面積佔礦山用地面積的30%〜60%。採礦活動及其廢棄物的排放不僅破壞和佔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也日益加劇我國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礦山廢棄物的排放和堆存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對土地的侵佔和汙染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並危害到人體的健康。

一些企業的尾礦庫已快到服務年限,有的還在超期服役。隨著尾礦量不斷增加,建立新的尾礦庫已勢在必行,需要佔用大量的農林用地。由於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徵地費用越來越高,導致尾礦庫的基建投資佔採選企業成本的比例越來越大,且尾礦庫的維護和維修也需耗費大量資金。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十一號主席令,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對固體廢物收取環保稅。

圖9固體廢物環保稅

3、引發重大工程與地質災害的事故源

尾礦庫是堆存流塑狀物體的特殊構築物,被國家安監部門列為重大危險源,在全國運行的黑色礦山尾礦庫中,存在安全隱患的尾礦庫佔30%,我國每年都有尾礦庫潰壩,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多年來,礦山固體廢物堆存誘發次生地質災害,諸如排土場滑坡、泥石流、尾礦庫潰壩等多起重大工程與地質災害,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損失。對2500多座規模較大的尾礦庫統計,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生泥石流和潰壩200餘起。如1986年4月30日黃梅山鐵礦尾礦庫潰壩,衝倒尾礦庫下遊3平方公裡內的所有建築,尾礦掩埋了大片土地,19人在潰壩中死亡,95人受傷;2000年廣西南丹縣大廠鎮鴻圖選礦廠尾砂壩潰壩,殃及附近住宅區,造成70人傷亡,其中死亡28人,數十人失蹤;特別是2008年山西襄汾「98,尾礦庫潰壩事故造成267人遇難。尾礦庫的安全和尾礦的整體利用密切相關,如尾礦被整體利用,可徹底剷除事故危險源。

三、存在主要問題

1、綜合利用率低

目前我國大部分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採率一般都在30%〜50%左右,一些個體採礦回採率不到10%,資源浪費極大。許多礦企未能回收利用共生或伴生的有用元素。

2、高附加值尾礦少

目前,我國尾礦在工業上的應用大多數停留在對尾礦中有價元素的回收上,高附加值的尾礦產品極少。

3、廢礦較,礦區生態恢復重建滯後

現有國有礦山企業8000多個,個體礦山企業達到23萬多個,隨著工業高速發展,礦產資源開發也處於急劇上升期,據不完全統計,礦區直接佔用和破壞的土地面積已達300多萬公頃,其中,直接佔用和破壞林地面積已達50多萬公頃,導致森林和林地退化。

4、投入不足,國家扶持力度不夠

長期以來,尾礦利用項目、礦山環境治理項目資金得不到保證,投入嚴重不足、欠帳多。不少地區尚沒有專項資金支持資源綜合利用,融資渠道沒有解決,且採礦行業效益差,尾礦利用資金、礦山環境治理資金難籌措。

資源意識、環保意識不強、粗放式增長方式是產生環境問題、尾礦資源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

人口多、資源少,環境容量小,生態脆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建立在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基礎上的快速增長,使資源難以為繼,環境不堪重負。

四、國家治理投入

國家毎年投入巨額資金進行生態環境治理,「十二五」期間中央財政投入5000多億元用於固廢治理,其中,1000億元用於生活垃圾處理,1000億元用於自來水廠的汙泥處理,3000億元用於流域汙泥治理。2018年國家財政在節能環保方面支出6353億元,比2017年增長13%。

自2015年以來,國家對固廢行業的投入逐漸加大,對固廢市場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各地政府在環境領域的投資也在逐漸增加,據中國行業研究報告網統計,「十三五」期間國家在環保領域的投資將達到17萬億,其中固廢領域的投資達到4.5萬億元。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發布的《關於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集聚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以尾礦、煤釺石、粉煤灰、化工渣等固體廢物為重點,以集聚化、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為嚮導,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積極探索大宗固體廢棄物區域整體協同解決方案,帶動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按照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建設50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形成多途徑、高附加值的綜合利用發展新格局。其中,將重點鼓勵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江經濟帶、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區域,開展跨區域基地建設和協同發展。

五、相關行業政策

從行業政策來看,2016年以來,我國固廢政策出臺的頻率加快,固廢政策趨於全面化、細緻化,行業和技術規範逐次出爐。從執行力來看,中央環保督察、專項督查、強化督查等相繼實施,強化政府落實環境治理,環保懲罰力度也在加大。隨著環保政策的密集落地,2018年環保政策驅動效將加速釋放,這將有利於固廢行業的發展,固廢處理市場逐步打開。

從時間脈絡看,自2016年以來,我國固廢相關政策出臺頻率加快,尤其是省級細則密集落地,2017年是相關政策爆發年,2018年1月,環保政策再迎密集落地期。自2018年1月1日,國家層面,《環境保護稅法》、

《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等固廢新政正式實施;地方層面,《四川省環境保護條例》、《上海市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規定》、《浙江省汙染地塊開發利用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等相關政策也開始密集落地。

從政策連貫性看,固廢政策趨於全面化、細緻化。當前排汙許可法律框架確立,行業和技術規範漸次出爐;同時銜接環評制度,環評管準入,許可管運營,並建立由下向上的企事業單位總量控制制度。自2017年以來,環保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從制度上促進固廢行業的發展。

《「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助推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快速發展;最新頒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對於危廢的識別更加清晰,危廢處理更加有據可循;《環境保護稅法》於2018年1日1日正式施行,「排汙費改稅」有利於引導排汙單位減少汙染物排放;《納入排汙許可管理的火電等17個行業汙染物排放量計算方法(試行)》和《未納入排汙許可管理行業適用的排汙係數、物料衡算方法(試行)〉〉是全面細化和保障環保稅法實施的綜合性配套法規,進一步明確環保稅稅制要素。

六、未來發展展望

外部環境方面,環保的法律框架確立,行業和技術規範漸次出爐,國家多項政策確定固廢處理行業的戰略發展規劃,確定階段性目標,並輔以其他具體政策對固廢處理行業的發展方向加以引導,固廢處理行業在國家支持和鼓勵發展的背景下,迎來了較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時期,行業整體的外部風險較小。

行業風險方面,國家對汙染物排放標準的監管日趨嚴格,不合格的企業將受到處罰並影響企業未來業務的拓展,技術水平較低的企業被淘汰風險大,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技術水平領先、運營經驗豐富的固廢處理企業行業地將進一步鞏固。此外,國企背景、主要經營範圍的區域優勢和較低的融資成本優勢亦將對固廢處理企業的信用水平具有一定提升作用。具備領先的處理技術、產業鏈完整、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很強的資本實力的主體將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財務狀況方面,固廢處理行業處於發展初期,整體資產規模相對較小,未來投資壓力較大,面臨了一定的融資壓力。總的來看,固廢處理行業整體經營狀況良好,槓桿率適中,擁有較強的償債能力。與此同時,需關注併購過程中行業內企業商譽增加、企業在建及籌建項目投資額和資金來源等因素帶來的相關財務風險。

總體看,未來隨著固廢產業的各細分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政策和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健全,競爭程度的將繼續提升。考慮到近年來市場格局不斷改善,且受各項固廢政策影響,未來行業盈利具備增長空間,行業展望穩定向好。同時,隨著國內固廢行業併購力度的不斷增加,處理規模、資本實力較強企業的信用水平也將呈上升趨勢。

相關焦點

  • 淺析我國工業固廢處置現狀及建議
    淺析我國工業固廢處置現狀及建議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近些年,我國經濟實現了高速發展,但是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潤的同時,產生的工業危險固體廢物的數目也在與日遞增。固體廢物汙染已經成為城市在現代化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如何有效的防治工業固體廢棄物造成的汙染,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埃爾派×工業固廢:固廢處理,給「廢」物一次有用的機會
    固廢熱點:「廢」物利用,迫在眉睫7月,工信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提升計劃(2020-2022年)》,並明確指出,要推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升級。到 2022 年,區域年綜合利用工業固廢量8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 1.5 億噸,產業總產值突破9000 億元。區域協同機制較為完善, 基本形成大宗集聚、綠色高值、協同高效的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新格局。
  • 固廢處理處置行業細分市場處理率不斷提高(附報告目錄)
    通知提出要探索建設一批具有示範和引領作用的綜合利用產業基地,到2020年,建設50個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50個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基地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形成多途徑、高附加值的綜合利用發展新格局。
  • 疫情工具合集-綜合新聞-自動化新聞網
    CA168首頁 > 自動化新聞 > 綜合新聞 > 新聞詳情 疫情工具合集 發布日期:2020-02-14 瀏覽次數:8292
  • 史上最嚴《固廢法》來了!我國工業固廢處理率一半都不到?專家解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十三五」末,我國在環保領域的投資將達到17萬億,其中固廢領域的投資額達到4.5萬億元。《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日前專訪了國家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建築材料工業技術監督研究中心主任徐洛屹,就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相關話題請專家進行了深入解析。
  • 天元錳業喜獲「2020年度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最具投資價值創新獎」
    2020年11月,由中國工業固廢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中關村(000931,股吧)綠色礦山產業聯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專業委員會主辦,京津冀尾礦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清華大學新興遠建輕質新材料聯合研究院等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相關企事業單位協辦的「2020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國際)高層論壇(第四屆)」在北京召開。
  • 全國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11月4日,首屆全國氧化鋁行業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論壇圍繞貫徹綠色循環發展國家戰略、促進工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先進技術及應用方向、大宗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政產學研跨界合作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 天津工業垃圾處理銷毀【世紀通達】-中方新聞
    天津工業垃圾處理銷毀【世紀通達】-中方新聞工業垃圾處理銷毀推薦:現有工廠產生的一般工業固廢(廢塑料、廢橡膠、廢紙類物品,不含有危險廢物)交由第三方處置的時候,需要對方提供什麼資質?因為省內能夠接收工業固廢的填埋場只有兩個,而有固廢處理資質的企業又找不到,能不能直接交給省內的焚燒發電廠去處置?
  • 燃煤電廠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及發展建議
    為全面了解我國粉煤灰綜合利用現狀並改善我國粉煤灰綜合利用情況,介紹了國內外粉煤灰綜合利用的基本情況、相關標準、相關政策及主要利用途徑,通過對比國內外利用現狀,分別從利用途徑、標準制定、政策制定 3 方面提出我國今後粉煤灰綜合利用的合理化建議。
  • 北京工業廢棄物銷毀【世紀通達】-青秀新聞
    北京工業廢棄物銷毀【世紀通達】-青秀新聞工業廢棄物銷毀詳情:固體廢棄物分為廢棄物和汙泥。廢渣產生量大,在工業廢棄物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廢渣中也含有很多。腐蝕性。反應性物質中也含有可回收利用的原料等,因此廢渣的處理兼顧了降低環境汙染和資源回收。爐渣處理方法包括壓縮。粉碎。篩選。固化。增粘和脫水。焚燒。堆肥等。
  • 杭州桐廬一般固廢處理收集處置焚燒處置我們價格實惠
    隨著工業生產產業的發展計劃,工業的固廢總數日益提高。而苦於沒有門路的話,歡迎您直接來電或者留言廣東新濤、新匯環境科技,我們可提供上門報價服務,廣東新濤、新匯環境一起來給你排憂解難,降低你的一般固廢處理處置成本。中山市可燃一般工業固廢有哪些,如何處置?深圳可燃性一般工業固廢處理需要資質嗎?廣東可燃固廢有哪些,可燃固廢如何處置?深圳可燃可固一般固廢如何進行處理處置?
  • 2015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影響因素以及行業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015固廢處理行業發展影響因素以及行業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北極星固廢網訊:目前我國固廢汙染防治行業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並呈較快增長的態勢,但技術創新能力仍較低,眾多企業依賴中低端產品和服務拓展市場;在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上,國家缺乏系統的技術創新平臺,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專業的研究院所,使得固廢汙染防治行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
  • 2020年全國固廢新材料技術應用推廣論壇舉辦
    本次論壇對我國生態與環境修復、大宗固廢處置等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進行深入探討,並結合固廢垃圾處理技術先行示範案例進行課題研討,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固廢新材料的產業化進程。國務院參事室原副主任、國務院原參事蔣明麟,中紀委駐建設部紀檢組原組長、香港中聯辦原副主任、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原會長鄭坤生,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主席助理、執行委員姚重璞,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韓鋒,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標準定額司原副司長韓愛興,《中國建材報》社總編輯、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理事長鍾雲華,中國工業固廢網創始人、京津冀尾礦綜合利用技術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杜根傑
  • 北京工業廢物銷毀【世紀通達】-隆子新聞
    北京工業廢物銷毀【世紀通達】-隆子新聞工業廢物銷毀詳情:固體廢棄物分為廢棄物和汙泥。廢渣產生量大,在工業廢棄物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廢渣中也含有很多。腐蝕性。反應性物質中也含有可回收利用的原料等,因此廢渣的處理兼顧了降低環境汙染和資源回收。爐渣處理方法包括壓縮。粉碎。篩選。固化。增粘和脫水。焚燒。堆肥等。
  • 《滁州市伊斯特裝備製造有限公司智能自動化裝備製造及工業機器人...
    ,無生產廢氣產生,主要產生固廢沾染切削液的金屬屑。>3)噪聲 項目完成後,項目噪聲源主要為龍門銑床、端面銑床、線切割、空壓機、搖臂鑽床、焊接機器人、火焰切割機等設備的運行噪聲,建設單位採取合理布局、減振、消聲、吸聲等措施後,噪聲源對東、南、西、北廠界的噪聲貢獻值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 新固廢法正式實行 關注固廢處理與可降解新材料
    來源:證券時報網9月1日,新《固廢法》正式實行,其中增加了建築垃圾、農業固體垃圾專章,重點突出了醫廢與塑料垃圾處理,並加大了處罰力度。今年以來,環保領域迎來了一系列政策,4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完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的修訂,並於9月1日正式實行,國家對各領域固廢處理政策制定工作加速推進。從行業發展空間來看,2006年以來,我國採用焚燒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的比例由14%上升至34%,取得了較大的增長。
  • 2020年越南國際環保固廢展覽會
    、越南環境經濟協會、越南城市與工業區環保協會、越南自動化協會越南節能環保產業年會越南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展演多國聯袂辦展,展貿高效銜接重要活動計劃﹒越南國際環保技術合作對話﹒越南環境可持續巡演及獎評>◆ 固廢處理:廢棄物材料的回收與再利用;廢棄物的收集、分類設施、分選設備與技術;廢棄物壓縮設備、運輸設備及技術,環衛車輛,普通及工業肥料加工及再生利用。
  • 西門子衛嶽歌:將AI集成到工業過程中,讓自動化更加自動化
    在7月10日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2020智能趨勢峰會」上,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位化工業集團副總裁兼工廠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衛嶽歌(Joerg Westerholt)介紹了工業智能領域的實踐進展。10年前,當時的硬體或是計算機幾乎不可能識別出物體,比如分清一輛汽車和一輛摩託車,或是分清一隻狗和一隻貓。
  • 汶川縣七盤溝綠色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4、聲環境質量根據區域監測結果,現狀監測點中道路環境現狀監測點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4a類標準要求,規劃區域現狀監測點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3類標準要求。區域聲環境質量整體較好。
  • 馬鋼礦業建材科技公司環境效益大放異彩—中國鋼鐵新聞網
    馬鋼礦業建材科技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強化廢石資源綜合利用,向社會兌現了高村鐵礦新增固廢「零排放」的莊嚴承諾,預計2020年綜合利用砂石骨料355萬噸,消耗高村鐵礦新增固廢圍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