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止啼:五隊兵馬擊敗曹彬十萬宋軍,大遼國的柱石,契丹的戰神

2020-12-15 夢歸秋辰

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辰。

(夢歸秋辰:第181期)

張遼止啼,這個典故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它講的是:三國時期,逍遙津一戰東吳全軍丟盔棄甲,大敗而逃。從此,張遼的名字就在整個東吳傳播開來,連小孩聽到張遼的名字都嚇得不敢哭了。

逍遙津之戰

從古至今,每個王朝的興起都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最少有一個戰神級別將領的存在。而對於契丹人建立的大遼來說,那個時候更是人才濟濟。而在整個大遼,如果說戰神級別的將領那就非耶律休哥莫屬了。

初出茅廬

公元968年,耶律休哥因追隨遼穆宗平定烏古、室韋的叛亂,被升職為惕隱。景宗乾亨元年,北宋伐遼,耶律休哥率領士兵去救南京(北京)。雙方在高粱河大戰,宋軍大敗,耶律休哥因負傷不能騎馬,乘坐輕車追擊宋軍三十裡,一直追到涿州。從此以後,耶律休哥受到遼景宗的賞識,開始了執掌遼國兵權。

一戰封王

公元979年冬,遼景宗徵伐北宋,主將韓匡嗣不聽耶律休哥的建議致使其遭受宋軍的詐降之計。就在遼軍將要落敗之時,耶律休哥整軍主動出擊,宋軍退卻而去。此役之後,耶律休哥被封為北院大王,總領南面戍兵。

耶律休哥

隨後,耶律休哥又在瓦橋關之戰大敗宋軍,擊殺宋軍守將張師。後來,宋軍有三路北伐,想要奪取燕雲十六州。但一方面由於宋太宗的戰略失誤,另一方面由於曹彬的貪功冒進被耶律休哥抓住先機大破宋軍。隨後又與蕭太后合併一處,在君子館之戰殲敵數萬。

人生遇知己

公元988年,耶律休哥率軍南下,這時,耶律休哥遇到了他人生中可以匹敵的對手:李繼隆。在過橋河之戰中,李繼隆下令部下田敏率領靜賽騎兵率先衝入遼軍陣中,遼軍大敗。次年,耶律休哥在徐河又被李繼隆擊敗,但同年劉廷讓等乘漲水來攻打易州。這時,耶律休哥在沙河以北大坡宋軍。

李繼隆

雖然李繼隆屢敗遼軍,但其他路兵馬都大敗而回。從此,宋兵不敢再出兵北犯。當時,宋人慾止兒啼,就說:「于越至矣!」從此,耶律休哥主張休養生息、省賦役,恤孤寡,遼國國力不斷上升。公元998年,耶律休哥去世。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耶律休哥能夠成為一代戰神的原因:

一、耶律休哥的才能

耶律休哥個人驍勇善戰,通曉兵法。所以他往往能率領兵馬出其不意,並且在全局中能總攬全局,看到敵軍的弱點,然後出奇制勝而大獲全勝。最終,耶律休哥才能創造百戰百勝的神話。

契丹騎兵

同時,耶律休哥也有很多將領所不具備的一個素質:挽救敗亡。尤其是以一軍之力扭轉整個戰局的能力。這就具備了一個國家柱石的能力,反觀一般將領一敗就會潰敗而逃。所以,耶律休哥雖然失敗,也不會出現潰敗的情況。

二、宋軍的作戰體系

在當時,遼國的實力是要強於宋軍。這主要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由於宋軍實行強幹弱枝的軍事制度,強幹的結果是中央禁軍臃腫、人員參差不齊且久疏戰陣,數量龐大造成了大量的費用開支且戰力低下。

宋將

另一方面,弱枝的結果會造成邊防空虛。所以,我們縱觀宋朝可以發現一個現象。每次遼軍、西夏大肆入侵以後,宋朝才統一調兵。這樣有個問題,如果對方突襲而來,首次交戰都會大勝且會讓軍隊士氣大漲。這些也為耶律休哥成為戰神提供了有利因素,如果是漢唐,那耶律休哥就不一定了,比如元脫脫就是一個典型。

三、施展的空間

對於一個將領來說,施展空間的大小往往決定一個將領軍事生涯的輝煌程度。就拿才能來說,嶽飛的軍事才能並不比漢朝將領趙充國弱。但就是由於空間的限制,趙充國在漢朝有了廣闊的施展空間,但嶽飛卻被處處掣肘終被殺於風波亭。

蕭太后

將領就像一匹寶馬,有才能的人會駕馭它馳騁千裡,而不能駕馭這匹寶馬的人只能將其屠宰。而耶律休哥就是比較幸運的,他先後經歷了遼景宗和蕭太后這兩位雄主,所以才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時機。

而耶律休哥的才能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面,更表現在他的治國理念上。他不光能馳騁千裡、縱橫疆場,而且懂得愛惜民力、安邦定國。所以,耶律休哥註定是大遼的柱石,一個王佐之才的名將。

消失的記憶

大明王朝用文化點亮生活,用歷史回顧人生。我是夢歸秋辰,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鼓勵。如果大家喜歡,請給個關注,謝謝大家!

單選|你認為楊業如果投降的是契丹而不是宋,會有悲慘結局嗎?

相關焦點

  • 耶律休哥:契丹一代戰神,讓宋軍吃盡苦頭,其威名可「小兒止啼」
    —998年),字遜寧,契丹遼國的宗室,隋王耶律釋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伯父)之孫,南院夷離菫耶律綰思之子。耶律休哥作為契丹宗室貴族子弟,少年時期就跟隨軍隊南徵北戰。大遼乾亨元年(979年),宋軍圍攻燕京(今北京)時,耶律休哥帶領軍隊前去增援,在高粱河與宋軍大部隊遭遇。
  • 歷史上的耶律休哥:有「遼國戰神」之稱的非等閒之輩
    而歷史上的耶律休哥,也是有「遼國戰神」之稱的非等閒之輩。耶律休哥,字遜寧,是遼國宗室大臣,有著尊貴的身份。他祖父是遼國的隋王耶律釋魯,父親耶律綰思是遼國南院掌管軍事和行政的官員。「遼國第一戰神」的稱呼。
  • 遼國亡於12世紀初,但在13世紀末,為何俄國稱中國人為契丹
    公元1125年,由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被金國滅亡,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
  • 此南京非彼南京,三分鐘讓你了解契丹遼國的五京建置
    最近一直寫契丹遼國相關的文,沒少涉及一個歷史地理名詞「南京」,因此,就又有讀者留言問:那個時候的南京是契丹管轄嗎?我就開玩笑的回覆:你不會以為遼國的南京是金陵那個南京吧?遼國的南京當然不是現在的江蘇南京,如果是的話,遼國的疆域就太大了,要置趙宋帝國於何地呀?今天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遼國的五京。
  • 阿骨打歸還燕京的背後:遼國3大殘餘勢力,虎視眈眈!
    月兒彎彎照九州(十八)遼國殘餘勢力佔領燕京之後,阿骨打決定遵守盟約,將燕京歸還宋朝,此舉遭到女真貴族和遼國降官的一致反對。但阿骨打並未採納他們的建議,依然信守盟誓:「我與大宋海上信誓已定,不可失也,我待死後,由汝輩終如約交割。(2)」 阿骨打不願背盟,除了女真人生性淳樸、信守承諾之外,還有基於當前形勢的考量,作為十二世紀初期最出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阿骨打深知與宋朝反目的時機尚不成熟,因為此時天祚帝尚在,遼國殘餘勢力依然強大。
  • 天龍八部中,蕭峰被任命為遼國楚王南院大王,這個職位權力大麼?
    遼國的南院大王,可就是一個實權職務了,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清朝的總督之類的封疆大吏,甚至超過他們,權力非常大。遼朝,是一個比較有開創性,並在中國歷史上頗具影響力的朝代。遼朝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使用了兩種制度,很好地解決了契丹與漢人之間的統治關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能夠統一契丹諸部,主要就是依靠了漢人的耕種,以及鹽鐵技術,獲得了比較發達的經濟基礎。
  • 侵佔宋朝河東之地700餘裡:澶淵之盟後,遼國並未遵守盟約!
    月兒彎彎照九州(五)幽雲十六州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後晉皇帝石敬瑭為答謝契丹出兵相助,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契丹國的疆域推進到長城一線及華北平原北部,從此之後,中原王朝失去險要屏障,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處於不利態勢。
  • 蕭太后身為女流,為何讓遼國達到鼎盛?因為她有三張王牌
    比如遼國的昭太后,在她統治期間面對北宋的軍事威脅時,遼國的國力不但沒有衰退,反而達到了最強!遼國不僅勝利,還扭轉了戰爭形勢,從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進攻。那麼,索太后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漢高祖劉邦在奪取天下後,曾與功臣們討論成功的原因。最後他總結說,蕭何、韓信、張良都是人傑。「我可以用它。所以我選擇了天下。項羽不能作為範證。所以為我抓住。」
  • 鐵血紅顏蕭燕燕,16歲入宮為妃,輔佐丈夫兒子,為遼國操持一生!
    雖是契丹人,她也虛心向漢臣韓德讓學習漢族文化,修改法令讓契丹人和漢人同罪同罰,以緩和兩族關係,籠絡漢人之心。 在政治上,蕭太后是鐵腕的。在軍事上,蕭皇后也毫不遜色。雍熙之役中面對分路來犯的幾十萬宋軍,蕭燕燕果斷決策,採取「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策略,不慌不亂地組織軍隊出兵應對。為了鼓舞士氣,蕭燕燕還陪同兒子聖宗帝親赴幽州,穿上戎裝,為三軍將士打氣助威。
  • 此人是楊四郎的歷史原型,不過獲益的卻是遼國
    此後,楊四郎不僅暗中協助宋軍擊敗遼軍,後來還帶著瓊娥公主一起回到了大宋,與家人團聚。本文要探討的問題主要有三個,一是這個故事是否是歷史的真實;二是這個故事是如何成型並變得耳熟能詳的;三是這個故事有沒有歷史原型。首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 【文化龍鄉】水洗《澶淵之盟》之五:「粆離叵」,親徵
    十二日:遼聖宗到達固安(當時為遼國所屬),並用被俘的宋軍探子舉行了射鬼箭儀式。 十三日:遼聖宗用青牛白馬祭祀天地。 十五日:遼聖宗所率軍隊與宋軍在唐興開戰,宋軍戰敗。
  • 北宋面臨滅國之危,他用兩千廂軍打敗遼國主力
    三國時期,袁紹控制的青、幽、並、冀四州,這四州就是河北,袁紹本人憑藉這四州的兵馬成為了當時最強的諸侯,如果不是官渡之戰糧草被燒,袁紹不一定敗給曹操。宋朝控制的河北雖然並沒有那麼大,但也不小,更重要的是,河北如果沒有精兵,遼國就可以直接南下,飲馬黃河,威脅宋朝首都汴梁,這是真正的滅國之危。
  • 宋軍五艘車船一齊迫近蒙軍水寨,大敗蒙軍,從容撤退
    宋軍五艘車船一齊迫近蒙軍水寨,五艘車船有十根拍杆,一陣拍擊,蒙軍水寨頓時百孔千瘡,搖搖欲墜。張弘綱驚慌起來,沒想到拍杆的威力如此巨大,一旦宋軍戰船衝進寨內,蒙軍戰船都將被拍毀。他慌忙奔下寨牆,一邊命人速報元帥府,一邊指揮蒙軍兵士登上戰船,解纜起錨殺出寨外。鹿門山距淳河口不足十裡地,淳河口的戰事很快便驚動了蒙軍元帥府。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公元1125年,由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被金國滅亡,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八年。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
  • 五子良將張遼,把孫權打出心理陰影,張遼止啼嚇到小朋友
    逍遙津之戰後,東吳的母親們就用"你在哭張遼就來了"這樣的話來嚇唬愛哭鬧的小孩子,這就是"張遼止啼"傳說的由來。 在三國志首款正版授權手遊《三國志2017》中,製作組復原了張遼驍勇善戰的本色,其技能「橫掃千軍」對當前目標造成巨量傷害,並且嘲諷敵軍前排武將。被動效果永續減少友軍前排武將所受到的傷害。
  • 強大的契丹遼國,怎麼就讓幾千人起家的金國滅掉,原來是欺金太甚
    一、契丹貴族的沒落契丹在興宗時期朝政已開始敗壞。興宗初法天皇太后執政,其「後家奴隸鹹無勞績,皆受防、團、節度使;至於出入宮掖,詆慢朝臣,賣官幚爵,殘毒番漢,自是幽燕無行之徒願沒身為奴者眾矣」。後興宗因為「諸舅滿朝,權勢灼奕」,皇族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始在耶律喜孫等支持下,廢法天太后,親自秉政。但興宗十分昏庸,和耶律重元賭博,連續輸掉幾個城市及人民。
  • 遼國將領和西夏武士的鎧甲是怎樣的?其實和宋朝武將甲冑差不多
    受到影視劇比如《楊門女將》,《精忠嶽飛》的影響,我們總是覺得塞北三朝的將領都是野蠻人,戴氈帽,穿皮衣或者赤裸上身,茹毛飲血,或者用一些非常超現實的戎裝武器,能夠把對面甲冑整飭的宋軍揍得滿地找牙,但是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