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市場飽和?會玩梗蹭熱度的線下店,活該月入上10萬!

2020-12-12 騰訊網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秋天第一杯奶茶#這個話題刷屏了,一眾奶茶店瞬間體會到了線上營銷的力量,全國各地的奶茶店均出現了爆單現象。

河南信陽某奶茶店9月23日奶茶銷量增加30%,因為沒有提前做好準備,門口排起了長隊。

因此有網友把這件事定義為「奶茶店的營銷陷阱」,但商家也表示無辜:早說啊,感覺錯過了一個億。

實際上這只是源於小情侶們的「撒狗糧」事件,但各大品牌奶茶店迅速蹭上了這波熱點,銷售額噌噌噌往上漲。

對於線下門店來說,自己絞盡腦汁想了許多營銷方案,都不如網上來一個爆梗。如果能趁上一波熱度,幾天時間可能就達成一個季度的營業額,美滋滋。

餐飲屆還有哪些借勢玩梗的案例,參謀君給大家盤點一波。

今年3月復工之際,由「人在茶在」掀起的一波5L裝全家桶奶茶就刷屏了。

用5L飲水瓶裝的奶茶在視覺上就給人「豪橫」的震撼感,瞬間就霸佔了各大社交平臺,沒有給辦公室點上一兩桶、或者惡搞個表情包發朋友圈的新媒體公司在行業裡都「抬不起頭」。

奈雪和其姊妹品牌臺蓋也陸續推出霸氣桶裝奶茶、奶茶全家桶。

臺蓋88元4.5L的產品裡,包含了7杯奶茶、17份金珠珠;奈雪5L裝的霸氣桶裡,珍珠、奶茶都是平時用量的10倍,售價99元/桶。

價格對比容量,可以說性價比很高了。

這個營銷動作,看起來難度並不大,只是把容量變大、把多杯產品倒在一起。但能做出來,也是源於「思路逆轉」。

在疫情剛剛復工的大背景下,這個營銷點也確實給飲品店商家帶來了復甦的喜悅。

這桶5L奶茶,從形式變化和表現出的營銷效果看,存在創新之處;但從實用性和推廣價值上講,都差強人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話題中,5L裝的奶茶又「重出江湖」,兩個營銷熱點結合,又添上了更多吸睛屬性。

錦鯉活動大家可能都聽膩了,但2018年支付寶舉辦「中國錦鯉」可謂是現象級的營銷活動,直到今年,「中國錦鯉」的幸運鵝依然能用這個事件來造勢(後來因違規道歉)。

當大家都在羨慕別人的幸運時,成都火鍋品牌大龍燚就十分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營銷角度,打出「錯過了中國錦鯉,你還可以當成都錦鯉」的主題。

根據成都的「網紅屬性」以及「美食屬性」將獎品定位與餐飲美食大禮包。成功打造出這次合情合理,且具備差異化的抽獎活動。

短時間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品牌也得到了足量的曝光。

那段時間內,還有各種餐飲品牌&廣告公司聯合紛紛辦起了錦鯉活動,薅了不少關注度。

起源於一個網友對明星張亮的「控訴」,讓張亮麻辣燙和楊國福麻辣燙兩個國民品牌進入網友視野。

楊國福迅速做出了反應,激動地表示「來了」,並順勢邀請明星張亮做楊國福麻辣燙代言人。

儘管張亮對此事沒有回應,但這波操作讓愛看熱鬧的網友玩得很開心,紛紛給張亮麻辣燙「出謀劃策」,如何才能反將楊國福麻辣燙一軍。

這番操作讓兩個麻辣燙品牌頻頻上了熱搜,各大媒體平臺甚至對比起了兩個品牌的加盟價格。

這種能夠迅速「順竿爬」的熱點公關,也無怪乎在今年疫情背景下,楊國福的加盟業績不降反升,「逆勢增長」。目前,楊國福麻辣燙已經在全球形成超過5500家加盟店的龐大體量。

上面提到的例子都帶有一定偶然性,對於商家而言,這樣的熱點可遇不可求,即使遇上了,也不一定有時間和精力去跟上這樣一波熱度。

那麼,有什麼奶茶店日常可以做的營銷方案呢?

這裡給大家舉一個接地氣的例子:張女士靠「88元超級會員」的噱頭,兩周收益3.2萬元入會費。

張女士和妹妹開了一家奶茶店,主要賣奶茶果汁咖啡,外加一些甜品小吃。愛折騰的張女士不滿足於日常的銷售途徑,於是她利用「超級會員」的噱頭搞了一個小活動。

活動很簡單,花88元成為超級會員,送88杯奶茶(對外售價12元)+一隻價值199元的公仔(1米高)+超級會員價(店內商品對應優惠1-2元)。

線下到店消費的客戶,當天消費滿50元,再加33元也可以開通超級會員。

半個月時間內,張女士店裡就開通了945個超級會員,收了3.2萬左右的會員費。

大家聽起來可能覺得,這種活動後期不就虧大了嗎?實則不然。

88杯的奶茶並非無門檻贈送,而是每消費滿25元即贈送一杯。客戶需要到店內消費後,才會產生這個成本,而按照奶茶的利潤,贈送的這杯奶茶的成本完全可以被勻開。

贈送的價值199元的1米高公仔批量進貨成本僅在30元左右。

選擇這種公仔是考慮到奶茶店客群是以小姑娘為主,而女孩子對這種毛茸茸的玩偶毫無抵抗力。正常在某寶上購買,價格也確實在100-150元左右。

但如果通過其他平臺(如1688)進貨,成本價就僅在30元左右。而這30元的成本,就鎖定了客戶未來88次在店裡的消費。

而且重要的是,並不是必須花88元才能成為超級會員,而是如果當天消費滿50元,另加33元也可以得到這樣的權益。

仔細想想,在奶茶店點兩杯奶茶+一點小吃,基本就達到了50元的門檻,另外加33元就可以免費得到88杯奶茶和一隻1米高的公仔,對於顧客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

而成為超級會員後,張女士也得到了許多目標客戶的手機/微信,後續更加可以做私域上的一些運營和定點推送,可謂是一舉兩得。

網際網路時代,想要開好一家線下店不結合線上的營銷是很難的,學會借勢和擴展玩法,才是一家實體店經營的長久之計!

相關焦點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商標搶註,蹭熱度還是耍流氓馬保國雖然涼了,但「耗子尾汁」作為新網絡流行語的熱度還在。然而,我們在玩梗,人家在蹭熱度做生意。而「馬保國」被註冊的時間更早一些,今年6月19日就被陝西賽麗塵商貿有限公司註冊了包括方便食品、教育娛樂、服裝鞋帽、科學儀器等多個類別下的商標。可能,閃電五連鞭確實可以算是科學儀器吧。除此之外,還有公司也要蹭「耗子尾汁」的熱度。
  • 「4.0時代」奶茶江湖浪淘沙:奶茶店存活率僅20%,但有老闆「月賺兩...
    根據行業統計數據,奶茶店的存活概率為20%左右,即大部分新開奶茶門店處於經營虧損狀態。空間效益、規模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何平衡,仍是茶飲行業面臨的主要難題。對於當前奶茶店存活率較低,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並不奇怪。很多行業線下門店的存活率也只有10%~20%左右。
  • 娃哈哈開奶茶店:暴富夢已碎 2020年奶茶業何去何從
    奶茶好不好喝只需一次便可決定終身,因而奶茶店最大的壁壘實則不是品牌、裝修,而是口味。娃哈哈《合作手冊》顯示,娃哈哈布局的線下茶飲店產品,均依託原有產品,包括AD鈣奶系列、奶茶系列、乳酸爽歪歪系列、水果茶系列、芝士營養快線系列和冬季熱飲系列等產品,定位16-35歲的茶飲主流女性消費群體,單品價格區間為10-30元/杯。
  • 深度:這家四線城市奶茶店在20多個大品牌圍剿中突破1000萬GMV
    你可能沒聽過茶尖尖,但他們在四線城市的私域打法卻堪稱精彩,且具有一定的可複製性。 2016年,一個在四線城市做了10年紙媒的老記者,在北京三裡屯看到了微博大V@胡辛束的線下奶茶店­——杯歡制茶。當時他最想不通的是:胡辛束為什麼要開一家奶茶店? 後來他明白了,原來是胡辛束在通過線下社交場景來沉澱用戶。
  • 突如其來的「奶茶」梗,硬通貨換代了嗎?
    9月23日是秋分後的第一天,與往年曬大閘蟹不同,從昨天開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全方位躥紅,幾乎所有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微博話題的閱讀量遠超10億。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說,奶茶已經是日常必須的「續命水」,但奶茶配52元紅包毫無預兆地爆紅,引發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秋天的起點是立秋,都過去一個多月了,怎麼突然才想起來喝第一杯奶茶?」「這什麼梗?是哪家奶茶店策劃的?怎麼就紅了?」「網絡乞討?」「奶茶營銷」有點溫度還是過度?
  • 想開奶茶店「月入60000元」,卻賠光父母給的買房錢
    來源:全景財經來源:商業街探案(ID:bustanan)作者:夏志「經歷了社會的毒打,我才發現自己太幼稚了,一個大學生剛畢業就做老闆,月入6萬,哪裡有那麼好的事兒?都是騙子給你下的套兒。」王明(化名)說。
  • 朋友開奶茶店虧了10萬,加盟奶茶店真的賺錢嗎?
    朋友去年月初加盟了一家奶茶店,加盟費雖然很低,但原料和設備價格都很高,當然,這些都是小問題。朋友選址的時候去問加盟商,結果加盟商早就跑路了,她就和我們商量,最後定在了大學附近。原以為大學人多,生意肯定還可以,沒想到70%的生意都是社會上的。而且社會上一個人就會買五六杯,而學生幾個人進來也只買一兩杯。
  • 「雙12」切換至線下?中小商家進擊本地生活市場
    在雙十一的線上狂歡之後,平臺的焦點又轉移到了線下。12月12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旗下的口碑和餓了麼集體啟動新一輪促銷。此次雙12從12月1日上線,直到11日都在預熱中,而最大的優惠在12日才生效。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什麼梗?出處在哪裡?2020奶茶行業加盟最新趨勢...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什麼梗?秋分時節,農民豐收的日子到了,天氣也轉涼了,提醒穿秋褲未免不夠浪漫,喝一杯奶茶無疑令人驚喜又暖心。在意你的人,看到你發的消息,或者主動發你52元的奶茶錢,讓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句話出處是電視劇回家的誘惑。
  • 上海一網紅奶茶店門口排隊的都是託:4個小時40元,可點18元奶茶
    文/海盜君 標題:上海一網紅奶茶店門口排隊的都是託:4個小時40元,可點18元奶茶 現在很多人喜歡喝奶茶,尤其喜歡扎堆去那些網紅奶茶店。
  • 舔狗,她收你的奶茶了嗎(狗頭保護)?
    時間回到十幾年前,很多朋友人生中的第一杯奶茶,是小時候放學路上的奶茶店,價格便宜。用奶粉勺舀出一勺勺倒進杯裡,加水一衝,塑封機封上口,搖搖均勻,一杯甜甜的、各種風味的奶茶就出品了。這是從0到1的時代,也是這個行業的第一個黃金期,成為大陸奶茶市場上出現的一個全新品類。
  • 諧音梗、真香梗、打工人梗…品牌玩梗最為「致命」
    比如騰訊請來真鵝上演「鵝場」動態,雙十一流行的「尾款人」,眾多茶飲品牌蹭熱度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還有令人樂此不疲的諧音梗…… 玩梗逐漸成為備受網友歡迎的品牌營銷手段
  • 全球首個線上線下一體化會員店落戶上海 10月1日開門迎客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今天,盒馬宣布第一家X會員店將於10月1日正式營業。首店位於上海浦東森蘭商都中心B1層,佔地面積達到1.8萬平方米,門店採用倉儲式貨架,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盒馬X會員店是倉儲式會員制賽道裡的首個中國品牌,也是全球首個線上線下完全一體化的會員店,線上試運營會在明日開啟。
  • 宗慶後急了,娃哈哈跨界奶茶店,加盟費25萬起
    或許是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今年娃哈哈變了,跨界搞起了奶茶店。7月,娃哈哈首家奶茶直營店落地廣州,開業時宗慶後親自站臺。在此之前,娃哈哈奶茶加盟店已在全國布局。有消息稱娃哈哈計劃10年內開1萬家奶茶店。目前,約有430家娃哈哈奶茶加盟店籤約。娃哈哈奶茶店一時熱鬧,業內人士卻並不看好。
  • 月入2萬的10個小生意!
    開什麼店能做到月入 2 萬以上?行業內很多都在寫關於「月入 2 萬的 10 個小生意」,但是真的要做到月入 2 萬以上,需要有一個非常靠譜的進貨渠道,就拿母嬰行業來說,很多進貨的目的是賺錢,而不是服務,商品質量還是存在問題,售後也不及時。那麼,有沒有一個靠譜省心的母嬰店進貨渠道呢?
  • 有人開奶茶店登上富豪榜,有人每天在血虧幾千塊?
    但現在,茶飲業,已經是「十個奶茶店九個虧」的。  這已經是經過市場教育後的教訓了。  前幾年,有個朋友還想著攢一筆錢然後加盟個一點點啥的,做個奶茶店的老闆娘。  誰知道,自己攢錢的速度追不上一點點的加盟費用,遂這件事就無疾而終了。
  • 在小縣城開奶茶店的老闆們,後來都成了炮灰
    文| AI財經社 馬微冰編輯| 孫靜當你還沒明白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個什麼梗,冬天已經到來,樓下奶茶店早已排起長龍、訂單爆滿。作為年輕人的續命神器,奶茶正從一二線城市向下滲透。「300米之內有四五家店,500-600米之後大概十幾家。」
  • 搶註網絡熱詞商標,真的可以蹭熱度嗎?
    今年9月,「秋天第一杯奶茶」在網絡流行,掀起了一股秀恩愛的熱潮。當你還沉浸在秀恩愛甜蜜或是自嘲單身的感嘆中,有人已經打起了商標的主意。「眼疾手快」的商家先來蹭一波熱度,註冊了「秋天第一杯奶茶」公司。據查詢,9月24日,一家名為「潢川縣秋天第一杯奶茶有限公司」的公司註冊成立,經營範圍為奶茶製作銷售。而「秋天第一杯奶茶」商標也已被多家企業提出註冊申請。最近再度登上熱搜榜的馬保國的金句「耗子尾汁」也成為最新最熱門的網絡用語,萬萬沒想到, 「耗子尾汁」也已經被搶註商標。
  •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但隨著小米「網際網路手機」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迫於生計,2012年5月,聶雲宸關掉手機店,用賺來的20萬,轉行開出一家名叫「皇茶」的奶茶店——這正是當下估值160億的「喜茶」的前身。
  • 一杯奶茶刷爆網絡,誰才是中國奶茶王者?是coco,還是喜茶
    最近「入秋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在網絡上瘋狂流行,讓我們周圍的奶茶店都火了一把。據說大部分的奶茶店因此銷量大增30%,不得不說真是場成功的營銷。說到奶茶店,你知道中國開店最多的奶茶店是哪家品牌嗎?答案是「蜜雪冰城」。