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花朵財經研究院
這兩天,市場最熱議的話題莫過於蛋殼公寓暴雷事件。而其與我愛我家傳出的收購緋聞,也使蛋殼股價坐上火箭,兩天暴漲233%。而與此同時,北京住建委也立即宣布針對蛋殼公寓成立了專辦小組。
「 1 」
今年1月17日,蛋殼公寓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夕,成功於紐交所風光上市,成為2020年登陸紐交所首隻中概股,上市時總市值約27.4億美元。
據悉,蛋殼公寓產品形態涵蓋合租公寓、整租公寓等,目前已進入北京、杭州、成都等13個城市。如果其上市再晚數日,國內疫情爆發之後,其或許基本不可能上市成功了,因為疫情對租房市場的衝擊前所未有。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續擴張的同時,運營成本高漲的蛋殼公寓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疫情衝擊下,蛋殼公寓陷入入住率低、違約率高的困境中,高昂的運營成本、房租成本也逐漸讓蛋殼公寓的資金鍊緊張,運營出現困難。
今年11月份以來,蛋殼公寓風波不斷,北京市場出現大量業主、租客、供應商集中維權的現象,「欠債、倒閉、跑路」傳聞不斷發酵。
11月14日,蛋殼公寓在官方微博上表示這些僅僅是合作方因為商業糾紛而採取的過激行為,並在16日回應稱我們沒有破產,也不會跑路。
不過,市場似乎並不相信蛋殼的回應。隨後,坊間就傳聞其即將被我愛我家收購,而此消息也刺激了蛋殼股價的離奇暴漲。
然而,我愛我家否認了這一消息,關於是否正處於談判中,我愛我家亦給出否認回復,表示「沒有的事」。
此前外界一直傳聞,我愛我家高管多次洽談接手蛋殼公寓事宜,目前我愛我家正核算財務成本問題。同時,上述報導稱,「受北京市相關部門邀約,包括自如、相寓在內多家長租公寓參與商談接手蛋殼事宜。」
有業內人士指出,我愛我家接盤的可能性極低,蛋殼虧損60多億元,我愛我家作為上市公司,需對業績負責,幾乎扛不住巨額虧損。
「 2 」
事實上,蛋殼公寓暴雷並非全是疫情導致的。今年以來,疫情對所有企業來說都是一次艱難的考驗,在這場考驗中,蛋殼公寓很早之前就埋下的資金隱患徹底暴露出來,這要從蛋殼公寓的經營模式開始說起。
雖然打著網際網路公司的旗號,但蛋殼公寓在租房市場扮演的就是「二房東」角色。與普通二房東不同的是,蛋殼公寓在收集房源之後,會對這些房源進行統一裝修,而租客往往採用一種「租金貸」的方式來交房租。
具體而言,就是房東將房子交給蛋殼公寓之後,蛋殼公寓先對該房子進行統一風格的改裝,然後租給租客;而租客一般通過「租金貸」將房租交給蛋殼公寓,蛋殼公寓再按月將房租打給房東。
在這個模式中,假如蛋殼公寓在運營過程中老老實實的只賺取「中介費」、「服務費」,那疫情可能會導致蛋殼公寓業務停滯,卻不會出現資金問題。
但通過「租金貸」,蛋殼公寓提前拿到了租客半年或一年的租金。拿到這些錢的蛋殼公寓卻只需要按季度或按月給房東打款,手頭上剩餘的錢,多被用於市場拓展,即尋找新的房源、並對這些房源進行改裝。
如果一直有新的租客,為蛋殼公寓提供新的資金,那這種模式不見得會出現問題,關鍵是疫情的到來,讓蛋殼公寓的新租客數量呈現斷崖式下跌。
於是蛋殼公寓面臨手頭的錢提前用完,卻沒有新的資金來源的困境。最終出現無法按時為房東打款、房東驅趕租客、被驅趕出房子的租客仍然需要按月還貸等問題。
「 3 」
換句話說,蛋殼的業務模式有點類似資本市場的龐氏騙局。而騰訊旗下的微眾銀行或許是這個騙局的「幫兇」之一。為何這麼說?
任何一家銀行正常的經營方式肯定是優先考慮風險,而不是只看眼前利益。但蛋殼公寓的經營模式本身就預示著風險不可控,微眾銀行明知如此,卻大肆支持租客貸款付房租,其心是否可誅。
另外一點,筆者認為蛋殼公寓與微眾銀行存在給租客挖陷阱的嫌疑。
我們絕大多數打工人,再窮也不至於付不起房租,如果我們按月或按季度付款,則租客與大房東的風險都會降低,甚至沒啥風險。
但蛋殼與微眾銀行合作的貸款模式,以給租客優惠為噱頭,誘導租客貸款租房,這就類似支付寶花唄借唄一樣,存在超前消費入不敷出的風險。
正常情況下,如果蛋殼經營順利,沒有盲目擴張,則蛋殼、微眾、租客、房東等四方皆大歡喜。
然而,這個世界上真正共贏的局面是極其罕見的。上述四方從邏輯上來說,幾乎不可能都可佔便宜、薅羊毛。這就如同四個人打麻將,絕不可能都贏錢,就算打個平手,這棋牌室也要收點茶水錢。
銀行給租客放貸收利息,租客看到貸款付房租比按月付款有優惠,蛋殼公寓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收回資金用作開疆拓土,房東每月可獲得高於市場價的穩定租金。
這種模式是最最最典型的龐氏騙局。
此事的最新進展是:微眾銀行回應稱,如果客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建議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正當權益。如客戶已被迫搬離,可登錄「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公眾號登記,該行將做出適當安排,儘量保護客戶權益,至少在2021年3月31日前,徵信將不受影響。
隻字不提貸款要不要還的事情,可見微眾銀行也不想吃啞巴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